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心动图评价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陈海翎;华琦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原发性高血压, 氢氯噻嗪, 吲达帕 胺, 左室结构, 左室功能
摘要: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轻中 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吲达帕胺组(2.5mg/d)、氢氯噻嗪组(25mg/d)和未用药对 照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的4周、6个月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左室功能.结果两药均有逆转左室肥厚的趋势.6个月后吲达帕胺组LVM和LVMI显著降低,LVMI从(97.02±15.60)g/m 2降至(73.89±16.70)g/m2,LVM从(162.75±36.23)g降至(112.7±28.15)g,P 值分别<0.01和<0.05,与对照组比也显著降低,P<0.01.6个月时的LVMI和IVST在二 药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药对舒张、收缩功能有改善趋势,氢氯噻嗪的作用稍强 ,但这些改变在与用药前和两药之间的比较中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吲 达帕胺和氢氯噻嗪可轻度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吲达帕胺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非常显著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经左肾-胃静脉分流栓塞的疗效观察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临床病症,首次破裂出血死亡率可达50 %左右.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方法较多,但仍存在着不尽完善的问题.根据 文献报道的方法,我院自1997年至2000年为1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施行股静脉穿刺、插管,经胃-肾静脉分流道(spontaneous gastro-renal shunt,SGRS)[1,2]栓塞胃底曲张静脉,治疗、预防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力行;何叶林;黄近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前降支开口部病变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对前降支开口部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7例前降支开口部病变置入支架的早期成功率、支架置入对回旋支开口 的影响及随访结果.结果 57例前降支开口病变置入支架早期成功率100% ,临床随访率100%,无急性期并发症,再狭窄率相对较高,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90°者, 部分患者支架置入后发生回旋支开口部狭窄,这部分患者随访期前降支开口部再狭窄发生较多.结论前降支开口部病变的支架治疗早期成功率高,再狭窄率者相对 较高,早期前降支与回旋支夹角<90°者,易发生回旋支开口部狭窄.

    作者:郝恒剑;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退行性二尖瓣腱索钙化的超声表现(附7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1998年5月至2001年3月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老年退行性病变致二尖瓣瓣下 腱索钙化7例,男5例,女2例,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70.2岁.采用ATL超9 HDI、HP77020A C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3MHz.患者左侧卧位或平卧位,采用左室长轴、四腔 心、不同水平短轴及非标准切面,观察各房室大小、二尖瓣装置二维结构及瓣口、瓣下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

    作者:聂娅;姜武;张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诊断胎儿心外露1例

    患者女,26岁,足月待产.B超检查了解胎儿情况.超声所见:子宫增大,宫腔内见胎儿结构声像,胎头位于下腹部,颅骨光环完整,双顶径90 mm,脑中线清晰,居中.脊柱伏于左侧腹,排列整齐,四肢发育正常,胎儿股骨长72mm,胸 骨柄缺如,其胸腔内未见心脏搏动.于胎儿颈前下方外侧,见心脏裸露于胸壁外的羊水中搏动,胎心率132次/分,羊水大深度30mm(图1).

    作者:熊廷寿;张荆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T和MRI诊断眼部非金属异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CT和MRI诊断眼部非金属异物的价值和限度.方法对8种大小约3~5mm的非金属异物包括干木屑、湿 木屑、干竹签、湿竹签、棉线、塑料、玻璃、石块,随机植入10只犬20个眼球内或球后,做 CT平扫,并对其中2只犬做了MRI平扫.结果共植入32枚异物,CT检出30 枚,2枚未检出,其中一枚为湿木屑、另一枚为棉线,此2只犬做了MRI平扫,异物全部检出 .结论 CT能检出大部分眼部非金属异物,但对等密度异物检出有一定的困难.MRI对非金属异物的检出较CT更具有优势,MRI是CT的必要补充.

    作者:刁金中;黄志兰;张迎光;施丁一;杨宏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先天性食管裂孔疝1例

    患儿男,4岁,主因呕血2天就诊.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柏油便.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泻.胸部正位X线片显示右下肺野片状致密影,右侧膈肌显示 不清,随后CT检查显示胃泡及脾脏自扩大的食管裂孔突入右侧胸腔,右肺明显受压.左侧膈 下脾床内空虚(如图).上消化道造影显示胃体位于右侧胸腔,充盈良好,黏膜规整,蠕动 好,可见胃食管返流,贲门位于第六胸椎水平.手术探查见食管裂孔明显增大,约5cm×5cm ,胃、脾全部疝入后纵隔,慢性嵌顿,不能还纳.讨论食管裂孔疝在先天性疾病中并非少见,据国外统计新生儿发病 率约为1‰.发病年龄3个月以内占60%,大于2岁仅占10%.主要症状为呕吐,多在生后第一 周内出现,呕吐物为奶水,约半数含血丝,咖啡样物.80%患儿体重低于正常.年龄稍大者以贫血就诊,呕吐不明显.

    作者:刘俊刚;李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疗法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微波凝固疗法在正常动物肝脏的凝固效果.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7头家猪进行了经皮肝脏穿刺微 波凝固疗法.共取得24个凝固区.凝固温度设定在65℃,凝固时间为5min,输出功率为40W .一周后处死动物,取出肝脏测量凝固坏死区的大小,然后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行微波凝固疗法前、后及一周后分别取血进行肝功能检查.结果肝脏凝固坏死区 肉眼呈白-淡粉色,形状为椭圆形,其长、短轴长度分别为(30.08±5.83)mm及(14.75± 3.66)mm.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水肿,变性及凝固性坏死,还可见炎性反应及纤维组织增 生,以及微脓肿形成,出血及巨细胞反应.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无显著变化.结论微波凝固疗法能够有效引起肝脏组织的凝固坏死,为治疗肝脏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 方法.

    作者:佟小强;邹英华;吕永兴;彭勃;蒋学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质量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多期扫描成像质量,找出影响该图像质量的因素及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完成 的2456例肝脏增强多期扫描图像,分别对肝动脉期、门脉期进行成像质量评价.结 果当注射速度为3.0ml/s、剂量为1.5ml/kg时,大部分(>70%)病人能在注 射开始后23s与45s获得满意的动脉期和门脉期图像.结论当以上述注射 速度和剂量从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300mgI/ml)时,超过70%的病人肝动脉和门静脉对比剂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26~28s和48~50s.

    作者:王敏杰;王培军;左长京;李晓兵;萧毅;邵成伟;薛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冈上肌腱撕裂的磁共振诊断

    目的探讨外伤性冈上肌腱撕裂的MRI表现特点、诊断方法和关节腔MR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开放性手术、关节镜检查或综合诊断终明确6例冈上肌腱完全撕裂、9例部分撕裂和3例无 撕裂.所有18个病例均行常规SE序列MRI检查,另追加FE序列成像11例、关节腔MR造影9例、 脂肪抑制序列成像5例.结果常规SE序列诊断冈上肌腱撕裂的准确率为50 %(9/18),部分病例追加关节腔MR造影后准确率提高至72.2%;FE序列和脂肪抑制序列可提 高检出病灶的敏感性.结论冈上肌腱MRI诊断尚需采用SE序列、FE序列、脂肪抑制、关节腔造影等多种MR成像方法.

    作者:许建荣;邓霞;李明华;何鸿渊;柴维敏;李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评估心梗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性

    目的探讨DTI收缩指标的变化与心肌缺血程度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共54人,观测项目为患者左室壁节段及二尖瓣环DTI-s波形改变,并与相应的ECT指标进行了比较. 结果 ECT室壁节段放射 性测值心梗组非缺血区与对照组差别不显著,分别为0.76±0.2~0.98±0.1与0.77±0.2~0.96±0.1,缺血区则明显减低0.31±0.2~0.88±0.2(P<0.05).ECT心血池显像心梗组 左室射血分数为(46.6±8.9)%,较对照组(64.4±9.7)%低(P<0.05),心梗组反映左室 整体功能的二尖瓣环处平均DTI-s波幅为8.4±1.6~10.5±3.8cm/s,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2. 5±2.2~16.6±4.9cm/s,s波速度高低与ECT-EF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67,P<0.05);同时心 梗组缺血节段的DTI-s波速度4.8±0.5~6.8±1.5cm/s明显低于对照组6.6±1.5~12.5±3.8cm/s( P<0.05),其DTI-s波幅的高低与放射性的疏密成正相关(r=0.68,P<0.05).结论如以ECT结果作为判断标准,DTI-s波用于缺血壁段及左室收缩功能定量评价有较高的可靠性.

    作者:贺声;赵文锐;朱世华;沈燕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人恶性胰岛细胞瘤SCID鼠原位移植瘤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

    目的为探讨人恶性胰岛细胞瘤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将人恶性胰岛细胞瘤组织植入S CID胰腺被膜下,观察移植瘤的侵袭转移及形态学特征(光镜、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结果在SCID鼠体内成功地建立了一株人恶性胰岛素瘤原位移植模型HMI-HMN -1,已传21代,和一株人恶性胰多肽瘤原位移植模型HPPT-HMN-2,已传25代,共移植SCID 鼠共147只,其移植生长率和自发转移率达100%.表现为肿瘤广泛侵袭胃十二指肠并有淋巴 结和肝转移.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结果证明移植瘤细胞与瘤源人胰岛细胞 瘤细胞完全一致.结论人恶性胰岛细胞瘤SCID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为研究人恶性胰岛细胞瘤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刘秋珍;赵炜;脱朝伟;王子红;张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MRCP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重T2加权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厚层投射直接成像技术做MRCP检查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26例.分析扩张胆管的部位及程度,并根据Todani分型,同时观察胰胆管结合部及胆系内的信号变化.结果 MRCP对肝内外胆管显示良好.检出率及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5%,并可做出分型.其中Ⅰ型16例,Ⅳ型7例,Ⅴ型3例.6例胰胆管连接异常. 结论 MRCP作为一种快速简便,无创伤性的胰胆管影像学检查技术,是诊断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理想方法.

    作者:郭友;胡道予;邵剑波;李震;夏黎明;王承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隐睾症的超声诊断(附48例分析)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诊断隐睾症及其特点中 的价值.方法对48例本病患者行B超检查,并选行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都可发现隐睾,并可显示其部位及并发症.15例并发有其他先 天异常,占病人总数的32%.根据手术所见及病理检查,B超的诊断符合率为86%.结论 B超检查判定隐睾及其特征,是一种简单、有效和实用的诊断方法.

    作者:刘祥瑞;李年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脊柱感染的MR研究(附11例报告)

    脊柱感染分为椎体、椎间盘、硬膜外和邻近组织的感染.感染途径有血源性、邻近感染灶蔓延或术后感染.本文收集了11例脊柱感染的病例,对其MR的特征作了分析和研究.

    作者:杨景震;王成健;何凤丽;陈韶伟;黄永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癌的电镜诊断及分类

    近年来人们对肺癌异质性逐渐认识,但肺癌的组织学构象复杂,同时,其细胞结构也多样,即使一例肺癌中又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癌细胞,即细胞的异质性(cell l arheterog-eneity),常导致病理分类,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失误,本研究选择来自本院和辽 宁省肿瘤医院57例肺癌,重点是在超微亚细胞水平,观察肺癌的形态异质性,进而探讨其超微病理分类及组织发生学.

    作者:脱朝伟;吴泽全;张宁;常大鑫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空肠淋巴瘤呈巨大动脉瘤样扩张1例

    患者女,38岁,发现左上腹肿块伴疼痛1个月,门诊胃肠钡餐检查 发现空肠巨大肿瘤,入院治疗.体查:心肺未见异常,腹稍胀,左上腹触及包块大小约8cm×6cm,压痛.肝脾不大,未扪及浅表肿大淋巴结.B超检查:左上腹见有不规则实性肿块回声,约8cm×3cm×5cm,呈混合性较低回声,内有不规则液性暗区.提示左上腹占位病变.胃肠钡餐检查:心肺及食管正常.左上腹胃气泡下方见较大半圆形透亮区内有大液平面囊性肿块影,吞钡后见胃和十二指肠明显向右向前上移位(图1).钡剂通过幽门及十二指肠顺利,近端空肠轻度扩张,黏膜增宽,近肿块处空肠狭窄,钡剂经狭窄处进入约10cm×12cm大的气液囊肿内,呈现气液钡不同密度平面阴影.于肿块左中部见钡剂经变窄的空肠.进入扩张的远段空肠,其黏膜增宽,回肠未见异 常(图2).24h后复查:空肠囊肿中仍有钡液存留,横结肠充盈欠佳,变窄不整.X线诊断:空肠巨大肿瘤可能性大.手术病理诊断:空肠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作者:吴运(具鸟);向朝辉;梁汉欢;李艳;陈巨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左室型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MRI评价

    目的用电影MRI评价原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方法用电影磁共振技术对24个原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12个正 常志愿者几个左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左心室容量及左房内径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而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及室壁增厚率明 显小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电影MR技术能准确和可重复地评价原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功能.

    作者:李坤成;赵希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显像在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并视网膜脱离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并视网膜脱离的彩色多普勒图像特点,以助于临床诊断.方法对59眼玻璃体积血的彩色多普勒 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积血的形态取决于出血的量、时间、后运动及回声的反射强度,视网膜脱离有彩色血流.结论彩色多普勒有 助于临床诊断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鉴别诊断.

    作者:门永忠;王霞;李雅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动静脉畸形的MR表现

    目的评价MR在诊断肺动静脉畸形中的作用和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肺动脉造影证实的肺动静脉畸形患者的MR表现, 并与DSA比较,观察评价成像质量及显示病变血管的能力.结果 MR及CE- MRA显示病灶为瘤样扩张的血管,有一条供血动脉和一条或数条引流静脉与肺门相连.对比 增强肺动脉MR成像(CE-MRA)有助于显示病变全貌,图像质量堪与肺动脉造影相比.结论 CE-MRA作为一种无创性评价大血管疾病的方法,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病 变,而且能评价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及预后,可望在一定程度上取代DSA.

    作者:柳曦;周承凯;孔祥泉;徐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先天性多部位动静脉瘘1例

    患者女,19岁,一般情况可,全身弥漫分布浅表毛细血管瘤,占体表面积的60%,后背及双下肢较重,腹壁及双下肢静脉曲张.疑诊:柏-查综合征,行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示:肝脏形态大小及内回声可,管道系统未见异常.下腔静脉未见异常.双肾体积增大,实质增厚,回声减低,肾门区见多束管状无回声 ,彩色多普勒探查为扩张的血管,肾动脉内径左0.9cm,右0.7cm,肾静脉左1.2cm,右1.0 cm,两者间见相通瘘道,血流表现为高速低阻(如图),速度峰值1.2m/s.阻力指数0.35.腹壁双下肢曲张静脉内为流速较高较恒定血流,受呼吸影响变化小,加压试验无倒流现象.提示:①肾动静脉瘘并双肾实质损害;②腹壁双下肢静脉曲张因动静脉瘘引起.讨论此病属较少见的先天性动静脉发育不良,浅表毛细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道及其他形式动静脉间异常构造是其病理基础.超声技术因无创伤,重复性强并能引 导手术治疗而列入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马文青;孙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