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MR R2* mapping技术评估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肝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以固定剂量对大鼠右半肝进行单次放疗,制备急性放射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于放疗前、放疗后1个月(A组)、2个月(B组)和3个月(C组),分别行T1WI、T2WI及R2*扫描.扫描后处死大鼠行病理学检查、评估肝纤维化分期.测定大鼠左、右半肝的T1WI和T2WI的信号强度及R2*值,分析R2*值与大鼠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终7只大鼠死亡,A组8只、B组8只、C组7只纳入研究.A、B、C组大鼠肝左叶及右叶相对T1、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后3组肝右叶R2*值均高于肝左叶(P均<0.05).3组组间两两比较,肝右叶R2*值随放疗后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肝左叶的R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前大鼠肝右叶R2*值为(38.42±5.69)Hz,S0期大鼠肝右叶R2*值为(50.75±6.12) Hz,S1期为(58.73±6.40) Hz,S2期(64.34±5.87)Hz.肝右叶R2*值与病理分期呈高度正相关(rs=0.819,P<0.05).结论 R2*值可用于准确反映SD大鼠急性放射性肝损伤模型早期纤维化程度.
作者:马荣;崔盟;张冬;史长征;罗良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评价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价值.方法 将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高脂喂养-免疫损伤法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斑块应变对比值(SR),检查结束后取病理标本行油红“O”染色及HE染色,构建ROC曲线分析斑块SR在评价斑块稳定性上的诊断价值.结果 造模前两组间血清TC、TG、LD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结束后模型组血清TC、TG、LDL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大体标本油红“O”染色示动脉管腔内大片红染的粥样斑块,病理切片HE染色见粥样斑块形成,造模成功率100%,不稳定斑块数量占60.00%(6/10);ROC曲线分析示超声SR值诊断不稳定斑块有较好的敏感度(83%)和特异度(75%),SR值诊断界值为2.22,曲线下面积为0.83(P<0.05).结论 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SR值可用于斑块半定量分析,在评价动物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江珍珍;刘夏天;夏国园;马彩叶;颜佳凤;赵伟英;侯传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与CEUS评估兔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及早期诊断活动性滑膜炎的价值.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对模型组(n=25)以卵蛋白诱导建立双膝关节RA模型,对照组(n=5)相应时间点仅注射生理盐水.对两组均于多普勒超声和CEUS检查后进行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价多普勒超声及CEUS对活动性滑膜炎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CEUS增强程度分级与滑膜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模型组23只兔建模成功,46个膝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红肿,模型组多普勒超声与CEUS均可反映滑膜炎症.对照组膝关节均无明显变化.多普勒超声对兔RA模型膝关节活动性滑膜炎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0.56%(29/36)、60.00% (6/10)、76.09% (35/46);CEUS分别为94.44% (34/36)、90.00%(9/10)、93.47% (43/46);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35、4.25、5.11,P均<0.05).多普勒超声血流分级(rs=0.557,P<0.05)、CEUS增强程度分级(rs=0.715,P<0.01)均与滑膜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多普勒超声和CEUS均可反应兔RA模型膝关节滑膜病理改变,CEUS对活动性滑膜炎的诊断效能更优.
作者:陈树强;叶真;刘晖;曾锦树;许翔;包中涛;郑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白质病变(WMLs)相关性跌倒患者的脑静息态fMRI(rs-fMRI)特征.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60岁以上的WMLs患者40例,均接受rs-fMRI检查,根据Tinetti平衡和步态量表划分为跌倒风险组(Tinetti<25,n=11)及对照组(Tinetti≥25,n=29).应用SPM 8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识别跌倒风险患者脑网络内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并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跌倒风险组的MMSE(t=4.04,P<0.01)及MoCA(t=3.88,P<0.01)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跌倒风险组的记忆网络(MeN)脑功能连接减弱(t=2.87,P=0.01);带状盖任务控制网络(CON)和腹侧注意网络(VAN)的功能连接减弱(t=2.59,P=0.01);默认网络(DMN)和额顶任务控制网络(FPN)的功能连接增强(t=-2.13,P=0.04),所有WMLs患者的MeN网络内功能连接与MoCA评分(r=0.39,P=0.01)呈正相关;DMN和FPN功能连接与MMSE(r=-0.40,P=0.01)及MoCA(r=-0.37,P=0.02)呈负相关.结论 具有跌倒风险的WMLs患者存在脑网络内及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异常,并与其认知功能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正然;常天静;王子璇;张玮艺;詹亚峰;刘勇;王春雪;沈慧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三维双回波磁共振动静脉成像(3D双回波MRAV)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0例拟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术前行三维时间飞跃(3D TOF)序列和3D双回波MRAV序列成像,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成像方法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动、静脉压迫三叉神经的一致性和效能.结果 3D双回波MRAV成像的SNR和CNR低于3D TOF法(t=4.50、7.43,P均<0.001).3D双回波MRAV诊断压迫三叉神经的动脉、静脉责任血管的敏感度为97.22% (35/36),特异度为83.33% (20/24),准确率91.67% (55/60),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82);3D TOF诊断动脉、静脉压迫三叉神经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9.44%(25/36)、95.83%(23/24),准确率为80.00%(48/60),一致性低于3D双回波MRAV(Kappa=0.61).结论 3D双回波MRAV序列可显示三叉神经根部与动、静脉位置关系,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戴艳芳;陈楠;李坤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追踪技术探讨有听力损害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听觉中枢传导通路的纤维显微结构改变.方法 收集存在听力损害的MS患者15例(MS组),其中单侧听力损害8例,双侧7例;另收集健康对照组15名.以MS组和对照组脑干内外侧丘系(LL)、中脑下丘(IC)分别为ROI1、ROI2进行DTI;再借助纤维追踪技术观察两侧颞横回(ROI3)中枢听觉皮层的纤维走行,比较两组不同ROI神经纤维的FA、ADC值,并分析MS组单侧听力损害患者有差异的DTI参数值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EDSS)评分和病程的相关性.结果 MS组双侧听力损害患者的听觉传导通路ROI1 (P=0.016)、ROI2 (P=0.038)、ROI3(P=0.007)的FA均低于对照组,ROI1 (P=0.016)、ROI2(P=0.039)ADC值高于对照组,ROI3的ADC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MS组单侧听力损伤患者的损伤侧仅ROI1 (P=0.022)、ROI3(P=0.029)FA低于对照组.MS组单侧听力损害患者有差异的DTI参数值与EDSS评分、病程均无相关性.结论 MS患者中枢听觉传导通路DTI参数存在异常,可为临床听力损害提供直接证据.
作者:郭油油;李咏梅;刘义;张小辉;时晓清;廖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反映动脉僵硬度的可靠指标,为临床评估动脉硬化提供了重要信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WV作为能够定量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其检测效能和应用价值得到不断的提升,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所认可.本文就PWV评价动脉僵硬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任波;贺鹏;顾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近年来,MRI超快速扫描技术不断发展,部分解决了胎动伪影的难题,使MRI在胎儿及胎盘检查中的优势突显,目前已成为超声诊断胎儿及胎盘异常的有力补充.MR T2WI在观察胎盘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DWI、MRS等功能成像亦可用于胎盘功能评价,多种MRI扫描技术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清晰、直观的影像学资料.本文主要对目前MRI评价胎盘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龚娜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前列腺癌严重影响男性健康.MR分子影像学结合了MRI和分子影像学优势,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就前列腺癌的MR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闵祥德;王良;冯朝燕;张配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心脏-血管耦联指心脏与血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心血管系统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及佳效能的一个关键因素.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价心血管耦联并获取耦联指数.该指数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变,反映心血管变化的本质,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对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血管耦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江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随着超声诊断新技术的进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以其快速、非侵入性、可重复性、实时、可定量检测等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腺、甲状腺、肝脏、肾脏、前列腺等部位成像中,其在肠道肿瘤、炎症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肠道疾病的分期分级、疗效的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也逐步开展.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特点、应用现状、价值进行综述.
作者:王斐倩;阮骊韬;杨锦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雷诺现象是由于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血管痉挛收缩、微循环障碍引起供血不足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多种疾病的伴发症状,与疾病的进展及并发症有密切关系,是影响疾病预后及疗效的重要因素.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和技术被应用于雷诺现象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将影像技术在雷诺现象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谌芳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静脉瘤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静脉瘤栓患者的PET/CT资料,观察瘤栓放射性摄取程度及形态学改变,测量瘤栓及原发肿瘤的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按照美国Mayo Clinic 瘤栓分级标准,采用PET/CT及增强CT分别对20例肾脏肿瘤导致的下腔静脉瘤栓进行分级.分析静脉瘤栓与原发肿瘤SUVmax的相关性和PET/CT与增强CT对瘤栓分级的一致性.结果 瘤栓共累及53个静脉节段,以下腔静脉(n=16)、肾静脉(n=16)及门静脉(n=7)为主;瘤栓代谢高于血池本底51个,等于或低于血池本底各1个;48个呈条状,5个呈结节状;41个伴静脉增宽,31个患者瘤栓与原发肿瘤相延续.静脉瘤栓平均SUVmax为7.54±5.06,原发肿瘤平均SUVmax为9.25士6.17,二者呈正相关(r=0.76,P<0.001).PET/CT明确诊断静脉瘤栓31例,诊断正确率为91.18%(31/34).PET/CT与增强CT对瘤栓分级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P<0.001).结论 18F-FDG PET/CT对静脉瘤栓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乐;张卫方;张燕燕;赵梅莘;侯小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SWAN)序列的R2*值预估肝细胞癌(HCC)病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共71个病灶)接受1.5T MR(含ESWAN序列)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患者的影像资料,按照病理学分级分为3组,其中低分化组25个,中分化组25个,高分化组21个病灶.由2名观察者分别测量各组HCC实质区的R2*值,检验2名观察者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并分析R2*值与HCC病理级别的相关性,对不同级别HCC的R2*值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ROC曲线评估R2*值预估低级别HCC的效能并确定界值.结果 2名观察者测量各组数据的一致性很好(ICC>0.75).R2*值与HCC病理分级呈弱相关(rs=0.493,P<0.001),低、中和高分化组HCC的R2*值分别为(30.57±9.95)Hz、(21.07±5.11)Hz和(19.08±4.83)Hz,低、中分化组间及低、高分化组间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中、高分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应用R2*值预估低分化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以R2*值=21.96 Hz为界值,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73.9%.结论 R2*值可作为MR非强化方式预估低分化HCC的定量指标.
作者:田士峰;刘爱连;郭维亚;刘静红;邓锡佳;陈安良;徐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经病理证实为GEP-NENs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其中33例胃肠道NENs患者均接受CT检查;15例胰腺NENs患者中,9例只接受CT检查,4例只接受MR检查,2例同时接受CT及MR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48例GEP-NENs患者中,15例(15/48,31.25%)位于胰腺,其次为胃部12例(12/48,25.00%)和直肠11例(11/48,22.92%),其他部位较少见.G1级12例(12/48,25.00%),G2级11例(11/48,22.92%),G3级20例(20/48,41.67%),混合腺NENs有5例(5/48,10.42%).突触素阳性46例(46/48,95.83%),嗜铬粒蛋白A阳性36例(36/48,75.00%).胰腺NENs主要位于胰头及体尾部,大小、形状、生长方式不一,可有囊变坏死及钙化;CT平扫呈等或低密度;MR平扫T1WI为等(低)信号,T2WI为等(高)信号,增强后强化方式多样.33例胃肠NENs CT平扫可见管壁增厚或局部软组织结节、肿块影;增强扫描12例(12/33,36.36%)呈均匀中度强化,11例(11/33,33.33%)呈不均匀且不规则强化.结论 胰腺、胃、直肠是GEP-NENs的好发部位,其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均不具特异性.
作者:路涛;蒲红;陈光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MSCT增强扫描在要儿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婴儿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CT表现,包括形态与分布、病灶大小、密度、病灶边缘、强化特点及有无动脉静脉瘘.结果 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单发5例,局限于单侧肝叶,大径15~106 mm,平均(51.40±31.53)mm;多发4例,弥漫分布于肝左、右叶,大径12~99 mm,平均(45.75±32.89)mm;2例平扫呈等密度,7例呈低密度;CT值25~46 HU,平均(37.78±22.17)HU,2例肿块内有条状、点状钙化.单发病灶边缘欠清楚,多发病灶边缘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7例病灶边缘呈花瓣状、结节状明显强化,内部呈条状、结节状强化,CT值139~263 HU,平均(188.89±98.42) HU,与主动脉密度相似;2例完全强化.门静脉期对比剂逐渐向中心填充.平衡期除2例不完全填充外,7例完全填充,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7例动脉期门静脉同时显影,2例肝静脉与肝动脉同期显影;血管VR见肝静脉与病变连接呈“棒棒糖”样.结论 平衡期肿瘤完全充填对比剂是婴儿血管内皮细胞瘤特征性强化表现,增强CT对发现其并发症肝动脉-肝静脉瘘、肝动脉-门静脉瘘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多成;肖忠;廖敬波;欧常学;陈传明;劳国荣;靳瑞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儿男,14岁.因“右颈部包块1个月,呼吸困难、颜面浮肿1周”入院.查体:呼吸20次/分,右锁骨上触及多个淋巴结,约1.12 cm×2.10 cm,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右下肺叩诊浊音,右肺呼吸音低.CT:纵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约10.52 cm×10.50 cm×13.54 cm,CT值约55 HU,增强后呈轻度强化(图1A),CT值约65 HU,气管及心脏受压明显(图1A),病变包绕上腔静脉(明显受压变窄,直径约2.41 mm,图1B)、主动脉弓(图1A)及其分支,各血管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右颈根部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密度不均匀,可见浅分叶;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图1B);右背侧胸膜增厚.双肾皮质多发类圆形稍高密度灶,平扫CT值约54 HU,增强后呈轻度强化,CT值约67~79 HU(图1C).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弥漫分布,少数细胞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易见.骨髓穿刺检查:异常淋巴细胞4%(口头报告).
作者:张越;向述天;苏云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男,62岁,无明显诱因左腰痛伴恶心3天入院.查体:左肋下触及成人手掌大小且质地偏硬肿物,伴压痛.CT检查:平扫示左侧肾周间隙约2.0 cm×17.6 cm×22.0 cm大小脂肪密度肿块,边界清,密度不均,内可见分隔及斑点状钙化,并可见出血(图1);肾皮质局部楔形缺损与病灶相连,左肾及肠管推向内前方(图2).增强示肿瘤内可见粗大血管影,左肾动脉分支穿过肾皮质延伸至肿块内,肿块内供血动脉呈小瘤样扩张,直径约6 mm(图3).CT诊断:左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左后腹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上腹膜后大小约20 cm× 15 cm肿物,大部分左肾被包裹,肿瘤与左肾及腹膜黏连明显,肿瘤部分坏死、内有出血.病理诊断: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图4).
作者:尹莲实;金光玉;刘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男,81岁,右侧阴囊红肿1周就诊.尿常规检查:白细胞+++,红细胞+++,白细胞镜检50~60个/HP.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9×109/L,中性粒细胞79.8%.超声检查:双侧睾丸大小形态正常,右侧阴囊根部见低回声(图1),大小65 mm×41 mm×42 mm,边界清晰,回声不均匀,与阴茎海绵体紧密相连,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右侧阴茎海绵体似见回声中断(图3).超声诊断:右侧阴囊根部异常包块,考虑血肿(右侧阴茎海绵体折断可能).CT检查:阴茎及阴囊皮下间隙内有积液,局部囊性灶,似位于阴囊外,感染性病变?外科入院后行阴囊切开探查术,手术见阴囊内脓性包块,脓腔破溃有缺口(图4).
作者:黄淑英;詹嘉;陈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男,54岁,因“发热伴突发右侧肢体无力2天”就诊.既往因反复发热、口腔溃疡2年,诊断为白塞综合征.查体: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右侧肢体肌力Ⅴ级,肌张力降低;指鼻试验、轮替实验、跟膝胫实验均为右侧无法完成,左侧正常;右侧偏身痛觉减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2.22×109/L,血沉36 mm/h,超敏C反应蛋白17.067 mg/L,脑脊液蛋白1 117 mg/L,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 9 mg/dl,脑脊液免疫球蛋白A 2 mg/dl.MRI:中脑及脑桥左侧、左侧丘脑、左侧内囊后肢及基底核区见不规则团片状异常信号,大小4.7 cm×2.8 cm,T1WI(图1A)呈低信号;T2WI(图1B)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边界不清,病灶周围伴水肿;DWI(图1C)呈高信号,边缘环绕低信号环;增强扫描(图1D)病变呈不规则类地图样不均匀强化.MRI诊断:小血管炎性病变可能.
作者:郝丽;邴晶;谭晓天;付煜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男,32岁,2010年曾无明显诱因偶尔出现胸痛,未行任何治疗.2015年9月胸部CT体检时提示中纵隔肿物.患者否认结核病史,吸烟10年,每天平均15支.CT检查:上腔静脉后、气管右前间隙内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图1A),大小约4.0 cm×3.0 cm,边缘光整,内部密度不均匀,中心片状稍低密度区平扫CT值约12 HU,边缘平扫CT值约36 HU;增强扫描示病灶边缘轻中度强化(图1B),CT值约44 HU,中心低密度区未见强化.CT提示中纵隔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患者行胸腔镜下中纵隔肿物切除术.术中肉眼观察肿物大小约为4.0 cm×3.0 cm×2.5 cm,呈灰黄间灰红色,质地脆,有部分包膜,局部囊性变.
作者:赛金海;金凤强;刘爱连;李智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女,55岁,因“半年前发现右侧颈部包块”就诊.查体:右侧腮腺区皮肤正常,表面稍隆起,触及大小2.0 cm×1.0 cm包块,质硬,活动度差;右侧颈部触及多个包块,大者1.0 cm×0.8 cm,质稍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可.超声检查:右侧腮腺内探及大小1.9cm×1.1 cm低回声,呈分叶状,边界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A).右侧颈部探及多个低回声,边界清,形态规则,可见线状血流信号(图1B).诊断:右侧腮腺内肿块,考虑多形性腺瘤;右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CT检查:右侧腮腺区软组织密度影(图1C);考虑为多形性腺瘤;右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右侧颈部淋巴结细针穿刺细胞学: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作者:周爱云;郭素萍;肖帆;黄绍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女,42岁,因“发现右颞部肿物18个月,出现压痛半月余”于我院就诊.查体:右颞部可见隆起似“杏核”大小肿物,活动度差,轻度压痛,肿物表面及周围皮肤无明显异常.MRI:平扫见右侧颞肌内椭圆形长T1长T2信号肿物(图1A),约27.85 mm×28.56 mm×47.12 mm,液体抑制翻转恢复(fluid attenuation inverse recovery,FLAIR)序列呈不均匀低信号,DWI未见明显扩散受限,ADC图呈高信号,病变周围软组织稍增厚,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图1B).影像诊断:考虑良性囊肿性病变.
作者:李飞;任翠萍;程敬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男,47岁,糖尿病病史4年余,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体检CT平扫发现左肾占位.1天后复查,增强CT:左肾见一软组织占位(图1A),内见小片状坏死区,边界清晰,增强呈“快进快退”.左下腹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图1B),密度均匀,边界清晰,边缘见点状钙化灶,增强呈均匀明显强化,周围见多发小淋巴结,中心见裂隙样低密度影.胃贲门处见软组织密度肿块(图1B),密度均匀,长轴与贲门黏膜平行,增强呈轻度渐进性均匀强化.诊断:左肾肾癌;腹腔内占位,考虑间质瘤?贲门占位,考虑神经源性肿瘤?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左肾根治性切除术、腹腔肿物切除术及近端胃大部切除术.
作者:王全忠;郭华;高剑波;梁盼;张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女,30岁.主诉“发现左额部肿物2年余,逐渐增大”.查体:左额部隆起肿物,光滑质硬,表面皮肤无红肿,按压稍痛.CT检查:骨窗示额骨左侧骨质轻度膨胀性骨质破坏,累及颅板全层,外板毛糙,其外可见软组织肿块.MR检查:平扫示额骨左侧类椭圆形肿块,约5.3 cm×2.3 cm×2.5 cm,T1WI、T2WI信号与脑实质相仿(图1A、1B);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硬脑膜增厚并呈条状强化(图1C).行左额颅骨切除-钛网修补术,术中所见:肿块包膜完整,侵及硬脑膜,与脑实质表面无粘连.镜下(图2)见骨组织内瘤细胞呈多角形,排列呈巢状、小梁或腺泡状;有富含血管的纤维组织或薄壁血窦分隔;瘤细胞胞浆丰富,呈颗粒状、丝状或空泡状;核圆形、卵圆形,核仁明显.免疫组化示:CD56(NK-1)(+),CgA(-),Ki-67(+<5%),NSE(+),S-100(支持细胞+),Syn(-).病理诊断:额骨副神经节细胞瘤.
作者:尚劲;刘杨颖秋;苗延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患者女,63岁,主因“间断心前区不适10年,加重3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近10年来血压控制良好.体格检查:双肺呼吸音清,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率64次/分,律齐,血压140 mmHg/79 mmHg.心电图提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ST T异常.超声提示:左心房扩张,升主动脉轻度扩张,主动脉瓣钙化伴少量反流,三尖瓣少量反流.冠状动脉CTA:左心室流出道右侧膜性室间隔房室部可见一瘤样扩张,突向右心房,直径约3.1 cm,瘤壁呈蛋壳样钙化,瘤腔大部分为瘤栓充填,并与左心室流出道相通(图1).CTA诊断:室间隔膜部瘤伴瘤内血栓形成.
作者:赵庆秋;纪红;陈英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对不典型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30例(不典型乳腺癌组)和纤维腺瘤32例(纤维腺瘤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DCE-MR检查,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分数(Vp),比较两组各参数的统计学差异,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不典型乳腺癌组Ktrans、Kep、Ve、Vp分别为(1.49±0.55)min-1、(0.70±0.02)min-1、0.78±0.19、0.26±0.13,纤维腺瘤组KtRANS、Kep、Ve、Vp分别为(0.64±0.23)min-1、(0.30±0.23)min-1、0.63±0.25、0.33±0.14;两组间Ktrans、Ve、K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ep、Ve诊断不典型乳腺癌和纤维腺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0.88、0.68,敏感度为86.7%、86.7%、83.3%,特异度为93.70、81.2%、46.9%.结论 DCE-MRI可准确评估病变的微循环,对纤维腺瘤和不典型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晶;唐桂波;杨国财;刘金昊;郭建忠;张爱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术前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分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67例术前接受能谱CT扫描的NSCLC患者,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分为低分化组(n=32)和中高分化组(n=35),比较2组肿瘤径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肿瘤坏死率、远处转移阳性率及各期能谱CT定量参数,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低分化组肿瘤径线、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及肿瘤坏死率均大于中高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远处转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低分化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能谱曲线K40~65keV、平扫有效原子序数、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水)浓度均低于中高分化组,而平扫水(碘)浓度高于中高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平扫能谱曲线K40~65kev曲线下面积(0.802)大,以0.67为诊断阈值,其诊断不同分化程度NSCLC的敏感度为77.1%,特异度为81.2%.结论 能谱CT定量参数对评估NSCLC的分化程度有一定价值,可为术前判断肺癌病理分级提供依据.
作者:李琦;罗天友;黄兴涛;吴景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合并分支动脉假性动脉瘤(BAPs)与合并溃疡样病变(ULP)的MSCT表现及其转归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急性IMH的MSCT影像资料,观察测量IMH的分型、IMH范围内的主动脉大外径、血肿大厚度及是否合并BAPs/ULP,测量IMH合并BAPs/ULP的宽度、深度及长度,并对二者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81个BAPs随访(21.6±12.5)个月,46个(46/81,56.79%)吸收,15个(15/81,18.52%)缩小,8个(8/81,9.88%)稳定,12个(12/81,14.81%)扩大.BAPs深度与其能否吸收显著相关(P<0.001),OR=2.824,OR的95%置信区间为(1.760,4.531).34个ULP随访(24.8±18.0)个月,14个(14/34,41.18%)扩大,8个(8/34,23.53%)稳定,2个(2/34,5.88%)吸收,10个(10/34,29.41%)发生主动脉终点事件(3个形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个形成动脉瘤).IMH合并BAPs与IMH合并ULP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59,P<0.001).结论 急性期IMH常合并BAPs或ULP,MSCT可对二者进行鉴别,且能在随访中观察其动态演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许佳文;张艳;王晓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对150例宫颈病变患者(150个病灶)行经阴道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获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弹性模量大值和平均值,以病理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弹性参数诊断宫颈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诊断宫颈癌53例(53个病灶),癌前病变97例(97个病灶).弹性模量大值、平均值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78(Z=3.53,P<0.05).当弹性模量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以32.38 kPa、30.16 kPa作为诊断截断值时,诊断宫颈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79%(46/53),90.72%(88/97),89.33%(134/150)和66.04%(35/53),80.41%(78/97),75.33%(113/150).结论 经阴道超高速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宫颈癌有重要的价值,病灶的弹性模量大值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大于弹性模量平均值.
作者:李井平;陈东风;王少春;李小花;徐华;杨林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功能性单心室(FSV)合并大动脉梗阻胎儿的脑血流改变.方法 收集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FSV的胎儿40胎(病例组),正常胎儿65胎(对照组).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和脐动脉(UA),计算MCA搏动指数(MCA-PI)、UA搏动指数(UA-PI)和脑/脐血管阻力指数比(CPR).先将MCA-PI与UA-PI进行Z分数换算,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40胎FSV中,23胎FSV合并主动脉梗阻(FSV合并主动脉梗阻亚组),17胎FSV合并肺动脉梗阻(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病例组与对照组MCA-PI Z分数、UA-PI Z分数、CP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FSV合并主动脉梗阻亚组MCA-PI Z分数值低于对照组及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P<0.05).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MCA-PI Z分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3组UA-PI Z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V合并主动脉梗阻亚组CPR值低于对照组及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P<0.05),FSV合并肺动脉梗阻亚组CPR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V合并主动脉梗阻和FSV合并肺动脉梗阻的胎儿脑血流改变不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循环代偿反应.
作者:田鹏;黄季江;于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不孕症患者实时三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RT-3D-HyCoSy)中输卵管显影时间,以评价输卵管通畅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时接受RT-3D-HyCoSy和宫(腹)腔镜检查,并经宫(腹)腔镜检查证实的不孕症患者50例,计录输卵管显影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双侧通畅27例(27/50,54.00%);单侧通畅15例(15/50,30.00%);双侧梗阻8例(8/50,16.00%).通畅输卵管69条,梗阻输卵管31条.双侧通畅患者左、右侧、单侧通畅患者通畅侧输卵管显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5.12,P=0.08);双侧梗阻患者左、右侧、单侧通畅患者梗阻侧输卵管显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1,P=0.25).69条通畅输卵管显影时间为1.67~31.73 s(中位数6.68 s),31条梗阻输卵管显影时间为0~25.05 s(中位数1.67 s),梗阻输卵管显影时间小于通畅输卵管显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29,P<0.01).结论 RT-3D-HyCoSy可用以准确计量不孕症患者输卵管显影时间,为评估输卵管通畅性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作者:朱兆领;王睿丽;刘冰冰;张小林;杨杰;袁建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孕期超声检查,并筛出胎儿肢体畸形56胎,对异常部位行三维超声检查并存储图像.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56胎肢体畸形,其中5胎失访,余51胎经引产或生产后证实共有72处畸形,其中产前超声检出64处、漏诊8处.51胎(64处)肢体异常发生的部位为:手指部分缺失4处、尺或桡骨缺失6处、裂手(足)1处、下肢羊膜和脐带缠绕致缩环1处、短肢畸形6处、左下肢完全缺如1处、下肢胫、腓骨发育不全2处,足内翻36处,双手姿势异常6处,多指(趾)1处.产前超声准确率为88.89%(64/72),漏诊率11.11%(8/72).结论 三维超声的表面成像和骨骼成像模式可明显提高胎儿肢体异常的诊断率.
作者:何惠丽;万静;于岚;隋霜;郭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3DUS) ESHRE-ESGE共识诊断子宫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常规检查怀疑为子宫畸形患者的3DUS和MRI资料.以MRI结果为金标准,计算3DUS的ESHRE-ESGE共识诊断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Youden指数、Kappa值.结果 3DUS的ESHRE-ESGE共识诊断正常子宫的敏感度80.00%(12/15)、特异度100%(77/77)、阳性预测值100%(12/12)、阴性预测值96.25%(77/80)、Youden指数0.80 、Kappa值0.87;诊断纵隔子宫的敏感度100%(60/60)、特异度84.38%(27/32)、阳性预测值92.31%(60/65)、阴性预测值100%(27/27)、Youden指数0.84、Kappa值0.88;诊断双角子宫敏感度81.82%(9/11)、特异度100%(81/81)、阳性预测值100%(9/9)、阴性预测值97.59%(81/83)、Youden指数0.82、Kappa值0.89;诊断单角子宫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Youden指数和Kappa值均为1.结论 3DUS的ESHRE-ESGE共识诊断子宫畸形与MRI有较强的一致性,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原溪;史铁梅;姜罗;宗璨;孟璐;赵一婷;牛旺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基于踝关节骨性结构(包括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及距骨)骨肿瘤的临床及X线特征建立评分模型,并评价其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14例踝关节骨性结构骨肿瘤患者的临床与X线征象,纳入25个特征,临床9个[性别、年龄、触及肿块(有或无)、压痛(有或无)、休息缓解(是或否)、运动加剧(有或无)、皮温升高(有或无)、夜间疼痛(有或无)及活动障碍(有或无)]、X线16个[部位(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数量(单或多)、长横径之比(>1 cm或≤1 cm)、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或浸润性生长)、钙化(有或无)、残留骨嵴(有或无)、毛玻璃样改变(有或无)、硬化边(有或无)、边缘清晰(是否)、病理性骨折(有或无)、累及关节面(有或无)、突出骨皮质(有或无)、病灶主体(骨皮质或骨髓腔内)、骨膜反应(有或无)、软组织肿块形成(有或无)、假关节形成(有或无)],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相关性高的征象,构建简易评分模型评价肿瘤良恶性,并利用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4.545)、病理性骨折(OR=2.567)、骨膜反应(OR=4.675)及软组织肿块(OR=8.148)为危险因素,长横径之比(OR=0.126)、硬化边(OR<0.001)、边缘(OR=0.074)及病灶主体(OR=0.070)为保护因素.建立简易评分模型:评分=(长横比+硬化边+边缘+病灶主体)一(年龄+病理骨折+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以上各因素每存在一个累加1分,若无则为o分.此简易评分模型AUC为0.897(P<0.001),良恶性临界值为1.5分,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74.7%.结论 踝关节简易评分系统有助于影像医师对踝关节骨性结构骨肿瘤定性诊断,可提高诊断效率并提供肿瘤良恶性鉴别的客观依据.
作者:何子龙;廖昕;秦杰;曾辉;文婵娟;谢于雯;陈卫国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正常成人结节间沟的可行性.方法 对120名健康成人(正常组)、20个成人肱骨大体标本(标本组)及19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脱位患者(脱位组)进行结节间沟超声扫查,分别测量结节间沟深度(D)、顶部宽度(W)及中部宽度(1/2 W),计算W/D比值并据此对结节间沟进行分型;对3组的结节间沟测值及分型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组中,优势手亚组D为(4.14±0.07)mm,W为(10.22±0.17)mm,1/2W为(6.46±0.09)mm,W/1/2W为1.59±0.19;非优势手亚组D为(4.19±0.06)mm,W为(10.26±0.19)mm,1/2W为(6.33±0.10)mm,W/1/2W为1.62±0.18,优势手与非优势手结节间沟D、W、1/2W、W/1/2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标本组中,D为(4.24±0.10)mm,W为(9.96±0.24)mm,1/2W为(6.29±0.11)mm;脱位组中,D为(3.15±0.08)mm,W为(14.95±0.26)mm,1/2W为(8.35±0.16)mm.优势手亚组结节间沟的D、W、1/2W及结节间沟分型与标本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优势手亚组、标本组与脱位组结节间沟测值及分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超声可清晰显示成人结节间沟形态并进行测量,可作为结节间沟定量评估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大华;殷立平;陆倩;宋旭光;张芹;高慧;许华宁;何玉冰;孙卉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化的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方法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66个结节的超声图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按照美国放射学会(ACR)新提出的甲状腺结节分类术语,对结节成分、结节大小、内部回声、纵横比、边缘、内部钙化、血供情况和颈部异常淋巴结进行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价值的征象作为TI-RADS分类的超声评价体系,并对所有结节进行分类,并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独立预测因子有颈部异常淋巴结、微钙化、纵横比≥1、边缘不光整、极低回声及实性成分6个征象,OR值分别为8.695、8.397、7.207、6.993、5.725、3.342;以上述恶性征象作为TI-RADS评价体系,2名医师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767,P<0.05);TI-RADS分类以4b作为良恶性截点诊断效能佳,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10%(80/94)、88.71%(330/372)、87.98%(410/466).结论 优化的TI-RADS分类方法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丽萍;徐晚虹;吕国荣;林婉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常规超声评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严重程度.方法 将50例甲状旁腺增生的SHPT患者按甲状旁腺激素(PTH)浓度分为4组:A组,PTH<250 ng/L(n=8);B组,250 ng/L≤PTH<600 ng/L(n=12);C组,600 ng/L≤PTH<800 ng/L(n=18);D组,PTH≥800 ng/L(n=12).观察并比较4组甲状旁腺腺体的形态、大小、增生数目、内部回声及血供情况,对21例术后患者进行病理与超声结果对照.结果 4组间的超声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PTH浓度增高,甲状旁腺超声表现为形态更不规则,体积更大,内部回声不均匀,血供更丰富;超声表现存在一定交叉.C组和D组手术患者病理与超声表现符合率分别为66.67%(6/9)和100%(12/12).结论 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甲状旁腺腺体的形态和血供特征,对评估SHPT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超声表现存在一定的交叉,还需结合其他超声技术进一步提高评估SHPT严重程度的准确率.
作者:梁星新;王保钢;李凡;马钢;高峰;杜联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手术证实为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24例,均于发病当天接受过超声、泌尿系平片(KUB)及DTS检查.结石总数240枚,上段55枚,中下段185枚.以临床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DTS、KUB、超声对所有结石、上段结石、中下段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87.500%(210/240)、45.830%(110/240)、56.25%(135/240),90.91%(50/55)、70.91%(39/55)、100%(55/55)和86.49%(160/185)、38.38%(71/185)、43.24%(80/185).两两比较除上段结石中DTS与超声(P=0.022)、中下段结石中KUB与超声(P=0.341)、所有结石中KUB与超声(P=0.022)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67).结论 DTS对输尿管结石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特别在较难诊断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上表现出明显优势,其检出率明显高于KUB及超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敏;张志强;亓开;刘健;毛文吉;赵立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组织损伤情况进行无损检测的方法.方法 对HIFU辐照新鲜离体猪肉组织前后获取的超声图像进行特征参量提取,并对其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进行处理,再用处理后的参量结合LIBSVM进行识别.结果 用LDA方法对减影图像的灰度均值和标准差处理后的参量进行识别,总识别率为86.07%;用LDA方法对HIFU辐照前后超声图像间的条件熵和相关系数处理后的参量进行识别,总识别率为92.62%.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识别率高于未用LDA方法.结论 基于LDA方法的识别率要高于仅依据单个图像特征参量或将两个不同特征参量直接结合的识别方法,单参量识别时相关系数具有较明显优势.
作者:陈华;赵新民;谭乔来;邹孝;钱盛友;江剑晖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腹膜假性黏液瘤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黏液外分泌性细胞在腹膜种植,并于腹腔内产生大量胶冻状腹腔积液的疾病.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9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声像图,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的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9例,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45~62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患者均有腹胀、食欲减退,其中腹部隐痛2例,消瘦1例.
作者:王超峰;董刚;孙海艳;马莉;王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肾脏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renal sporadic hemangioblastoma,RSH)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血管源性肿瘤,目前鲜见对该病的报道[1-3].因对其认识不足,术前易被误诊为肾透明细胞癌而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4-5].本研究通过分析5例RSH患者的MS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张丽红;王林省;吴涛;方松林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女性不孕症中,输卵管因素约占1/3.尽管针对女性不孕症有超声[1]、CT、MRI、腹腔镜[2]等多种检查手段,但仅输卵管镜及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可观察到输卵管管腔形态.输卵管镜由于操作复杂等原因,未在临床普及使用,故HSG在不孕症诊断中,仍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由于各个医院的X线设备、造影设备及患者数量的不同,HSG检查方法也各不相同.笔者现对比研究HSG的三种对比剂注射方法,以探讨不同操作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亮;林宜圣;彭明;武兴杰;刘敏;李海凤 刊期: 2016年第11期
1 无限制心血管成像心率过快或节律不齐所造成的运动伪影是影响冠状动脉CT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心律失常一直被临床视为心血管检查的绝对禁忌证.而如图1所示,在微平板3DiCT卓越硬件平台的帮助下,无限制心血管成像将成为临床常态应用.飞利浦微平板3DiCT采用新型影真芯片DAS系统,全方位提升成像能力的3D微平板探测器和球面探测器技术;0.27 s/rot的气垫轴承机架;业内大的30 M热容量、动态4焦点、唯一液态水直接冷却的iMRC球管……这一系列强大的硬件平台再辅以飞利浦特有的多扇区采集算法,使3DiGT可从容面对临床中各种复杂的冠状动脉、心外周血管一站式成像、外周血管动态成像等难题.
作者:飞利浦医疗保健事业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和MRI图像(US-MRI)配准融合技术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子宫肌瘤中的价值.方法 评估7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80组US-MRI图像的配准与融合效果;记录并分析用于指导不同配准融合操作的解剖标记部位和效果.结果 以子宫的边界为标志配准同一子宫平面,与配准前比较,图像清晰度评分显著增加(P=0.004);以子宫肌瘤的边界为标志配准同一子宫肌瘤平面,与配准前比较,图像清晰度评分显著增加(P<0.001);以耻骨边界为标志能配准同一耻骨平面;以骶岬为标志点能配准骶尾骨.结论 US-MRI配准技术可有效提高HIFU消融子宫肌瘤的可视化空间.
作者:唐海英;何春;胡亮;王体春;文银刚;王智彪;陈锦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迭代重建模型(IMR)在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0例疑似冠状动脉心脏病患者,均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256层MSCT扫描.若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管电压为100 kV;反之,则为80 kV.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A组)、高级混合迭代重建(iDose4,B组)和IMR(C组)进行重建.分别测量3组图像主动脉根部的CT值、噪声,并计算SNR和CNR.对图像伪影、管腔边缘的锐利度、主观噪声、总体图像质量以及冠状动脉各主干血管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图像的噪声、SNR以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由大到小依次为A组、B组和C组(P均<o.05).SNR和CNR由大到小依次为C组、B组和A组(P均<0.05).C组噪声、血管边缘锐利度、总体图像质量、冠状动脉各主干血管主观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P均<0.05).B组图像伪影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C组(P均<0.05),且A组与C组图像伪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图像噪声,提高图像SNR和CNR.
作者:蒋耀军;高剑波;刘杰;侯平;查开继;练延帮;吕培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制一种图像体外标记物,用于核素功能性图像与解剖结构性图像(CT、MRI等)异机配准融合,以提高异机图像融合精度.方法 设计加工一种特殊的塑料小球壳(标记球),将球壳内装满核素显像液用于受检者靶区体外显像标记.将同等大小的标记球内分别装入CT和MR对比剂或CT/MR双模态显影液,行CT和MR扫描后观察图像融合效果.结果 标记球在核素图像上的浓集点清晰,大小适中,图像标记明显.标记球亦可用于CT/MR的图像融合.结论 图像体外标记物可用于图像配准融合,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徐亮;李万湖;陈兆秋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