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穴贴压联合中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糖脂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

徐树梅;潘晓红

关键词:肥胖型PCOS, 耳穴贴压, 中药, 糖脂代谢
摘要:探讨采用耳穴贴压、自拟补肾健脾化痰汤加减联合达英-35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将48例肥胖型PCOS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自拟补肾健脾化痰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体重指数、腰臀比、中医症状、糖脂代谢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耳穴贴压、自拟补肾健脾化痰汤加减联合达英-35治疗肥胖型PCOS,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糖脂代谢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联合吸宫术终止瘢痕子宫早孕的效果观察

    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5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早孕妇女4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正常早孕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均服用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药物,服药6h后胚囊仍未排出,则进行吸宫术,对两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瘢痕子宫早期妇女采取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药物联合吸宫术可有效终止妊娠,完全流产率少,且减少妇女痛苦,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冯翠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CRBSI发生率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有利于减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保障血透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韦深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雌激素软膏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雌激素软膏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收治的84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复方甲硝唑栓治疗,研究组使用复方甲硝唑栓联合结合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研究组阴道分泌物减少时间、瘙痒感及灼热感缓解时间、阴道壁充血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的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雌激素(E2)水平较对照组高,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与对照组的9.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复方甲硝唑栓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症状,调节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艳梅;曾龙映;欧洁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

    我院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中随机选出12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选择的治疗方法 分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分别采用腹腔看下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OC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OC组,VAS评分低于OC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LC组患者的6.78%明显低于OC组患者的16.42%(P<0.05).在老年胆囊结石治疗中,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效果确切,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老年胆囊结石治疗中应在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基础上,掌握腹腔镜手术操作要点,确保手术效果.

    作者:刘孝高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一体化管理对依从性不佳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探讨一体化管理对依从性不佳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诊治的高龄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干预时间均为1年.观察并记录两组影响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管理模式干预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在提高依从性不佳高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上效果明显,用药依从性提高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淑娇;袁桂花;黎辉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磁共振弥散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乳腺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病灶全部通过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全部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记录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以及正常腺体之间的ADC值情况,将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于乳腺病变显示良好,当处于b=800s/mm2时,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及正常腺体的ADC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弥散对于乳腺良性病变以及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高,能够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其中ADC值属于诊断乳腺病变重要的参数.

    作者:何明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丙戊酸钠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筛选我院收治的成年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应用卡马西平得理多(CBZ)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丙戊酸钠德巴金(VP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两组患者无发作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发作期间痫样放电(IEA)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戊酸钠与传统药物卡马西平均可有效治疗部分性癫痫发作患者,但丙戊酸钠在改善患者痫样放电,并且应用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赵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B超诊断卵巢囊肿的价值分析

    抽取治疗的62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2例患者均实施临床诊断、手术病理检查及B超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分析比较各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62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均被确诊为卵巢囊肿,44例经临床诊断为卵巢囊肿,诊断符合率为70.97%(44/62);52例经B超检查诊为卵巢囊肿,诊断符合率为83.87%(52/62);57例经临床诊断联合B超检查确诊为卵巢囊肿,诊断符合率为91.94%(57/6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B超对卵巢囊肿的诊断具有较显著的价值,为提高确诊率,临床医师在对卵巢囊肿患者实施临床诊断过程中,可对其采取B超检查.

    作者:蔡瑞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应用观察

    选取进行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4例,按抽签顺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9.6±13.4)min、(5.2±1.4)d较对照组的(125.8±23.7)min、(7.8±1.0)d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术后,研究组三碘甲状腺素(T3)、血清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素(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7%)较对照组(21.6%)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实施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罗照华;邹志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30例

    探析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的疗效.把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治疗的60例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进行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生发生率是6.7%,对照组患者是50%,组间对比的差异性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3.3%,对照组是73.3%,组间对比的差异性较大(P<0.05).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既能够保护患者的心肌细胞,又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蔡春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探讨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治疗后止血成功的105例NVUGIB患者作为对象.按照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再出血分为对照组(未出血,n=88)、观察组(再出血,n=17),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再出血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患者性别、年龄、血尿素氮水平、病变类型等比较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入院时休克、单一内镜治疗、HGB<90g/L、支持治疗缺乏、Ⅰa级出血、后续PPIs不足等方面的比较上,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VUGIB患者接受内镜治疗后再出血发生危险因素主要入院时休克、HGB<90g/L、支持治疗缺乏、后续PPIs不足、Ⅰa级出血等,应高度重视并实施针对性处理.

    作者:陈碧茹;陈桂权;陈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位低压灌肠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探讨高位低压灌肠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收集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禁食、保暖、促进胃动力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高位低压灌肠.观察并记录腹胀消退、呕吐缓解及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胎粪排净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观察组腹胀消退、呕吐缓解、达到全胃肠喂养、胎粪排尽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减.高位低压灌肠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建明;陆水英;刘艳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50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护理体会

    探究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要点.以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2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20例和观察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指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13.33%,P<0.05);观察组检查前SAS、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伶俐;李秋兰;李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干预在阻生智齿拔除牙科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针对阻生智齿拔除DA(Dental anxiety,牙科焦虑症)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拔除阻生智齿DA患者,按入院序号奇偶数随机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后DAS(牙科焦虑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评分和DFS(牙科畏惧量表Dental fear scale)评分,观察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4.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干预前,两组组间DAS、DF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DAS、DFS评分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DAS、DF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均<0.01;干预前后对照组DAS、DFS评分组内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对阻生智齿拔除DA患者具有较好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饶晓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8月~2014年8月入住我院的239例置入PICC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ICC相关静脉血栓患者数38例,其余201例为非血栓患者.分别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方法 对影响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本组患者PICC置管之后,至形成血栓的时间为(17.19±2.09)d;38例血栓患者中,其中20例患者形成血栓的时间均在PICC置管之后的10d之内,构成比为52.63%(20/38),有30例患者形成血栓的时间在PICC置管之后的20d之内,构成比为78.95%(30/38),其余8例均在置管20d之后,构成比为21.05%(8/38);(2)经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终得出影响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如下几点:使用ESA,治疗剂量抗凝,PICC相关感染,住院以及血小板数.结论 影响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应该注重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控制,并采取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肿瘤患者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吴娟;吴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LETM1蛋白过表达在子宫颈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研究

    分析LETM1蛋白过表达在子宫颈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病理学意义.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验室收集的128例宫颈活检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宫颈上皮组织16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76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I级(CINⅠ)标本组织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组织标本14例,采取免疫组化法测定标本组织中LETM1蛋白过表达,分析其在子宫颈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子宫颈鳞癌组、子宫颈腺癌组LETM1蛋白阳性率均较正常宫颈上皮组、CINⅠ组、CINⅡ~Ⅲ组高(P<0.05);LETM1蛋白过表达与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存在密切联系(P<0.05).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LETM1蛋白过表达水平有密切联系,LETM1蛋白过表达可作为宫颈癌的不良预后指标.

    作者:林蓝;陈勍;陈杰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超高危认知功能研究

    目的 比较精神病超高危组与健康对照组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方法 入组精神病超高危人群及健康对照人群各30例,采用MATRICS成套认知功能测试(MCCB)中文版评估两组认知功能,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超高危组在符号编码、持续操作、空间广度、空间记忆、及情绪管理五个分测验分数显著降低(P<0.01),词语学习测试分数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精神病超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明显受损,主要表现在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工作记忆、视觉学习、词语学习、社会认知领域的缺陷,这些认知缺陷可能为精神分裂症早期识别及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鲍成;刘筠;刘得乐;熊强;胡茂荣;吴植明;周围;周朝雄;杜群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光固化树脂和富士IX玻璃离子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中选取88例,通过动态随机化法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牙体楔状缺损患者采用光固化树脂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44例牙体楔状缺损患者采用富士IX玻璃离子进行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 进行修复后效果的差异性(一年后进行复查).通过本文研究数据中可以看出,一年后进行复查,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 相比较,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在填充物脱落,过敏症状,继发龋情况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 (2.2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 (20.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光固化树脂和富士IX玻璃离子修复牙体楔状缺损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采用富士IX玻璃离子修复治疗后填充物脱落情况明显低于采用光固化树脂进行修复治疗的结果 ,且采用富士IX玻璃离子修复治疗操作步骤十分简单,费用较低,可应用推广.

    作者:陆爱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了87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医护人员将研究内容告知患者,43例患者选择采用B超检查,将其作为常规组,44例患者选择采用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将其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案的准确性.常规组患者诊断结果 显示,诊断准确率为81.40%,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84.62%,P<0.05;联合组患者诊断结果 显示,诊断准确率为93.18%,敏感性为93.55%,特异性为92.31%,两组数据比较,P<0.05.在乳腺癌诊断中,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方丽君;熊大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观察分析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转阴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对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转阴率,降低复发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彩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