学术投稿

缺血性脑血管病阿斯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格日勒;封启明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 阿斯匹林抵抗, 机制
摘要:阿斯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来临床试验已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小剂量阿斯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及某些选择性患者的一级预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RhoC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研究胃癌与癌旁胃黏膜中RhoC 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23例新鲜胃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胃黏膜组织中RhoC mRNA的表达. 结果 胃癌组织中RhoC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其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40±0.23和0.36±0.15(P<0.01);同时RhoC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1). 结论 RhoC mRNA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杨金凤;王萍;张庆;承泽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采用磁力导航装置提高股骨交锁髓内针远端锁钉成功率的临床经验

    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针同定技术在伞国已广泛普及[1],但远端锁钉困难一直是骨科侠生棘手问题[2-3].我们从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应用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针(潍坊三维骨科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治疗股骨骨折130例,远端锁钉成功率为94.2%.报告如下.

    作者:樊正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诊治胆管结石158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辛宏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子午流注音乐治疗理论知识连载(三)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子宫内膜疾病中p15蛋白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术研究子宫内膜疾病中p15抑癌基因表达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探讨抑癌基因p15在子宫内膜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对50例子宫内膜疾病石蜡组织块的p15蛋白表达定量分析. 结果 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lO例,p15表达均为阴性;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11例,7例为阳性表达,只有1例过度表达;子宫内膜样腺癌19例均为阳性,其中11例(58%)过度表达;非子宫内膜样癌10例均为阳性,其中8例(80%)过度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至非子宫内膜样癌,p15的过度表达百分比有明显进行性增高(P<0.01).p15表达量随肿瘤细胞分裂相、异型性、密度的增高也有明显增高.p15低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100%,而过度表达者<50%. 结论 子宫内膜疾病一旦出现p15过度表达应考虑为恶性;p15表达可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一项客观指标.

    作者:刘冬满;何世东;郑寰宇;赵秀芝;陈文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矫治副乳腺33例效果分析

    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腋下副乳腺伴肥胖患者33例,其中10例采用常规腺体切除法(不接受吸脂),23例采用脂肪抽吸加腺体切除方法.术后效果比较,脂肪抽吸加腺体切除方法比较理想.

    作者:刘志英;冬国友;白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希罗达联合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多西他赛与伊立替康分别联合希罗迭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B组32例联合应用多西他赛、伊立替康和联合希罗达,均化疗2周期以上. 结果 A组有效18例(54.5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1个月;B组分别为17例(53.13%)和6.2个月(均P>0.05).A组贫血较重,B组腹泻较重. 结论 两种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且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高明;常方方;周云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智能障碍的癫(癎)患者脑脊液神经肽Y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智能障碍的癫痫患者脑脊液神经肽Y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对78例癫痫患者利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lS-RC)测查全量表智商(FIQ)后,将患者分为智能障碍组和非智能障碍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脑脊液神经肽Y含量. 结果 智能障碍组患者脑脊液神经肽Y含量明显高于非智能障碍组(P<0.01),并与智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 结论 癫痫患者的智能障碍与脑脊液神经肽Y的含量升高有关,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癫痫患者智能状况的客观指标.

    作者:黄建敏;黄瑞雅;郑金瓯;梁志坚;李雪斌;蒙兰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低下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例报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0SAS)为常见病,现报告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并发0SAS患者,以提高对此病的诊治水平.

    作者:张军;杨晓玲;姜永刚;王东海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阿斯匹林抵抗的研究进展

    阿斯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多年来临床试验已提供了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小剂量阿斯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及某些选择性患者的一级预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格日勒;封启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局部消融术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肝转移瘤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局部射频消融(RFA)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疗法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50例肝转移瘤患者分为RFA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23例(研究组)和单纯RFA治疗27例(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CD3+、CD4+、CD8+、CD4+/CD8+,局部复发率和Kamofsky评分变化. 结果 联合治疗组局部复发率(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40.74%)(P<0.05);CD3+、CD4+、CIM+/CD8+均明显升高(P<0.01);肿瘤标志物下降者和Kamofsky评分升高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RFA联合CIK细胞治疗肝转移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且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万骋;罗荣城;申鹏;崔斐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窦性心率振荡的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窦性心率振荡(HRT)特点,评价HRT对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危险分层评估的价值. 方法 选择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左心房增大组20例,正常组20例;选择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时照组.分析TO、TS与Macruz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比值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T0升高(P<0.05),TS下降(P<0.01);左心房增大组TO>左心房正常组(P<0.05),TS<左心房正常组(P<0.01);TO与Macroz指数呈正相关(P<0.01),与SDNN,SDANN呈负相关(均P<0.05);TS与Macruz指数呈负相关(P<0.05),与E/A、SDNN、SDANN呈正相关. 结论 HRT在预测老年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危险性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缪京莉;白鸥;陈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胃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与Survivin表达的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d(HIF-lα与Survivin在胃癌及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探讨其在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胃癌中HIF-lα、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HIF-1α、Survivin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结果 HIF-lα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4.1%,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0)(P

    作者:孙威;赵宇;郭琳;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有创血压预测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有创血压的预测方法. 方法 47例受试者接受示波法测量肱动脉无创血压,桡动脉置管测量有创血压,血管超声技术检测颈总动脉和桡动脉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有创血压预测方程;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筛选有创血压预测的潜在参数. 结果 有创收缩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7.21-64.357X1+2.80X2+1.324X3(y为有创收缩压,X1为桡动脉阻力指数,X2为桡动脉搏 动指数,X3为无创收缩压);与反映有创血压的典型变量较为密切的无创测量指标有无创血压、颈动脉血管壁剪切率、桡动脉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结论 有创血压可以通过无创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预测.除无创收缩压和桡动脉阻力指数之外,潜在参数还包括无创舒张压、桡动脉搏动指数、颈动脉血管壁剪切率、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作者:禤婉玲;程明华;谭学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两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镇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 从妇科神经解剖学角度入手,比较骶前孔阻滞和骶管阻滞麻醉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效果. 方法 选取接受人工流产术者263例,随机分为骶前孔阻滞组(95例)、骶管阻滞组(90例)和无镇痛组(78例)3组.监测各组麻醉范围、双下肢皮温、肛温、血压、脉搏、呼吸、心率、临床效果及手术中视觉摸拟评分(VAS)变化. 结果 骶前孔阻滞组阻滞后15 min麻醉范围及皮温变化涉及臀中神经、臀下神经、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分布区,与阻滞前比较,双下肢皮温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血压、脉搏、呼吸、心率无显著变化,术中及术后30 min骶前孔阻滞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骶管阻滞组及无镇痛组(P<0.01). 结论 骶前孔阻滞操作简便、安全,效果肯定,可作为人工流产镇痛的新途径.

    作者:张丽娟;石崇俭;王振海;刘劲松;王殿臣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结果与病程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ACRF)期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结果与病程、预后的关系. 方法 44例ACRF患者(49例次)进行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分析,观察细菌培养结果、耐药性与ACRF发作住院次数的相关性及对病死率的影响. 结果 患者气道分泌物痰茵阳性率为63.3%,其中铜绿假单胞茵等非传统病原体占80.7%.ACRFI>2次/年组致病菌阳性率是ACRF<2次/年组的2倍(P<0.01).致病菌中耐药菌占61.3%,耐药菌阳性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较阴性者显著延长,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 结论 ACRF患者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茵等非传统病原体,致病菌阳性率、非传统病原体比率随慢性呼吸衰竭的加重而增高,耐药菌感染导致ACRF病死率增高.

    作者:何慕芝;蔡闯;李志斌;池丽庄;邹霞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生育及肿瘤复发情况的研究

    目的 评价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对卵巢交界性肿瘤术后复发与生育情况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巢交界性肿瘤施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的24例术后复发率和生育状况的临床资料. 结果 ①56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实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24例,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32例.②随访时间:非保留生育功能手术32例平均随访42.6个月,3例失访,1例疾病相关死亡.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组24例平均随访49.7个月,2例失访,没有疾病相关死亡.③复发时间:保留生育功能组2例(8.3%)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复发,非保留生育功能组没有复发.④复发部位:2例均为卵巢复发. 结论 对育龄交界性卵巢肿瘤希望保留生育力者,可考虑行保守手术治疗.但术后密切随访以观察复发情况.

    作者:朱善芳;赵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疗效. 方法 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156例(三叉神经痛119例,面肌痉挛34例,舌咽神经痛3例). 结果 总有效151例,有效率96.8%,其中三又神经痛、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患者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4.2%、97.1%和66.7%. 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确切.

    作者:张志强;黄涛;罗小川;谢才军;谢绍盈;沈有碧;隋立森;韩富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临床表现为小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突发缺血性死亡等.其病理牛理过程包括不稳定斑块形成、斑块的破裂以及继发的冠状动脉瘁挛和血栓形成.

    作者:胡艳;吕安林;温俊娜;孟小雪;宋延彬;杜鹃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0SAS)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变化. 方法 经多导生理记录仪睡眠图睡眠呼吸监测把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OSAS合并冠心痛患者53例)、对照组(37例).均测量血浆炎症因子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l(TIMP-1). 结果 试验组血浆MMP-9、TIMP-1分别为(2217.283±4-1038.35)、(427.93±152.6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88.08±976.50)、(265.51±170.60)μg/L(均P<0.01). 结论 MMP-9、TIMP-1可能参与OSAS且合并冠心病患者冠心痛的发病过程.

    作者:朱宏旭;吴建国;温绍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中国综合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天津市环湖医院、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