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瑛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44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内pH值、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胃内pH值及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与单纯应用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相比,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疗效高、提高胃内pH值的速度快、Hp清除率高且安全性好等优点。
作者:管丽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26例严重烧伤患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下肢深静脉栓塞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深度烧伤后深静脉栓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率达到了92.34%;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率为83.57%,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且创伤较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徐萌;万锦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江苏人,现居住上海4年。于2013年3月1日出现头痛呕吐不适2w,及耳鸣症状未给予处理,于3月22日发现右眼视力突然出现明显下降,第2d左眼视力也明显下降,双眼视物模糊,出现幻视,双眼视力降到0.1,并明显觉得眼球胀痛不适,双侧耳朵出现明显持续性低音耳鸣,头部有沉重感、胀痛。患者于3月23日到外院就诊,外院给予常规眼科检查,视力双眼0.1,不能矫正,双角膜后尘状(KP),房水混浊(+),晶体透明,眼底无出血,视盘色偏淡。进一步行FFA检查发现:双眼动-静脉后期后极部视网膜上出现斑点状、多发性渗漏灶,并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渗漏增强,后呈现弥漫性多糊状高荧光渗漏。右眼辐揍检查反射差,右半侧咽反射减退,身体的四肢、肌张力均正常。四肢的感觉、共济运动没有异常,双侧Hoffmann症呈阳性反应,其它未引出病理性反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脑膜增厚,右枕叶局灶性信号异常,轻度脑积水。根据患者目前状况给与激素及滴眼药冲击疗法,视力迅速恢复。今6月12日到我院复诊,双眼视力提高到0.8+,双眼稍前突,双侧瞳孔直径3.5mm,角膜明,双眼前房清,深浅可,晶体透明,眼底无渗出、出血。做了如下检查B超,眼压OD19.7/OS19.7。眼底彩照,目前未见明显异常。眼部OCT,黄斑和视神经扫描,发现视网膜偏薄,视神经纤维厚度变厚,双眼VEP和ERG正常,视野检查目前正常。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别是荧光造影的典型表现可确诊为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又称Vogt-小柳原田病。
作者:董益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采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采集痰液或分泌物作进行分离细菌的培养,收集和分析150例VAP患者的样本。对208株病原菌的分析显示,革兰阴性菌141株(67.8%);革兰阳性菌41株(19.7%);真菌26株(12.5%)。进一步的病原菌耐药率检测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氨曲南和亚胺培南100%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100%耐药。革兰阴性菌是IUC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致病菌,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可以作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首选。
作者:尹洪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将我科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肠炎患儿101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喜炎平注射液+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病毒唑注射液治疗。治疗5~7d后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31%(48/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35/49),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肠炎效果显著,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常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地高辛、利尿剂、ACEI或ARB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万爽力20mg,tid.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提高,LVDD显著减少,6MWT明显提高。万爽力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军华;钟婕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卡马西平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奥卡西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给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奥卡西平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兰毅;徐锋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利用随机、等比、整群抽样以及分层法选取本市各大综合性医院的急诊护理工作人员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以及工作投入量表调查。人口统计学不同变量下工作满意度也存在差异性,且较为显著(P<0.05);人口统计学变量为既定的前提下,奉献对于工作成就以及领导能力满意度二者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奉献与活力对社会性满意度变异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大幅增加。工作满意度分项中,其社会性满意度会随着工作投入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呈正相关,而工作满意度中的各个相关维度则会随奉献维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同样也呈正相关。
作者:刘桂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质量满意度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安全可靠,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相关的疾病知识。
作者:胡迎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水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3例,根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左室肥厚(LVH)组和非左室肥厚(NLVH)组,均给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0w,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RP、BNP、LVMI变化。结果治疗前LVH组与NLVH组CRP、BNP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LVH组高于NLVH组(P<0.05);治疗后LVH组血清CRP、BNP、LVMI明显降低(均P
作者:官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脑疝复位术治疗90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病死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大脑后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及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病死率相对较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裕山;韩立虎;冯康;刘小晖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与家庭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和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评定,以评价治疗效果。在治疗前,两组间在Barthel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两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和家庭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谭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孕妇10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孕妇的产前护理需求,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产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100例高危妊娠孕妇对产前护理需求高的是胎儿状况,需求率达74.0%;其次是孕妇的身体状况,需求率为57.0%。观察组孕妇护理后的心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高危妊娠孕妇产前护理需求给予高危妊娠孕妇精心的产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孕妇的心理能力,和谐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游景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98.0%,对照组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8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为96.0%,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满意程度为8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的护理服务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效果以及治疗的效果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长清;王小园;杜玲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宫颈水肿产妇,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品及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苯三酚具有解痉镇痛的功效,应用于宫颈水肿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月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RE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莫沙必利和丽珠得乐治疗。观察组加用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两组在药物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症状消除时间、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雷贝拉唑组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和铋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起效快、疗效佳、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治疗组(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NE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NE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MAP以及SvO2水平较DA组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组疗效优于DA组。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优于多巴胺,更适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
作者:庄金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慢性心衰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37例患者接受心先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著改善21例,改善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1.1%;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14例,改善13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心先安治疗慢性心衰,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超锋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5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效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93.1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出血量,观察组518.6±4.5ml,对照组685.4±61.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通过心理护理,产前、产时、产后的完善护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出血,对改善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胡海珍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