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ET-CT与CT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的差异分析

高红霞

关键词:左乳癌, 放射治疗, 心脏亚结构, PET-CT, CT
摘要:目的 研究PET-CT与CT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的差异.方法 采用纵向列研究设计方法,将88例左乳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左乳癌术后CT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而试验组则接受左乳癌术后PET-CT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收集整理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利用CT及PET-CT定位后的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差异.结果 分别测量试验组和对照组的88例患者的左心室的体积,结果发现对照组CT定位的左心室的体积均值为115.7 m3;试验组PET-CT定位的左心室的体积均值为96.8 m3.结论 PET-CT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进行勾画.PET-CT进行图像定位明显优于CT图像的定位,更加精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适合广泛推广.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35例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者为对照组;另35例采用保乳术治疗,为观察组.两组术后均采用CMF化疗方案治疗,雌激素受体或孕激素受体(ER/EP)阳性者行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术后行全乳放疗及瘤床加量放疗.于术后2个月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及乳房美容情况,随访3年,统计两组局部复发、生存率、远处转移情况,并采用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调查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个月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χ2=3.96,P=0.04;观察组术后2个月乳房美容优良率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0),χ2=58.94,P=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3年生存率[94.29%vs97.14%]、局部复发率[2.86%vs5.71%]及远处转移率[8.57%vs11.4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活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采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且具有较好的乳房外形,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谢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催乳素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查对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催乳素与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查对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83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比较2组催乳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评价联合检查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及正确指数.结果 观察组PRL(542.29 ±189.41)I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16 ±123.58)IU/L;Hcy(23.47 ±6.83)μmol/L,高于对照组的(11.75 ±1.52)μmol/L(P<0.01).PRL及Hcy联合检查漏诊率25.30%,符合率86.50%,灵敏度74.70%,特异度98.75%,正确指数0.73.PRL水平越高,发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风险越高,OR和95%CI分别为2.962和1.907~4.600.Hcy水平越高,发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风险越高,OR和95%CI分别为2.552和1.851~3.518.曲线评价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PRL 及Hcy 水平变化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查有助于对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饶朝霞;魏冬林;毛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SCC水平对宫颈癌和卵巢癌患者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及疗效预测价值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接受新辅助化疗和根治性手术的宫颈癌患者和卵巢癌患者SCC-Ag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对与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宫颈癌患者和卵巢癌患者2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宫颈癌患者127例,卵巢癌患者125例;收集手术联合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患者相关基线信息以及血清SCC水平以及SCC-Ag阳性信息,并进行相关水平的对比分析,全部研究对象随访5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C等水平.评价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前后SCC-Ag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作用.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前,宫颈癌患者血清中SCC阳性率为100.00%,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后阳性率降至17.32%,P<0.01,有105例患者转阴.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后SCC阳性率分别为14.40%和5.60%,P<0.01,有11例患者转阴.治疗前和治疗后,SCC阳性率均见宫颈癌组较卵巢癌组高,P<0.01.另外,SCC-Ag水平在宫颈癌患者中由治疗前的(3.79 ±0.76)ng/mL降至治疗后的(3.31 ±0.72)ng/mL,P<0.01.卵巢癌组治疗后SCC-Ag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P<0.01.2种肿瘤患者之间比较,SCC-Ag也均见在宫颈癌组水平较高.SCC-Ag>3.5 ng/mL的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较SCC-Ag≤3.5 ng/mL组患者差;且SCC-Ag高表达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均显示宫颈癌组要低于卵巢癌组,SCC-Ag低表达患者中也发现了生存率的类似上述变化状态.结论 SCC不仅作为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卵巢癌的治疗评价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还可同时作为宫颈癌和卵巢癌的预后评价指标.

    作者:陈君茂;徐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肺癌患者保守治疗前后CT影像学改变及疗效评估分析

    目的 评价中晚期肺癌保守治疗前后的CT影像学改变及疗效.方法 对40例中晚期肺癌病例(其中Ⅲb期24例、Ⅳ期16例),采取TP方案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21天为1个周期,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个周期后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与癌抗原125(CA125),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的CT影像学改变.结果 治疗前、后肿瘤平均直径分别为(4.16 ±0.72)cm 和(3.26 ±0.2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23,P<0.05).治疗2个周期后,CT检查显示患者肺内原发病灶减少,肺门淋巴结明显缩小,肺内转移灶基本消失.治疗后血清CEA、CA125水平均下降,Ⅲb期病例组CEA为(38.03 ±8.83)μg/L,低于Ⅳ期病例组(46.33 ±9.25)μg/L(P<0.05);Ⅲb期病例组CA125为(31.08 ±8.77)U/ml,低于Ⅳ期病例组(37.66 ±9.41)U/ml(P<0.05).Ⅲb期病例组的缓解率(66.67%)高于Ⅳ期病例组(31.25%)(P<0.05).Ⅲb期组的MPFS为13.64个月,Ⅳ期组 的MPFS为9.27个月,两组生存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16.74,P<0.05).结论 中晚期肺癌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能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缓解率.

    作者:张烨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SOX4表达与恶性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SOX4表达与恶性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恶性黑素瘤患者70例,同期收集正常皮肤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SOX4阳性表达.比较两组的SOX4阳性积分.分析SOX4阳性积分与恶性黑素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SOX4表达与恶性黑素瘤转移的关系.结果 恶性黑素瘤患者的SOX4阳性表达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恶性黑素瘤组织SOX4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与Breslow分级、Clark分级和溃疡形成显著相关(P<0.01).3组恶性黑素瘤患者SOX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95.45%、100.00%,转移组明显高于原位组(P<0.01).结论 SOX4在恶性黑素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分期、进展及转移呈正相关.

    作者:李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创伤指标及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创伤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20例,按门诊号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创伤指标及雌二醇(E2),促卵泡雌激素(FSH),促黄体素(LH)等卵巢功能检查指标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WBC、CRP、IL-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E2、FSH、LH水平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3、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对患者机体创伤影响较小,恢复较好,且不会对卵巢功能造成显著影响.

    作者:包春燕;徐郁;李彩霞;于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128例可疑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确诊为金标准,分析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结果,并与单独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28例可疑乳腺癌患者中,7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乳腺癌患者,超声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有63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有66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超声诊断(P<0.05);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超声诊断(P<0.05).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于病灶直径≤1 cm和1 cm<直径≤2 cm的检出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1 cm<直径≤2 cm的检出率略高于直径≤1 cm;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于病灶不规则形和规则形的检出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规则形略高于规则形.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比单独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更具优势,能准确、尽早地了解可疑病变性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爱江;罗扬;毛爱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健康人群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糖类抗原50(CA50)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健康体检人群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检肿瘤标志物水平分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观察组156例和肿瘤标志物正常的对照组344例,两组人群入组时均未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随访期间,定期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及器官检查,确定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发病概率及分析血清CEA、AFP、CA199和CA50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生率为16.0%,对照组总体发生率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标志物单独检测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均较低,其中CEA对结直肠癌的灵敏度较高为45.1%,AFP对肝癌的灵敏度较高为73.5%,CA199对食管癌和胰腺癌的灵敏度较高,分别为78.3%和72.5%,CA50对结直肠癌的灵敏度较高为73.1%.而4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均高于每种标志物单独检测的灵敏度(P<0.05).结论 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对健康人群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实现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及针对性的预防.

    作者:魏双琴;姚东英;张成;徐继;金丽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顺铂用于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顺铂用于治疗Ⅱ、Ⅲ期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效果.方法 将80例Ⅱ、Ⅲ期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顺铂治疗,对照组只用替吉奥和顺铂方案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Karnofsky评分(72.4 ±6.9)高于对照组(64.8 ±6.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 vs. 40.00%)和CR率(30.00%vs.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粒细胞减少上,治疗组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在术后并发症方面,2组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6),但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适形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和顺铂治疗Ⅱ、Ⅲ期老年局部晚期食管鳞癌,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韩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麻醉深度监测(BIS)对结直肠癌根治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麻醉深度监测(BIS)对结直肠癌根治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2组麻醉均为丙泊酚靶控输注,研究组同时根据BIS值调整丙泊酚浓度行气管插管及麻醉维持.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1 min(T2)、切皮时(T3)、术毕(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T0、T2、T3时的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2组麻醉后SBP、DBP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在T1(DBP),T2、T3(SBP),T4(SBP、DBP)的变化较研究组更明显(P<0.05).2组麻醉后血浆Cor、E、NE水平均持续升高,对照组在T2(Cor、E、NE)、T3(Cor、NE)的变化较研究组更明显(P<0.05).结论 根据BIS调节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能够提供更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及减少应激反应,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作者:秦妮娜;邹雨霞;陈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柱状对比传统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柱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CAPR)和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柱状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组即CAPR组,44例;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组即APR组,36例.根据2组患者的随访资料及临床病理,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在肠壁的位置、肿瘤下缘距离肛门的长度、术前是否化疗、TNM分期、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术后生存率、环周切缘阳性率、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率等数据.结果 CAPR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骶前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与AP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肠穿孔、CRM阳性、骶尾骨不适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组手术后并发炎症发生率为20.45%,APR组为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R组术后转移率为9.68%,APR组术后转移率为22.22%,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复发及总体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APR相比较,CAPR治疗低位进展期直肠癌能够更好地降低环周切缘阳性率和局部复发率、减少术中穿孔,但CAPR术后出现男性性功能障碍、骶尾骨不适发生率高于APR,还需要继续进行观察研究.

    作者:王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放疗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HCC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TACE治疗,治疗组给予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放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治疗后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肿瘤生长相关分子、血清侵袭相关指标及肝癌标志性分子等恶性生物学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金属蛋白酶(MMP)、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可溶性B7-H3(SB7-H3)、α-L-岩藻糖苷酶(AFU)、组织蛋白酶S(Cat S)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放疗,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促进其凋亡,降低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延缓病情进展,安全可靠.

    作者:童武松;潘金华;邱晓莉;王松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腺黏液腺癌的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乳腺黏液腺癌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于彩超下观察乳腺黏液腺癌患者的超声表现,根据其病理特征分为单纯型、混合型2组,分析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中检测到动脉血流频谱占88.6%,高于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血流信号达2级、3级者分别为37.1%、20.0%,明显高于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肿瘤边界、肿瘤边缘、肿瘤后方回声分型、瘤内钙化有显著差异(P<0.05);在回声类型、肿瘤形态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相比,混合型黏液腺癌在超声下具有动脉血流频谱、血流信号分级升高,肿瘤边界不清、边缘模糊、肿瘤后方回声增强、瘤内出现钙化的特点.

    作者:许冰;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联合治疗127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联合治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晚期胃癌患者227例,其中观察组使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3种药物联合化疗,共127例;对照组使用奥沙利铂、替吉奥2种药物联合化疗,共100例,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83%)和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D3 +无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 +、CD4 +/CD8 +水平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 +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4 +、CD4 +/CD8 +水平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为Ⅰ~Ⅲ度,不影响治疗,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的脱发为Ⅳ度,经对症治疗后缓解,其余均为Ⅰ~Ⅲ度;两组不良反应中,除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害无差异外,其余均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平均周期为3.3个月,对照组为3.1个月(P=0.037),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7.2%和43.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4%和81.0%;两组中位总生存期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为7.3个月,对照组为7.0个月,P=0.63),1年生存率(观察组为34%,对照组为31%).结论 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三药联合化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兴;吴朝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同步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联合恩度治疗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从而可为临床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规范、高效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局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注射15 min,每3周重复1次;同步行放疗)与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恩度15 mg+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4 d,每3周重复1次),各39例.统计两组12个月生存率、中位进展时间及中位生存期;评价两组临床疗效,采用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12个月生存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1.79%),P<0.05;中位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85 ±1.27)个月、(9.98 ±1.71)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6.07 ±0.98)个月、(7.99 ±1.38)个月,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48.72%),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分别为(73.17 ±2.75)分、(59.68 ±2.52)分,明显高于治疗前(52.75 ±2.02)分、(53.01 ±1.98)分,且治疗组 KP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9%)与对照组(48.72%)相比,P=0.64.结论 辅以恩度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期,更好的改善其生存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推荐.

    作者:徐辉;秦文娟;郭瑞祥;熊波良;郦守国;侯如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组(实验组,n=39)和奥沙利铂和替吉奥组(对照组,n=39),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CR、PR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5.4%、53.8%和69.2%,显著优于对照组CR、PR以及总有效率2.6%、41.0%和43.6%,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免疫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4+和CD4+/CD8+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统计学差异的主要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脱发以及手足综合征,实验组分别为30.8%、15.4%、17.9%、35.9%以及10.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和总改善率具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价值肯定.

    作者:王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XAF1、CHD5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XAF1、CHD5与卵巢肿瘤浆液性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同时选取1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部分正常卵巢组织作对照.分析XAF1、CHD这两个免疫因子与卵巢肿瘤浆液性腺癌临床病理,无病生存和总体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 XAF1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分期(P=0.030)相关,多见于Ⅲ期或Ⅳ期(P=0.099)肿瘤.此外,相比于对照组,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CHD5表达水平偏低.且CHD5低表达与淋巴结状态、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分级、临床分期无关.生存分析显示,XAF1低表达与高分化肿瘤有关,且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低于对照组(P=0.013).CHD5低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XAF1、CHD5低表达是卵巢浆液性腺癌危险因素以及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 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体内的XAF1、CHD5表达均下降,缩短无病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但是二者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关系,可指导临床合理治疗和准确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芳;毛小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对下咽癌的诊断价值及对下咽癌侵犯周围结构的影像表现分析

    目的 探析下咽癌应用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及对其侵犯周围结构的影像表现分析.方法临床选择下咽癌患者50例,均进行喉镜检查及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比较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的影像分期与病理分期的诊断准确情况;比较CT平扫及对比增强扫描对下咽癌诊断率与喉镜的比较情况;比较喉镜检查与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对下咽癌周围结构的显示情况.结果 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的影像分期与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对下咽癌诊断率与喉镜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显示淋巴结转移、环后区壁内脂肪层、杓状软骨、环状软骨、甲状软骨、喉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清晰情况显著高于喉镜检查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咽癌应用CT平扫与对比增强可清晰显示下咽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侵犯范围、大小部位等结构,诊断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彬;宫凤玲;孙川;马海川;李海渊;刘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卵巢癌术后地佐辛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卵巢癌术后地佐辛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3例卵巢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对照组术毕给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地佐辛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比较2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免疫功能指标变化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在T2、T3、T4时点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未见差异(P>0.05).观察组CD3+水平在术后24 h(P<0.05)、术后48 h(P<0.001)高于对照组;CD4+、CD4+/CD8+及NK细胞水平均在术后48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A、IgG含量在术毕,术后12 h、24 h及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5);IgM含量在术后12 h、24 h及48 h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4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7%(Z=-2.804,P=0.005).结论 对卵巢癌术后患者给予地佐辛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对术后免疫功能抑制较轻,安全性高,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高;吴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苦参碱注射液辅助CAG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苦参碱注射液辅助CAG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髓性白血病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取CAG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苦参碱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疗效及死亡率等.检测2组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10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中医临床症状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79.49%,显著高于对照组53.85%(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厌食、肝损伤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2显著升高、IL-10水平显著降低,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苦参碱注射液辅助CAG方案治疗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明显,安全性好,且可提高患儿血清中IL-2水平及降低IL-10水平.

    作者:黄方;刘小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