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艳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8例白塞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给予应停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旋咪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停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白塞病,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田军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无明显症状,既往无特殊病史。使用我院美国GE公司LP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的使用频率为3.5MHz,患者取俯卧位及侧卧位经侧腰部做冠状切面及横向扫查,仔细观察双肾的大小、形态、肾实质和肾窦回声,并检测肾内的血流情况。
作者:江爱香;李秀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择我院收治的气管异物患儿50例,对所有患儿进行异物取出手术,并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患儿全面的、精心的护理配合,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术前准备包括患儿准备、手术及抢救物品准备、建立静脉通路;术中护理包括麻醉配合、手术体位和术中病情观察。50例患儿的异物取出手术均取得成功,没有出现气胸、气管切开等严重的并发症。在手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手术中积极配合,这些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同时手术后的观察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作者:李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阑尾炎病理分型与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过病理证实的14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给予超声诊断,在不同超声条件下(二维基波及自然谐波、彩色多普勒超声),使用低频超声、高频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总结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14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使用低频超声诊断93例,诊断率为65.9%;使用高频超声诊断129例,诊断率为91.5%;使用联合超声诊断准确134例,诊断率为95.0%。其中联合超声诊断准确率更高,与低频超声(χ2=6.254)及高频超声(χ2=4.027)诊断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阑尾炎不同病理分型的超声图像有一定差异,使用低频与高频超声联合有助于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
作者:郭维 刊期: 2013年第20期
以128例(128颗)下颌磨牙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以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完全30例(46.88%),麻醉总有效率为90.62%;对照组麻醉完全14例(21.88%),麻醉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麻醉完全和麻醉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在下颌磨牙牙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丽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种,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较好,无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通过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各60例。结果1个月后将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和病员满意度进行比较,中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P<0.05,差异显著。采用自拟双黄红藤汤加减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恢复快、疗效佳、不良反应少、治疗依从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率达到了92.34%;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率为83.57%,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且创伤较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徐萌;万锦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RE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莫沙必利和丽珠得乐治疗。观察组加用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两组在药物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症状消除时间、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雷贝拉唑组明显优于奥美拉唑组。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和铋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起效快、疗效佳、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红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患者71例,给予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及三餐后或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观察12w,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体重指数(BMI)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FBG、PBG、HbA1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MI无显著差异,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临床中应用那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有效的控制血糖,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胡利东;陈劲松;栾晓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心力衰竭进展到一定阶段常常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这也是引发心衰患者死亡常见的直接原因之一。心力衰竭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合并出现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增加疾病的危险性和治疗的难度。针对本病的治疗,除关注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对抗其心衰症状以外,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需综合考虑。本文以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形成机制、诱发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面的进展为主要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高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10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炔诺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经治疗,试验组显效19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4.2%。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3.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崔伟堂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26例严重烧伤患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下肢深静脉栓塞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深度烧伤后深静脉栓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SAP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48例为常规组,2011年3月~2013年3月急诊科收治SAP在PCT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45例为PCT组。(PCT>>0.5ng/ml时使用抗生素,PCT<0.25ng/ml时停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消耗量(累计DDD数),二重感染发生,住院天数。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常规组和PCT组二重感染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较常规组累计日处方协定剂量(DDD)数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PCT指导SAP抗生素使用,比常规组累计DDD数明显降低(P<0.05),显著减少了抗生素应用量,动态监测PCT对指导SAP的抗生素治疗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作者:顾湉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细菌性角结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给予患者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且在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光胜;李倩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通过医院治疗的14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儿童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均无发生死亡病例。给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儿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降温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明确化疗加卡介苗免疫疗法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1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2HRZEVAK/10HREVAK加用卡介苗免疫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2HREZS/6HRE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88%,对照组治愈率72%,两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两组的随访,研究组复发率9.09%,对照组复发率33.33%,两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2HRZEVAK/10HREVAK加卡介苗免疫疗法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刘江波;范爱萍;戴勇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31例显效,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6例。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好转。
作者:吴世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5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继而改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轶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小剂量喹硫平联合阿米替林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联合安慰剂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剂量喹硫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缓解情况以及HAMD(汉密尔顿)量表、临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组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组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6例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显效率为45%;试验组中,15例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显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阿米替林联合安慰剂的治疗,喹硫平联合阿米替林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友玲;李晓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