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颖;王申
目的 探讨克-亚二氏综合征(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征与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本院临床诊断7例CJ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和基因检测,分析CJD患者的MRI特征,尤其是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的分布特点.结果 7例CJD患者中,5例为散发型,2例为遗传型;DWI表现为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高信号;脑电图均可见周期性尖慢复合波或慢波,其中5例可见三相波.7例患者脑脊液检查均显示蛋白14-3-3阳性.结论 DWI显示大脑皮质和纹状体高信号是CJD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合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有助于CJD的明确诊断.
作者:赵军;张泉;谷鹏;陈燕;袁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具有罹患院内获得性肺炎(HAP)高危因素的住院患者经美洲大蠊提取物口腔干预后对HAP发生率和口腔定植菌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8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确诊为HAP的患者200例,在患者入组后即行口腔定植菌培养,而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机械即刷牙+大蠊提取物干预组)和对照组(机械干预组),每组100例,终纳入试验组96例,对照组94例;经口腔干预2周后再次行口腔定植菌培养.观察两组口腔定植菌数、HAP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口腔定植菌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株:36比64,P<0.05),试验组HAP发生率和病死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6.25%(6/96)比15.96%(15/94),2.08%(2/96)比6.38%(6/94),均P<0.05].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具有独特的抗菌作用,干预口腔定植菌后,可以明显减少HAP的发生.
作者:金晨慈;蒋龙翔;曾余丰;蒋欢欢;俞宁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致中重度肺心病患者的短期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山东省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AE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4例,终完成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每粒0.3g),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右室Tei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95.0%(38/40)比91.7%(33/36),P>0.0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5.0%(18/40)比27.8%(10/36),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hs-CRP、右室Te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NT-proBNP(μg/L):654.9±223.4比781.5±219.7、hs-CRP(mg/L):21.5±15.4比30.4±14.9,右室Tei指数:0.45±0.11比0.62±0.12,均P<0.05].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对于老年AECOPD致中重度肺心病患者的短期治疗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福琴;刘永娟;刘政;戚明;李成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成药因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而得到临床广泛使用.循证急诊常用中成药物的辨证应用(一、二、三、四)是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5275)的核心内容.第一部分(本文)是临床常见急症的中风病谓脑卒中;脱证、胸痹心痛即猝心痛和暑热症的中成药物辨证合理应用和临床评价.第二部分是临床常见急症的急诊感冒有①风寒感冒,②风热感冒,③流行性感冒,④混合性感冒等型及高热症的中成药物辨证合理应用和临床评价(待发文).第三、四部分是临床常见的风邪所致急性咳嗽即风咳的中成药物辨证合理应用和临床评价(待发文).总之,急诊常用中成药物的辨证应用,以科学的结论、便捷直观的方式供临床医生参考,达到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目的.现代医学发展的战略方向是“中西药并重”,尤其在急诊急救合理用药时,更应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将“西医治标”和“中医治本”有机结合,在治疗疾病上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传统中成药几千年,现代中成药几十年,充分表现了上述医学思想.
作者:王永春;王一茗;张海芳;王焕秀;刘吉伟;王广伟;刘童童;高社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预防周围静脉输液患者输液时伴发的诸多不良因素,研制一款输液保护套装.方法 基本结构由底座和保护盖组成,使用时,将输液穿刺侧肢体放于配有护垫的底座上,盖上开合式保护盖,配背带可固定防滑脱或负重两用,底座背面设有输液伸缩杆及相关部件合理连接,便于带输液行走用.结果 使用方法简明易懂,为输液患者行动提高安全性;减轻输液患者被制动而引起的不良体验;根据不同季节配置护垫,提高舒适感;易拆卸并清洁消毒;易保存,使用场合广泛.结论 本输液保护套装具有使用方便、简单舒适、行走安全、易清洁消毒及保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政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心脏停搏后综合征(PCAS)患者早期降钙素原(PCT)浓度的动态变化,探讨PCT水平对PCAS患者救治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3例PCA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心肺复苏(CPR)后当天的PCT水平分为类脓毒症组(PCT≥10μg/L,46例)和非类脓毒症组(PCT<10μg/L,27例),比较两组入院7d感染发生率.以入院7d内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17例)和非感染组(56例),比较两组入院当天的PCT水平.以28d预后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23例),比较两者间PCT的变化,并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分析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入院当天类脓毒症组感染发生率与非类脓毒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11/46)比22.2%(6/27),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g/L:16.80(7.85,38.80)比9.30(1.48,31.15),P>0.05];死亡组PCT明显高于存活组[μg/L:33.20(32.00,46.00)比5.12(0.50,16.35),P<0.01],死亡组和存活组随时间延长开始升高,并于入院1d时达峰值[58.30 (47.26,76.40)和8.75(1.22,30.87)],然后缓慢下降,但死亡组较存活组下降缓慢,5d起降到正常水平,6d时死亡组PCT仍明显高于存活组[1.20(1.02,6.40)比0.46 (0.05,1.20),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CT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447,P<0.01).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PCT水平对指导判断PCA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作用,但PCAS患者早期PCT浓度升高与感染相关性差,不能单纯根据PCT来判断PCAS患者早期发生感染.
作者:林幼萍;陈怿;陈玉兰;赖江明;苏磊;江东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发展较快.但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并未设置重症医学专业,学科建设滞后,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业医师资质培训欠缺,大多数医师缺乏重症医学临床思维.自然辩证法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医学有自然科学的一面,因而自然辩证法在医学的临床思维上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活动,简单阐述自然辩证法如何指导临床思维,具体体现在对危重病患者病情的把握、治疗以及对临床指南的应用等方面,指出重症医学临床思维主要体现在全面、联系、动态地把握病情和抓治疗重点要有大局观两方面,包括善于抓核心病症和一分为二的治疗观.
作者:陈一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益气舒心丸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气虚血瘀证中医证候积分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术中冠脉血流储备(CFR)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2月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且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西医常规治疗组44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益气舒心丸治疗组46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益气舒心丸,每次10g,每日2次,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气虚证、血瘀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及CFR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气虚证和血瘀证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CFR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西医常规治疗组中医证候气虚证积分(分)为88.54±10.25比97.23±13.96,血瘀证积分(分)为30.30±4.68比31.40±5.98,CFR为3.06±0.49比2.84±0.36;益气舒心丸治疗组分别为76.65±10.16比96.45±11.98、29.10±5.45比32.10±6.58、3.28±0.47比2.76±0.38,均P<0.05],且以益气舒心丸组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气虚证积分(分):76.65±10.16比88.54±10.25,血瘀证积分(分):29.10±5.45比30.30±4.68,CFR:3.28±0.47比3.06±0.49,均P<0.05].结论 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益气舒心丸可明显改善ACS患者的气虚血瘀状态,从而提高ACS患者的CFR,是治疗冠心病的良药.
作者:王文会;杨红蕾;赵华云;陈伟强;罗智敏;蔡世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足月自然分娩过程中应用针刺穴位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获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后,纳入满足自然分娩条件的研究对象12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受试者分为3组.针刺组:宫口开到3 cm时,电针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持续至宫口开全.硬膜外组:宫口开到3cm时,实行硬膜外麻醉(0.075%罗哌卡因75mg+芬太尼200μg+0.9%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首剂8mL推入,8mL/h持续泵入,直至宫口开全时停药.对照组:分娩过程中不采取任何镇痛干预.在宫口开到3cm(干预前)、干预后30和60min及宫口开全时观察下列指标:主要结局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宫口扩张速度、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Apgar评分、2h产后出血量.结果 针刺组和硬膜外组对分娩镇痛都有显著疗效,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以硬膜外组低[VAS(分):30min为5.17±1.21、2.40±0.60比7.43±1.67,60min为4.32±1.47、2.90±0.80比8.01±1.12,宫口开全为4.35±1.21、2.90±0.91比7.45±1.60,均P<0.05];硬膜外组和针刺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h:2.47±1.50、2.75±1.26比3.54±1.50,P<0.05).针刺组、硬膜外组不影响宫口扩张速度(cm/h:1.48±0.42、1.31±0.37比1.29±0.25,均P>0.05).针刺组不影响第二产程(min:45.2±20.4比47.8±21.5,P>0.05),而硬膜外组第二产程时间则明显延长(69.8±26.7比47.8±21.5,P<0.05),硬膜外组有3例产妇进行了器械助产,针刺组和对照组均未使用器械助产.硬膜外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针刺组[5.3%(2/38)比2.6%(1/39),P<0.05].3组Apgar评分和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分娩过程中应用针刺镇痛可减轻产妇的痛苦,缩短产程,不增加剖富产率,不影响产后出血和新生儿Apgar评分,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一种分娩镇痛方法,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的试验验证后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艳;蔡云;朱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途径激活对糖尿病肾病(DN)合并高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的DN合并高血压患者40例,按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10例.两组均给予DN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日1次,如果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140/90mmHg,1mmHg=0.133kPa)则增加左旋氨氯地平用量至5mg,并联合应用降压药物;两组均连续用药9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0d和90d血压的变化及治疗前后血脂、肝肾功指标、外周血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MBL、糖化血红蛋白(HbA1c)、膜攻击复合物(MAC)的变化,并评价MBL与DN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30d、60d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收缩压(mmHg):157.4±8.6、145.6±7.5比167.6±11.4,舒张压(mmHg):90.6±6.9、83.9±5.8比98.6±7.9,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C(HDL-C)、低密度脂蛋白-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UAER、MBL和MA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试验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UAER(mg/24h)为200.3±69.8比467.2±87.3,MBL(μg/L)为410±120比519±98,MAC(pg/L)为60±20比80±18,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BL及尿MAC水平均与UAER呈正相关(rMBL/UAER=0.894,P=0.041;rMAC/UAER=0.908,P=0.032).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对DN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MBL途径相关.
作者:秦建华;吴蔚桦;张帆;李莹;刘进;刘琦;欧三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羊水栓塞(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APE)、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1],是不可预测的严重产科并发症,虽发病率极低,但病死率居高不下,据2014年的新报道高达11%~44%,仍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2].2015年5月28日,本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确诊AFE患者1例,经积极救治痊愈出院,现讨论分析如下.
作者:韩悦;李兰;陈立;蒋小亚;吕波;邹素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银花平感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金葡菌液致小鼠感染模型,连续给予银花平感颗粒2.0、1.0、0.5mg/kg组中药银花平感颗粒5000.0、2500.0、1250.0 mg·kg-1·d-1共7d,以双黄连口服液和清热解毒口服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物;记录各组小鼠的死亡率;同时采用体外抗菌活力测定实验,观察银花平感颗粒的体外抗菌活力变化.结果 银花平感颗粒对金葡菌感染大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量效正相关关系[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为88.9%(16/18),双黄连口服液组为81.2% (13/16),清热解毒口服液组为43.8% (7/16),银花平感颗粒0.5、1.0、2.0mg/kg组死亡率为75.0%(12/16)、50.0% (8/16)、31.2% (5/16)].体外抗菌活力测定表明,银花平感颗粒0.117mg/L即对大肠杆菌、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乙型链球菌、痢疾杆菌、流感杆菌、金葡菌都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药物浓度明显低于其他中药和青霉素,抗菌谱也宽.结论 银花平感颗粒对金葡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体内保护作用;且银花平感颗粒抗菌谱广,对临床上常见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万浩芳;周惠芬;万海同;张宇燕;杨洁红;余道军;何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胃肠道内毒物优化清除(GPEO)在救治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5年5月河南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的106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将入选患者按胃肠道干预治疗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了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了加强胃肠道毒物优化清除,包括留置胃管,72h内每4h1次反复洗胃;每6h1次给予药用活性炭30g和温开水100mL搅拌成的混悬液鼻饲;生大黄粉10~20g鼻饲或保留灌肠,疗程均为10d.比较两组患者胆碱酯酶(ChE)活性恢复50%的时间、阿托品平均用量、中间期综合征发生率、呼吸机使用天数、28d迟发型多发性神经病发生率、28d病死率,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胆碱酯酶活性恢复50%时间(h:61.6±12.6比76.6±15.4)、呼吸机使用天数(d:3.6±2.3比7.8±3.9)、总住院时间(d:18.1±3.9比31.3±4.8)均较对照组缩短,阿托品用量(mg:418.9±128.8比567.6±161.7)、中间期综合征发生率[20.0%(10/50)比37.5% (21/56)]、迟发型多发性神经病发生率[14.0% (7/50)比30.4%(17/56)]、28d病死率[8.0% (4/50)比25.0% (14/56)]、住院总费用(万元:1.90±0.52比2.80±0.76)均较与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GPEO救治AOPP患者,能大限度地减少胃肠道内残留毒物再吸收,改善器官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也节约了医疗资源.
作者:杨胜;张冬惠;王绍谦;马汤力;葛燕萍;付旭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床旁超声在高危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例高危型APE患者床旁超声与常规检查指标如D-二聚体、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肌钙蛋白T(cTnT)、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电图、X线胸片结果,观察其异常率.结果 3例APE患者床旁超声异常率100%,确诊后2例患者及时溶栓,1例抗凝后均病情稳定.结论 床旁超声对于早期诊断高危型APE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降低APE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作者:林慧艳;顾晓峰;李海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滤过(HDF)与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在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顽固性高血压症患者49例,按透析方法不同分为血液透析滤过(HDF)组25例和HD联合HP组(HD+HP组)24例.治疗后次日和第1、3、5周检测两组患者血压、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基础收缩压降幅、血磷、PT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HD+HP组治疗后1和3周的血压降幅较HDF组更明显[mmHg(1mmHg=0.133kPa)1周为10.9±6.3比7.7±4.7,3周为11.2±6.6比7.9±3.6,均P<0.05];血磷、PTH水平也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HDF组治疗前及治疗次日和1、3、5周血磷(mmol/L)水平分别为1.95±0.25、1.86±0.19、1.79±0.24、1.68±0.31、1.58±0.28,PTH(ng/L)水平分别为348.45±102.22、321.76±99.37、274.55±115.26、199.54±105.66、175.98±88.67;HD+HP组血磷(mmol/L)水平分别为1.94±0.26、1.84±0.21、1.75±0.19、1.63±0.27、1.55±0.24,PTH(ng/L)水平分别为355.54±111.65、301.47±102.44、257.89±107.83、188.97±93.78、159.47±101.84;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短期疗效优于HDF治疗.
作者:张焱;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感染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山东省济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6例严重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必净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呼吸支持等对症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7、10、14d取血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WBC、N、CRP、IL-6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WBC、N于治疗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持续至14d达低值;而CRP和IL-6在3d时就出现了统计学意义.7d时血必净治疗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g/L:10.8±4.2比35.2±4.9),3、7、10、14d时血必净治疗组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μg/L:67.4±15.6比82.2±19.8,29.5±16.8比42.8±26.5,8.2±3.2比21.2±3.6、8.4±3.1比11.5±2.9,均P<0.05).血必净治疗组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3%(3/21)比26.7% (4/15),P<0.05].结论 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调控重症感染患者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患者炎症状态的恢复,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抗炎作用,并可降低患者28d病死率.
作者:王道静;韩云花;唐文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GSH组,每组10只.采用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5mg/kg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2mL/d.24h后,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GSH组分别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mL/d、地塞米松1mg·kg-1·d-1及GSH120mg·kg-1·d-1进行干预.制模28d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肺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评价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3和Smad7的mRNA表达.结果 光镜下可见对照组肺组织结构完整,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肺组织大片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间隔明显增厚,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GSH组与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以GSH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减轻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胶原纤维染色面积显著增加(μm2:127.47±6.98比39.29±5.42),α-SMA表达明显升高[吸光度(A)值:12.22±1.21比1.97±0.75],TGF-β1与Smad3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Smad7的mRNA表达明显增多(对照组为1,TGF-β1、Smad3、Smad7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79±0.61、8.49±0.38、0.32±0.05,均P<0.01).地塞米松与GSH干预均可减轻上述损伤效应,以GSH组改善更为显著,GSH组肺组织胶原纤维染色面积(87.81±7.71)、α-SMA表达(8.34±1.48)、TGF-β1 mRNA(1.58±0.22)、Smad3 mRNA (2.21±0.19)、Smad7 mRNA (0.87±0.04)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SH早期应用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的表达及促进Smad7的表达来发挥对BLM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作者:秦静;张小强;庞国中;陈羽;左拥军;杜明;王晓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大功率微波消融(MW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较大肝癌(HCC)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对41例肝癌患者的50个病灶采用大功率MWA联合TACE治疗的临床资料,随访期至2015年10月止.41例患者肿瘤长径3.0~11.6 cm,分为病灶3~<5 cm组(37个)和病灶≥5cm组(13个);观察两组MWA及联合TACE治疗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局部复发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3~<5cm组在行大功率MWA术后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6.5%(32/37),高于≥5cm肿瘤的53.8%(7/13,P=0.023).全部41例患者在MWA术后均联合TACE治疗,其中3~<5cm组与≥5cm组肿瘤在联合TACE后完全坏死率分别为94.6%和76.9%(P=0.068);而全部41例患者联合TACE术后的完全坏死率为90.0%(45/50),高于MWA术后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二者联合治疗术后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术后肝功能未见明显波动,无肝破裂、肝脓肿、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部41例患者均完成随访,病灶局部复发率为10%(5/50),1年存活率为92.7%(38/41).结论 经皮超声引导下大功率MWA联合TACE治疗较大肝癌疗效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饶瑶;陆伟;张宁宁;王春妍;周莉;李嘉;苏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低氧诱导因子-1(HIF-1)由HIF-1α和HIF-1β通过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构成,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低氧反应中HIF-1α表达增高、降解下降,参与糖及铁代谢、氧运输、细胞的生长与凋亡、血管张力调控以及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特殊意义;特别是在哺乳动物机体功能缺氧条件下,高表达的HIF-1对肾脏发挥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调节重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诱导细胞凋亡等损害肾脏功能;另一方面通过促进肾脏组织细胞代谢、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增强肾脏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减轻肾脏损伤,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HIF-1在肾脏缺氧中的作用,将提高对肾脏疾病的全面认识,并将在防治肾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武子霞;朱海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根据已经发表的系统评价,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水平和证据质量现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和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建库至2014年12月发表的文献,获取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系统评价,采用评价系统评价的测评工具(AMSTAR)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优先报告条目(PRISMA)量表评价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采用Cochrane随机对照试验(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系统评价中RCT的方法学质量,并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方法评估证据质量.结果 纳入2篇相关系统评价,含有16个原始研究,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存在缺陷,原始研究的方法学水平均不高.2篇系统评价共报告了18个结局指标,经证据强度评估,主要呈低级或极低级证据.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具有潜在疗效,但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证据质量低或者极低.临床医生在使用这些证据进行临床决策时尚需谨慎,未来还需要有大样本量和方法学质量高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作者:雷翔;郑蕊;李楠;刘斯;冯志乔;宋元林;白春学;商洪才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