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7岁,1个月前血尿伴尿频、尿急,外院诊断为尿路感染,予以强力霉素等治疗后血尿稍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尿潜血试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18.01 ng/ml.超声:前列腺重度肥大,多发钙化灶形成.CT:前列腺重度增生、肥大,伴有钙化(图1A).
作者:徐春雪;王晓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女,49岁,因“门诊X线胸片检查发现左肺门肿块(图1A)”入院,自述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CT检查:平扫示(图1B)左后纵隔T6椎体旁密度均匀肿块影,边界清楚,约4.3 cm×4.0 cm×5.3cm,CT值约20HU,周围肺组织受压,两侧椎间孔对称,骨质轻度压迫,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增强后(病灶主体未见强化,边缘呈线状轻度强化图1C).CT提示:考虑囊性神经鞘瘤可能.行后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后纵隔肿块呈囊性,与胸膜无粘连,囊内液体清亮.术后病理:支气管源性良性囊肿(图1D).
作者:张慈慈;刘斯润;张景;陈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儿女,5个月,因“发现左侧肩背部包块20余天”入院.20余天前发现患儿左侧肩背部黄豆大小结节,迅速增大至鸡蛋大小,无红肿热痛,患儿无哭闹、发热,否认结核病史.超声检查:左侧肩背部肌层内见44 mm×29 mm×35 mm弱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点状强回声(图1A);CDFI于团块内部探及较丰富点线状血流信号(图1B).超声诊断:左侧肩背部肌层内实性占位,性质待定.
作者:张静;周翔;王冬梅;杨春燕;周琛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女,41岁,以“头痛伴头晕3年”就诊.MRI:3脑室内见椭圆形占位性病变,约6.2 cm×4.8 cm×5.1 cm,边界清楚,向上突入侧脑室,TIWI以稍低信号为主,T2WI(图1A)及DWI以稍高信号为主并可见条形低信号;增强扫描(图1B)示肿块不均匀强化,并可见坏死区及双侧侧脑室积水、扩张.CT检查示MR T2WI及DWI条形低信号为钙化(图1C).影像学诊断:室管膜瘤.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病灶呈灰白色,血供不丰富,由室间孔突入侧脑室,且与3脑室壁粘连紧密.
作者:江强;张水花;鲁丽;王秀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女,73岁,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无自觉症状.妇科双合诊检查于盆腔左侧触及约10 cm×7 cm囊性包块,边界清晰,张力较大,活动度欠佳,无压痛,与盆壁关系密切,直肠受压.超声:左侧附件区囊性占位,卵巢囊肿可能.MRI:子宫左后方、骶前区见椭圆形囊性肿块,呈长T1长T2信号,约9.98 cm×6.41 cm×6.27 cm,边缘光滑,壁厚、呈等T1长T2信号,内部多发囊变坏死,囊内信号欠均匀,DWI(b=1000 s/mm2)示囊壁弥散受限呈高信号.增强后囊壁呈明显均匀强化.子宫及直肠受压右移,子宫前后径变小,左侧附件未见明确显示(图1).
作者:付汪星;程敬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患者女,24岁,主因“停经68天,下腹痛、血尿1周余”入院.查体: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8~10/HP,尿白细胞25/μl;妊娠试验(+).首次经腹超声:双子宫畸形,右侧宫内孕,单活胎,子宫颈水平见5.0 cm×3.4 cm×4.5 cm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其内回声尚均匀(图1A);左肾缺如.4天后复查超声,发现宫颈处低回声团块增大,内部可见囊变,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超声诊断:盆腔肿块,性质待定.行药物流产后,穿刺宫颈处肿块,引流出砖红色粘稠液体,细菌培养结果为大肠埃希菌.
作者:颜红菊;李卫萍;侯建国;冯黎慧;葛继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靶向微泡-干细胞复合体.方法 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桥连法构建携抗ICAM-1抗体的靶向微泡(MBICAM-1).用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PLL)对MBICAM-1进行包覆和修饰,使靶向微泡表面带正电荷.采用静电吸附法将PLL修饰的MBICAM-1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共同孵育,制备MBICAM-1-MSC复合体;以流式细胞仪检测靶向微泡与MSC的结合率.结果 经PLL修饰后,MBICAM-1微泡表面带正电荷,但微泡形态、粒径以及与损伤内皮细胞(HUVEC)的结合率与未经PLL修饰的MBICAM-1无显著差异(P>0.05).PLL修饰的MBICAM-1与MSC结合形成M1BICAM-1-MSC复合体,当MSC与MBICAM-1之间的比例为1∶40时,二者结合率达(29.45±2.88)%.结论 成功制备了MBICAM-1-MSC复合体;MSC与MBICAM-1的比例为1∶40时,其结合率大.
作者:岳媛媛;王志刚;张萍;柯青兰;何子朋;罗田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获取正常成年食蟹猴肝、胆、胰、脾、肾的超声生理径线测值.方法 选取24只3~5岁食蟹猴,雌雄各半,分别运用超声对肝、胆、胰、脾、肾进行观察和测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超声均清楚显示正常成年食蟹猴肝、胆、胰、脾、肾;正常成年雌性食蟹猴肝脏左叶前后径及右叶斜径、肾脏小于雄性(P<0.05),同性别食蟹猴两侧肾脏无明显差别(P>0.05);正常成年雌性食蟹猴胆囊壁厚度小于雄性(P<0.05);正常成年雌性和雄性食蟹猴胰腺和脾脏大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食蟹猴的肝、胆、胰、脾、肾正常二维声像表现与人类二维声像表现类似,提示超声检测技术可在食蟹猴动物实验中普及应用.
作者:蓝春勇;凌冰;谢莉萍;韦祝梅;李振明;李萍萍;梁增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WI评价大鼠超急性脑缺血的价值.方法 对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采用线栓法构建超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于栓塞20 min及2.5h分别行SWI及DWI,参照缺血2.5h时的DWI及ADC图,分别测量20 min及2.5h时梗死区、周围区及对侧镜像区(ROI1、ROI2、ROI3、ROb和ROI1、ROb、ROI3、ROb)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并比较不同ROI及相同ROI两个时间点间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结果 栓塞20 min和2.5h时,各ROI的相位弧度值及SWI信号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ROI1与ROI2、ROI3与ROb、ROI1与ROI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WI在大鼠MCAO 20 min后即可显示脑缺血,表现为SWI信号及相位弧度值降低.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核心区SWI信号升高,接近正常脑组织,预示不可逆梗死.
作者:刘红军;黄飚;王广谊;张水兴;梁长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中枢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PNET)的MRI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cPNET的MRI表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17例患者中,单发病灶14例,多发病灶3例,均位于幕上.病灶较大,囊实性14例,实性3例,囊变多位于周边部,实质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伴多灶性囊变、坏死、出血、钙化;瘤周水肿15例,瘤周无水肿2例;占位效应均较显著;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免疫表型以Syn、NSE、CD99、Vim及GFAP表达为主.结论 cPNET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作者:何勤义;席一斌;田萍;刘先平;刘莹;印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0T MR增强颅脑容积成像扫描诊断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价值.方法 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MR平扫、增强及增强颅脑容积成像(BRAVO).结果 24例中,22例可见单发脑发育性静脉异常,2例多发;平扫病灶呈长T1短T2信号;常规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强化,增强BRAVO扫描均清楚显示病灶内强化血管影;MIP、VR及MPR可多方位显示病灶的髓静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3.0T MR增强颅脑容积成像显示脑发育性静脉异常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耿承军;夏云宝;陈利华;杨晓亮;杨莉月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全脑三维(3D)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成像中脑血流灌注(CBF)特点,分析其与认知功能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对16例AD患者(AD组)和19例年龄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常规MR和3D pcASL灌注成像.使用SPM 8软件对所获脑血流图进行预处理,比较两组CBF差异,评价CBF减低脑区CBF值与MMSE、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CBF灌注减低区主要见于双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双侧楔前叶、双侧中扣带回、后扣带回、左侧角回、左侧顶下回及左侧额上回(t=5.32,P<0.001);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后扣带回、双侧颞上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左侧角回及左侧顶下回CBF值与MMSE、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3D pcASL可发现AD患者脑区灌注异常,灌注减低区的CBF值与认知功能减低存在相关性.
作者:刘颖;袁慧书;曾祥柱;王筝;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DWI及ADC值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以及对脑膜瘤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9例脑膜瘤患者,于Functoo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对侧正常脑白质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比较不同病理亚型及良恶性脑膜瘤的DWI信号特征及ADC值的差异.结果 良恶性脑膜瘤DWI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5,P=0.29),不同病理亚型脑膜瘤DWI信号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x2=17.86,P=0.12).良恶性脑膜瘤肿瘤实质强化区rADC值(rAD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1),而二者肿瘤实质强化区ADC值(ADCt)、瘤周水肿区ADC值(ADCe)及瘤周水肿区rADC值(rAD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瘤型脑膜瘤ADCt及rADCt值高于其他各病理亚型(P均<0.05);间变型脑膜瘤ADCt及rADCt低于纤维型及脑膜皮细胞型(P均<0.05).结论 rADCt可用于鉴别良恶性脑膜瘤;ADCt及rADCt值对鉴别诊断脑膜瘤病理亚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艳飞;杨刚;吴越菲;王中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右心衰竭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共同的死因和结局.如何应用超声准确评价右心功能,是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病情分级、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关键.由于右心室的解剖、生理学复杂,应用传统超声较难准确评价右心功能.近年来涌现出的超声新技术克服了传统超声的不足,使得对右心结构和功能做出准确评价成为可能.本文就各种超声新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兰;任建丽;王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肝脏恶性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与肿瘤新生血管密切相关,通过各种影像学手段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血管生成疗效已成为临床的迫切需求.CEUS在评价肝肿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三维CEUS成像技术及特异性靶向分子CEUS技术在临床应用及科研中前景广阔.
作者:杨艳秋;阮骊韬;商静;孙健;党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99Tcm-DX与99Tcm-HSA显像对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56例低蛋白血症患者,均在7天内接受99Tcm-DX与99Tcm-HSA显像;以病理检查、胶囊肠镜或临床终诊断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应用Kappa检验分析这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38例(38/56,67.86%)终诊断为IL,其中原发性IL34例,继发性IL 4例;余18例中,10例诊断为乳糜性单或多浆膜腔积液,1例为肾病综合征,2例为不明原因失蛋白性肠病,5例为不明原因低蛋白血症.99Tcm-DX与99 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分别60.53% (23/38)、94.73%(36/38),特异度为88.89%(16/18)、61.11%(11/18),准确率为69.64%(39/56)、83.93% (47/56),阳性预测值为92.00% (23/25)、83.72%(36/43),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84.62%(11/13);两者诊断符合率为67.85%(38/56,Kappa=0.392,P<0.05).结论 99Tcm-HSA显像诊断IL的灵敏度较高,而99Tcm-DX显像的特异度较高,两者结合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IL的准确性.
作者:文哲;童冠圣;刘勇;刘璐;陈道桢;孙晋;沈文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穿刺活检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9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穿刺活检且终经临床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评价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穿刺活检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率、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对129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共行343针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93例结核性腹膜炎,21例高度提示结核性腹膜炎,总诊断率为88.37%(114/129),15例病理未能明确诊断.不同穿刺针数诊断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3,P=0.964).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大网膜穿刺活检对结核性腹膜炎诊断率高、安全性好,可作为临床高度怀疑结核性腹膜炎时的常规检查.
作者:姬永浩;顿国亮;刘建学;赵君智;张耀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调节双源双能CT(DSDE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胃镜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术前对30例采用常规方式(注射对比后40 s及70 s扫描,常规组)、30例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test bolus,TB)方法行增强CT扫描(TB组).对TB组图像进行MIP和VR重建,观察胃周主要血管显示率及变异情况.将两组术前CT诊断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二者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随机选取30例于16排CT(16排CT组)和27例于64排CT(64排CT组)接受腹部双期增强扫描,比较TB组、16排组及64排CT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结果 常规组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66.67%(20/30),N分期准确率为76.67%(23/30);TB组T分期准确率为63.33%(19/30),N分期准确率为70.00%(21/30),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B组中,胃左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显示率均为100%(30/30),胃右动脉显示率为80.00%(24/30),腹腔干及其主要分支血管变异率为13.33%(4/30).TB组辐射剂量低于16排组及64排CT组(P均<0.001).结论 采用TB技术行腹部CT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准确率,并可清晰显示胃周血管.DSDECT具有低辐射剂量的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诗涔;张欢;刘博;刘欢欢;潘自来;陈克敏;严福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初步建立肝细胞癌(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CT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75例经病理证实的HCC的治疗前多期增强CT资料,随机分为建模样本(n=115)和验证样本(n=60).建模样本用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以寻找与HCC早期肝内复发转移相关的CT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及其权重系数,对各因素赋值计分,建立HCC肝内早期复发CT预测评分系统,确定诊断界值.验证样本用于计算CT评分系统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根据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对病灶≥6.0 cm、有子灶、伴有血管侵犯、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4项与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相关的CT指标分别赋值,各计1分,建立CT评分系统.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CT评分≥2分为CT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诊断界值.验证样本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的准确率为78.26%(90/115),敏感度为89.39%(59/66),特异度为63.27%(31/49).结论 此CT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HCC肝内早期复发转移.
作者:高顺禹;张晓鹏;崔湧;孙应实;唐磊;单军;李晓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复发或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时间截止2013年10月,制定纳入文献的选择标准,并根据诊断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QUADAS)评分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利用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SEN合并)、特异度(SPE合并)、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及95%可信区间(CI),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有19篇文献符合纳入(1196例患者/1696个病灶).以患者为研究单元,15篇(923例患者)PET/CT研究的SEN合并、SPE合并及AUC合并分别为0.93[95%CI(0.90,0.95)]、0.82[95%CI(0.78,0.86)]、0.9344;以病灶为研究单元,8篇(1696病灶数)PET/CT研究的SEN合并、SPE合并及AUC合并分别为0.93[95%CI(0.92,0.95)]、0.83[95%CI(0.78,0.87)]、0.9546.结论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的复发或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杨品;黎金葵;闫瑞峰;闫坤;雷军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经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导丝定位钙化切除活检证实的良恶性乳腺病变的X线征象,筛选有效客观影像学因子.方法 收集接受数字化乳腺X线引导下导丝定位钙化切除活检的乳腺病变患者98侧,分析并记录病变的X线征象[钙化类型、分布类型、分布范围、背景腺体密度、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比较良恶性病变X线征象差异及BI-RADS 4类患者A、B、C亚类中良恶性病变构成比的差异.结果 98例中,良性病变72例(72/98,73.47%),恶性26例(26/98,26.53%).良恶性病变的钙化类型、BI-RADS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RADS类患者3三个亚类中,良恶性病变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BI-RADS 4C中恶性病变比例高(8/11,72.73%),BI-RADS 4A中良性病变比例高(22/26,84.62%).结论 乳腺X线引导下导丝定位钙化切除活检术能够有效发现乳腺癌.钙化类型和BI-RADS分类是恶性乳腺钙化的有效影响因子.
作者:李艳玲;李晓婷;曹崑;张晓鹏;孙应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央型肺癌树芽征的出现率、形成机制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 收集接受胸部64层螺旋CT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中央型肺癌304例,分析树芽征的出现率、伴随征象、出现范围及与病理类型的关系,对出现树芽征的病例采用MPR及MIP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304例中央型肺癌中树芽征的出现率为17.76%(54/304),其伴随征象为肺门区不规则结节或肿块影伴以远支气管阻塞性扩张及黏液栓塞,树芽征出现范围与阻塞支气管所属的肺叶肺段相一致,MPR及MIP示树芽征均位于阻塞肺组织次级肺小叶中央,且与阻塞支气管相连;54例伴树芽征的中央型肺癌中,鳞癌36例(36/54,66.67%),腺癌、腺鳞癌、小细胞肺癌各6例(6/54,11.11%);因树芽征误诊为结核18例(18/54,33.33%).结论 树芽征可见于中央型肺癌引起的阻塞性改变中,可能系近端支气管狭窄程度加重继发远端细支气管阻塞性扩张及黏液栓塞;中央型肺癌树芽征的出现率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还有待探讨.
作者:李琦;黄兴涛;罗天友;吴景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动态增强MRI(DE-MRI)对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检出的非肿块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FFDM检出乳腺单发非肿块性病变患者,将病变分为局部结构扭曲(A)、局限性不对称致密(B)和单纯多发微小钙化灶(C)三种类型;根据分布特点,将单纯多发微小钙化灶分为簇状分布、线样分布、区域性分布、段性分布及弥漫散在分布型.分析DE-MRI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点,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DE-MRI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良性病变90例,恶性病变82例;DE-MRI对A型、B型和C型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45%(21/22)和66.67%(6/9),92.31%(24/26)和86,84%(33/38),82.35% (28/34)和72.09% (31/43).结论 DE-MRI对于鉴别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检出的良恶性非肿块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司丽芳;刘小娟;杨开颜;王丽;蒋涛;史瑞华;翟仁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根据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18 F-FDG PET/CT特征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91例接受18 F-FDG PET/CT检查的NSCLC患者,共96个原发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不伴淋巴结转移即LN(-)组(n=66)及伴淋巴结转移即LN(+)组(n=30),比较两组原发灶大小、肿瘤消失率(TDR)、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肿瘤代谢体积(MTV)差异,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上述指标中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LN(-)组和LN(+)组原发灶大小、TDR、SUV.x、MT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原发灶、SUVmx及MTV增大和TDR降低,淋巴结转移比例增高.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法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DR及MTV应纳入回归方程.结论 NSCLC原发灶18 F-FDG PET/CT表现特征对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价值,其中TDR及MTV是主要预测因素.
作者:解敬慧;郜莹;陈博;付涧兰;张延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定性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对230例女性患者(243个肿块)于手术或病理活检前行常规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按照乳腺影像数据报告系统(BI-RADS)标准进行诊断分类;之后对病变行超声弹性成像,采用5分法对其评分.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85%(122/130)、94.69%(107/113)、94.24%(229/243).常规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31%(120/130)、86.72%(98/113)、89.71%(218/243).两种方法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吴艳艳;彭玉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伴发桥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肌桥(MB)及壁冠状动脉(MCA)形态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0例接受640层冠状动脉CT扫描患者资料,其中251例检出MB;根据MB桥前冠状动脉是否伴有粥样硬化,将其分为无粥样硬化组和粥样硬化组,比较两组MB位置、厚度以及MCA长度、走行及压缩程度的差异.结果 251例中共检出262处MB,其中粥样硬化组123例(133处),无粥样硬化组128例(129处).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中MB厚度分别为(1.61±0.99) mm、(1.35±0.67) mm(P<0.05),MCA长度分别为(18.87±12.28)mm、(18.09±7.73)mm(P>0.05).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MB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92,P=0.822).粥样硬化组中,共93处MB近端或远端存在血管纡曲成角;无粥样硬化组中为66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62,P=0.002);两组MCA压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P=0.011).结论 与未合并桥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MB相比,并发粥样硬化者MB较厚,MCA压缩程度大,近、远端血管走行相对纡曲.
作者:卢明明;彭鹏;全冠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86例血压控制达标、且经CAG或冠状动脉CTA证实冠状动脉狭窄<50%的高血压患者行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ATP负荷试验,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CFR;测定ATP负荷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包括舒张早期、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和左心室侧壁及间隔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运动速度(Em、Am),分析CFR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的关系.结果 入组患者总体CFR为2.85±0.67,其中47例CFR<3(2.35±0.40),39例CFR≥3(3.45±0.36).CFR<3时,CFR与ATP负荷后侧壁Em呈正相关(r=0.42,P-0.003),且为ATP负荷后侧壁Em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5).结论 血压控制达标且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中,约50%存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有微循环障碍的高血压患者CFR下降是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李丹;李昭屏;李卫虹;李一凡;陈宝霞;徐明;高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测定左心室整体心肌变化,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 选取4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T2DM患者作为T2DM组,以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3D-STI技术测定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峰值环向应变(GCS)、径向应变(GRS)、长轴纵向应变(GLS)、面积应变(GAS)及左心室扭转(LVTW).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GLS、GAS和LVTW均显著减低(P均<0.05);左心室GAS和GLS与LVEF呈负相关(r=-0.84、-0.65,P均<0.01),而LVTW与LVEF呈正相关(r=0.66,P<0.01).结论 3D-STI能准确测定T2DM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其中GLS、GAS和LVTW等参数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韩勇;陈田;夏良华;董云;陈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自动功能成像(AFI)评估左心室缺血心肌节段的能力.方法 收集经CAG确诊的10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CAG结果分为3组:Ⅰ组单支冠状动脉受累,53例;Ⅱ组,2支冠状动脉受累,28例;Ⅲ组≥3支冠状动脉受累,28例.采用AFI技术获取牛眼图,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计算AFI检出缺血心肌节段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AFI检出缺血心肌节段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Ⅰ组62.80%(206/328)、93.79%(438/467)、81.01%(644/795),Ⅱ组72.06%(196/272)、91.38%(212/232)、80.95%(408/504),Ⅲ组50.79%(256/504)、100%(0/0)、5o.79%(256/504),总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9.60%(658/1104)、92.99%(650/699)和72.55%(1308/1803).结论 AFI检出左心室缺血心肌节段特异度较高,但敏感度较低,且随病变冠状动脉数目增多而降低.
作者:贺声;沈燕华;赵文锐;李馨;刘秋颖;刘英明;张云山;任贺;薛海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诊断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原发病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18F-FDG PET/CT资料,将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采用18F-FDG PET/CT监测3例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疾病进展.结果 13例18 F-FDG PET/CT提示为恶性淋巴瘤,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脾脏或骨髓高代谢灶,其中9侧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诊断不明;6例18F-FDG PET/CT未提示恶性肿瘤,其中2例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确诊为EB病毒感染、1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1例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1例病因不明.3例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病情改善时18F-FDG PET/CT示原高代谢灶消失,疾病复发时出现新的高代谢病灶.结论 18F-FDG PET/CT对于早期诊断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因、尤其是鉴别疾病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亦可监测原发病进展情况.
作者:李旭东;何易;王东宁;胡元;王文文;黄仁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 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 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 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均T1ρ和T2值,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共86个膝关节516个观察面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20名,轻度OA组41例,重度OA组25例.65例(143个关节面)出现不同程度软骨损伤,主要位于股骨内侧髁后部.重度OA、轻度OA及正常组平均T1ρ和T2值分别为(48.37±5.80)ms和(48.67±6.05)ms、(44.26±4.16)ms和(45.78±5.85)ms、(40.34±2.10)ms和(42.62±4.15)ms,各组间T1ρ值和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OA组与正常组T2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 T1ρ和T2 mapping成像可发现早期软骨损伤,T1ρ敏感度更高,可用于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
作者:陈玲;Queenie Chan;梁文;王伟;全显跃;慕革非;杨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RFI)技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对10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于术前行ARF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ARFI表现及ARF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分级高于良性结节(Z=8.65,P<0.05);以VTI≥4级作为恶性结节的标准,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9.40%、96.80%.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以VTQ≥2.50 m/s作为良恶性结节诊断点,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0%、70.oo%.联合应用VTI和VTQ,ARF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24% 、87.71%.结论 ARFI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作者:陈胜华;李泉水;李清山;郭国强;邓水平;李振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诊断儿童无功能肾病因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经核素肾动态显像确诊为一侧肾脏无功能患儿的临床和MRU资料,其中18例患儿接受手术治疗.对MRU原始图像进行MIP重建以诊断病因.结果 7例MRU仅见一侧存在肾实质结构,诊断为孤立肾;16例MRU于一侧肾区未见正常肾实质,见多个大小不等、互不相通的类圆形高信号,诊断为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2例患侧肾皮质菲薄或无明显肾皮质,肾盂异常扩张,T2WI呈高信号,提示重度肾积水;3例于一侧盆腔见体积明显缩小的肾形结构,肾实质显示不清,肾盂扩张,T2WI呈高信号,伴扩张输尿管异位开口于阴道或尿道,诊断为异位发育不良肾.18例接受手术患儿术后诊断均与MRU相符.结论 MRU对于诊断无功能肾病因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邵虹;周莺;施美华;王静蕾;李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苍白球T1值诊断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价值.方法 对10例ABE(ABE组)、11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高胆组)和13名正常新生儿(对照组)行常规T1WI和T1 mapping成像.T1 mapping成像采用6个不同反转时间的IR-FSE序列,取其平均值,得到量化T1图,选取双侧苍白球为ROI,测量其T1值,以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苍白球T1值的差异.对ABE组苍白球T1值与血清间接胆红素的峰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于生后6个月对患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常规T1WI显示,ABE组中10例双侧苍白球表现为对称性高信号;高胆组7例表现为高信号,4例为等信号;对照组13名均为等信号.ABE组、高胆组、对照组苍白球T1值分别为(652.40±16.25)ms、(676.45±17.21)ms、(684.08±10.20)ms,差异有统计学意(F=27.97,P<0.01);ABE组苍白球T1值与对照组、高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高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 ABE组苍白球T1值与血清间接胆红素峰值无相关性(r=-0.28,P=0.23).经过积极治疗,ABE组患儿生后6个月时均无明显神经心理发育障碍.结论 苍白球T1值测量能够提供量化客观依据,结合临床,可为早期诊断新生儿ABE提供帮助.
作者:仪晓立;王晓颖;袁新宇;李莉;白振华;赵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斜颈的罕少见病因及其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本院临床诊治的罕少见病因引起的急性斜颈患儿的颈椎正位及张口位片、颈部或头颅CT及MRI表现.结果 影像学诊断颈椎骨折3例,儿童钙化性椎间盘病9例,咽部脓肿5例,4脑室区肿瘤7例,颈椎管内硬膜外血肿、川崎病、咽部淋巴结炎、颈椎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寰椎骨母细胞瘤及食道异物各1例.结论 儿童急性斜颈并非某些疾病的特异性表现,应以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积极寻找病因.
作者:孙洁;干芸根;孙龙伟;曾伟彬;徐守军;周洋;于根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Abernethy畸形的临床及MSCT资料,以提高对该类畸形的认识.方法 收集11例Abernethy 畸形患儿,分别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Abernethy Ⅰ型患儿5例,影像学特点为肝门静脉无明确显示,3例胃肠道回流血液通过肠系膜下静脉、1例经左侧肾静脉引流至下腔静脉;1例通过腰升静脉进入半奇静脉,回流至上腔静脉.Abernethy畸形Ⅱ型患儿6例,影像学特点为肝内门静脉分支细、少,胃肠回流血液部分通过门静脉入肝,5例通过肠系膜下静脉、1例通过肠系膜上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结论 Abernethy畸形是较罕见的先天性疾病,MS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影像学手段.
作者:高军;于彤;刘志敏;刘勇;段晓岷;彭芸;曾津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urrarino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9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对9例患儿均行腹部X线平片及消化道造影(或瘘管造影),8例行MSCT扫描,5例行骶尾部MR扫描.结果 9例中,6例为肛门闭锁,其中4例伴直肠会阴瘘;3例为肛门直肠狭窄.6例患儿一侧骶骨缺如,表现为“弯刀征”;2例表现为椎体融合;1例表现为骶尾骨短小,发育不良.5例骶前包块为畸胎瘤,4例为骶前脊髓脊膜膨出伴脊髓 栓系.结论 Currarino综合征临床少见,但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对Currarino综合征患儿进行影像学检查并发现肛门直肠畸形时,应注意骶尾骨发育情况及有无骶前包块.
作者:郑楠楠;邵剑波;闫学强;方磊;周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分型诊断儿童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经手术证实为原发性CTPV患儿的临床及CT资料,分别行MIP、VR、MPR重建,观察其特征性血管表现,根据病变累及范围及部位对CTPV进行分型.结果 37例中,CTPV的侧支血管范围及程度均获显示.8例Ⅰ型CTPV,海绵样变性仅发生于肝内门静脉左和(或)右分支;18例Ⅱ型CTPV,表现为Ⅰ型合并门静脉主干狭窄或消失;11例Ⅲ型CTPV,海绵样性变在Ⅱ型病变基础上进一步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3例Ⅰ型CTPV患儿接受肝移植术;18例Ⅱ型CT-PV,15例接受门-体静脉分流术,3例辅以脾切除及贲门血管离断术;8例Ⅲ型CTPV接受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论 64层螺旋CT对于诊断儿童原发性CTPV具有重要应用价值;MSCT分型对选择手术治疗方式、预后判断有较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翠;何玲;冯川;戴小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低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在婴幼儿胸部增强CT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提高血管结构对比的价值.方法 对69例3岁以下患儿行64排MSCT增强检查,并分为低电压结合ATCM并噪声指数为9(A组)或10(B组)及标准扫描序列为120 kVp结合120 mA固定毫安(C组);测量强化主动脉和外周肌肉CT值及噪声,计算SNR和对比噪声比(CNR).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采用5分法评估图像质量;以Kappa方法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A组和B组主动脉强化明显,分别较C组增高196.04 HU(65.51%)和186.57 HU(62.34%),A、B组背景噪声平均值较C组分别增加4.15 HU和4.36 HU;3组间SNR及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比C组CTDIvol分别降低73.71%和77.00%.结论 在婴幼儿64排MSCT增强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80 kVp)和ATCM技术可获得临床接受的图像质量和良好的对比,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李航;彭芸;曾津津;张祺丰;尹光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脑老化过程中情绪记忆(EM)功能改变的时频特性.方法 按年龄将选中的静息态fMRI数据集分为青年组与老年组,以杏仁核为种子点,运用相关系数法计算两组受试者全脑功能连接(FC),寻找存在差异的脑区.运用小波相干性的时频分析法计算存在差异的脑区的时频特性,细分频率在0.01~0.1 Hz的大脑低频振荡信号,观察各子频段的FC差异.结果 EM相关脑区间FC随时间和频率变化.由脑老化引起的EM功能的FC改变主要反映在大脑低频振荡0.01~0.027 Hz和0.027~0.073 Hz的子频段内(P<0.05,FDR校正).结论 脑老化中EM网络的FC随时频变化,且与低频振荡中的特定子频段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艾凯;高燕华;田洪君;喻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静息态fMRI观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大脑功能网络是否具有小世界特性.方法 采集13例MCI患者(MCI组)和17名正常老年人(NC组)的大脑静息态BOLD-fMRI数据.采用SPM 5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将大脑分割为90个区域,计算90个区域间的相关系数.以矩阵稀疏度(Sparsity)为阈值,将相关矩阵转换为网络.计算网络的聚类系数(C)和平均路径长度(L),若满足γ=C/Candnd>1且λ=L/Land≈1(rand代表相应随机网络),为则认为大脑功能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MCI组与NC组大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参数的差异.结果 在0.10~0.40阈值范围内,MCI组和NC组均符合γ>1且λ≈1.MCI组γ和δ均大于NC组,且在0.10≤Sparsity≤0.18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λ在各阈值处均小于NC组,在Sparsity=0.18、0.28和0.32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患者大脑fMRI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且与正常老年人相比有所增强.
作者:王湘彬;赵小虎;江虹;席芊;王培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胎儿心脏肿瘤罕见,发生率约0.14%,其中横纹肌瘤约占60%[1].横纹肌瘤为有骨骼肌分化的间叶组织良性肿瘤[2],分为心内型和心外型,可单发和多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胎横纹肌瘤合并并发症胎儿的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
作者:缪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