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吴妙芳;李晶;林仲秋

关键词:宫颈癌, 临床实践指南, 治疗方法, 切除术, 肿瘤直径, 明确说明, 患者, 更新内容, 放射治疗, Network, 综合网, 适应证, 多专家, 医院, 问题, 倾向, 美国, 解读, 解答, 处理
摘要:近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2年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2012版指南对2011年指南进行了一系列修改,解答了旧版指南中一些未予明确说明的问题.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新版指南,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1 《2012年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更新内容①明确指出对于I B2和ⅡA2期的治疗可按照本文第三部分第4点(3.4 ⅠB2期和ⅡA2期)推荐的方法,也可参照ⅡB期、ⅢA期、ⅢB期、ⅣA期推荐的治疗方法.因为许多专家把Ⅰ B2和ⅡA2期归属于晚期来处理,初始治疗更倾向于采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方法.②特别强调宫颈广泛切除术只适合肿瘤直径≤2 cm的ⅠB1期的患者,不适于ⅡA期患者.目前有些医院把宫颈广泛切除术的适应证扩大到ⅡA甚至是ⅡB期是不合适的.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Wnt/JNK通路中效应因子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

    Wnt信号传导通路包括经典的Wnt信号传导途径,Wnt/Ca2+途径和Wnt/JN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在真核生物中是高度保守且重要的信号途径之一.其广泛存在于动物发育过程中,包括细胞增殖不同阶段,细胞分化,极性和迁移,并且与胚胎发生密切相关.Wnt/JNK信号通路又称为细胞平面极性途径,非经典的Wnt信号传导途径,通过重排细胞骨架来调控细胞极性.Wnt/JNK信号通路中效应因子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的表达不同.大量实验证明,Wnt/JNK通路中的效应因子通过此通路在肿瘤中的侵袭,调控肿瘤细胞凋亡以及肿瘤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展开的Wnt/JNK通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果蝇和脊椎动物为模型的研究,探讨其在胚胎形成时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Wnt/JNK中效应因子与妇科肿瘤的关系密切,并在不同妇科肿瘤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就Wnt/JNK通路的信号传导途径,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作者:魏恒;王诗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CD44v6与人乳头瘤病毒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CD44v6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在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相关性,以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及正常宫颈组织各20例石蜡标本中CD44v6的表达,同时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HPV-DNA的相对含量,将两者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CD44v6在对照组、CIN 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鳞癌组中细胞表达的阳性率逐渐升高,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PV感染率也逐渐升高,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s=0.341,P=o.01).结论:CD44v6的异常表达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两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佳;杨永秀;高丽;杨爱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ACC1:一个新的与肿瘤相关的基因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MACC1)是通过全基因表达分析在结肠癌的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发现的一个与结肠癌密切相关的基因.近两年,人们在MACC1基因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癌症预后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MACC1基因极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转移的一个新靶点.现从MACC1基因的发现、结构、表达以及功能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黄好亮;张瑞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卵泡膜细胞与卵巢功能的调控

    卵泡膜细胞作为卵巢中组成卵泡的3种主要细胞之一,在卵巢的各项功能如甾体合成、卵泡发育和卵泡闭锁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卵泡膜细胞起源于卵巢中类似成纤维细胞样的基质细胞,其可分泌雄激素,与卵泡刺激素(FSH)相互作用促进颗粒细胞增殖,促进卵泡的发育.有研究认为应当把卵泡膜细胞在基底膜外开始分化作为卵泡生长的起点.某些卵泡膜细胞源性生长因子可促进有丝分裂,阻止颗粒细胞凋亡,在卵泡闭锁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故探讨卵泡膜细胞在卵巢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有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谢光斌;朱磊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癌中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和健康.现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治疗(化疗),但对放疗或化疗后复发病例的治疗,仍是极大的挑战.肿瘤干细胞是一类存在于肿瘤组织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亚群,目前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大量研究证实具有干细胞潜能的稀有的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中起关键作用.就肿瘤干细胞的性质、来源做一总结,并对子宫内膜癌中肿瘤干细胞存在的证据及其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郭斐斐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水平与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脂联素、血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7月住院分娩的妊娠妇女120例及妊娠前健康体检妇女30例,其中60例子痫前期妊娠妇女按发病时妊娠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29例,发病时妊娠周≤34周)和晚发型组(31例,发病时妊娠周>34周).6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分为妊娠≤34周组和妊娠>34周组,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脂联素与胰岛素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血糖水平.检测临床相关指标,包括血压、妊娠前体质量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同期对照组,晚发型子病前期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组低于晚发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红细胞压积(HCT)后,仍有统计学意义.②早发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 ApoB)、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③早发型、晚发型子痫前期组血清脂联素与TG、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及IRI均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结论:子痫前期妊娠妇女血清脂联素表达降低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血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与子痫前期患者脂联素表达降低有关,可能参与低脂联素促发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颜建英;张东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6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处理.方法:总结6例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病例,复习有关文献,讨论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超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处理.结果:6例患者中有3例于妊娠中期超声检查发现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经羊膜腔穿刺胎儿核型分析发现染色体异常后引产,另3例于妊娠晚期超声发现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1例引产,2例分娩后CT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掌握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早期识别,及时产前诊断,正确处理,对降低Dandy-Walker综合征胎儿出生率至关重要.

    作者:马玉焕;陈倩;时春艳;孙伟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超声在胎儿肾积水的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胎儿肾盂集合系统的扩张、胎儿肾积水是产前超声检查可发现的常见胎儿异常表现之一,发生率约为1%~5%.生理性肾积水可在出生后自行缓解,而病理性肾积水则会继续恶化,甚至导致肾功能受损.产前检查区分胎儿肾积水的原因报道较少.多数胎儿肾积水分级以肾盂前后径值为标准,有的同时结合其他超声表现,如肾盏扩张、肾脏回声、肾实质变薄、膀胱扩张及羊水量等.目前对胎儿肾积水的诊断和分级尚无统一的标准.综述一些超声检查新指标,为临床处理胎儿肾积水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作者:谢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阴道穹窿膨出与尿失禁的关系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老年女性常见疾病.国外大量研究证实,阴道穹窿膨出与尿失禁有密切关系.分娩损伤,绝经后激素水平低下,主韧带-宫骶韧带复合体薄弱,妇科手术后的盆底损伤,以及长期咳嗽、便秘等引起腹压增加的疾病是阴道穹窿膨出的病因.阴道支持结构的薄弱及破坏导致阴道穹窿膨出,阴道穹窿膨出的患者,11%有SUI症状.近年来,阴道穹窿膨出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针对病因积极预防和治疗阴道穹窿膨出,可使广大中老年妇女免受尿失禁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现就阴道穹窿膨出与尿失禁关系的研究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于凯;张炜旸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上皮-间质转化与妇科恶性肿瘤

    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涉及到上皮-间质转化(EMT).EMT指具有极性及紧密黏附力的上皮细胞转化为无极性、流动性强的间质细胞的病理生理过程.根据生物学作用,EMT可分为3种类型.Ⅰ型EMT产生了变化多样的细胞类型,与胚胎发育有关;Ⅱ型EMT与组织再生及肾、肝、肺和肠等上皮组织器官纤维变性有关;Ⅲ型EMT涉及癌症的进展及转移.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Hh途径、Notch信号途径、核因子(NF)-κB等途径参与了EMT的调控.许多研究发现,EMT参与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细胞的病理过程.阻断EMT进程可能成为干预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作者:成荣杰;范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妊娠期和产后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研究新进展

    近来有研究显示,妊娠期宫颈细胞学异常及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较高,但分娩后又有一定的自然消退率和进展率.HPV感染易致宫颈细胞学异常,另有研究指出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早、多产次、社会经济地位低下、非白种人、吸烟均是宫颈细胞学异常的高危因素.妊娠期妇女宫颈存在特异性生理改变易导致诊断误差.目前专门针对妊娠期妇女宫颈筛查新方法的研究甚少,仍是使用与非妊娠妇女相同的筛查方法,如液基细胞学、传统巴氏涂片(Pap Smear)、HPV DNA检测.而各项指南对妊娠妇女宫颈病变筛查时机和间隔的选择仍有争论,有待进一步大规模研究.

    作者:翟凌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靶向脂质体在卵巢癌中的研究应用

    化疗是目前治疗卵巢癌的重要手段,将化疗药物包被于脂质体,利用脂质体的靶向性将药物运输至靶部位释放,可提高治疗指数,降低毒副反应.各种特制的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治疗卵巢癌的研究日益增多,就脂质体靶向治疗卵巢癌及改善机体耐药性进行探讨,着重讨论脂质体被动靶向性及主动靶向性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作者:叶红霞;孙江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母胎间胆汁酸转运及机制探讨

    胆汁酸由胆固醇转化而来,是胆汁的主要成分.其一方面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胎儿肝脏在妊娠中期就能够合成胆汁酸,但缺乏代谢能力.如何维持胎儿血清中胆汁酸水平,确保胎儿宫内安全是产科学者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肝脏相关转运体研究的成熟,胎盘作为母胎间物质交换重要场所,其是否存在胆汁酸相关转运体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针对胆汁酸在母体和胎儿间的转运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闫咨儒;王会敏;王正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012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近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2年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2012版指南对2011年指南进行了一系列修改,解答了旧版指南中一些未予明确说明的问题.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新版指南,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1 《2012年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主要更新内容①明确指出对于I B2和ⅡA2期的治疗可按照本文第三部分第4点(3.4 ⅠB2期和ⅡA2期)推荐的方法,也可参照ⅡB期、ⅢA期、ⅢB期、ⅣA期推荐的治疗方法.因为许多专家把Ⅰ B2和ⅡA2期归属于晚期来处理,初始治疗更倾向于采用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方法.②特别强调宫颈广泛切除术只适合肿瘤直径≤2 cm的ⅠB1期的患者,不适于ⅡA期患者.目前有些医院把宫颈广泛切除术的适应证扩大到ⅡA甚至是ⅡB期是不合适的.

    作者:吴妙芳;李晶;林仲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RECK与MMP-9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RECK和MMP-9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6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ECK蛋白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x2=9.307,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x2=11.438,P<0.05),RECK蛋白与MMP-9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REC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RECK蛋白的表达缺失和MMP-9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作者:刘晶晶;顾振鹏;姚丽娟;李攀;刘志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窄带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0例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同时进行NBI和白光(WL)宫腔镜检查,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WL宫腔镜诊断、NBI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一致性好,WL与NBI宫腔镜诊断一致性好.NBI宫腔镜诊断的符合率较WL宫腔镜检查高.在区分正常和异常子宫内膜方面,NBI较WL宫腔镜具有更高的特异度(93% vs.79%)、敏感度(98% vs.95%)及约登指数(0.91 ys.0.74).结论:NB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WL宫腔镜检查,NBI提高了宫腔镜诊断的可靠性.NBI的高特异度和低的假阴性率可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作者:孔祥菊;孔宪超;胡德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1-三体综合征妊娠早期联合筛查模式的评估

    目的:评估妊娠早期联合筛查21-三体综合征模式的质量.方法:入选者为500例妊娠11~13+6周进行产前筛查的妊娠妇女,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NT)厚度,同时取妊娠妇女静脉血,以时间分辨法检测血清中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单位(β-hCG)及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并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量、种族、吸烟史、妊娠方式、妊娠周数等转化成该指标的中位数倍数(MoM),风险值为1∶270,联合评估妊娠妇女21-三体综合征的患病风险,记录实施产前诊断妊娠妇女胎儿的染色体核型.所有妊娠妇女均进行妊娠期监测及产后随访,将妊娠妇女及胎儿结局输入数据库.后对妊娠早期时的筛查模式及筛查质量进行评估.结果:①500例中有6例为21-三体高风险(行产前诊断5例),其中3例在产前诊断时确诊.另有40例为年龄高风险(>35岁),其中5例行产前诊断,均为正常核型胎儿.②在妊娠早期,非21-三体核型胎儿的NT厚度随其顶臀长(CRL)增加而增加.③正常胎儿母亲血清PAPP-A水平随妊娠周增加而增加,β-hCG水平随妊娠周增加而下降.结论:(①单独年龄高风险不应作为产前诊断的指标.②NT厚度与妊娠周相关,应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根据不同妊娠周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NT诊断标准.③妊娠早期筛查应在有超声NT测量资质的医院进行,且好在妊娠12周时进行.④妊娠早期母亲血清PAPP-A及β-hCG水平变化与妊娠周有关.

    作者:常颖;陈叙;崔红艳;王小莉;任晨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雌激素、激素替代疗法与心血管疾病

    与年龄匹配的男性相比,绝经前女性有较低的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及发病率,这种年龄优势在绝经后逐渐消失,表明了雌激素的心脏保护作用.然而,随机前瞻性研究否定了激素替代疗法对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作用.指出上述分歧的原因,同时揭示激素替代疗法在防治年轻或绝经前女性与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方面利弊差异的原因.

    作者:陈永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MicroRNAs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胰岛素分泌的相关研究进展

    MicroRNAs (miRNAs)是近年发现的一类通过抑制靶基因翻译来调控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凋亡及疾病发生发展等多种过程的小分子非编码单链RNA.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并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目前PCO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其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仍不十分清楚.而miRNAs作为在各种生命过程中均具有强大作用的转录后调控因子,为这些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综述miRNAs与PCOS及胰岛素分泌相关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宫颈脱落细胞中的DNA甲基化研究

    在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过程中,DNA甲基化水平发生一系列改变.以往的研究多是基于宫颈组织的,而近来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甲基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与宫颈组织相比,用宫颈脱落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安全无创,更方便临床应用,可能成为筛查、诊断宫颈病变和判断宫颈病变预后的有利工具.讨论研究较多的宫颈脱落细胞中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宫颈病变等级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仲肇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