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方;张燕燕;徐艳;马婧;李欣欣;王荣福
患者女,51岁.反复发作头痛3年、加重2周入院.体验:右顶部见肿块如鹌鹑蛋大,坚硬如石,压痛.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以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次心肌梗死发作2周内接受64层螺旋CT及PET检查.按照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心肌分为17节段.逐个节段进行对比并用配对McNemar检验及诊断试验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左心室心肌的17个节段中,5段心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10段心肌一致性好(Kappa值>0.75),2段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0.40≤Kappa值≤0.75).结论 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与PET评估心肌存活性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评估存活心肌的新方法.
作者:閤谦;田建明;汪斌;孔令山;崔斌;吴骋;陈涛;童林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6例乳腺病变患者的数字化乳腺X线片征象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率(LR+)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局限性致密浸润、恶性钙化、毛刺、皮肤增厚和局限凹陷、乳头内陷和漏斗征、透亮带、彗星尾征、局部乳腺结构紊乱等征象有助于对肿物良恶性的鉴别.结论 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以此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作者:刘溢;王强;谢敬霞;刘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尝试探讨Id2mRNA及Id3mRNA表达与IDC超声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6例IDC样本中Id2mRNA及Id3mRNA的表达,并与IDC超声表现对照分析.结果 Id2mRNA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5),WHOⅢ级表达低于WHOⅠ级(P<0.05);Id3mRNA的表达相反(分别为P<0.01,P<0.05).Id2mRNA的表达与IDC超声征象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毛刺征及周边导管扩张组Id3mRNA均呈高表达(P均<0.01).结论 IDC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变化密切相关.IDC的二维超声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Id3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郑敏;穆丹梅;戴险峰;郑淼;魏晓冬;刘磊;杨木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小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主动脉缩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5天~11岁(中位年龄9个月零9天),均经手术和(或)造影证实.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观显示主动脉弓及其三分支,确定缩窄范围和类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主动脉缩窄处血流,频谱多普勒测量缩窄处血流速度.结果 50例患儿中,局限性缩窄23例,占46.00%;管状缩窄27例,占54.00%;3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结论 将小儿主动脉缩窄分为管状缩窄和局限性缩窄可能更为合理;管状主动脉缩窄较常见.
作者:徐彬;蒋国平;叶菁菁;何瑾;俞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64层螺旋CT(MSCT)和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VUS-VH)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的显示.方法 对30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后再行IVUS-VH检查.MSCT把冠状动脉斑块分为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钙化斑块,并测量CT值.IVUS-VH把冠状动脉斑块成分分为:纤维斑块(F)、纤维脂质(FF)、钙化斑块(DC)和坏死核心(NC),分析相应的MSCT检查部位斑块的组成,同时评估TCFA斑块的发生率.结果 64层螺旋CT扫描发现101处斑块,28处(27.72%)为非钙化斑块;43处(42.57%)是混合斑块;30处(29.70%)是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与钙化斑块相比含有较多的F(60.80%±9.19% vs.54.50%±8.28%,P<0.05)和FF(28.21%±13.01% vs 21.47%±9.78%,P<0.05).混合斑块与钙化斑块和非钙化斑块相比含有较多的NC(11.12±5.64% vs 8.21±5.60%,P<0.05;13.75±6.34% vs 8.21±5.60%,P<0.01)和DC(7.71%±8.92% vs 2.78%±3.02%;10.28%±6.67% vs 2.78%±3.02%,P值均小于0.01).混合斑块与非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相比TCFA发生率高(32.56%,10.71%,6.67%,P=0.007).MSCT测量的钙化斑块CT值与IVUS-VH斑块成分中的DC成正相关(r=0.57,P<0.001).结论 MSCT测量的斑块CT值与IVUS-VH测量的斑块钙化百分比正相关.虽然IVUS-VH的分辨率高,但与MSCT检测到的斑块特性相似.MSCT检测的混合斑块与IVUS-VH的TCFA密切相关.
作者:梁国庆;姜铁民;赵季红;李学文;冯凯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RI对评价体操运动员下肢骨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体操运动队员45次下肢MR检查结果,其中4例与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45次MR检查包括足部3例11次、踝关节6例13次、膝关节4例6次以及髋关节6例15次.所有足舟骨均变扁,并出现片状水肿,10次(90.91%)显示骨折线.所有胫骨远端骨骺变扁、碎裂,9次(69.23%)内踝、8次(61.54%)胫骨远端骨骺内出现大片水肿.3次(50.00%)股骨外侧髁、4次(66.67%)胫骨近端骨骺斑片状水肿;5次(83.33%)显示半月板退变,以内侧半月板后角几率高(4/6).5例13次股骨头变扁,并显示片状水肿;1例行9次检查显示了股骨头从损伤塌陷到逐渐恢复的过程.结论 MRI检查可以早期全面地显示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全貌,为早期进行康复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李勇;杨本涛;王振常;刘舒;陈青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脏炎性假瘤(IPL)的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炎性假瘤病例的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0例肝脏炎性假瘤呈单发孤立肿块,CT平扫9例表现为低密度,1例表现为稍高密度.动态增强扫描2例动、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无强化;3例动、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分隔状强化;4例动、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环形强化;1例动脉期和门脉期无强化,延迟期呈中心结节状强化.病理主要表现为大片凝固坏死及周边纤维组织包绕和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在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价值.
作者:黄斌;赵时梅;黄永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多普勒技术观察妊娠11+0~14+6周正常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 对230位正常妊娠孕妇在11+0~14+6周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同时观察胎儿心脏大血管.结果 主动脉血流速度高于主肺动脉和动脉导管,与孕周之间呈正相关,大动脉的射血时间与孕周之间呈正相关,而射血加速时间与孕周之间呈负相关;妊娠11~14周胎儿静脉导管显示率相对较低,而静脉导管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与孕周之间无相关性;至妊娠13周以后主动脉、主肺动脉、动脉导管的流速、射血时间和射血加速时间以及静脉导管的血流参数相对恒定.结论 妊娠13周以后可进行胎儿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但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观察难度较大.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可直接反映大血管本身状况,也可间接反应心脏的功能.当胎儿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时,有可能引起大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作者:钱敏;孙燕;吴青青;马玉庆;陈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末梢循环血流灌注状态,探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对3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右肾近包膜下皮质区进行分析,记录各项参数,包括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及三者的达峰时间,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VI,VFI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者的达峰时间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高血压组F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达峰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实验室检查肾功能出现异常之前,肾脏末梢血流灌注即可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末梢血管床减少,血流灌注量减低及血流灌注时间延长.彩色多普勒感兴趣区定量技术能够准确评价高血压早期肾脏末梢血流灌注.
作者:刘莹莹;吕清;项飞翔;王新房;张艳容;陈玉媛;李薇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肌间血管瘤(IMH)的MRI特征及其与病理分型、bF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均经手术证实的IMH 37例,术前均行MR平扫,光镜下观察切除标本与对应MRI改变,其中24例行bFGF免疫组化染色(常规SP法).结果 将本组37例病灶分为三种类型:A.局限型(7例,18.92%);B.单一肌肉弥漫型(10例,27.02%);C.多组肌肉弥漫型(20例,54.05%).37例中,35例 (94.59%)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不均一信号,37例(100%)病灶在T2WI上均表现为不均一信号.不同病理类型具有不同MRI分型分布比率(P<0.05),其中海绵状血管瘤多表现为C型,毛细血管瘤多表现为A或 B型,混合型与海绵状血管瘤相似.24例中,bFGF 阳性 14 例(14/24),bFGF 阴性 10 例(10/24),bFGF表达与MRI 信号特征无相关性(P>0.05),bFGF 表达与MRI分型有相关性(P<0.05),MRI C型多为bFGF阳性,MRI B型bFGF多为阴性.结论 IMH的MRI分型与其病例分型、bFGF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IMH的MRI特征能够反映其病理所见和瘤体内在的增殖能力.
作者:潘诗农;王丰哲;马颖;吴振华;郭启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2例复杂型先心病经RT-3DE检查后,应用Tomtec三维容量测量软件的心尖长轴8平面法进行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搏出量及射血分数等左心功能指标的测量,并用配对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术前(18.7±14.9)ml、(9.0±7.3)ml相比,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22.2±17.6)ml明显升高,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收缩末期容量(9.5±7.8)ml略升高,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则示术前后收缩末期容量(r=0.97)相关性高于舒张末期容量(r=0.95),提示术前左心功能降低主要与舒张末期容量较小有关.与术前相比,术后搏出量明显升高[(12.7±9.8)ml vs (9.6±7.6)ml],且术后射血分数(0.58±0.03 vs 0.52±0.03)也较术前增高,提示成功纠正左右心分流后左心功能改善,趋于正常.结论 通过对复杂型先心病作出精确的心功能定量评估,RT-3DE可完善复杂型先心病术前功能诊断,并对手术矫治和术后随访、预后判断等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国珍;黄国英;林其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42只.肿瘤接种后分别在第2~8周,随机抽取6只裸鼠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回声、边界,测量肿瘤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每次超声检查后,立即麻醉、解剖裸鼠,分离出前列腺肿瘤组织,卡尺测量肿瘤的大小,而后行HE染色.分析超声测量结果与卡尺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高频超声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96,P<0.001).超声观察前列腺种植肿瘤呈椭圆形,边缘规则,中低回声,2~3周肿瘤体积变化很小,4~6周肿瘤生长快,彩色血流信号丰富;7~8周生长减慢,内部出现无回声的液化坏死区,彩色血流信号减少,与周围边界不清.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的生长,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杨力;张万蕾;何宝华;徐涛;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诊断、疗效评估与复发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8F-FDG PET/CT结果.15例HD患者,1例治疗前、后均做了PET/CT显像,14例为治疗后患者.75例NHL患者,治疗前PET/CT显像24例,10例治疗前、后均进行PET/CT检查,41例仅治疗后显像.结果 15例HD患者,接受化疗和(或)放疗后PET/CT显像4例正常;4例改善或部分改善,7例进展或缓解后复发,其中仅8例CT、MR或超声见软组织影或淋巴结肿大.34例未治疗的NHL患者,PET/CT显像32例为阳性(94.12%),同期CT或MR的阳性率为85.71%.51例治疗后的NHL患者,23例PET/CT显像为正常(45.10%),9例改善或部分改善(17.65%),19例(37.25%)病灶有进展或缓解后又复发.结论 18F-FDG PET/CT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复发与残留的评价方面是灵敏而准确的方法.
作者:兰晓莉;张永学;谭旭波;吴志坚;贾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ACL撕裂MRI辅助征象的发生率,探讨其对ACL撕裂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膝关节关节镜检查和(或)治疗且有MRI资料患者中,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度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四个辅助征象,计算其对ACL撕裂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其在ACL撕裂和ACL完整患者中的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209例患者中,关节镜检查ACL撕裂36例,完整173例.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对ACL撕裂检出的敏感性分别为0.72、 0.64、0.31和 0.67,特异性为0.91、0.93、0.97和0.88,PPV为0.62、0.66、0.64和0.34;在ACL撕裂患者中发生率高于ACL完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骨平台后外侧或股骨外侧髁挫伤、外侧半月板后角向后移位、后交叉韧带夹角小于105度和半月板外周部垂直撕裂等征象与ACL撕裂相伴发生,认识这些征象有助于ACL撕裂的检出,特别是在ACL撕裂直接征象模棱两可时.
作者:龚静山;陈蓟;刘特;朱进;饶梓彬;潘晓华;陈宇;黄国鑫;徐坚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从全容积三维超声心动图(FV3DE)数据库中截取的感兴趣区切面观测量右室流出道的可行性.方法 18例法洛四联症患儿纳入研究,年龄(3.2±4.5)岁.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FV3DE和心血管造影同时测量右室流出道.FV3DE采用漏斗部、肺动脉瓣环、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或右肺动脉的横截面切面观进行测量.结果 漏斗部前后径的FV3DE和2DE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5,P=0.399).FV3DE显示漏斗部的前后径小于左右径(t=-13.968,P=0.000),提示法洛四联症漏斗部的横截面类似于椭圆形.肺动脉瓣环直径的FV3DE、2DE与心血管造影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心血管造影测值良好相关(r=0.899和r=0.839).左、右肺动脉直径的FV3DE、2DE与心血管造影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与心血管造影测值良好相关(左肺动脉:r=0.947和r=0.797;右肺动脉:r=0.987和r=0.831).从FV3DE数据库中截取的切面观还可测量漏斗部、肺动脉瓣环、肺动脉主干以及左、右肺动脉的横截面积,分别为(61.9±33.0)mm2、(64.9±32.5)mm2、(65.4±25.9)mm2、(34.9±17.1)mm2和(40.2±21.0)mm2.由FV3DE得到的肺动脉直径指数(PDI)和肺动脉截面积指数(PAI)与心血管造影的McGoon指数和Nakata指数均良好相关(r=0.877和r=0.983).结论 从FV3DE数据库中截取的切面观测量右室流出道的比传统2DE切面观的测值更准确.由FV3DE得到的PDI和PAI是反映肺动脉发育状况的可信指标.
作者:马晓静;黄国英;贾兵;刘芳;吴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62岁.半年前出现劳累性心绞痛,持续8~10 min,休息后自行缓解.因生气症状加重,口服硝酸甘油后缓解1~2 min,反复发作3 h,来院就诊.查体:双肺呼吸音清,心律60次/分钟,血压100/90 mmHg.心电图:ST:V4~V6 下移>0.05 mV.T:Ⅰ、Ⅱ、aVL、V4~V6双向倒置;胸片:心脏呈主动脉型,心胸比0.52;超声:左心室前壁及下壁运动减低,EF:60%;实验室检查:心肌酶学正常.
作者:高而立;苏海;王士军;宋继柱;陈菊华;王连民;侯义华;金明一;雷加吉;谭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脑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使用A方案(碘迈伦400 mgI/ml,流率0.5 ml/s);对照组分别使用B方案(300 mgI/ml,流率1.0 ml/s)或C方案(400 mgI/ml,流率1.0 ml/s),每次注射对比剂含碘量为0.5 g/kg体重,行脑CT同层动态扫描,获得兔大脑中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对比各方案兔大脑中动脉强化峰值到达时间(PT)及到达峰值时大脑中动脉的CT值.结果 大脑中动脉平均强化峰值分别为(164.67±5.16)HU、(163.00±7.13)HU、(193.50±5.13)HU,C方案高于A、B方案(P<0.01),A、B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三组方案测得大脑中动脉PT分别为5 s、5 s、4 s,C较A、B方案提前.结论 在兔脑CTA扫描中,使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以大大降低注射流率而对血管强化效果无明显影响;在注射流率相同情况下,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使血管显示更清晰.
作者:王广谊;梁长虹;刘红军;黄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在过去的5年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作者:黄国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脉输入函数在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脑血管CT成像(CTA)扫描中的运用及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表现特点.方法 对35例临床诊断脑缺血患者行CTP联合CTA检查,将CTP所得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作为脑血管CTA扫描的延迟时间,根据CTA和CTP的结果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以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作为延迟时间所得脑血管CTA图像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和颅内动脉三级分支结构.13例单侧颈内动脉中度及重度或闭塞患者病变侧达峰时间(TTP)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病变侧脑血容量(CBV)较健侧明显增高 (P<0.05).结论 利用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确定脑血管CTA扫描延迟时间具有较高准确性;灌注参数达峰时间(TTP)在显示颈内动脉中、重度或闭塞患者脑灌注缺损区具有较高敏感性.
作者:戴峰;高歌军;卢万俊;魏宏世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