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军
患者男,38岁.左颈肩部不适多年,左臂酸胀、麻木、易疲劳,举臂无力,活动后加重来诊.
作者:孙跃龙;杨东奎;郑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胎儿心脏三维超声计算机辅助诊断(SonoVCAD)在胎儿心脏常规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中孕期正常胎儿分为两组,A组18例,孕龄19~21周+6天;B组30例,22~25周.对全部胎儿心脏分别行SonoVCAD法和二维检查,SonoVCAD技术一次性重现胎儿心脏左、右心室流出道及胃泡切面,并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对两种方法所获得切面进行比较.结果 A组以SonoVCAD法重现的左、右心室流出道及胃泡位置切面的显示合格率与二维筛查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除左心室流出道外,SonoVCAD法重现的标准切面显示合格率与常规二维筛查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维容积数据采样时间明显短于二维筛查方法(P<0.05).结论 通过标准化数据获取与图像重现,SonoVCAD技术能够满足胎儿心脏筛查的要求.
作者:冯程;刘涛;吴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动脉悬带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评价右侧胸骨旁透声窗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并经螺旋或多排CT及手术证实的肺动脉悬带患儿4例,对比分析其各切面超声心动图表现特征,探讨右侧透声窗对该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心动图多切面均显示正常肺动脉分叉处左肺动脉缺失;右侧胸骨旁切面清晰显示迷走左肺动脉起始部和整个中、远段走行4例;剑下短轴切面清晰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3例,1例模糊;左侧胸骨旁短轴切面清晰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2例,模糊2例;胸骨上窝短轴切面仅显示左肺动脉起始部2例,较模糊.结论 右侧胸骨旁透声窗对提高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悬带的准确率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耿斌;张桂珍;穆继贞;茅卫卫;吴江;金梅;罗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动脉输入函数在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脑血管CT成像(CTA)扫描中的运用及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表现特点.方法 对35例临床诊断脑缺血患者行CTP联合CTA检查,将CTP所得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作为脑血管CTA扫描的延迟时间,根据CTA和CTP的结果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以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作为延迟时间所得脑血管CTA图像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和颅内动脉三级分支结构.13例单侧颈内动脉中度及重度或闭塞患者病变侧达峰时间(TTP)与健侧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病变侧脑血容量(CBV)较健侧明显增高 (P<0.05).结论 利用动脉输入函数峰值时间确定脑血管CTA扫描延迟时间具有较高准确性;灌注参数达峰时间(TTP)在显示颈内动脉中、重度或闭塞患者脑灌注缺损区具有较高敏感性.
作者:戴峰;高歌军;卢万俊;魏宏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观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面积的大小及其在心动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评价房间隔缺损的面积变化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RT-3DE技术对30例S-ASD患者进行实时三维成像,测量心动周期中各帧S-ASD的面积,并由此计算出各帧面积所占大面积的百分比及S-ASD面积变化率,并分析S-ASD面积变化率与年龄、心率、分流量(Qp/Qs)、平均面积之间有无相关性.结果 在心动周期各时相中,S-ASD面积收缩末期大(6.37±1.17)cm2,舒张末期小(3.17±0.68)cm2;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舒张晚期,S-ASD面积的变化较小;舒张中期及收缩中、晚期,S-ASD面积的变化较大.S-ASD面积的变化率与年龄呈低度负相关(r=-0.577,P<0.05),与Qp/Qs、心率、平均面积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S-ASD的面积在心动周期各时相中有典型的动态变化特征,RT-3DE可直观地显示并动态地探测这种变化特征.
作者:孙丹丹;任卫东;陈昕;唐力;马春燕;李楠;张立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42只.肿瘤接种后分别在第2~8周,随机抽取6只裸鼠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的形态、回声、边界,测量肿瘤大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血流分布情况.每次超声检查后,立即麻醉、解剖裸鼠,分离出前列腺肿瘤组织,卡尺测量肿瘤的大小,而后行HE染色.分析超声测量结果与卡尺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高频超声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呈高度正相关(r=0.996,P<0.001).超声观察前列腺种植肿瘤呈椭圆形,边缘规则,中低回声,2~3周肿瘤体积变化很小,4~6周肿瘤生长快,彩色血流信号丰富;7~8周生长减慢,内部出现无回声的液化坏死区,彩色血流信号减少,与周围边界不清.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监测裸鼠前列腺原位种植肿瘤模型的生长,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杨力;张万蕾;何宝华;徐涛;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发现高度可疑肺栓塞(PE)患者合并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P)的价值.方法 将161例临床及螺旋CT扫查高度可疑肺栓塞患者,按照是否有形成血栓危险因素和(或)深静脉血栓(DVT)症状分为两组.凡具有上述条件之一者为组1患者,共计118例;既无DVT症状也无危险因素者为组2,共计43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组1有DVT者15例,其中发生在膝及膝以上者4例,发生在小腿者11例.组2无一例发现有DVT(95%可信度).组2在除外DVT的阴性预见性为100%(95%的可信度).结论 超声对发现高度可疑肺栓塞患者下肢DVT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利芳;张珊珊;赵艺超;于蕾;王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复杂型先心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22例复杂型先心病经RT-3DE检查后,应用Tomtec三维容量测量软件的心尖长轴8平面法进行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搏出量及射血分数等左心功能指标的测量,并用配对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与术前(18.7±14.9)ml、(9.0±7.3)ml相比,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22.2±17.6)ml明显升高,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收缩末期容量(9.5±7.8)ml略升高,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则示术前后收缩末期容量(r=0.97)相关性高于舒张末期容量(r=0.95),提示术前左心功能降低主要与舒张末期容量较小有关.与术前相比,术后搏出量明显升高[(12.7±9.8)ml vs (9.6±7.6)ml],且术后射血分数(0.58±0.03 vs 0.52±0.03)也较术前增高,提示成功纠正左右心分流后左心功能改善,趋于正常.结论 通过对复杂型先心病作出精确的心功能定量评估,RT-3DE可完善复杂型先心病术前功能诊断,并对手术矫治和术后随访、预后判断等有指导意义.
作者:陈国珍;黄国英;林其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包含纳米材料、纳米器件以及纳米表征测量等的纳米技术,对生物、医学的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利用纳米材料独特的颗粒及光学、电学等特性,结合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如光学成像、CT、PET/SPECT、MRI及超声成像(US)等,有可能在肿瘤发生初期进行早期特异性检测和有效的靶向治疗,使影像医学从对传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到分子水平成像,实现靶向分子成像,探索疾病的分子水平变化,在疾病早期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杨芳;吉民;顾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方法 将60例头颈CTA随机分为A(常规方案)、B(优化方案)两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案与优化方案进行动脉血管成像,对形成图像进行评价,数据经SPSS 12.0软件处理.结果 B组无注射侧头臂静脉伪影干扰,颈总动脉及椎动脉起始段图像质量显著提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颈动脉远侧段图像质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B组颅内静脉显影淡、动脉显示质量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客观测量B组颅内静脉CT值降低、与动脉环差值明显增大,与A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64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成像优化方案,能有效消除注射侧头臂静脉伪影干扰并降低颅内静脉显示程度,显著改善颈部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的显示能力.
作者:唐小锋;盖青竹;张光辉;彭磊;任有宽;马恒;徐永忠;曲德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形态学CT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22例ICC的CT表现,依据肿瘤的形态特征对ICC分型.结果 22例肿瘤患者中:肿块型9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肿瘤,不伴周围胆管扩张;管周浸润型4例,表现为沿胆管纵轴生长的树枝状肿瘤,伴周围胆管扩张;管内生长型2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肿瘤结节位于扩张的胆管内;肿块并管周浸润型7例,表现为肝内结节状肿瘤,伴周围胆管扩张.结论 不同形态类型ICC的CT表现不同.CT检查能够对ICC进行准确形态学分型,对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典学;李文华;姜传武;杨世锋;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病例1,男,60岁.以胡言乱语1个月为主诉入院.饮酒30年,日饮白酒500g左右,1个月前出现失眠、胡言乱语、无故发笑、行走不稳,半个月前出现双眼视力下降.
作者:陈利军;陈士新;郭芳琼;万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核素显像观察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变化,研究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对于心肌修复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4例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非随机法(患者意愿)分为两组.细胞移植组(BM-MNCs组)10例,经冠状动脉骨髓细胞注射+介入治疗+标准药物治疗;对照组14人,介入治疗+标准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移植术前、术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心肌灌注静息显像及平衡法门控心室显像.结果 术后12个月BM-MNCs组心肌血流灌注评分明显改善(46.67±3.44 vs 29.00±4.50,P=0.0015),对照组较术前无明显改变(46.33±2.80 vs 47.00±4.12,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9.00±4.50 vs 47.00±4.12,P=0.0157).BM-MNCs组心肌梗死区面积明显减少[(38.00±3.86)% vs (29.44±4.73)%,P=0.0009],对照组术后无显著变化[(32.70±5.02)% vs (30.30±4.92)%],两组间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门控心血池显像结果示:移植组术后12个月LVEF值可见轻度升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超声心动图一致.结论 核素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BM-MNCs移植后的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肌梗死区域血流灌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心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张卫方;张燕燕;徐艳;马婧;李欣欣;王荣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孕妇,28岁,孕1产0,停经35周.因外院B超提示胎儿羊膜腔内囊性肿物,来院进一步检查.
作者:廖瑞真;刘倚河;郑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床旁胸片的影像特点,分析其与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值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床旁胸片及临床资料.结果 91例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床旁胸片表现为炎症者43例(47.25%),肺水肿1例(1.10%),不能确定者3例(3.30%),两者并存26例(28.57%),急性呼吸窘综合征(ADRS)8例(8.79%),其他患者10例(10.99%);床旁胸片表现与PEEP值同步变化者3例,不同步变化者73例,无法比较者15例.结论 床旁胸片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韩丹;贺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男,40岁.间断性胸痛9天,加重4天入院,无胸腹部外伤史.X线胸片示右肺下叶肋膈角区类圆形高密度块影,大小约7.12×5.08cm(图1).
作者:刘清宇;王毅;何勇;张伟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安非他明成瘾患者情绪损伤特殊脑区的激活.方法 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处理,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像素强度阈值[T=3.11,P<0.001(uncorrected)]的像素构成统计参数图,探讨12例安非他明成瘾患者和12例健康受试者观看安非他明、悲哀、喜悦线索图片时的脑区的激活情况.结果 安非他明成瘾患者在观看安非他明线索图片时,前扣带回表现出显著激活(tmax = 11.7,P<0.001),观看高兴、悲哀线索图片时前扣带回无显著激活(P>0.05);健康受试者在观看各类线索图片时,前扣带回均无显著激活(P>0.05).在观看高兴、悲哀图片时,安非他明成瘾患者额叶的部分区域激活弱于健康受试者 (P>0.05).结论 安非他明成瘾患者有较广泛的情绪损伤.
作者:马树华;乐洪波;廖玲敏;王兆新;张文校;程晓玲;贾宝辉;黄宝俊;李玉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脑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使用A方案(碘迈伦400 mgI/ml,流率0.5 ml/s);对照组分别使用B方案(300 mgI/ml,流率1.0 ml/s)或C方案(400 mgI/ml,流率1.0 ml/s),每次注射对比剂含碘量为0.5 g/kg体重,行脑CT同层动态扫描,获得兔大脑中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对比各方案兔大脑中动脉强化峰值到达时间(PT)及到达峰值时大脑中动脉的CT值.结果 大脑中动脉平均强化峰值分别为(164.67±5.16)HU、(163.00±7.13)HU、(193.50±5.13)HU,C方案高于A、B方案(P<0.01),A、B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三组方案测得大脑中动脉PT分别为5 s、5 s、4 s,C较A、B方案提前.结论 在兔脑CTA扫描中,使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以大大降低注射流率而对血管强化效果无明显影响;在注射流率相同情况下,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使血管显示更清晰.
作者:王广谊;梁长虹;刘红军;黄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RI对评价体操运动员下肢骨关节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体操运动队员45次下肢MR检查结果,其中4例与X线平片、CT检查结果比较.结果 45次MR检查包括足部3例11次、踝关节6例13次、膝关节4例6次以及髋关节6例15次.所有足舟骨均变扁,并出现片状水肿,10次(90.91%)显示骨折线.所有胫骨远端骨骺变扁、碎裂,9次(69.23%)内踝、8次(61.54%)胫骨远端骨骺内出现大片水肿.3次(50.00%)股骨外侧髁、4次(66.67%)胫骨近端骨骺斑片状水肿;5次(83.33%)显示半月板退变,以内侧半月板后角几率高(4/6).5例13次股骨头变扁,并显示片状水肿;1例行9次检查显示了股骨头从损伤塌陷到逐渐恢复的过程.结论 MRI检查可以早期全面地显示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全貌,为早期进行康复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李勇;杨本涛;王振常;刘舒;陈青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女,51岁.反复发作头痛3年、加重2周入院.体验:右顶部见肿块如鹌鹑蛋大,坚硬如石,压痛.
作者:张富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