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

姜博;程宏建;董昕

关键词:老年,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摘要:60岁以上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代偿能力差,感染不易控制,病情不典型,而且常伴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我院2000-2006年行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3例,现报告如下.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术后中医药早期应用研究

    胃癌属中医学的噎嗝、反胃、胃脘痛、积聚范畴.常见症状有胃脘胀痛,饮食不下,恶心呕吐,形体消瘦,黑便等.胃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手术后化疗、免疫、中药等综合治疗,尤其是中药,目前在我国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

    作者:王传思;于庆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动脉硬化闭塞症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动脉硬化闭塞(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本病目前呈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

    作者:沈亮;阙华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5例报告

    我院1995年-2005年共收治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5例.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38~52岁,平均45.8岁.

    作者:汪瑞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侧卧位小切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其手术治疗方法甚多.我院于2001年1月-2007年1月对68例患者采用侧卧位、小切口显露,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同时探察侧隐窝,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严安华;潘虹;代朗月;唐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6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1例,其中Camma钉固定16例,动力髋螺钉固定7例,外固定支架固定4例,经皮空心钉固定4例.结果:29例随访10~30月(平均16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3.5~8月.术后出现髋内翻畸形3例,外固定架针道感染1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以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为原则.

    作者:尹纪军;牟善霄;杜晓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手法整复结合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目的:评价手法整复结合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9例患者先行俯卧位骨折手法整复,然后行经皮穿刺双侧椎弓根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术前、手法整复后和后凸成形术后伤椎的形态改变,观察背痛缓解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19例患者术前、手法整复后与后凸成形术后伤椎的前缘高度相应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8h内背痛明显缓解.结论:伤椎的复位与固定是手法整复与后凸成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后凸成形之前充分的手法整复利于后凸成形术施行,并减少其并发症发生.

    作者:顾晓晖;张喆;夏冰;陈锦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2例

    由于人口老龄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逐渐增多,人工全膝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假体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其疗效已被大家公认.

    作者:李永全;蔡迎;董竹林;段兆红;刘宇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与Shouldice式的疗效对比

    当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简称疝环充填式)逐渐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而Shouldice式也属于低张力修补,有关这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不多.

    作者:张布明;李衍文;罗高宏;黄伟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改良血栓性外痔切除术67例

    血栓性外痔是肛肠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以手术治疗为主,但传统的术式是剥除血栓,敞开伤口,加压包扎,患者疼痛明显,并发症多,伤口愈合时间长.2006-2007年,我们行改良手术治疗6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卿艳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活血攻下法对腹腔感染脓毒症时血小板和CD11a/CD18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攻下中药对由腹腔感染所诱发的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CD11a/CD18的变化的影响.方法:40例严重腹腔感染所致脓毒症的患者按照入院时是否合并休克分成脓毒症组(S组)和脓毒性休克组(SS组);再分别随机分为西医综合治疗组(S1、SS1)和西医综合治疗+中药组(S2、SS2).观察各组外科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及CD11a/CD18的变化.结果:治疗前SS组血清CD11a/CD18浓度显著高于S组(P<0.01);SS1组术后CD11a/CD18持续处于高水平,SS2组则在术后3d开始下降,于术后7d显著低于S1组水平(P<0.01);S1、S2组术后均很快下降,其中S2组较S1组下降更快.术前SS患者的PLT浓度明显低于S组(P<0.05);SS患者术后PLT持续处于较低水平,使用中药的SS2组术后呈逐渐上升趋势,术后7d明显较术后1d升高;S1、S2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PLT的下降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更为明显,CD11a/CD18在脓毒症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到起重要的作用.通过应用活血攻下中药,可以减少血小板的激活和消耗,下调CD11a/CD18浓度,对病人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作者:于向阳;邹常林;周振理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前列舒通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舒通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bcl-2表达的影响,观察其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前列舒通对由丙酸睾酮诱导的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后的前列腺指数、bcl-2(抑制细胞凋亡因子)表达以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前列舒通各浓度组前列腺指数、bcl-2表达均明显低干模型组.结论:前列舒通能显著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的bcl-2表达,从而抑制前列腺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而实现抑制良性前列腺增生.

    作者:李祥光;鞠大宏;宋竖旗;张亚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D117与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观察40例间质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与CD34的表达情况.结果: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30例(75%),上皮样细胞为主型8例(20%),混合细胞型2例(5%).免疫组化显示CD117与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83%,其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及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联合检测CD117与CD34可以提高间质瘤的诊断准确率,但不能判断良恶性程度.

    作者:黄林平;周雷;韦佳明;王岩;谭海东;王正康;潘瑞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附13例报告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部缺血性坏疽的疗效.方法:对13例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外科手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论治.结果:足部切口一期愈合4例,经过0.5~3个月创面换药后愈合8例,截肢1例.结论:通过手术改善肢体供血是肢体得以保存的根本,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治疗对于保证手术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大勇;谭鸿雁;吕延伟;吴春芳;黄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改进PPH术治疗重度脱垂性混合痔

    根据传统PPH手术治疗重度脱垂性混合痔存在的弊病,我们进行了改进,2004年3月-2007年3月治疗25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亚明;吴丹妮;张衡;邢占敏;高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袖套式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271例

    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是肛肠外科的一大难题,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处理不当可导致肛门狭窄、黏膜外翻、肛管皮肤缺损、皮赘残留,引起排便困难、感觉性排便失禁等并发症.

    作者:康新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外科手术中血液回收55例

    目的:总结55例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的经验.方法:应用国产BW-8100A型自体血液回收机,对55例手术患者手术区的出血回收,经清洗、浓缩处理后再回输.结果:55例共回收出血94 640 mL,获浓缩红细胞35250 mL.2例因出血量大于2000 mL输异体红细胞和血浆,其余患者均未使用异体血.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的临床应用,减少了输异体血,避免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雁;高寅秋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清肠合剂治疗腹膜炎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35例

    目的:探讨清肠合剂治疗腹膜炎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作用.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中药,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动态观察血TNF-α、腹内压、胃肠道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降低NF-α、腹内压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肠合剂是通过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作用,降低腹膜炎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血TNF-α,降低增高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

    作者:张云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退变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节段性融合手术后其相邻节段退变的预防康复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随访,观察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颈椎稳定程度及相邻节段退交情况.对有轻度退变或退变较重但神经症状较轻患者行非手术治疗,对退变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且进行性加重及退变较重且神经受损症状明显患者35例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手术治疗.结果:随访2.5~11年,平均5.5年.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为91.4%,颈椎前路手术后1.5年发现有相邻节段椎间盘信号的异常改变.术后的康复指导可预防或延缓相邻节段退变,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手术治疗颈椎前路节段性融合手术后其相邻节段退变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的康复指导可预防或廷缓相邻节段退变,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手术是治疗颈椎前路节段性融合手术后其相邻节段退变的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营民;崔青;李海清;王军;楮坤;赵保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骨折

    徽创内固定系统(leaa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接骨板是一项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的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钢板按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解剖形态预制,螺钉和钢板之间相互锁定,钢板可经皮穿入,通过瞄准器拧入螺钉.

    作者:王军;崔爱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疏肝理气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疏肝理气中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7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药治疗组38例,术后12 h疏肝理气中药煎服,对照组39例常规治疗.对比观察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开始饮食时间,术后第3 d B超检查胆囊窝、肝下积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进食时间提前,P<0.05,B超检查肝下积液明显减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用疏肝理气中药煎服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钱江;赵永良;周礼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协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