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东妹
目的 探讨分析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50例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给予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分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生肌腱再次断裂,手指功能未受到严重影响.根据Dargen功能评定标准,50例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预后的优良率达96.0%.结论 可吸收锚钉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断裂临床操作简便,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患者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松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血检形成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寻找降低脑血栓致残率的更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检患者共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4.44%,各项评分数据上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地降低,值得在护理实践中使用.
作者:赵艳;梁渝;姚宏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渗附注射液对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4例扩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包括休息,限盐饮食,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常规规范化治疗,必要时选择洋地黄、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芪苈强心胶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以及每日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50ml,疗程4周.观察三组治疗4周后心功能变化,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 治疗4周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心功能明显好转,血浆BNP水平以及LVIDd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LVEF明显提高(P<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性好.
作者:吴斌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的患者应用舒利迭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对照组患者给予预防感染、康复锻炼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的肺功能变化和症状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53.3%)相比疗效显著升高(P<0.05);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肺部FEV、FEV1/FVC、FEV1%等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偏高(P<0.05).结论 舒利迭可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徐立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在肠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8月至2013年6月38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凌捷氏双套管冲洗、营养治疗、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序贯治疗、心理治疗及外科手术.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肠瘘愈合情况及死亡率.结果 38例肠瘘病人中,非手术治疗治愈30人,早期确定性手术2人,后期确定性手术6人,死亡1人.结论 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吴根信;王国柱;王根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儿科临床见习教学是儿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临床医学生接触儿科临床的起点,是在理论课学习后从学生角色转换为医生角色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所以临床见习教学显得及其重要.但在我国现有教学背景下,儿科见习教学面临着许多困境,我们只有进行教学改革,灵活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儿科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合格的医学人才.现本文就儿科临床教学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旨在解决儿科临床见习教学的所面临的困境,加强临床教学的质量.
作者:张丽文;高晓宇;白明辉;亢杨;邓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采用间歇脉冲式小剂量尿激酶注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管造影确诊的4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事先分为两组,经健侧下肢股静脉向下腔静脉下段下方置滤网器溶栓之后,再经患肢浅静脉注药实施溶栓,A组24例,给予间歇小剂量尿激酶,B组24例,给予常规中等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两组用尿激酶总量一致,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有效率:A组为95.8%,B组为83.3%,两组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A组12.5%,B组50.0%.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间歇性小剂量患肢深静脉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简便易行、更加安全.
作者:马毅;吴伯鹏;杜自忠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56个结节的超声特点.结果 本组56个癌结节病理均为乳头状癌.表现为边界模糊者53个结节;内部有微钙化者49个结节;结节内部表现为低回声(等于或低于颈前肌回声)32个结节;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者仅26个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43个结节.诊断明确46个结节,误诊20个结节,超声检出率为82.1%,误诊率为17.9%.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特征对其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胡玲;王浩;娄可新;王东玮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类别的根充糊剂在临床根管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口腔门诊进行根管充填治疗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根充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用的根管充填糊剂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反应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反应或反应轻微者占97.14%(34/35),优于对照组的85.71%(30/35),经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32,P<0.05);6个月后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7.14%)优于对照组(88.57%),有显著性差异(χ2=8.01,P<0.05).结论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用于根管充填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反应程度,长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手术前的准备和术中各种手术配合技巧.方法 对半月板损伤,退变性骨关节炎,交叉韧带断裂修补等396例膝关节病患者行关节镜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再次手术患者.熟练掌握膝关节镜下手术要点,手术护士娴熟的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论 器械保养、设备维护、高度的责任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戴红芹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为探讨治疗老年患者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65岁以上的老年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进行治疗,疗程为2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吴茱萸热敷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便秘的临床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周群英;刘玉蓉;陈杏杏;黄小芳;谢桂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检测p-Akt、p-mTOR在正常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Akt/mTOR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3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EC组)、2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组织(EIN组)、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行p-Akt和p-mTOR测定.结果 在对照组、EIN、EC组中p-Akt、p-mTOR的阳性表达呈递增的趋势,EC组中的p-Akt、p-mTOR明显高于EIN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p-Akt、p-mTOR对区分正常的子宫内膜及EIN病变及子宫内膜腺癌有一定参考价值.(2)p-Akt、p-mTOR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检测p-Akt、p-mTOR的表达对了解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负压引流的病例,研究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应用于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为日后大面积、重度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入我院的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病例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清创、消毒、换药和引流治疗,观察组在清创、消毒、换药的基础上,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接受治疗至康复后,比较两组的换药频率、创面缩减程度、康复时间等,评估负压引流的疗效.结果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从入院接受治疗开始至康复出院,对照组平均换药次数为(9±1.3),而观察组仅为(3.1±1.8),具有明显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创面缩小度上,对照组缩小(7.4±3.1)%,观察组缩小(10.3±2.3)%,康复时间上,对照组平均用时(32±6.1)天,观察组平均历时(20±5.7)天,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这些指标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用负压引流技术,降低了伤口的感染率、减少换药频率、加快伤口的愈合,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展标;施能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现状,为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世界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对126名成人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理学教育测量总分为(162.21±8.49)分,5个维度得分分别是(39.69±4.14)分、(35.60±3.81)分、(25.64±3.67)分、(39.68±5.23)分、(21.60±3.01)分.结论 成人护理专业生理学教育环境总体很好,其中学生对学习的知觉得分率高,学生对社交自我知觉得分率低.
作者:边慧;边燕;杨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管床责任制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收集我科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施行管床责任制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500例未施行管床责任制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作为对照组,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5天、15天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管床责任制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作用.结果 观察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焦虑及抑郁的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管床责任制对医护人员更及时、有效的把握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积极采取心理辅导治疗,降低了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增加了患者的治疗依丛性,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小娟;钟海英;吕江;陈淑芳;张燕琴;王丽丽;黄素俭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液对经口气管插管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为预防患者口腔感染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ICU接受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采用复方氯己定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0.5%碘伏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口腔异味、牙垢、口腔炎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氯己定漱口液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0.5%碘伏液,能较好地消除口腔异味,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许同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院前喉罩置入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收集院前急救中需行紧急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共80例,对照组39例,按常规方法进行人工气道建立并运用FMEA对院前急救喉罩插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插管失败原因进行潜在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将该措施运用于观察组41例患者,改进喉罩置入流程.比较两组首次喉罩置入成功率和平均操作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喉罩首次插入成功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平均操作时间(28.1±4.2)秒,P<0.05秒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3.8±3.9),P<0.01.结论 FMEA应用于院前喉罩置入明显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并缩短操作时间.
作者:莫月娥;李丽琴;梁俊杰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35例,用法均为每晚睡前口服10mg,疗程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均轻度上升,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毛文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为(30.24±3.26)和(42.01±5.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1±5.75)和(45.89±6.73)(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消除或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崔益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结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对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促进产妇增加泌乳量、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1-3月8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在进一步实施优质护理前提下,在剖宫产后6~10小时开始,应用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每日2次,每次20分钟,连续3天,观察比较子宫复旧、催乳、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应用优质护理结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后产妇子宫复旧好,产后24小时出血量明显减少,乳汁分泌量增加、术后肠胀气发生率降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结论 优质护理结合妇产科电脑综合治疗仪用于促进剖宫产后恢复疗效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
作者:曹春雅;姚琼;张珍 刊期: 2013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