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王不留行耳穴贴压防治骨折病人便秘临床研究

赖红梅;程薇;李萍;谭洁;吴莉玲

关键词:骨折, 便秘, 王不留行, 耳穴
摘要:目的为减轻便秘对骨科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方法采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对50例便秘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n=50)与常规药物治疗(n=50)进行比较.同时我们也对100例骨折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结果耳穴贴压治疗骨折便秘有效率为96%,方便安全,与常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62%)无显著性差异(P>0.05).耳穴贴压便秘预防组便秘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62%,二者相差显著(P<0.01).结论耳穴贴压对于预防和治疗骨折患者便秘有显著效果.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十二指肠空肠癌3例报告

    十二指肠空肠肿瘤在临床上少见,而十二指肠空肠的恶性肿瘤则更少见.现结合我院1993年1月至2000年2月间收治的十二指肠空肠癌3例报告讨论如下.

    作者:华春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胃癌变过程中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研究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癌中占第一位.近年的研究表明,胃癌不仅是细胞增殖和分化异常的疾病,也是细胞凋亡异常的疾病.细胞凋亡与消化道疾病和消化道肿瘤有密切的关系[1].

    作者:熊锋宝;胡伟;冯琼;张文昌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妊高征及产后皮质盲的诊治

    产科医生所遇皮质盲(大脑盲、黑朦)并非常见.若不警惕,极易导致误诊错治,影响病人预后,鉴于此,结合文献概述如下.

    作者:徐拥军;裴的善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用负压吸引式切肝锯刀作清创性肝切除

    目的对严重的肝外伤行清创性肝切除以快速制止肝脏出血.方法用负压吸引式切肝锯刀沿破碎的肝组织边缘分割肝脏,分离的小块肝组织和创面出血随时被负压吸引管道吸走,显露出肝内管道结构后加以缝扎、切断.清理出一个较整齐的肝创面.结果对13例严重肝损伤患者行清创性肝切除.12例治疗效果满意,仅1例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用负压吸引式切肝锯刀作清创性肝切除,手术操作方便,显露术野清楚,节省手术时间,并且多保留正常肝组织,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保池;刘海燕;王万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输液治疗相关因素的持续质量控制

    目前,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医院内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控制及管理已向纵深发展.为了探讨科学、严谨、规范、实用的临床输液治疗,实现对病人的理想的医疗保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莉萍;祝仲珍;郭宝珠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以咽喉部梗噎感为主要表现的心绞痛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8岁,因反复咽喉部梗噎感3月,于2000年3月7日收入心内科.咽喉部梗噎感,卧床休息时多发,不伴有气短、咳嗽、吞咽困难、胸痛及左上肢不适,每次发作持续约1小时,坐起站立或活动及深呼吸后梗噎感明显好转.

    作者:陈志君;丁继军;秦永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心律失常机制探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大量研究表明,OSAS患者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可引起具有猝死危险的严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有助于该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吴学勤;叶非常;梅桢峰;陆正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家庭长期氧疗的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家庭长期氧疗(HLTO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医疗费用的耗费.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同期住院及门诊病人随机分为HLTOT组(36人)、对照组(32人).于治疗前病情稳定期及治疗后每年测定PaO2、PaCO2、FVC、FEV1、mPAP的数值.结果 (1)HLTOT组2年内PaO2、FEV1、mPAP与基础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aO2可长期维持较高水平,2年与5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HLTOT组5年生存率78%,对照组6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LTOT使PaO2长期维持较高水平,且无CO2潴留的危险,初期可改变FEV1的下降率及降低mPAP,从而改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高小梅;杨世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在原因不明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VATS)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治价值.方法 1995年10月至1999年9月对28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采用VATS胸膜腔活检及用滑石粉行胸膜粘连,观察其效果.结果全部病例确诊,恶性胸液16例,良性12例.28例行滑石粉胸膜粘连术,除1例因肺实变不能复张外,其余均获成功.结论 VATS对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大大提高了病因的诊断率,对顽固性胸腔积液行胸膜粘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江吕泉;孙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继发于颅内占位的三叉神经痛3例报告

    继发于颅内占位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较少见,长征医院收治417例三叉神经痛病例中仅发现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永红;姜晓钟;苗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抗心律失常肽的研究进展

    抗心律失常肽(AAP)具有强大的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提示AAP在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尹瑞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中草药及复方抗乙肝病毒s、e抗原的研究与疗效

    目的中草药及复方抗乙肝病毒s、e抗原的实验研究及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RPHI)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筛选出抗HBsAg高效中草药组成复方.结果服用2个疗程e抗原阴转率51%,与干扰素疗效相似,服用4个疗程则可明显提高疗效.结论中草药复方辩证治疗慢性乙肝,对HBsAg、HBeAg、HBV-DNA转阴,抗HBs、抗HBe转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长期服用可防止复发.

    作者:陈宏义;黎玉冰;甘淳;万义鹏;郑民实;李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附26例分析)

    胆囊癌较少见,临床无特征性,早期诊断困难,以往术前误诊率较高,近10余年来随着超声与CT的应用,术前诊断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笔者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胆囊癌2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史瑞华;马奎元;时克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直肠指检和经直肠超声早期检测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是欧美国家男性中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因的第二位[1].在我国尚未排入八大常见肿瘤之列,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PCa的发病率显著上升[2].

    作者:余明主;方向明;钱洪军;葛根;李国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左背部叩击痛在诊断急性胰腺炎中的价值

    本组收集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1995年1月~1998年12月内科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534例,入院体检时具有左背部叩击痛者206例,其中202例(98.1%)终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褚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第二产程异常及处理

    目的探讨引起第二产程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1999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正常组100例、异常组100例)的分娩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程异常组的新生儿出生平均体重、胎方位异常、产力异常、剖宫产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001).结论在骨盆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过大、胎方位异常及产力异常是造成第二产程异常的主要原因.对产程异常的处理,关键在于针对造成产程异常的潜在因素进行对症的防治.

    作者:凌纬联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亚硝酸盐中毒17例诊治体会

    亚硝酸盐急性中毒是一种较常见的急症,如及时救治可迅速痊愈,反之可危及生命.1996年3月至1999年11月我们收治17例亚硝酸盐中毒病人,现回顾性总结如下.

    作者:王少渠;王学勤;杨光;和玉芬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2例胆道粘液性梗阻的诊治

    胆道粘液性梗阻国内亦有人称为胶冻样梗阻,目前医学界尚无统一的命名,实为临床罕见,作者在临床上见到2例,特报道如下.

    作者:战志勇;孙治环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ERCP在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附102例分析)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检查胰胆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能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胰胆管的开口,显示胰胆管征象,了解其生理病理情况[1,2].我院1997年10月~1998年12月行ERCP10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芳;畅守荣;徐山淡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先天性左椎动脉狭窄致反复晕厥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50岁,因发作性晕厥5年于1998年4月17日入院.5年来发作性晕厥4次,每次发作于下班途中,无明显诱因,发作前有短阵头晕,视物模糊,随后晕厥摔倒于地,意识丧失,持续约10余分钟,意识逐渐自行恢复,无抽搐、口吐白沫、呕吐、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作者:陈伟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