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廖壮文;黄彦;范子文;吴波以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 骨科, 创伤患者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在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7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创伤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创伤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试验组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满意率为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在骨科创伤患者中,能够显著增加创伤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进而减少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那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71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患者71例,给予三餐前口服那格列奈及三餐后或三餐前口服二甲双胍,观察12w,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体重指数(BMI)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FBG、PBG、HbA1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MI无显著差异,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临床中应用那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有效的控制血糖,不良反应也比较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胡利东;陈劲松;栾晓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大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选择我院5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标准剂量氯吡格雷)和试验组(大剂量氯吡格雷),评估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前、用药后12h及24h后,试验组血小板聚集情况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时,应用大剂量氯吡格雷能显著减少术后血栓形成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秀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有效护理措施分析

    对我院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60例肾病患者实施精细护理,观察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本组60例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局部感染6例,全身感染2例,血流不畅或导管内血栓形成6例14次,局部血肿3例。经精细护理和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并痊愈,患者满意度为100%。实施血液净化治疗的肾病患者临床并发症和不良情况较多且发生率较高,采取精细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及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爱慧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5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氨溴索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继而改善肺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轶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的术中镇静

    对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患者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相似,但多剂量右美托咪定相较于少剂量可延长镇静时间。右美托咪定对循环无显著影响,可有效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右美托咪定具有抗交感、镇静和镇痛的作用,可恢复早期血流动力学应答,小剂量应用副作用较小,值得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中应用。

    作者:邵克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完全性Vogt-小柳-原田病1例报告

    1病例报告患者,女,35岁,江苏人,现居住上海4年。于2013年3月1日出现头痛呕吐不适2w,及耳鸣症状未给予处理,于3月22日发现右眼视力突然出现明显下降,第2d左眼视力也明显下降,双眼视物模糊,出现幻视,双眼视力降到0.1,并明显觉得眼球胀痛不适,双侧耳朵出现明显持续性低音耳鸣,头部有沉重感、胀痛。患者于3月23日到外院就诊,外院给予常规眼科检查,视力双眼0.1,不能矫正,双角膜后尘状(KP),房水混浊(+),晶体透明,眼底无出血,视盘色偏淡。进一步行FFA检查发现:双眼动-静脉后期后极部视网膜上出现斑点状、多发性渗漏灶,并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渗漏增强,后呈现弥漫性多糊状高荧光渗漏。右眼辐揍检查反射差,右半侧咽反射减退,身体的四肢、肌张力均正常。四肢的感觉、共济运动没有异常,双侧Hoffmann症呈阳性反应,其它未引出病理性反射。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显示:脑膜增厚,右枕叶局灶性信号异常,轻度脑积水。根据患者目前状况给与激素及滴眼药冲击疗法,视力迅速恢复。今6月12日到我院复诊,双眼视力提高到0.8+,双眼稍前突,双侧瞳孔直径3.5mm,角膜明,双眼前房清,深浅可,晶体透明,眼底无渗出、出血。做了如下检查B超,眼压OD19.7/OS19.7。眼底彩照,目前未见明显异常。眼部OCT,黄斑和视神经扫描,发现视网膜偏薄,视神经纤维厚度变厚,双眼VEP和ERG正常,视野检查目前正常。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别是荧光造影的典型表现可确诊为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又称Vogt-小柳原田病。

    作者:董益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52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

    10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炔诺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经治疗,试验组显效19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4.2%。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3.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崔伟堂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应用

    选择2011~2012年在本科接受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传统途径护理方式,对照组按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从患者的住院天数、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的满意度、医疗护理的依从性都高于观察组(P<0.05)。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护理,不但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而且可明显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黄宇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35例顽固性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多巴胺治疗,试验组患者加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33例,占94.2%,对照组总有效26例,占74.29%,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更高、乳酸清除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顽固性感染性休克治疗过程中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效果更好,是一种较好的用药方法。

    作者:林华新;容永璋;莫玉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胆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多次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新生儿黄胆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儿采取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2h后血清胆红素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蓝光照射平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胆临床疗效显著,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邬金凤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拱形护理架在下肢骨折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选择下肢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骨折术后护理;治疗组采取拱形护理架作为支架进行术后护理,并与对照组比较护理效果。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缩短护理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拱形护理架的应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护理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曾艳;何水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家庭康复配合针刺治疗脑血管意外致偏瘫40例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与家庭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和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评定,以评价治疗效果。在治疗前,两组间在Barthel指数评分和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两项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和家庭康复疗法,可显著提高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谭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产后出血58例临床护理研究

    选取58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效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93.10%,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h出血量,观察组518.6±4.5ml,对照组685.4±61.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通过心理护理,产前、产时、产后的完善护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出血,对改善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胡海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炎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袁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切开挂线疗法联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181例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切开挂线疗法联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181例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1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3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1例。对照组给予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外洗方熏洗坐浴。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139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4例(P<0.05);观察组患者无效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P<0.05)。观察组患者创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4.58±2.71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31±3.27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31%,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60%(P<0.05)。结论切开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以及外洗方熏洗坐浴临床疗效显著,创口愈合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宇;梁万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对深度烧伤后深静脉栓塞的研究

    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26例严重烧伤患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下肢深静脉栓塞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施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深度烧伤后深静脉栓塞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患肢功能恢复,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林冬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LEEP治疗宫颈糜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50例,观察四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中药内服外敷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其他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中药内服外敷组的出血量、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三项指标较低于其他三组。中药内服外敷联合LEEP是治疗宫颈糜烂有效的方案之一,改善了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琳;王文华;张福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护理体会

    通过医院治疗的142例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儿童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均无发生死亡病例。给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儿童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降温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58例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加服用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疗程为12w。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w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都有明显的下降,且治疗组的疗效更明显;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3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凤宜;吴志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多巴胺治疗组(DA组)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组(NE组)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NE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MAP以及SvO2水平较DA组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组疗效优于DA组。结论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优于多巴胺,更适合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

    作者:庄金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