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阻断肿瘤微循环的病理观察

钟渝;刘政

关键词:微泡, 空化, 超声学,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动物实验
摘要:目的 探讨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阻断肿瘤微循环的病理机制.方法 建立兔肝VX2转移瘤模型18只,随机分为超声微泡组(n=6)、单纯超声组(n=6)及假照组(n=6).对超声微泡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微泡,并进行超声辐照;对单纯超声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微泡,并进行超声辐照;对假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并进行超声假照.观察辐照后各组病理变化.结果 大体解剖观察,超声微泡组辐照面可见较多出血点;单纯超声组及假照组辐照后肿瘤组织均未见明显改变.光镜下观察,超声微泡组肿瘤组织可见大片出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连续性中断,红细胞外溢;单纯超声组可见局灶性小片状出血,血管内皮尚完整;假照组肿瘤组织未见明显出血,血管内皮完整.电镜下观察,超声微泡组肿瘤血管内皮破损严重,可见大量红细胞渗出,线粒体肿胀及吞饮小泡;单纯超声组及假照组仅见内质网略水肿.结论 微泡增强的超声空化阻断兔VX2肝脏肿瘤微循环的机制可能为血管机械性损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下型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

    孕妇,25岁,孕27周,孕1产1,平素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常规产前超声:胎儿四腔心切面示左心房较右心房小,实时动态显示左心房后壁连续光滑,未见肺静脉汇入,降主动脉与左心房距离增大,其间显示肺总静脉(CPV)横断面(图1A).实时超声可见肺总静脉经垂直静脉穿膈肌汇入门静脉(图1B).

    作者:王世龙;马月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大鼠左心室多维形变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PAH)大鼠左心室多维形变.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分为实验组(3、4、5、6周亚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均按60 mg/kg体质量皮下注射1%野百合碱,分别于建模3、4、5、6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等比例注射生理盐水,24 h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右心功能参数,采用2D-STI测量左心室纵向、圆周及径向整体收缩期应变峰值(GSL、GSC和GSR)、收缩期应变率峰值(GSrL-S、GSrC-S和GSrR-S),并分析其与右心收缩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大鼠右心功能逐步衰退,右心室壁厚度(RVWT)及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随周龄增大,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及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逐渐减低(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缩短率逐渐减低,其中5周及6周亚组与其他亚组和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3周、4周、5周、6周亚组GSL、GSC和GSR均减低;GSrL-S、GSrC-S和GSrR-S亦减低,其中GSrL-S在3周时即表现出与对照组间的差异(P均<0.05).GSL、GSC、GSR、GSrL-S、GSrC-S和GSrR-S与RVFAC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2D-STI可观察PAH右心受损大鼠左心室的功能变化.

    作者:王旭;王红鹄;杨军;白洋;韩舒;张佳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弥散峰度成像评估阿尔茨海默病脑部白质纤维束损害

    目的 探讨弥散峰度成像(DKI)对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AD患者(AD组)和1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DKI扫描,测量并比较两组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前扣带束、双侧后扣带束、双侧上纵束和双侧下枕额束的弥散张量成像(DTI)和DKI参数值,分析各参数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胼胝体膝部、压部,双侧前扣带束,双侧后扣带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程度(MD)、径向扩散程度(RD)和平均弥散峰度(MK)、径向峰度(RK)、轴向峰度(AK),双侧上纵束和双侧下枕额束MK、RK、AK值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同一患者右前扣带束的FA、MK、AK、RK值,右后扣带束FA值,左上纵束FA、RD、MK、RK值与右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TI和DKI参数值与MMSE均具有相关性,胼胝体膝部MK值与MMSE的相关性高(r=0.55,P<0.05).结论 DKI可敏感、准确地评价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

    作者:金蓉;范国光;李松柏;王珊珊;陈博宇;吕贵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应变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应变.方法 对30例2型DM患者(DM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比较两组左心室整体及各节段应变.结果 DM组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应变(GS)、整体环向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纵向应变(GLS)均低于对照组(t=2.18、3.27、2.05、3.76,P均<0.05).DM组左心室前壁及侧壁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及侧壁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间隔基底段、前壁基底段和中间段、侧壁中间段和心尖段、下壁心尖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DM组基底段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对照组基底段环向、径向及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均低于心尖段,中间段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低于心尖段(P均<0.05).结论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以评价2型DM左心室整体及节段收缩功能的早期改变.

    作者:芮逸飞;颜紫宁;范莉;冯益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MRI表现1例

    患者男,20岁,主因“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1周”就诊.MR检查:肝右叶前下段可见约7.5 cm×8.2 cm类圆形肿块,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图1A),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1B),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均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图1C、1D),病灶内可见血管分支影,延迟期强化与正常肝实质类似(图1E),门静脉系统未见充盈缺损,腹腔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肿瘤切除术中见右肝Ⅳ段、V段约8.0cm×5.5 cm肿块,质软,无包膜,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切面呈鱼肉样改变.

    作者:尹芝兰;康振;肖恩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跟腱弹性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跟腱的弹性异常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62例T2MD患者按病程<5年、5~10年、>10年分为A(n=21)、B(n=20)、C组(n=21).同期选取2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各组均行跟腱RTE检查.将跟腱分为上、中、下段,应用弹性分级法分为1、2、3级;并以跟腱为A区,跟腱深部脂肪组织为B区,测算跟腱与其深部脂肪组织的弹性比值(B/A值).结果 上、中、下段跟腱弹性分级为1级者B、C组均较对照组增加,2、3级者减少(P均<0.05).上段跟腱弹性分级为1级者C组较A组增加,2、3级者减少(P均<0.05).中段跟腱弹性分级为1级者C组较A、B组增加,2、3级者减少(P均<0.05).下段跟腱弹性分级为1级者C组较A组增加,2、3级者减少(P均<0.05).A、B、C组下段跟腱B/A值(2.73±0.58、3.50± 1.44、4.37士1.27)均高于对照组(2.23±0.33),且T2MD各病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应用RTE技术可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T2DM患者跟腱弹性异常改变.

    作者:李嵩秀;张宇虹;苏本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诊断前列腺癌

    目的 探讨CEUS时间-强度曲线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对117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CEUS检查,以穿刺病理证实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病灶的部位作为定量分析的ROI,得到各部位的时间-强度曲线及达峰时间、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定量参数,分析病灶CEUS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前列腺癌86例(86/117,73.50%)、非前列腺癌31例(31/117,26.50%).前列腺癌病灶的达峰时间早于非前列腺癌病灶,增强强度和曲线下面积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病灶(P均<0.05);前列腺癌周缘区达峰时间早于非前列腺癌病灶周缘区,增强强度和曲线下面积高于非前列腺癌病灶周缘区(P均<0.01).结论 CEUS时间-强度曲线有助于前列腺癌尤其是周缘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可提高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阳性率.

    作者:陆殿元;沈理;蔡建荣;陈玉华;陈亚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Siemens 3.0T Verio MR日常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quality control/quality assurance,QA/QC)是MRI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院2013年10月4日-2014年2月21日间参考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of Radiology,ACR) 2004年版《磁共振质量控制手册》[2]对Sie-mens 3.0T Verio MR扫描仪进行日常QA/QC,指标包括中心频率、发射增益与衰减、几何精度、低对比度分辨率、高对比度分辨率、信号伪影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子龙;张照喜;陈迢;邱建峰;刘玉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伴静脉内-心内平滑肌瘤1例

    患者女,25岁,主因“发现腹部包块半年,偶有腹部不适,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超声检查:子宫增大,肌层回声不均,多发肌瘤;右髂内静脉内可见条状低回声,其内血流沿边缘走行(图1A);右髂内静脉至下腔静脉近心端扩张,其内可见条形低回声,几乎占据全部管腔,血流纡曲(图1B);条形低回声延续至右心房内,形态不规则,呈串珠样,下腔静脉入右心房口处血流明显变细,血流速度加快(图1C).

    作者:焦晓芳;陈昕;李珺;杨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接受经皮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的CRLM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原发肿瘤为结肠癌者105例,直肠癌者87例.结果 192例患者共接受RFA治疗302例次,肝转移灶共437个.首次RFA治疗后1个月肿瘤总体灭活率93.59%(409/437).肿瘤局部复发率为11.21%(49/437),平均复发时间为RFA治疗后(9.34±7.25)个月(2~34个月).治疗后肝内新生转移灶发生率48.96%(94/192).患者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7.0%、40.8%、16.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3)、大径(P=0.001)、肝内分布(P=0.001)及治疗后1个月肿瘤灭活情况(P=0.007)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P=0.001)及大径(P=0.001)为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RFA治疗后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3.31% (10/302),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RF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CRLM治疗方法,肿瘤大径≤3 cm及单发肝转移灶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张仲一;陈敏华;严昆;杨薇;吴薇;李荣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包内脂肪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的关系.方法 连续收集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而冠状动脉CTA提示非钙化斑块的患者31例,选取冠状动脉CTA检查正常的患者93例.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对非钙化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 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史、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因子后,心包内脂肪容积与冠状动脉CTA非钙化斑块异常相关(OR=1.23,95%CI 1.09~1.40,P=0.01).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较单纯应用Framingham评分对非钙化斑块的预测能力明显提高(Z=2.08,P<0.05).结论心包内脂肪容积与非钙化斑块密切相关.Framingham评分结合心包内脂肪容积有助于改善对冠状动脉钙化零评分患者非钙化斑块的预测.

    作者:胡建平;曹代荣;游瑞雄;郑勇;江飞;李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内耳超高分辨率CT表现

    目的 探讨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内耳畸形发生率及其超高分辨率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49例(共计861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颞骨超高分辨率CT表现,计算内耳畸形的发生率.结果 内耳畸形249耳,发生率为28.92%(249/861).耳蜗畸形163耳(163/861,18.93%),其中蜗轴发育不良107耳(107/861,12.43%);前庭畸形136耳(136/861,15.80%),其中前庭扩大131耳(131/861,15.21%);半规管畸形153耳(153/861,17.77%);前庭导水管扩大165耳(165/861,19.16%);内听道狭窄43耳(43/861,4.99%).内耳单一结构畸形52耳(52/861,6.04%);内耳多结构合并畸形197耳(197/861,22.88%),其中耳蜗-前庭-半规管-前庭导水管合并畸形69耳(69/861,8.01%).结论 前庭导水管扩大、蜗轴发育不良、前庭扩大和内听道狭窄为较常见的内耳畸形;内耳多个结构同时合并畸形较单一结构畸形常见.

    作者:李明安;鲜军舫;陈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瞬时波强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颈动脉弹性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应用瞬时波强(WI)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颈动脉弹性及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对3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于放射治疗前及治疗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颈动脉常规超声及W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及颈动脉常规超声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A)的比值(E/A),颈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内-中膜厚度(IMT);WI指标包括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僵硬度(β)、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顺应性(AC)、负相波面积(NA).颈总动脉超声测值取双侧颈总动脉平均值.统计学分析放射治疗前后常规超声及WI指标变化,并分析放射治疗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放射治疗前与治疗后LVEF、E/A、RI、PI、I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W1、W2、β、Ep、PWVβ放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增高(P均<0.05),AC较治疗前减低(P<0.05),治疗前后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治疗后IMT与β、Eρ、PWVβ呈正相关(r=0.870、0.330、0.427,P均<0.05),W1与LVEF呈正相关(r=0.347,P<0.05);余各指标间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颈动脉弹性减低,WI可早期反映颈动脉弹性改变,且有助于评估放疗所引起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改变.

    作者:杨岫岩;林萍;邹丽娟;张卓;查建栋;邱志敏;邹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脑灰质结构的纵向MRI改变

    目的 探讨应用MRI评价肝硬化(HC)患者全脑灰质结构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方法 对15例单纯HC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并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及大脑结构MR扫描,间隔2年随访,采用SPM8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进行结构数据处理.结果 纵向对比发现,维持有效治疗2年后,HC患者肝功能评分得以有效控制,但大脑双侧直回/眶回灰质体积明显缩小,而双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显著增大,且Child-Pugh评分和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减低.结论随病程持续进展,HC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的改变逐渐明显,其结构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轻微肝性脑病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

    作者:史勇跃;游忠岚;王健;潘春燕;刘晶磊;张久权;崔进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超声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PAHCM)的特征性指标.方法 对69例疑似PAHCM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于相应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左心室心尖部心肌和左心室后壁心肌的厚度,并计算二者比值.同时观察并记录心尖部心肌回声,心尖部心腔面积变化及心尖部心肌运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PAHCM超声特征,并以ROC曲线评价Logistic模型的预报能力.结果 左心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X1)、左心室心尖部心肌回声(X2)、左心室心尖部心腔面积(X3)为PAHCM的特征性超声指标.Logistic模型:Logit (P)=-3.022+4.474X1+2.830X2 +3.665X3.此模型预报正确率为94.20% (65/69),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0.015.结论 左心室心尖部与后壁心肌厚度比值、左心室心尖部心肌回声、左心室心尖部心腔面积可以较精确地预测PAHCM.

    作者:宋光;乔伟;任卫东;张晶;毕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R扩散张量成像活体评估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

    目的 探讨DTI评估兔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分析各弥散参数(FA、ADC、λ、λ∥)与病理及肢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取一侧后肢行单次立体定向辐照制作坐骨神经放射性损伤模型.对实验兔于辐照前、辐照后1天、1、2、3、4个月行DTI及T2WI、SPIR扫描,同时评价肢体功能变化,检查完毕后于各时间点随机处死2只兔行电镜检查.结果 辐照前,辐照侧与对照侧各DTI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辐照后1天,辐照侧FA值与对照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辐照后1、2、3、4个月辐照侧FA值均低于对照侧(P均<0.05).辐照后1天、1、2、3、4个月,辐照侧λ⊥及ADC值均高于对照侧(P均<0.05).FA值与肢体功能呈正相关(r=0.833,P=0.039),λ⊥值与肢体功能呈负相关(r=-0.833,P=0.039),ADC、λ∥值与肢体功能无相关性(r=-0.586、-0.463,P均>0.05).结论 FA及λ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肢体功能及病理改变相一致,可作为评价兔周围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可靠方法.

    作者:万齐;周嘉璇;李新春;孙翀鹏;邹乔;邓颖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自动分割技术联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观察帕金森病脑灰质结构

    目的 探讨基于自动分割技术联合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全脑灰质异常区域及分布特征的应用价值.方法 基于自动分割技术,应用FIRST工具对29例PD患者(PD组)及30名健康人(对照组)的T1图像皮层下灰质结构精确分割,对比两组各灰质结构体积.并应用VBM方法对两组脑灰质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右侧壳核皮层下灰质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1,P<0.05).与对照组比较,PD组脑灰质体积(右侧初级运动皮层,双侧额叶、边缘叶、部分左侧小脑后叶、右侧小脑前叶、右侧小脑后叶、右侧颞叶、顶叶、壳核及左侧枕叶)广泛减少,部分左侧小脑后叶体积增加,两侧半球脑体积缺失不对称(右侧大于左侧).结论 通过FIRST工具可精确分割并直接计算皮层下灰质结构体积,应用VBM技术可定量分析脑结构形态学异常;二者结合可较全面地表现PD脑灰质体积广泛减少的形态学特点.

    作者:谷何一;赵卫;孙学进;鲁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肺动脉异位起源于升主动脉1例

    患儿女,3个月18天,以“咳痰1月余,发现心脏杂音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3/6级连续性杂音,剑突下三尖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右肺动脉由升主动脉后壁距主动脉瓣约1 cm处发出(图1A),右肺动脉血流速度加快,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血流频谱呈高压型改变.动脉导管未闭,宽约4.3 mm,见收缩期为主右向左分流(图1B).

    作者:刘文;杨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MRI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目的 探讨MRI诊断剖官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证实为CSP患者的MRI资料,观察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结果 29例患者MRI均清楚显示孕囊位于子宫前下段峡部瘢痕后方,20例呈囊状,增强扫描囊壁均匀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9例呈不规则包块,增强扫描包块边缘呈不规则强化.23例孕囊向子宫肌层浸润的同时又向官腔内生长;6例不同程度向子宫肌层浸润.子宫瘢痕均表现为条状等T1、短T2异常信号.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CSP.

    作者:沈敏;江魁明;张嫣;汪小丽;邝思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内眦及鼻根部错构瘤1例

    患者女,29岁,3年前自觉鼻根处一“花生米”大小肿物,皮肤呈紫蓝色,2年前肿物长至约“核桃”大小;2年前曾诊断为“血管瘤”,未予治疗.体检:内眦及鼻根部皮下肿物呈紫蓝色,明显膨出体表,表面光滑,未见明显血管曲张;触之质软,快速按压后有明显充盈性颜色及外形改变,约3.0 cm×2.5 cm,自左眉下方经内眦至鼻背部,左侧边缘清晰、右侧欠清晰;听诊未闻及明显血管杂音.

    作者:董安珂;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