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体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可读性,力求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资料详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写作规范,表达准确,文字精炼。文稿撰写应遵照国家标准GB 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6447文摘编写规则,GB 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专家述评4000字左右,研究论著、综述类论文5000字左右,经验交流一般不超过2500字,短篇报道不超过1000字。
2 题目 力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且能反映论文的主题,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尽量不设副标题,题目中尽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开头。
3 作者 作者姓名标注在文题下方,按贡献大小顺序排列,投稿后作者署名及顺序不得随意修改或变更。具备下列条件者可列为作者:①参加选题、研究工作并能解释论文有关问题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对研究工作有贡献的其他人可在致谢中列出。通讯作者姓名旁应上标加注“*”号,其应对全文内容负责,还应具有对读者提出的质疑进行答辩的能力和义务。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有本人签字。
4 单位 在作者的下一行写出单位的全称(具体到科室)、省市和邮政编码。署名作者分别在多个单位者,应分别写出各单位的全称(具体到科室),并用阿位伯数字在对应的署名作者右上角标注。
5 英文题目 应简明扼要,便于检索,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除已得到整个科技界或本行业科技人员公认的缩略词语外,不宜使用缩略词语。
6 英文作者 用汉语拼音拼写,姓前名后,姓氏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例如:王小五,写为:WANG Xiao-wu。依据《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国家标准编号:GB/28039—2011),姓氏“吕”的汉语拼音应为“LYU”。
7 英文单位 应与中文单位对应,按查阅本单位官方网站或咨询相关职能部门,规范英文单位名称。
8 基金项目 书写格式应为:××基金(编号××)。基金论文投稿时应同时将基金项目批文扫描上传。本刊将优先选登基金论文。
9 作者简介 书写格式为: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和E-mail。尚未毕业者学位写为“在读××”,如“在读硕士”、“在读博士”。投稿时,简介中需注明第一作者联系电话。
10 通讯作者 通常为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简介包括其姓名、单位、邮编和E-mail。
11 摘要 研究论著和综述性论文均须附中、英文摘要,英文在前,中文在后;经验交流和短篇报道不设摘要。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宜超过350个汉字,不宜使用“我们”、“作者”等词作为主语。研究论著类论文的摘要应按结构式摘要的特征撰写,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项。综述性论文的摘要应按指示性摘要的特征撰写,简要叙述文章内容,无须按“四项式”编写。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该研究的创新之处。英文摘要在300个实词左右,内容和形式要求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
12 关键词 中文关键词应以《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2002年版)》为准,以标引能表达全文主题概念的叙词2~5个,尽量少用自由词。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以《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2002年版)》及《Mesh》内所列的主题词为准,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13 正文标题层次 如:1 资料与方法(或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或材料),1.2 方法,2 结果,3 讨论,一般不超过三级标题,文内连序号为圈码,如①、②、③……表示。
14 医学名词 应注意规范、标准、前后统一,尽量少用缩略语,原词过长且在文中多次出现(2次以上)者,可于括号内写出全称并加注简称,以后用简称。医学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
15 计量单位 采用国际单位制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 3100~3201《量和单位》的规定,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不再使用N(当量浓度)、M(克分子浓度)、百分比浓度[%(V/V)、%(m/m)]等已废除的非标准计量单位和符号。
16 统计学符号 以国家标准GB/T 3358.1-1993《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斜体 ±s;标准差用英文小写斜体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斜体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斜体r;自由度用希文斜体γ;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样本数用英文小写斜体n。
17 统计学方法 需注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名称和版本,以及所使用的统计学方法。率的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年龄需要提供 ±s或者中位年龄,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8 图片 研究论著类论文和短篇报道均需附有相应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图片分辨率应在300 dpi以上,JPG/JEPG格式,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最好是医院图像工作站中直接提取的图像。每图下面应标有图序号、图题、图说(解释图片内容的文字),文中应有图位。图中箭示或文字应有说明,病理图应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
19 表格 本刊采用三线表,表格列于文后,每表应标有表序号、表题,文中应有表位。
20 参考文献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的近5年的文献,尽量不用二次文献,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提倡引用国内外同行新近发表的研究论文为参考文献,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除短篇报道外,论文参考文献应至少来源于5种以上的期刊,研究论著类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3条,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应在20条以上,以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以及对前人科学工作的继承性。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按每条文献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逐条列于文后,并在文内引用处用右上角加方括号注明角码。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如下:
[1] Lopera JE, Trimmer CK, Lamba R, et al. MDCT angiography of mesenteric bypass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 AJR Am J Roentgenol, 2009,193(5):1439-1445.
[2] 陈奇琦,吴婷,康冰,等.脑磁图观察针刺太冲穴所致脑部能量变化.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12):1927-1930.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临床并不多见.现将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2001年 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2例GISTs, 结合文献着重影像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夏云宝;吴铭;刘光彦;潘功茂;奚孔明;赵海滨;吴耀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131I SPECT/CT融合图像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131I治疗后判断残留和转移病灶的存在和部位以及确定治疗计划的作用.方法 DTC患者25例(50例次)于131I治疗后5~7天行131I SPECT/CT全身和局部断层显像.131I治疗剂量分别为100 mCi、150 mCi和200 mCi.结果 ①治疗后131I融合图像显示:单纯残留甲状腺组织摄取131I 13次(26%),残留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6次(12%),双肺弥漫性及散在病灶4次(8%),咽喉部及残余甲状腺组织3次(6%),纵隔和颈部淋巴结1次(2%),双肺、颈部淋巴结和残余甲状腺组织13次(26%),咽喉部2次(4%),颈部淋巴结和双肺3次(6%),残余甲状腺和双肺3次(6%),残余甲状腺和骨摄取碘1次(2%),多发骨和颈部淋巴结1次(2%).②本组DTC患者甲状腺球蛋白(Tg)>1000的12次(24%),Tg 1000~50的11次(22%),Tg<50的20次(40%),7次(14%)无Tg资料.Tg值与131I摄取灶的数量和范围有关,但是部分患者131I摄取较多而Tg仅轻度增高或正常范围.③15例(60%)在治疗1~5次后不再行131I治疗,其中11例(11/15例)治疗后根据131I融合图像未再发现病灶并结合Tg正常而不再需要治疗,其余4例治疗后同机CT显示的双肺弥漫性或散在病灶不摄取131I.结论 131I治疗后SPECT/CT融合显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可以明确诊断DTC的残留、转移和复发,同时为再次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川玲;赵文锐;朱家瑞;许根祥;王新强;高春华;方庭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T对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骶髂关节结核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骶髂关节结核常为单侧发病,表现为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增宽.32例中,6例 (18.8%)合并脊柱结核,4例 (12.5%) 有关节半脱位,31例 (96.9%)见到脓肿,5例(15.6%)有窦道形成.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骶髂关节破坏的程度及冷脓肿或窦道的位置,为制订治疗方案和选择手术入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李润根;倪晓;郑鑫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 认识泌尿系软结石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与声像图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例泌尿系软结石病例,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声像图特点.结果 1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膀胱结石分别行经皮肾镜、膀胱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合敏感药物治疗及冲洗、治愈出院.结论 泌尿系软结石常继发于感染,声像图有特征性表现.超声诊断软结石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秦大新;张雪红 刊期: 2009年第z1期
目的 探讨舒张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参数壁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率预测心肌桥(MB)收缩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 测量135例MB患者MB段以及MB近段冠状动脉管腔内平均CT值,计算壁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率(%)=(MB近端CT值-MB段CT值)/MB近端CT值×100%.以MB段管腔压迫致狭窄程度≥50%为显著收缩压迫,分析壁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率、MB长度、MB深度预测MB收缩压迫的效能.结果 壁冠状动脉管腔内密度衰减率、MB长度在MB伴显著收缩压迫、MB伴轻度收缩压迫、MB不伴收缩压迫组患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显示密度衰减率的佳临界值为15%,曲线下面积为0.75[95%CI(0.67,0.82),P<0.01],其诊断MB伴显著显著收缩压迫的准确率为73.3%.结论 舒张期CT管腔内密度衰减率与MB收缩压迫程度有关,可通过该参数间接判断MB是否具有显著收缩压迫.
作者:余蒙蒙;李跃华;李文彬;张佳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患者女,37岁,发现盆腔包块1+年,伴腰腹坠胀2+天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移浊(-).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右侧附件区扪及一8cm×6cm×5cm质硬包块,左附件可扪及一8cm×7cm×5cm的质硬包块,边界欠清楚.超声所见:子宫大小为5.1cm×4.0cm×3.1cm,前位,子宫形态规则,实质回声均质,宫内膜线清晰居中,厚0.6cm.
作者:蒋霖;张青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局灶性癫痫患者缺省模式网络(DMN)的异常改变.方法 选取33例局灶性癫痫患者的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根据致痫病灶与缺省模式脑区的关系,分为两组:位于DMN脑区的10例,位于与DMN相反的外在系统脑区23例.以癫痫灶为种子点,采用基于回归模型的功能连接算法进行全脑的相关计算,观察DMN.以一组年龄、性别配比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研究.结果 癫痫灶位于DMN脑区内的10例患者,其中7例癫痫灶与DMN脑区表现为相位上的负相关,1例与DMN脑区部分负相关,2例呈正相关但连接度较对照显著减低.另外一组23例患者中,18例致痫灶与DMN脑区负相关,但相比正常人连接度降低,2例正相关,3例部分负相关.结论 致痫灶持续痫电发放干扰了正常的DMN,这一现象在局灶性癫痫普遍存在.
作者:陈志立;卢光明;张志强;钟元;谭启富;孙康健;田蕾;黄伟;朱建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PB)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BUC)CEUS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IPB患者30例和BUC患者50例的临床和CEUS表现,采用QLab分析软件获得IPB和BUC的TIC参数,包括上升时间(RT)、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PI)、半洗漱时间(TPH)、上升斜率(WIS)、达峰时间(TP)、半降支斜率(D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手术标本进行抗CD34因子免疫组化染色测量MVD,分析CEUS的TIC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 IPB和BUC的CEUS定量参数中,PI、TPH、TP、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C的MVD明显高于IPB(P<0.05).各TIC参数中,TPH和DS与MVD均存在相关性(rs=0.74、-0.81,P均<0.05).结论 CEUS在IPB与BUC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TIC参数可定量评估肿瘤内微血管生成情况.
作者:郭素萍;周爱云;徐盼;肖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准确的直肠癌术前评估是精准治疗的前提,MRI是直肠癌术前诊断与分期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其不仅能获得较准确的T、N分期,还可获得如肿瘤侵出肌层的深度、肿瘤肌壁外静脉侵犯及与环周切缘的距离等与预后相关的信息.此外,MR还有望预测新辅助放化疗疗效.本文对MRI直肠癌术前评估指标及MRI技术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等进行综述.
作者:万丽娟;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42例临床疑有臂丛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臂丛神经超声检查,并与临床资料对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33例经临床诊断为臂丛神经病变,9例臂丛神经未发现明确病变.超声诊断臂丛神经异常26例,16例未发现异常.高频超声诊断臂丛病变敏感度为78.79%,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83.33%.结论 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神经病变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成为临床诊断臂丛神经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
作者:王月香;郭义柱;唐佩福;张立海;唐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请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请问一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急急,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