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光胜;李倩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细菌性角结膜炎, 诺氟沙星
摘要: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细菌性角结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给予患者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且在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切开挂线疗法联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181例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切开挂线疗法联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181例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3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1例。对照组给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外洗方熏洗坐浴。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3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例(P<0.05);观察组患者无效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P<0.05)。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4.58±2.71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31±3.27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31%,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60%(P<0.05)。结论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以及外洗方熏洗坐浴临床疗效显著,创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宇;梁万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LEEP治疗宫颈糜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50例,观察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药内服外敷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药内服外敷组的出血量、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三项指标较低于其他三组。中药内服外敷联合LEEP是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的方案之一,改善了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琳;王文华;张福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脂蛋白检测与动脉硬化性脑血管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及其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1558例体检人群进行人口学资料、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同时检测血脂、脂蛋白、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脂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TC、LDL-C、Lpa 呈正相关(r=0.19,r=0.17,r=0.15,P<0.001),与 HDL-C 呈负相关(r=-0.28,P<0.001),与 TG 无相关性(r=0.11,P>0.05);颈-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与Lpa呈正相关(r=0.24,P<0.001),与HDL-C呈负相关(r=-0.27,P<0.001),与TC、LDL-C、TG无相关性(r=0.01,r=0.09,r=0.01,P>0.05)。结论血脂及脂蛋白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相关,T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Lpa、HDL-C是中央大动脉硬化及外周中动脉硬化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龚静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58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加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疗程为12w。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w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都有明显的下降,且治疗组的疗效更明显;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3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凤宜;吴志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活性银离子凝胶与中药锡类散联合用药治疗宫颈炎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活性银离子凝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锡类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活性银离子凝胶联合中药锡类散用药治疗宫颈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范旭凤;周群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计划生育中对人工流产患者SDS与SAS的研究

    选取我中心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人工流产患者96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护理组患者SDS、SAS分别为43.46±9.27和44.52±8.98;对照组患者SDS、SAS分别为59.73±11.31和58.99±13.54;两组患者SDS、SAS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人工流产前、中、后为患者给予个性化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完善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其早日康复,提高其避孕行为。

    作者:马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双介入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4例合并门脉高压症的肝硬化患者,行PTVE联合PSE,检测术前、术后其外周血细胞、门静脉压力、内径和血流情况并进行对照。结果术后脾亢缓解,门静脉压力下降、内径缩小,再出血率降低。结论 PTVE联合PSE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显著。

    作者:闫雪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与瘢痕期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与瘢痕期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69例作为A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瘢痕期患者64例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以埃索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片+枸橼酸铋钾胶囊四联根治幽门螺杆菌(Hp)。结果 A组共检出Hp阴性64例(92.75%),Hp阳性5例(7.25%);而B组结束治疗后检出Hp阴性51例(79.69%),阳性13例(20.31%)。两组根治率及Hp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效果理想,而瘢痕期治疗效果较差。

    作者:麦哲林;何海滨;何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治疗组(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NE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NE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MAP以及SvO2水平较DA组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组疗效优于DA组。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优于多巴胺,更适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

    作者:庄金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质量满意度和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安全可靠,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相关的疾病知识。

    作者:胡迎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44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44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胃内pH值、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胃内pH值及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与单纯应用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相比,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的治疗方案具有临床疗效高、提高胃内pH值的速度快、Hp清除率高且安全性好等优点。

    作者:管丽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72例细菌性角结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给予患者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且在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结膜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光胜;李倩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期间共收治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出现心绞痛的次数和发作持续的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西医的基础再采用中药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武;杨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剂量喹硫平合并阿米替林治疗40例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小剂量喹硫平联合阿米替林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联合安慰剂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剂量喹硫平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症状缓解情况以及HAMD(汉密尔顿)量表、临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组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组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6例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显效率为45%;试验组中,15例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显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阿米替林联合安慰剂的治疗,喹硫平联合阿米替林用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友玲;李晓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多索茶碱治疗1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14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多索茶碱,1次/d静脉滴注,疗程7d。对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在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为23.0%,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在AECOPD的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多索茶碱,疗效性和安全性均较为显著。但本研究存在样本含量较小的缺憾,因此还需要样本含量较大的、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一步加以验证。

    作者:贺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高压氧治疗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7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创伤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创伤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满意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在骨科创伤患者中,能够显著增加创伤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而减少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廖壮文;黄彦;范子文;吴波以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在股骨颈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将2010年4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完全负重下地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0.5年以及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小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髋关节和膝关节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玉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胆囊切除术62例术后护理分析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平均康复时间、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情况,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汤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30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咽痛消失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静;熊志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脑疝复位术治疗90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脑疝复位术治疗90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相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病死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大脑后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及脑积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病死率相对较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开颅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裕山;韩立虎;冯康;刘小晖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