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探讨

莫永泮;杨毅

关键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 早期乳腺癌
摘要: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保留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乳腺美观度,以及3年后生存率、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乳腺美观度的优良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年内生存率、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NAC复合体乳腺皮下腺体全切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效果较佳,可以有效提高术后乳腺的美观度,适于临床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OVCF患者,根据实施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受伤椎体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术后受伤椎体高度增加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体压缩率、受伤椎体Coob角、VAS评分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均能取得满意效果,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受伤椎体畸形、椎体高度等方面更具优势,且患者术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发生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乔晓淼;夏文卫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氮平联合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抑郁症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抑郁药盐酸帕罗西丁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第4w及第8w后两组患者的HAMD-17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显效率为84.4%,总有效率为9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和80.0%(P<0.05);治疗组GQOLI评分中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及心理健康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盐酸帕罗西丁对于治疗抑郁症病人优于仅用抗抑郁药,可显著改善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作者:曾惠英;宋丹杏;伍中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现状及护理防治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现状及护理防治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麻醉恢复室收治的60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记录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针对不同并发症进行个性化护理.结果 本研究中60例全麻术后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期发生并发症者22例,其中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9例、消化系统并发症7例、循环系统并发症3例、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其他并发症1例;急诊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3.6%,明显高于择期手术患者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3h的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8.0%明显高于对照组(14.3%)(P<0.05).结论 全麻术后老年患者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当适当延长老年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观察时间,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法,以减少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伍卉君;刘先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他克莫司与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IL-8和IL-13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与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48例,按密封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4例.两组均予常规激素序贯治疗,对照组加服来氟米特片治疗者为,观察组加服他克莫司胶囊为,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2%(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24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IL-8显著降低(P<0.05),IL-13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2.16%,对照组为16.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改善患者肾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紊乱,对患者病情改善疗效优于来氟米特.

    作者:吴婉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瓷冠与金属烤瓷冠的用于牙齿修复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牙齿修复患者分别采用瓷冠和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牙齿修复患者240例.按照选取的牙冠类型分为瓷冠组和PFM组各120例.瓷冠组患者给予全瓷冠进行修复,PFM组患者给予钴铬合金金属烤瓷冠进行修复,对比修复后2周及1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修复效果评价.结果 瓷冠组修复后2周及1年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0%和96.67%,均明显高于PFM组的80.83%和7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瓷冠组修复效果评分为8.29±1.42分,PFM组修复效果评分为6.22±1.63分,瓷冠组评分明显高于PF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修复1年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瓷冠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低于PF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瓷冠进行牙齿修复,近远期修复效果均明显优于金属烤瓷冠,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度相对更高,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瓷冠进行修复.

    作者:陈慧芝;吴丹妮;陈慧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带蒂结膜瓣反转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分析研讨带蒂结膜瓣反转移植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组研讨86例(86眼)患者(翼状胬肉疾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法,均为2010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眼科住院患者,两组患者区分治疗方式,43例(43眼)对照组(带蒂结膜瓣反转移植手术治疗)和43例(43眼)观察组(带蒂结膜瓣反转移植手术+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各个患者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确保所得结论的可靠性和科学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5.35%高于对照组79.0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修复角膜上皮时间、治疗费用、手术时间,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98%低于对照组复发率25.5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翼状胬肉疾病可考虑将带蒂结膜瓣反转移植手术和丝裂霉素C药物联合使用,疗效突出,在降低疾病复发率上效果更为显著,在改善疾病症状和患者生活质量上意义较大.

    作者:张胜利;金巍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超声介入下囊肿内注入不同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介入下囊肿内注入不同硬化剂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肝囊肿患者60例,根据硬化剂使用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使用聚桂醇)及对照组(使用无水酒精),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液体抽取量较对照组多,治疗用时较对照组短,治疗花费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介入下囊肿内注入聚桂醇治疗肝囊肿的疗效较无水酒精好,患者囊内液体抽取情况好,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且不良反应发生少,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柴振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对比

    目的 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目前临床上手术方法众多,本文拟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区别.方法 收集我院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对比两组子宫肌瘤数量、大小、肌瘤重量及病程;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数量、直径及病程分别为(3.26±0.34个、3.26±0.52cm、32.45±8.52g、3.25±0.27个月)、(3.34±0.54个、3.33±0.48cm、、33.26±7.58g、3.20±0.25个月),比较无差异(P>0.05).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术后住院日、医疗总费用、检查费、药费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本文认为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开腹腔镜微创技术安全性、微创性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可,与开腹手术对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微创的优点,同时费用低,更经济、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卫生成本.

    作者:温勤坚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疝气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2日~2016年4月22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和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56.89±5.28)ml、手术时间(42.62±6.38)min、下床活动时间(20.85±3.95)h、住院时间(4.69±1.85)d、治疗后一天VAS评分(2.11±0.65)分、治疗后三天VAS评分(0.38±0.41)分、不良事件发生率(2.00%)、ALT(48.43±29.73)μ/L、AST(95.51±6.98)IU/L-1、ALB(36.73±5.28)g/L-1、血尿素(5.53±1.99)mmol/L、腹内压(6.42±1.47)mmHg、膀胱压(6.85±2.58)cmH2O、6个月后的复发率(0.00%)、12个月后的复发率(2.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实施疝气无张力修补术,能够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陈志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卡培他滨联合洛铂对比联合奥沙利铂用于进展期胃癌D2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卡培他滨联合洛铂以及联合奥沙利铂在进展期胃癌D2术后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的94例接受进展期胃癌D2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联合洛铂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34%、70.2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为主(34.0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以神经毒性为主(27.79%),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8.94%、53.19%,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年生存率的比较上,Ⅱ期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Ⅱ期患者,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80.85%vs68.09%,P<0.05).结论 对于进展期胃癌D2术后患者而言,卡培他滨联合洛铂或奥沙利铂均是有效的辅助化疗方案,二者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相似,但洛铂方案3年生存率更高.

    作者:欧阳考滨;何樱;袁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全麻和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对比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骨科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观察组(n=30例)选择硬膜外阻滞,对照组(n=30)选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的生理体征指标、简易智能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术后的POCD发生率.结果 (1)两组老年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受教育年限、手术部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液体出入量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老年患者在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30min、手术过程中、手术结束时等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手术后1d、3d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手术后1d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点的POCD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于全麻.因此,麻醉师在充分考虑患者自身条件后,若无特殊情况,可尽量选择硬膜外阻滞.

    作者:严恺舒;赵崇汉;陈珍爱;卢贵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探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在临床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疗效,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84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行囊肿剥除术,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总的住院时间均要较观察组患者长,术中出血量也比观察组多,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率为90.48%,观察组为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观察组为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21.43%,观察组为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良性卵巢囊肿的患者而言,无论是采用经阴道还是腹腔镜手术,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经阴道囊肿剥除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以及复发率也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梁霞梅;罗淑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双眼联合植入不同附加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视功能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双眼联合植入不同附加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后视功能.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的58例病例(116只眼)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组采用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裸眼远中近视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敏感度和立体视锐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在33cm、50cm和70cm视力质量上具有显著优势,在离焦范围上具有显著优势,在立体视锐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脱镜、近距离和中距离视力满意度方面具有优势,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方面对比对照组无明显区别,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眼联合植入不同附加度数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能够使患者获得全程视力,并且显著提升患者中距离视力和视觉质量.

    作者:陈钦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 针对掌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进行固定治疗,探究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掌骨骨折患者,将其以投掷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应用克氏针固定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微型钢板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指标并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25.8±6.3)min、切口长度(3.4±0.8)cm、骨折愈合时间(7.5±1.1)w与住院时间(5.1±1.2)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1.4±7.2)min、(5.8±1.3)cm、(9.2±0.9)w与(5.8±1.1)d,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优良32例(68.09%),观察组术后疗效为优良45例(95.74%),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感染与再骨折总发生9例(19.15%),观察组总发生2例(4.26%),两组经过抗感染,固定等对症治疗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骨骨折应用微型钢板治疗较克氏针治疗疗效显著,且感染与再骨折发生较少,建议临床应用.

    作者:高义斌;魏艳辉;王天刚;高志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健康维护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健康维护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160例在我辖区产休的足月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动态健康维护及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访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vs 22.50%,P<0.05),观察组产妇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25%vs 23.75%,P<0.05);观察组产妇EPDS为(3.23±3.16)分、SDS评分为(41.38±8.1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产妇产后给予妇幼保健团队QQ在线健康维护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水平,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新颜;吴粤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14d为1个疗程,现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8.57%、88.57%,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48,P=0.0408).(2)观察组腹痛缓解效果(t=3.7597,P=0.0001)、胃溃疡治疗效果(t=2.8668,P=0.0021)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u=0.2229,P=0.8240)、白介素-6(IL-6,u=0.1010,P=0.9197)、C反应蛋白(CRP,u=0.3061,P=0.7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u=9.1473,P=0.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6(u=17.7994,P=0.0000)、CRP(u=11.6004,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12.8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4,P=0.0289).结论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该联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会平;徐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探索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宫颈病变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随机分为巴氏涂片组和联合筛查组.巴氏涂片组:通过采集该组患者病变处脱落的细胞,进行涂片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联合筛查组:利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TCT检查阳性患者1W后进行阴道镜检查.结果 阴道镜与TCT联合筛查和巴氏涂片检出总阳性率为32.38%,联合筛查组的阳性检出率(49.06%)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组的阳性检出率(15.38%),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较巴氏涂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联合筛查组与病理组织学筛查结果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符合率为47.17%(25/53),对CIN I诊断符合率为52.38%(11/21),CIN II符合率为38.46%(5/13),SCC诊断符合率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TCT联合筛查与病理组织性筛查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备高准确度标准.结论 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与金标准病理组织筛查具有一定的符合率,具备高特异性、高准确度特点,同时操作简单、无创、经济有益于患者,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丽;崔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18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的诊断及不同程度肠缺血坏死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外科2011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18例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并肠坏死患者的诊治经过.结果 其中9例患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5例患者行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2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造瘘置入营养管术,1例患者行肠切除+近端造瘘远端关闭术,1例患者仅行开关腹术.18例患者中,除一例自动出院外,其余均康复出院.6例患者于6~9个月后行造瘘还纳术.随访有1例发生短肠综合症.结论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症状隐匿,易延误诊治;对于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肠坏死的患者,应早期手术切除坏死肠管,剩余肠管可一期吻合或肠切除+空-回肠端侧T型吻合+远端回肠残端造瘘术,术后早期积极抗凝治疗.

    作者:王坤;李振想;施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的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的丙种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方案对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剂量为1g/kg,对照组剂量2g/kg,通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发热、手足硬肿、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改善时间比较(P>0.05),对照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22.86%,与观察组的20.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疗效确切,1g/kg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可达到2g/kg剂量的临床效果,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类似,临床可选择1g/kg作为丙种免疫球蛋白首选剂量.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早期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重症脑卒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质鼻饲饮食,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预后状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营养指标和免疫力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AOACHEII和CPI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应用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机体免疫能力和预后.

    作者:姚雪英;熊佳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