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3-3289
  • 国内刊号:11-1881/R
  • 影响因子:0.76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SA 科学文摘(英),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垂体Rathke囊肿1例

    患者女,28岁.因溢乳,泌乳素升高就诊.MR,示病变呈椭圆形,T2W1呈高信号,T1WI呈略低信号,无强化,边缘清晰,垂体柄弯曲(图1~4).

    作者:周海鹏;庄桂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颈肋与先天性高肩胛症致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

    患者男,38岁.左颈肩部不适多年,左臂酸胀、麻木、易疲劳,举臂无力,活动后加重来诊.

    作者:孙跃龙;杨东奎;郑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左冠状动脉主干动脉瘤1例

    患者,女,62岁.半年前出现劳累性心绞痛,持续8~10 min,休息后自行缓解.因生气症状加重,口服硝酸甘油后缓解1~2 min,反复发作3 h,来院就诊.查体:双肺呼吸音清,心律60次/分钟,血压100/90 mmHg.心电图:ST:V4~V6 下移>0.05 mV.T:Ⅰ、Ⅱ、aVL、V4~V6双向倒置;胸片:心脏呈主动脉型,心胸比0.52;超声:左心室前壁及下壁运动减低,EF:60%;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学正常.

    作者:高而立;苏海;王士军;宋继柱;陈菊华;王连民;侯义华;金明一;雷加吉;谭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右肝副叶疝入胸腔1例

    患者男,40岁.间断性胸痛9天,加重4天入院,无胸腹部外伤史.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肋膈角区类圆形高密度块影,大小约7.12×5.08cm(图1).

    作者:刘清宇;王毅;何勇;张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核素示踪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

    患者女,53岁,右下肢持续性疼痛半个月,既往无肿瘤病史.10年前因外伤左侧股骨干骨折,在当地医院因诊为骨质疏松未行特殊治疗.

    作者:孙希刚;姜金凯;王荣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十二指肠乳头绒毛状腺瘤1例

    患者女,52岁,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烧灼感,伴恶心呕吐,吐后症状略缓解,无反酸,无呕血及黑便,半个月前发现皮肤及巩膜黄染.

    作者:高伟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原发性盆壁软骨肉瘤1例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右臀部及友大腿疼痛1年就诊.查体见右臀部隆起,皮肤表面颜色正常,局部压痛,质地稍硬.

    作者:徐慧;冯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胆囊巨大结石1例

    患者男,37岁.因患类风湿关节炎3年,伴右上腹隐痛半个月余来我院就诊.

    作者:杨东红;马苏美;闫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例

    患者,女,24岁.因左上前牙龈区溢脓3年入院,3年前自觉左上前牙龈区溢淡白色、无臭味脓液,未治,1年前溢脓味臭,2个月前自行口服消炎药无效,遂到医院行颌面部CT示双侧上、下颌骨多发低密度灶,边界清楚,考虑多发囊肿,后转我院就诊.

    作者:胡兴荣;邱妮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颅骨血管瘤1例

    患者女,51岁.反复发作头痛3年、加重2周入院.体验:右顶部见肿块如鹌鹑蛋大,坚硬如石,压痛.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胎盘囊肿1例

    孕妇,28岁,孕1产0,停经35周.因外院B超提示胎儿羊膜腔内囊性肿物,来院进一步检查.

    作者:廖瑞真;刘倚河;郑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2例

    病例1,男,60岁.以胡言乱语1个月为主诉入院.饮酒30年,日饮白酒500g左右,1个月前出现失眠、胡言乱语、无故发笑、行走不稳,半个月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

    作者:陈利军;陈士新;郭芳琼;万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兔脑CTA成像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脑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使用A方案(碘迈伦400 mgI/ml,流率0.5 ml/s);对照组分别使用B方案(300 mgI/ml,流率1.0 ml/s)或C方案(400 mgI/ml,流率1.0 ml/s),每次注射对比剂含碘量为0.5 g/kg体重,行脑CT同层动态扫描,获得兔大脑中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对比各方案兔大脑中动脉强化峰值到达时间(PT)及到达峰值时大脑中动脉的CT值.结果 大脑中动脉平均强化峰值分别为(164.67±5.16)HU、(163.00±7.13)HU、(193.50±5.13)HU,C方案高于A、B方案(P<0.01),A、B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三组方案测得大脑中动脉PT分别为5 s、5 s、4 s,C较A、B方案提前.结论 在兔脑CTA扫描中,使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以大大降低注射流率而对血管强化效果无明显影响;在注射流率相同情况下,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使血管显示更清晰.

    作者:王广谊;梁长虹;刘红军;黄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猪实验性心肌挫伤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目的 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猪闭合性心肌挫伤前、后对左心室短轴各节段不同形式的运动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健康贵州小型巴马猪9只,采用小型撞击器进行撞击,成功建立闭合性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后,应用二维应变技术分别于撞伤前正常状态及撞伤后0.5 h、2 h、4 h、8 h及12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心室节段二维图像(帧频>40帧/s),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软件分析撞击前后左心室心肌各节段的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及旋转角度(Rot).根据病理结果将左心室各节段分为损伤区及非损伤区,分析RS、CS及Rot变化及与LVEF的相关性.结果 撞伤前正常状态下显示各节段RS、CS、Ro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撞伤后STI分析显示撞伤后损伤区RS及Rot撞伤后0.5 h即呈逐渐下降趋势,较撞伤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损伤区CS在撞伤后4 h出现降低 (P<0.05,P<0.01).结论 STI能敏感地检测出闭合性心肌损伤的动物模型的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变化.

    作者:袁彬彬;张卫达;王晓武;李叶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与病理及Id2、Id3mRNA表达关系的研究

    目的 对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尝试探讨Id2mRNA及Id3mRNA表达与IDC超声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6例IDC样本中Id2mRNA及Id3mRNA的表达,并与IDC超声表现对照分析.结果 Id2mRNA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5),WHOⅢ级表达低于WHOⅠ级(P<0.05);Id3mRNA的表达相反(分别为P<0.01,P<0.05).Id2mRNA的表达与IDC超声征象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毛刺征及周边导管扩张组Id3mRNA均呈高表达(P均<0.01).结论 IDC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变化密切相关.IDC的二维超声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Id3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郑敏;穆丹梅;戴险峰;郑淼;魏晓冬;刘磊;杨木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RI引导与监测聚焦超声靶向开放血脑屏障兔脑给药

    目的 探讨MRI引导与监测聚焦超声靶向开放血脑屏障(BBB)兔脑给药的效果.方法 2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5组(0 h,2 h,4 h,8 h,24 h组),MRI引导聚焦超声辐照各组兔左脑,取靶点组织作为辐照组,取右脑相应解剖组织为对照组,分别于辐照后不同时间点静注欧乃影和甲氨喋呤(MTX),行T1加权相增强扫描,通过比较辐照组与对照组MRI信号强度增强率观察靶点BBB开放情况,并以靶点伊文氏蓝(EB)染色结果检验其准确性;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较辐照组与对照组MTX的浓度,计算靶点脑组织信号强度增强率与MTX浓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结果 兔脑靶点BBB开放处T1WI表现为点状或斑片状异常高信号影,与辐照前MRI定位时预设靶点位置吻合良好,并与EB蓝染结果一致,同时靶点脑组织信号强度增强率与MTX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P<0.01),两者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MRI能够引导与监测聚焦超声靶向开放BBB脑内给药,有望成为临床个体化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理想监测手段.

    作者:梅杰;程远;宋彧;杨延庆;汪峰;王智彪;刘映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42只.肿瘤接种后分别在第2~8周,随机抽取6只裸鼠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回声、边界,测量肿瘤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每次超声检查后,立即麻醉、解剖裸鼠,分离出前列腺肿瘤组织,卡尺测量肿瘤的大小,而后行HE染色.分析超声测量结果与卡尺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高频超声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96,P<0.001).超声观察前列腺种植肿瘤呈椭圆形,边缘规则,中低回声,2~3周肿瘤体积变化很小,4~6周肿瘤生长快,彩色血流信号丰富;7~8周生长减慢,内部出现无回声的液化坏死区,彩色血流信号减少,与周围边界不清.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的生长,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杨力;张万蕾;何宝华;徐涛;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安非他明成瘾患者情绪损伤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 探讨安非他明成瘾患者情绪损伤特殊脑区的激活.方法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处理,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像素强度阈值[T=3.11,P<0.001(uncorrected)]的像素构成统计参数图,探讨12例安非他明成瘾患者和12例健康受试者观看安非他明、悲哀、喜悦线索图片时的脑区的激活情况.结果 安非他明成瘾患者在观看安非他明线索图片时,前扣带回表现出显著激活(tmax = 11.7,P<0.001),观看高兴、悲哀线索图片时前扣带回无显著激活(P>0.05);健康受试者在观看各类线索图片时,前扣带回均无显著激活(P>0.05).在观看高兴、悲哀图片时,安非他明成瘾患者额叶的部分区域激活弱于健康受试者 (P>0.05).结论 安非他明成瘾患者有较广泛的情绪损伤.

    作者:马树华;乐洪波;廖玲敏;王兆新;张文校;程晓玲;贾宝辉;黄宝俊;李玉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RI观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静息网络改变

    目的 观察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脑静息网络的差异.方法 分别对根据临床诊断的19例AD患者及20例年龄匹配的对照者进行静息功能磁共振扫描及三维MPRAGE-T1权重像扫描.所得数据用SPM2进行预处理,随后用GIFT 1.3b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表示两组脑激活区.结果 在AD患者及对照组中均发现了与以往文献相同的6个静息网络,其中在第一个网络即默认网络和第二个网络即背侧注意网络中两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在默认网络中,对照组比AD组激活多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颞上回、颞中回、额下回,左侧额上回、额中回,右侧眶回;AD组比对照组多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额中回、顶下小叶及右侧楔前叶/扣带回后部.在背侧注意网络中,对照组比AD组多激活的脑区包括双侧小脑半球、额中回,左侧枕中回、额上回;AD组无明显强于对照组脑激活区.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与对照组脑静息网络存在显著差异,为临床早期诊断老年痴呆提供了可能的影像学途径.

    作者:李晶晶;艾林;李少武;戴建平;邬霞;管小亭;姚力;张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观察

    目的 探讨动脉输入函数在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脑血管CT成像(CTA)扫描中的运用及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表现特点.方法 对35例临床诊断脑缺血患者行CTP联合CTA检查,将CTP所得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作为脑血管CTA扫描的延迟时间,根据CTA和CTP的结果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以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作为延迟时间所得脑血管CTA图像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和颅内动脉三级分支结构.13例单侧颈内动脉中度及重度或闭塞患者病变侧达峰时间(TTP)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病变侧脑血容量(CBV)较健侧明显增高 (P<0.05).结论 利用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确定脑血管CTA扫描延迟时间具有较高准确性;灌注参数达峰时间(TTP)在显示颈内动脉中、重度或闭塞患者脑灌注缺损区具有较高敏感性.

    作者:戴峰;高歌军;卢万俊;魏宏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以纳米分子探针为基础的分子影像技术在肿瘤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包含纳米材料、纳米器件以及纳米表征测量等的纳米技术,对生物、医学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颗粒及光学、电学等特性,结合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如光学成像、CT、PET/SPECT、MRI及超声成像(US)等,有可能在肿瘤发生初期进行早期特异性检测和有效的靶向治疗,使影像医学从对传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到分子水平成像,实现靶向分子成像,探索疾病的分子水平变化,在疾病早期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杨芳;吉民;顾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脏炎性假瘤的CT表现与病理学对照观察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病例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0例肝脏炎性假瘤呈单发孤立肿块,CT平扫9例表现为低密度,1例表现为稍高密度.动态增强扫描2例动、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无强化;3例动、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分隔状强化;4例动、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环形强化;1例动脉期和门脉期无强化,延迟期呈中心结节状强化.病理主要表现为大片凝固坏死及周边纤维组织包绕和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在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价值.

    作者:黄斌;赵时梅;黄永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内胆管细胞癌CT分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形态学CT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2例ICC的CT表现,依据肿瘤的形态特征对ICC分型.结果 22例肿瘤患者中:肿块型9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肿瘤,不伴周围胆管扩张;管周浸润型4例,表现为沿胆管纵轴生长的树枝状肿瘤,伴周围胆管扩张;管内生长型2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肿瘤结节位于扩张的胆管内;肿块并管周浸润型7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肿瘤,伴周围胆管扩张.结论 不同形态类型ICC的CT表现不同.CT检查能够对ICC进行准确形态学分型,对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典学;李文华;姜传武;杨世锋;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床旁胸片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床旁胸片的影像特点,分析其与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值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床旁胸片及临床资料.结果 91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床旁胸片表现为炎症者43例(47.25%),肺水肿1例(1.10%),不能确定者3例(3.30%),两者并存26例(28.57%),急性呼吸窘综合征(ADRS)8例(8.79%),其他患者10例(10.99%);床旁胸片表现与PEEP值同步变化者3例,不同步变化者73例,无法比较者15例.结论 床旁胸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丹;贺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评价乳腺癌诊断征象

    目的 评价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6例乳腺病变患者的数字化乳腺X线片征象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率(LR+)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局限性致密浸润、恶性钙化、毛刺、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乳头内陷和漏斗征、透亮带、彗星尾征、局部乳腺结构紊乱等征象有助于对肿物良恶性的鉴别.结论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以此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作者:刘溢;王强;谢敬霞;刘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癌MR增强扫描所示肿瘤血管形态与肿瘤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

    探讨乳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DEC)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图像所示肿瘤血管形态特征与肿瘤大小、伴随淋巴结肿大、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及肿瘤病理分级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对48例细针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治疗前均行动态增强MR扫描.增强早期(第一时相)图像减影后行3D-MIP重建,根据重建图像所示肿瘤血管的特征分级(正常血管,异常动脉和肿瘤血管).在AW4.2工作站上测量肿瘤大直径、观察双侧腋窝淋巴结情况、使用Functool软件绘制动态TIC(渐进型、平台型、流出型).对3D-MIP所示肿瘤血管形态分级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TIC类型及肿瘤病理分级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Kappa相关性检验.结果 3D-MIP所示肿瘤血管形态分级与腋窝淋巴结及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动态增强扫描TIC类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r=0.840).两者经Kappa检验,Kappa=0.761,一致性较好.结论 乳腺癌MR动态增强扫描3D-MIP示肿瘤血管形态与TIC类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可以通过3D-MIP所示的肿瘤血管特征推测TIC类型.

    作者:秦乃姗;王霄英;武春雪;蒋学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与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对冠状动脉斑块评估的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64层螺旋CT(MSCT)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的显示.方法 对30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后再行IVUS-VH检查.MSCT把冠状动脉斑块分为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并测量CT值.IVUS-VH把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分为:纤维斑块(F)、纤维脂质(FF)、钙化斑块(DC)和坏死核心(NC),分析相应的MSCT检查部位斑块的组成,同时评估TCFA斑块的发生率.结果 64层螺旋CT扫描发现101处斑块,28处(27.72%)为非钙化斑块;43处(42.57%)是混合斑块;30处(29.70%)是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与钙化斑块相比含有较多的F(60.80%±9.19% vs.54.50%±8.28%,P<0.05)和FF(28.21%±13.01% vs 21.47%±9.78%,P<0.05).混合斑块与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相比含有较多的NC(11.12±5.64% vs 8.21±5.60%,P<0.05;13.75±6.34% vs 8.21±5.60%,P<0.01)和DC(7.71%±8.92% vs 2.78%±3.02%;10.28%±6.67% vs 2.78%±3.02%,P值均小于0.01).混合斑块与非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相比TCFA发生率高(32.56%,10.71%,6.67%,P=0.007).MSCT测量的钙化斑块CT值与IVUS-VH斑块成分中的DC成正相关(r=0.57,P<0.001).结论 MSCT测量的斑块CT值与IVUS-VH测量的斑块钙化百分比正相关.虽然IVUS-VH的分辨率高,但与MSCT检测到的斑块特性相似.MSCT检测的混合斑块与IVUS-VH的TCFA密切相关.

    作者:梁国庆;姜铁民;赵季红;李学文;冯凯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评价高度可疑肺栓塞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发现高度可疑肺栓塞(PE)患者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P)的价值.方法 将161例临床及螺旋CT扫查高度可疑肺栓塞患者,按照是否有形成血栓危险因素和(或)深静脉血栓(DVT)症状分为两组.凡具有上述条件之一者为组1患者,共计118例;既无DVT症状也无危险因素者为组2,共计43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组1有DVT者15例,其中发生在膝及膝以上者4例,发生在小腿者11例.组2无一例发现有DVT(95%可信度).组2在除外DVT的阴性预见性为100%(95%的可信度).结论 超声对发现高度可疑肺栓塞患者下肢DVT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利芳;张珊珊;赵艺超;于蕾;王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面积在心动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观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面积的大小及其在心动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评价房间隔缺损的面积变化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RT-3DE技术对30例S-ASD患者进行实时三维成像,测量心动周期中各帧S-ASD的面积,并由此计算出各帧面积所占大面积的百分比及S-ASD面积变化率,并分析S-ASD面积变化率与年龄、心率、分流量(Qp/Qs)、平均面积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在心动周期各时相中,S-ASD面积收缩末期大(6.37±1.17)cm2,舒张末期小(3.17±0.68)cm2;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舒张晚期,S-ASD面积的变化较小;舒张中期及收缩中、晚期,S-ASD面积的变化较大.S-ASD面积的变化率与年龄呈低度负相关(r=-0.577,P<0.05),与Qp/Qs、心率、平均面积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S-ASD的面积在心动周期各时相中有典型的动态变化特征,RT-3DE可直观地显示并动态地探测这种变化特征.

    作者:孙丹丹;任卫东;陈昕;唐力;马春燕;李楠;张立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动脉悬带的超声心动图特征:附4例报道

    目的 探讨肺动脉悬带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评价右侧胸骨旁透声窗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并经螺旋或多排CT及手术证实的肺动脉悬带患儿4例,对比分析其各切面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探讨右侧透声窗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心动图多切面均显示正常肺动脉分叉处左肺动脉缺失;右侧胸骨旁切面清晰显示迷走左肺动脉起始部和整个中、远段走行4例;剑下短轴切面清晰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3例,1例模糊;左侧胸骨旁短轴切面清晰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2例,模糊2例;胸骨上窝短轴切面仅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2例,较模糊.结论 右侧胸骨旁透声窗对提高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悬带的准确率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耿斌;张桂珍;穆继贞;茅卫卫;吴江;金梅;罗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胎儿心脏的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检查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SonoVCAD)在胎儿心脏常规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中孕期正常胎儿分为两组,A组18例,孕龄19~21周+6天;B组30例,22~25周.对全部胎儿心脏分别行SonoVCAD法和二维检查,SonoVCAD技术一次性重现胎儿心脏左、右心室流出道及胃泡切面,并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对两种方法所获得切面进行比较.结果 A组以SonoVCAD法重现的左、右心室流出道及胃泡位置切面的显示合格率与二维筛查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除左心室流出道外,SonoVCAD法重现的标准切面显示合格率与常规二维筛查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维容积数据采样时间明显短于二维筛查方法(P<0.05).结论 通过标准化数据获取与图像重现,SonoVCAD技术能够满足胎儿心脏筛查的要求.

    作者:冯程;刘涛;吴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胎儿18-三体综合征

    目的 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对18-三体综合征胎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11例18-三体综合征胎儿常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三体综合征胎儿常表现为多发性严重畸形.胎儿生长受限(FGR)、脉络丛囊肿、心脏畸形较为常见;握拳手指交搭、摇椅状足底、草莓头颅是其特征性表现.结论 超声诊断胎儿18-三体综合征安全、可靠、快捷、实用.

    作者:唐亚奇;邓学东;常红梅;梁青;姜小力;梁泓;冯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11~14周胎儿心脏大血管的研究

    目的 应用多普勒技术观察妊娠11+0~14+6周正常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 对230位正常妊娠孕妇在11+0~14+6周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同时观察胎儿心脏大血管.结果 主动脉血流速度高于主肺动脉和动脉导管,与孕周之间呈正相关,大动脉的射血时间与孕周之间呈正相关,而射血加速时间与孕周之间呈负相关;妊娠11~14周胎儿静脉导管显示率相对较低,而静脉导管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与孕周之间无相关性;至妊娠13周以后主动脉、主肺动脉、动脉导管的流速、射血时间和射血加速时间以及静脉导管的血流参数相对恒定.结论 妊娠13周以后可进行胎儿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但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观察难度较大.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可直接反映大血管本身状况,也可间接反应心脏的功能.当胎儿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时,有可能引起大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作者:钱敏;孙燕;吴青青;马玉庆;陈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一种用于腰椎负荷CT检查的自动形态分析模型

    目的 提出一种用于腰椎负荷检查的自动形态分析模型,并评估该模型在腰椎退行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腰大肌放松体位(PRP)和腰椎伸位轴向负荷(ACE)两种体位进行CT检查,利用建立的分析模型评价加压前、后L2~S1各椎间盘中心层面的椎管腔大横径、纵径及硬膜囊面积的变化.结果 ACE体位检查后椎管横径、纵径变小,横截面积变小,模型分析结果与专家测量具有极高的一致性.结论 自动形态分析模型对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ACE体位CT检查可获得更多的放射学诊断信息,可以作为临床诊断椎管狭窄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翠平;张立仁;党玉庆;王晓;金征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RI辅助征象对前交叉韧带撕裂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ACL撕裂MRI辅助征象的发生率,探讨其对ACL撕裂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膝关节关节镜检查和(或)治疗且有MRI资料患者中,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度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四个辅助征象,计算其对ACL撕裂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其在ACL撕裂和ACL完整患者中的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209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ACL撕裂36例,完整17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对ACL撕裂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0.72、 0.64、0.31和 0.67,特异性为0.91、0.93、0.97和0.88,PPV为0.62、0.66、0.64和0.34;在ACL撕裂患者中发生率高于ACL完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度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等征象与ACL撕裂相伴发生,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ACL撕裂的检出,特别是在ACL撕裂直接征象模棱两可时.

    作者:龚静山;陈蓟;刘特;朱进;饶梓彬;潘晓华;陈宇;黄国鑫;徐坚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肌间血管瘤MRI特征及其与病理分型和bFGF表达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肌间血管瘤(IMH)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分型、bF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均经手术证实的IMH 37例,术前均行MR平扫,光镜下观察切除标本与对应MRI改变,其中24例行bFGF免疫组化染色(常规SP法).结果 将本组37例病灶分为三种类型:A.局限型(7例,18.92%);B.单一肌肉弥漫型(10例,27.02%);C.多组肌肉弥漫型(20例,54.05%).37例中,35例 (94.59%)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不均一信号,37例(100%)病灶在T2WI上均表现为不均一信号.不同病理类型具有不同MRI分型分布比率(P<0.05),其中海绵状血管瘤多表现为C型,毛细血管瘤多表现为A或 B型,混合型与海绵状血管瘤相似.24例中,bFGF 阳性 14 例(14/24),bFGF 阴性 10 例(10/24),bFGF表达与MRI 信号特征无相关性(P>0.05),bFGF 表达与MRI分型有相关性(P<0.05),MRI C型多为bFGF阳性,MRI B型bFGF多为阴性.结论 IMH的MRI分型与其病例分型、bFGF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IMH的MRI特征能够反映其病理所见和瘤体内在的增殖能力.

    作者:潘诗农;王丰哲;马颖;吴振华;郭启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RI评价体操运动员下肢骨关节损伤

    目的 探讨MRI对评价体操运动员下肢骨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体操运动队员45次下肢MR检查结果,其中4例与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45次MR检查包括足部3例11次、踝关节6例13次、膝关节4例6次以及髋关节6例15次.所有足舟骨均变扁,并出现片状水肿,10次(90.91%)显示骨折线.所有胫骨远端骨骺变扁、碎裂,9次(69.23%)内踝、8次(61.54%)胫骨远端骨骺内出现大片水肿.3次(50.00%)股骨外侧髁、4次(66.67%)胫骨近端骨骺斑片状水肿;5次(83.33%)显示半月板退变,以内侧半月板后角几率高(4/6).5例13次股骨头变扁,并显示片状水肿;1例行9次检查显示了股骨头从损伤塌陷到逐渐恢复的过程.结论 MRI检查可以早期全面地显示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全貌,为早期进行康复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李勇;杨本涛;王振常;刘舒;陈青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巩膜扣带术后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跟踪观察

    目的 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眼在接受环扎加压术后远期眼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应用Siemens Sequ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测定31例患者患眼与对侧眼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对侧眼为对照组,分别对术后1~2年及术后3~4年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后1~2年组患眼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侧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4年组患眼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阻力指数与眼动脉的各项测值患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眼均未发生眼部缺血症状,视力恢复理想.结论 环扎加压术后1~2年患眼的视网膜与脉络膜血供无明显变化,而在术后3~4年血供有减低趋势.环扎加压术可能会增加患眼远期的亚临床缺血症状.

    作者:马云飞;杜联芳;应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初探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方法 将60例头颈CTA随机分为A(常规方案)、B(优化方案)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案与优化方案进行动脉血管成像,对形成图像进行评价,数据经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 B组无注射侧头臂静脉伪影干扰,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起始段图像质量显著提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颈动脉远侧段图像质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B组颅内静脉显影淡、动脉显示质量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客观测量B组颅内静脉CT值降低、与动脉环差值明显增大,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能有效消除注射侧头臂静脉伪影干扰并降低颅内静脉显示程度,显著改善颈部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的显示能力.

    作者:唐小锋;盖青竹;张光辉;彭磊;任有宽;马恒;徐永忠;曲德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末梢循环血流灌注状态,探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对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右肾近包膜下皮质区进行分析,记录各项参数,包括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三者的达峰时间,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VI,VFI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者的达峰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高血压组F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达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出现异常之前,肾脏末梢血流灌注即可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末梢血管床减少,血流灌注量减低及血流灌注时间延长.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能够准确评价高血压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

    作者:刘莹莹;吕清;项飞翔;王新房;张艳容;陈玉媛;李薇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亲属肾移植后叶间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亲属移植肾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与血清胱抑素C(SCysC)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的60例亲属肾移植病例(受者和供者各30例)行术前、术后超声和实验室肾功能检测,重点观察供者术前1周、受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内的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 ScysC、血清肌酐(Scr)术后1周较供肾显著升高(P<0.01),术后6个月内随肾功能的恢复逐渐下降,但仍高于供肾水平.叶间动脉的RI、PI术后1个月内较供肾升高.RI、PI与ScysC、Scr的变化呈正相关.RI、PI与ScysC相关性较RI、PI与Scr更佳(P<0.05).结论 移植肾叶间动脉RI、PI联合ScysC检测能更及时、精确、便捷的反应移植肾者肾脏功能.

    作者:邵晴荷;车岩;童明辉;聂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64层螺旋CT延迟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与18F-FDG PET显像对比研究

    目的 以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次心肌梗死发作2周内接受64层螺旋CT及PET检查.按照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心肌分为17节段.逐个节段进行对比并用配对McNemar检验及诊断试验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左心室心肌的17个节段中,5段心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10段心肌一致性好(Kappa值>0.75),2段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0.40≤Kappa值≤0.75).结论 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与PET评估心肌存活性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评估存活心肌的新方法.

    作者:閤谦;田建明;汪斌;孔令山;崔斌;吴骋;陈涛;童林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脑内原发淋巴瘤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18F-FDG PET/CT表现

    目的 观察大脑原发淋巴瘤所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CCD)的18F-FDG PET/CT表现以及探讨不对称指数(AI)检测CCD的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与活检证实的免疫正常的大脑原发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与增强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双侧小脑FDG代谢显像进行视觉分析以及AI的半定量分析.AI值大于0.10认定CCD阳性.结果 所有原发病灶均显示为结节样、团块样异常FDG浓聚和MRI显著强化.2例为颅内多发病灶,10例为单发病灶.6例单发病灶淋巴瘤患者CCD阳性,视觉分析与AI均为阳性表现,所有病变对侧小脑FDG代谢均显著低于同侧小脑;其余6例CCD阴性.CCD阳性与阴性患者间的A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平均值分别为0.19±0.04和0.05±0.02,t=-5.650,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够检测出原发淋巴瘤导致的CCD;AI是有效的半定量检测指标.

    作者:梁英魁;川玲;赵文锐;朱家瑞;方庭正;王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核素显像评价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目的 核素显像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于心肌修复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4例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非随机法(患者意愿)分为两组.细胞移植组(BM-MNCs组)10例,经冠状动脉骨髓细胞注射+介入治疗+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14人,介入治疗+标准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移植术前、术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心肌灌注静息显像及平衡法门控心室显像.结果 术后12个月BM-MNCs组心肌血流灌注评分明显改善(46.67±3.44 vs 29.00±4.50,P=0.0015),对照组较术前无明显改变(46.33±2.80 vs 47.00±4.12,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00±4.50 vs 47.00±4.12,P=0.0157).BM-MNCs组心肌梗死区面积明显减少[(38.00±3.86)% vs (29.44±4.73)%,P=0.0009],对照组术后无显著变化[(32.70±5.02)% vs (30.30±4.92)%],两组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门控心血池显像结果示:移植组术后12个月LVEF值可见轻度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超声心动图一致.结论 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BM-MNCs移植后的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肌梗死区域血流灌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心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张卫方;张燕燕;徐艳;马婧;李欣欣;王荣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疗效评估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结果.15例HD患者,1例治疗前、后均做了PET/CT显像,14例为治疗后患者.75例NHL患者,治疗前PET/CT显像24例,10例治疗前、后均进行PET/CT检查,41例仅治疗后显像.结果 15例HD患者,接受化疗和(或)放疗后PET/CT显像4例正常;4例改善或部分改善,7例进展或缓解后复发,其中仅8例CT、MR或超声见软组织影或淋巴结肿大.34例未治疗的NHL患者,PET/CT显像32例为阳性(94.12%),同期CT或MR的阳性率为85.71%.51例治疗后的NHL患者,23例PET/CT显像为正常(45.10%),9例改善或部分改善(17.65%),19例(37.25%)病灶有进展或缓解后又复发.结论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复发与残留的评价方面是灵敏而准确的方法.

    作者:兰晓莉;张永学;谭旭波;吴志坚;贾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研究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社会以济负担每年高达200亿人民币,其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多见,占75%~90%[1].

    作者:李坤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诊断的新时代:Echo、MRI和CT

    在过去的5年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者:黄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儿童肺静脉异位连接

    目的 探讨儿童肺静脉异位连接的超声表现以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1例肺静脉异位连接患儿,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22天~10岁,完全型肺静脉异位连接(TAPVC)18例,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PAPVC)13例.结果 31例APVC在TTE中均有右心负荷增加表现.18例TAPVC的解剖分型为心上型9例(50%),心内型9例(50%),16例(88.89%)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或基本符合,2例(11.11%)误诊为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13例PAPVC的解剖分型为心内型12例(92.31%),心上型1例(7.69%),均合并房间隔缺损,其中9例(69.23%)合并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9例(69.23%)TTE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或基本符合,4例(30.67%)误诊为单纯房间隔缺损.结论 超声心动图发现右心增大时,无论是否伴有房间隔缺损,均应注意常规检查4条肺静脉入口位置及血流方向.

    作者:张静;白永虹;田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主动脉缩窄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小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主动脉缩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5天~11岁(中位年龄9个月零9天),均经手术和(或)造影证实.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观显示主动脉弓及其三分支,确定缩窄范围和类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缩窄处血流,频谱多普勒测量缩窄处血流速度.结果 50例患儿中,局限性缩窄23例,占46.00%;管状缩窄27例,占54.00%;3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结论 将小儿主动脉缩窄分为管状缩窄和局限性缩窄可能更为合理;管状主动脉缩窄较常见.

    作者:徐彬;蒋国平;叶菁菁;何瑾;俞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在单心室心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 对53例单心室进行心功能检测研究,测得数值与心血管造影(CAG)结果作对照.方法 53例单心室,男31例,女22例,平均年龄(4.49±3.95)岁;术前43例,术后10例;分别通过核磁共振的电影序列扫描和CAG计算单心室舒张末、收缩末容量,心每搏量和射血分数,利用均数及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53例单心室MR 心功能测量值:舒张末容量均值(101.61±33.61)ml/m2,收缩末容量均值(40.31±16.56)ml/m2,每搏量均值为(62.59±22.66)ml/m2,射血分数为(61.23±8.45)%;CAG测得单心室舒张末容量均值(137.59±53.59)ml/m2 ,收缩末容量均值(61.81±22.13)ml/m2,每搏量均值为(76.05±35.46)ml/m2,射血分数均值为(53.61±9.6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MR对单心室的心功能检测是目前非创伤性检查及术后随访中为可靠的方法.

    作者:钟玉敏;朱铭;孙爱敏;王谦;高伟;张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容积三维超声定量评价右室流出道的可行性

    目的 评价从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FV3DE)数据库中截取的感兴趣区切面观测量右室流出道的可行性.方法 18例法洛四联症患儿纳入研究,年龄(3.2±4.5)岁.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FV3DE和心血管造影同时测量右室流出道.FV3DE采用漏斗部、肺动脉瓣环、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或右肺动脉的横截面切面观进行测量.结果 漏斗部前后径的FV3DE和2DE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5,P=0.399).FV3DE显示漏斗部的前后径小于左右径(t=-13.968,P=0.000),提示法洛四联症漏斗部的横截面类似于椭圆形.肺动脉瓣环直径的FV3DE、2DE与心血管造影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心血管造影测值良好相关(r=0.899和r=0.839).左、右肺动脉直径的FV3DE、2DE与心血管造影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心血管造影测值良好相关(左肺动脉:r=0.947和r=0.797;右肺动脉:r=0.987和r=0.831).从FV3DE数据库中截取的切面观还可测量漏斗部、肺动脉瓣环、肺动脉主干以及左、右肺动脉的横截面积,分别为(61.9±33.0)mm2、(64.9±32.5)mm2、(65.4±25.9)mm2、(34.9±17.1)mm2和(40.2±21.0)mm2.由FV3DE得到的肺动脉直径指数(PDI)和肺动脉截面积指数(PAI)与心血管造影的McGoon指数和Nakata指数均良好相关(r=0.877和r=0.983).结论 从FV3DE数据库中截取的切面观测量右室流出道的比传统2DE切面观的测值更准确.由FV3DE得到的PDI和PAI是反映肺动脉发育状况的可信指标.

    作者:马晓静;黄国英;贾兵;刘芳;吴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排螺旋CT对儿童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以其后处理图像对儿童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的患者26例,平均年龄7.5 个月(5天~4岁),进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所有病例的CT轴位图像按需要进行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结果 26例患儿顺利完成MDCT成像检查,均确诊为主动脉缩窄,其中11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一致.主动脉靶重建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缩窄的部位及程度.结论 MDCT是一种有用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结合二维与三维图像有助于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胡喜红;黄国英;帕米尔;李国平;刘芳;吴琳;钱镔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实时三维超声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

    目的 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2例复杂型先心病经RT-3DE检查后,应用Tomtec三维容量测量软件的心尖长轴8平面法进行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搏出量及射血分数等左心功能指标的测量,并用配对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术前(18.7±14.9)ml、(9.0±7.3)ml相比,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22.2±17.6)ml明显升高,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收缩末期容量(9.5±7.8)ml略升高,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则示术前后收缩末期容量(r=0.97)相关性高于舒张末期容量(r=0.95),提示术前左心功能降低主要与舒张末期容量较小有关.与术前相比,术后搏出量明显升高[(12.7±9.8)ml vs (9.6±7.6)ml],且术后射血分数(0.58±0.03 vs 0.52±0.03)也较术前增高,提示成功纠正左右心分流后左心功能改善,趋于正常.结论 通过对复杂型先心病作出精确的心功能定量评估,RT-3DE可完善复杂型先心病术前功能诊断,并对手术矫治和术后随访、预后判断等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国珍;黄国英;林其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