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静;常青
侵袭和转移是卵巢癌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在卵巢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MMPs降解ECM的机制,选择针对MMPs的抑制物来治疗卵巢癌的转移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目标.
作者:黎海莉;吴小华;宋俊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促进血管生成的糖蛋白,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迁移、浸润,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对VEGF的结构和功能,VEGF与血管生成,CIN及宫颈癌中VEGF的表达与血管生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芸;陈惠祯;刘少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抑癌基因PTEN编码的产物具有磷酸酶活性,在细胞生长、凋亡、粘附、迁移、浸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妇科肿瘤中,PTEN突变主要见于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和卵巢癌,尤以子宫内膜癌突变率高,突变类型包括移码突变、切割点突变、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在321-323密码子的(A)6重复区较集中.PTEN基因的研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高谨;王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因子(EGF、FGF、TGF、TNF、IL-8及VEGF)与EMs的关系密切,它们可以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体内新生血管形成,通过自分泌与旁分泌方式调控异位病灶的种植与发展,在EM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对这些因子的深入研究将为寻求EMs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作者:郝群;史常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顺铂耐药是卵巢癌术后复发和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卵巢癌的顺铂耐药机制复杂,除抑癌基因、癌基因、耐药相关基因的改变外,还涉及染色体改变、细胞解毒过程及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增强以及细胞骨架、热休克蛋白表达异常等,对其分子机制的了解有助于指导卵巢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梁华茂;江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卵巢癌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和联合化疗.近年,基因治疗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策略,显示出了较好前景.本文以卵巢癌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重点,对其现状与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阮菲;刘少扬;陈惠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江秀秀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周勤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本文总结了多位妇科肿瘤专家兼腹腔镜手术医师的研究结果,提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在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与开腹手术相似;腹腔镜淋巴结切除术对晚期宫颈癌的放疗和综合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此类手术在预后效果和临床推广方面尚有争议,有待长期大量资料积累和预后观察,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应谨慎地进行这类手术.
作者:孙力;李庭芳;黄德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李静然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NF-kB是一种多极性转录因子,参与免疫反应、胚胎发育、凋亡、肿瘤形成和转移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参与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如原癌基因c-myc、c-myb,凋亡相关基因Bcl-2;并且与卵巢肿瘤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粘附分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水解酶等分泌调节有关.NF-kB在卵巢癌中是持续性活化的,卵巢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与NF-kB及其抑制因子间正常平衡的破坏及随之而来的系列kB依赖基因表达的改变密切相关.本文就NF-kB与恶性肿瘤发生、卵巢癌浸润转移间的关系及与NF-kB相关的抗瘤策略作一综述.
作者:胡芳;马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刘东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李玉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三种常染色体位点遗传性疾病:表现为遗传性乳腺癌综合征(HBC),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征(HBOC)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CC).对此具有肿瘤家族遗传倾向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手术可降低肿瘤的发生率,提高预后生存率.
作者:朱艳宾;李淑贤;薛凤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张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许洁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张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江静;常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基因编码的原癌蛋白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原因.其致癌机制主要与p53、pRb有关,还与端粒酶激活、干扰素调控因子3、E6靶蛋白1、p21、组蛋白脱乙酰脂酶以及凋亡有关.
作者:徐波;胡丽娜;顾美礼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