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皮-间质转化与妇科恶性肿瘤

成荣杰;范艳艳

关键词:细胞转化, 肿瘤, 肿瘤转移,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肿瘤, 宫颈肿瘤
摘要: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涉及到上皮-间质转化(EMT).EMT指具有极性及紧密黏附力的上皮细胞转化为无极性、流动性强的间质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根据生物学作用,EMT可分为3种类型.Ⅰ型EMT产生了变化多样的细胞类型,与胚胎发育有关;Ⅱ型EMT与组织再生及肾、肝、肺和肠等上皮组织器官纤维变性有关;Ⅲ型EMT涉及癌症的进展及转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h途径、Notch信号途径、核因子(NF)-κB等途径参与了EMT的调控.许多研究发现,EMT参与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细胞的病理过程.阻断EMT进程可能成为干预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Wnt/JNK通路中效应因子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

    Wnt信号传导通路包括经典的Wnt信号传导途径,Wnt/Ca2+途径和Wnt/JN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在真核生物中是高度保守且重要的信号途径之一.其广泛存在于动物发育过程中,包括细胞增殖不同阶段,细胞分化,极性和迁移,并且与胚胎发生密切相关.Wnt/JNK信号通路又称为细胞平面极性途径,非经典的Wnt信号传导途径,通过重排细胞骨架来调控细胞极性.Wnt/JNK信号通路中效应因子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不同.大量实验证明,Wnt/JNK通路中的效应因子通过此通路在肿瘤中的侵袭,调控肿瘤细胞凋亡以及肿瘤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展开的Wnt/JNK通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果蝇和脊椎动物为模型的研究,探讨其在胚胎形成时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Wnt/JNK中效应因子与妇科肿瘤的关系密切,并在不同妇科肿瘤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就Wnt/JNK通路的信号传导途径,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魏恒;王诗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12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近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2年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2012版指南对2011年指南进行了一系列修改,解答了旧版指南中一些未予明确说明的问题.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新版指南,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1 《2012年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更新内容①明确指出对于I B2和ⅡA2期的治疗可按照本文第三部分第4点(3.4 ⅠB2期和ⅡA2期)推荐的方法,也可参照ⅡB期、ⅢA期、ⅢB期、ⅣA期推荐的治疗方法.因为许多专家把Ⅰ B2和ⅡA2期归属于晚期来处理,初始治疗更倾向于采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方法.②特别强调宫颈广泛切除术只适合肿瘤直径≤2 cm的ⅠB1期的患者,不适于ⅡA期患者.目前有些医院把宫颈广泛切除术的适应证扩大到ⅡA甚至是ⅡB期是不合适的.

    作者:吴妙芳;李晶;林仲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D44v6与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CD44v6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以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及正常宫颈组织各20例石蜡标本中CD44v6的表达,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HPV-DNA的相对含量,将两者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CD44v6在对照组、CIN 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鳞癌组中细胞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升高,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V感染率也逐渐升高,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s=0.341,P=o.01).结论:CD44v6的异常表达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两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佳;杨永秀;高丽;杨爱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icroRNAs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胰岛素分泌的相关研究进展

    MicroRNAs (miRNAs)是近年发现的一类通过抑制靶基因翻译来调控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凋亡及疾病发生发展等多种过程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并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目前PCO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而miRNAs作为在各种生命过程中均具有强大作用的转录后调控因子,为这些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综述miRNAs与PCOS及胰岛素分泌相关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鳞状细胞癌抗原在宫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鳞状上皮细胞膜产生的一种肿瘤相关蛋白,又名TA-4抗原,由SCCA1和SCCA2抗原组成.目前,SCC-Ag作为临床早应用于鳞状细胞癌诊断的肿瘤标记物,与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血清水平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鳞状细胞癌,尤其是宫颈鳞癌的诊断、病情监测、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就SCC-Ag的生物学特点及近年来有关SCC-Ag在宫颈鳞癌中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作者:栾晓梅;王诗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母胎间胆汁酸转运及机制探讨

    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而来,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其一方面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胎儿肝脏在妊娠中期就能够合成胆汁酸,但缺乏代谢能力.如何维持胎儿血清中胆汁酸水平,确保胎儿宫内安全是产科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肝脏相关转运体研究的成熟,胎盘作为母胎间物质交换重要场所,其是否存在胆汁酸相关转运体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针对胆汁酸在母体和胎儿间的转运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闫咨儒;王会敏;王正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测量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多普勒指标的意义

    胎儿宫内缺氧严重威胁胎儿宫内安危,长期以来受到产科医师的关注.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和治疗,对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高围生医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临床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的脐动脉、大脑中动脉等各种血流指标,以评估胎儿宫内缺氧的情况.现从简单、方便、快捷、有效等各方面,探讨超声测量胎儿主动脉峡部血流多普勒指标对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意义.

    作者:袁美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RECK与MMP-9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RECK和MMP-9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6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ECK蛋白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x2=9.307,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x2=11.438,P<0.05),RECK蛋白与MMP-9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REC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RECK蛋白的表达缺失和MMP-9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刘晶晶;顾振鹏;姚丽娟;李攀;刘志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密云农村地区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农村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病情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探讨利用农村合作医疗网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依托密云地区农村合作医疗网络,分别选取山区和平原的农村乡镇,由当地的居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以调查员问卷调查的方式入户调查,问卷的大部分内容根据亚太地区尿控咨询委员会标准,并根据该地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分析农村老年女性SUI患病情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本调查抽取北京市密云县≥60岁的农村老年女性501例,SUI检出率44.91%(225/501).46.67%( 105/225)初次出现症状是在绝经后;32.89%(74/225)认为对从事家务劳动有影响,27.12%(61/225)认为对参加户外活动有影响,19.12%(43/225)不愿去没有卫生间的场所,15.56% (35/225)因惧怕漏尿故意减少饮水量,5.34%( 12/225)因漏尿需频繁更换内裤.因SUI而感到抑郁、焦虑、沮丧难堪、情绪低落、生活乐趣减少的患者分别占25.78%(58/225)、20.45% (46/225)、13.34%( 30/225)、29.78%(67/225)和8.45% (19/225),仅有2.23% (5/225)认为对生活质量无影响.结论:北京市密云地区农村老年女性SUI患病率较高,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均有影响,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孙万卉;李爱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靶向脂质体在卵巢癌中的研究应用

    化疗是目前治疗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将化疗药物包被于脂质体,利用脂质体的靶向性将药物运输至靶部位释放,可提高治疗指数,降低毒副反应.各种特制的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治疗卵巢癌的研究日益增多,就脂质体靶向治疗卵巢癌及改善机体耐药性进行探讨,着重讨论脂质体被动靶向性及主动靶向性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作者:叶红霞;孙江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阴道穹窿膨出与尿失禁的关系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老年女性常见疾病.国外大量研究证实,阴道穹窿膨出与尿失禁有密切关系.分娩损伤,绝经后激素水平低下,主韧带-宫骶韧带复合体薄弱,妇科手术后的盆底损伤,以及长期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压增加的疾病是阴道穹窿膨出的病因.阴道支持结构的薄弱及破坏导致阴道穹窿膨出,阴道穹窿膨出的患者,11%有SUI症状.近年来,阴道穹窿膨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病因积极预防和治疗阴道穹窿膨出,可使广大中老年妇女免受尿失禁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现就阴道穹窿膨出与尿失禁关系的研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于凯;张炜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卵泡膜细胞与卵巢功能的调控

    卵泡膜细胞作为卵巢中组成卵泡的3种主要细胞之一,在卵巢的各项功能如甾体合成、卵泡发育和卵泡闭锁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卵泡膜细胞起源于卵巢中类似成纤维细胞样的基质细胞,其可分泌雄激素,与卵泡刺激素(FSH)相互作用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促进卵泡的发育.有研究认为应当把卵泡膜细胞在基底膜外开始分化作为卵泡生长的起点.某些卵泡膜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可促进有丝分裂,阻止颗粒细胞凋亡,在卵泡闭锁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故探讨卵泡膜细胞在卵巢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有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谢光斌;朱磊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1-三体综合征妊娠早期联合筛查模式的评估

    目的:评估妊娠早期联合筛查21-三体综合征模式的质量.方法:入选者为500例妊娠11~13+6周进行产前筛查的妊娠妇女,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同时取妊娠妇女静脉血,以时间分辨法检测血清中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单位(β-hCG)及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并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量、种族、吸烟史、妊娠方式、妊娠周数等转化成该指标的中位数倍数(MoM),风险值为1∶270,联合评估妊娠妇女21-三体综合征的患病风险,记录实施产前诊断妊娠妇女胎儿的染色体核型.所有妊娠妇女均进行妊娠期监测及产后随访,将妊娠妇女及胎儿结局输入数据库.后对妊娠早期时的筛查模式及筛查质量进行评估.结果:①500例中有6例为21-三体高风险(行产前诊断5例),其中3例在产前诊断时确诊.另有40例为年龄高风险(>35岁),其中5例行产前诊断,均为正常核型胎儿.②在妊娠早期,非21-三体核型胎儿的NT厚度随其顶臀长(CRL)增加而增加.③正常胎儿母亲血清PAPP-A水平随妊娠周增加而增加,β-hCG水平随妊娠周增加而下降.结论:(①单独年龄高风险不应作为产前诊断的指标.②NT厚度与妊娠周相关,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根据不同妊娠周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NT诊断标准.③妊娠早期筛查应在有超声NT测量资质的医院进行,且好在妊娠12周时进行.④妊娠早期母亲血清PAPP-A及β-hCG水平变化与妊娠周有关.

    作者:常颖;陈叙;崔红艳;王小莉;任晨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ACC1:一个新的与肿瘤相关的基因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是通过全基因表达分析在结肠癌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发现的一个与结肠癌密切相关的基因.近两年,人们在MACC1基因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癌症预后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MACC1基因极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转移的一个新靶点.现从MACC1基因的发现、结构、表达以及功能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好亮;张瑞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甲氨蝶呤( methotrexate,MTX)单剂量肌内注射(肌注)治疗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6年7月-2011年7月行MTX单剂量肌注治疗的E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纳入269例EP患者,根据终结局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失败组52例(19.3%),成功组217例(80.7%).失败组的初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浓度、EP史比例、妊娠周、包块直径高于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初始β-hCG为2 000~5 000 IU/L及≥5 000 IU/L,妊娠周为6~8周及>8周、超声包块直径≥4 cm是MTX单剂量肌注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妊娠次数、人工流产史、盆腔手术史、节育器使用史与治疗失败率无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选择1 871.5 IU/L为初始β-hCG预测治疗成功的阈值,敏感度为82.7%,特异度为70%,曲线下面积为0.8(P<0.05).结论:初始β-hCG浓度高、妊娠时间长、包块直径大是MTX单剂量肌注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须谨慎行MTX单剂量肌注方案,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

    作者:黄丽;洛若愚;龚豪;张蔚;梁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上皮间充质转化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卵巢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其中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EOC)是死亡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现象.近年研究发现,EMT不仅参与胚胎形成、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而且与上皮细胞性肿瘤的恶性进展也存在重要的联系.EMT的形成机制和进展的相关研究对于上皮性肿瘤的防治有重要意义,因此关于EMT在上皮性肿瘤形成和侵袭过程中的机制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综述上皮性卵巢癌中EMT形成机制及其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微环境和上皮性卵巢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郭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产前诊断及预后

    目的:探讨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的产前诊断结果及临床预后,为临床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对61例超声诊断为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回顾性分析其产前诊断结果;随访其生后情况.结果:①61例产前诊断中,3例(4.92%)染色体核型异常,包括2例21-三体综合征和1例47,XXY; 50例行脐血弓形虫、巨细胞病毒及风疹病毒-IgM检测,仅1例脐血风疹病毒-IgM阳性.定期随访的55例中,8例因各种因素终止妊娠,包括3例染色体核型异常和1例脐血风疹病毒-IgM阳性;47例活产儿中,1例生后发现多发畸形,1例新生儿期死亡,2例伴有生长发育障碍,43例(91.49%)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对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胎儿,建议行产前诊断及感染项目检测,排除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感染,绝大多数胎儿预后良好.

    作者:宋花蕾;方群;陈宝江;罗艳敏;陈涌珍;陈筠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痛经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前者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后者由盆腔器质性病变所引起.而罹患原发性痛经(PD)者占多数,近年国外对其研究不断深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进一步认识到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如脑代谢异常、子宫肌层血流等,而饮食方面目前是原发性痛经诱发因素的热门研究方向.医学家不断地研究更确切的治疗方案包括神经切除手术,同时替代医学亦提供患者更多适合自己治疗方案的选择.综述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连伟清;王唯迪;徐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窄带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0例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同时进行NBI和白光(WL)宫腔镜检查,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WL宫腔镜诊断、NBI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一致性好,WL与NBI宫腔镜诊断一致性好.NBI宫腔镜诊断的符合率较WL宫腔镜检查高.在区分正常和异常子宫内膜方面,NBI较WL宫腔镜具有更高的特异度(93% vs.79%)、敏感度(98% vs.95%)及约登指数(0.91 ys.0.74).结论:NB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WL宫腔镜检查,NBI提高了宫腔镜诊断的可靠性.NBI的高特异度和低的假阴性率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作者:孔祥菊;孔宪超;胡德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脂联素、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7月住院分娩的妊娠妇女120例及妊娠前健康体检妇女30例,其中60例子痫前期妊娠妇女按发病时妊娠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29例,发病时妊娠周≤34周)和晚发型组(31例,发病时妊娠周>34周).6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分为妊娠≤34周组和妊娠>34周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血糖水平.检测临床相关指标,包括血压、妊娠前体质量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同期对照组,晚发型子病前期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组低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红细胞压积(HCT)后,仍有统计学意义.②早发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 ApoB)、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③早发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脂联素与TG、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及IRI均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结论:子痫前期妊娠妇女血清脂联素表达降低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与子痫前期患者脂联素表达降低有关,可能参与低脂联素促发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颜建英;张东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