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黄艳秋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对证护理、药物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各因子明显改善,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早产儿的效果.方法 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早期微量喂养;对照组单纯静脉营养,生后72 h开始喂养.结果 治疗组患儿能尽快适应肠道喂养,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可激活肠道酶系统,提高肠道防御机制,减少胃肠不耐受,增进营养,促进机体康复,缩短肠外营养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吴来燕;朱彩霞;黄水燕;莫彩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引导下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行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应用CT引导下微创钻颅引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以后,两组脑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考虑方案.

    作者:李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分析

    目的 应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探索降低患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检查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检查及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并密切监测患儿心电变化,测量电解质和血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心力衰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酚妥拉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于预防心力衰竭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胎儿期心脏彩超检查是早期发现先心病,减少先心病患儿出生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与普及.对先心病患儿的护理需要更加有耐心,争取患儿的配合,对于患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火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以ST段显著移位为特点,面对损伤区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背向损伤区的导联,则呈相反的变化,病后数小时出现大Q波及T波倒置.结论 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竞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功抢救一例行肺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肺癌患者护理体会

    术中因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是严重的麻醉并发症之一.笔者遇到一例肺癌患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因处理及时准确,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其处理过程与护理体会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陈鲁;李长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与规范化管理方案进行护理,如建立并完善手术室各种规范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各种业务知识的培训,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水平等.对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护理质量也明显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也迅速提升.结论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文仙;孙小晶;苏文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室背景音乐的作用

    音乐疗法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手术间里播放音乐已被现代化手术室所接纳.然而背景音乐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恐怕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本文就音乐的种类、作用等进行了说明与论述.

    作者:薛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其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28例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第1 d,顺铂60 mg/m2第1~3 d;联合化疗组(观察组)28例采用化疗方案及剂量同对照组,化疗开始即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连续7 d,21 d为1周期,至少治疗3周期.结果 实验组白细胞介素-2(IL-2)、淋巴细胞转化率、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和自然杀伤细胞(NK)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中晚期 NSCLC 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马晨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三联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择6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加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000 mg,2次/d),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3周.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加克拉霉素(500 mg,2次/d)加甲硝唑(400 mg,2次/d),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检查,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94%和90.6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0%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3.94%和71.8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三联药物合用,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能有效控制消化性溃疡,促进其愈合,缓解其临床症状,安全且耐受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朋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0例骨髓增生性疾病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30例MPD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抽取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结果 30例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为68.4%,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为79.2%(19/2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50.0%(3/6).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BCR/ABL阴性的MPD的诊断,使MPD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防或减少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那立军;马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继续医学教育是终身性的教育,是加速医护人才培养和学科梯队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和管理体系,健全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和制度,才能有效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通过总结当前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益于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对策.

    作者:曹瑞;宋秀胜;刘铁强;廖德举;黄严;周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70°鼻内镜在下咽部异物取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寻咽喉部异物佳检查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以来采用70°鼻内镜进行下咽部异物检查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查发现1300余例咽喉部异物,均在70°鼻内镜下确诊和取出.结论采用70°鼻内镜是下咽部异物佳检查治疗方法,设备简单、价廉、实用,值得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何志刚;张云高;黄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低温蒸气甲醛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消毒灭菌效果,以了解佳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3种消毒方法即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低温蒸气甲醛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每次消毒前及消毒后采样,进行细菌计数和鉴定,并比较其特点.结果 3种方法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消毒效果好.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具有灭菌效果好、低温、无毒、安全环保、灭菌周期短等优点.

    作者:陈雪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鄂尔多斯地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方案研究

    目的 讨论鄂尔多斯地区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早期行空肠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我院2010-10~2012-10共收治SAP患者42例,其中采用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治疗SAP的16例,全肠外营养(TPN)治疗SAP的26例.结果 26例胰腺炎患者行经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治疗全部成功,无1例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结论 早期的空肠内营养有利于重症胰腺炎病情恢复,有效地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及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张桂英;白薇;张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希望为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工作改革带来借鉴.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研究

    目的 总结研究骨科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经验措施.方法 对321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潜在的手术风险进行归纳综述,针对当前手术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 320例手术患者除l例死于DIC,其他320例均治愈出院,伤口感染3例,其余317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和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手术护理风险管理能防范隐患,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人员在骨科手术中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顾晞;胡宁;王颖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市580名公立医院员工满意度现况调查

    目的 开展员工满意度现况调查,为医院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及访谈等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医院整体规划、医院管理和制度、科室部门管理、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医院工作环境、医院教育培训工作、个人发展前景、医院领导班子9个方面,座谈及访谈内容主要为如何做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参考相关文献进行编制.结果 共调查医院员工580人,医护人员占80%,行政后勤占20%,另抽取不同层次员工代表46人召开3次座谈会.调查显示员工总体满意度为86%,9所医院中有4所满意度在90%以上,4所满意度在60%~90%,1所满意度低于60%.满意度居前3位的是科室部门管理、医院整体规划、医院管理和制度,居后3位的是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和个人发展前景;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员工中,二级医院、医生及本科学历者满意度较低.结论 需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关注城市二级医院发展,尤其是员工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和个人发展前景.

    作者:王守桂;芮景;柯先明;戴力翔;邢贺;李泽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鄯善县2006~2011年出生缺陷变化趋势

    目的 了解近几年鄯善县出生缺陷的变化趋势、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01~2011-12间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在鄯善县两家县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测,通过认真填写<围产儿季报表>和<出生缺陷登记卡>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01~2011-12间出生缺陷报告率68.05/万,2006年报告发生率107.24/万,2007年出生缺陷发生率66.77/万,2008年出生缺陷发生率81.60/万,2009年出生缺陷发生率56.10/万,2010年出生缺陷发生率78.55/万,2011年出生缺陷发生率42.18/万;诊断的出生缺陷中活产儿62例,占60.78%;死胎34例,占33.33%;死产2例,占1.96%;7 d内死亡4例,占3.92%;所有不良妊娠结局共占39.22%;诊断为出生缺陷后引产占出生缺陷的32.35%.2006~2011年合计出生缺陷发生率在前位的是: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唇/腭裂、马蹄内翻足.结论 鄯善县监测医院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6年的107.24/万下降到2011年的42.18/万,说明预防出生缺陷取得了一定成绩.

    作者:纪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胰岛素皮下注射腹部新部位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腹部新部位注射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由专职糖尿病健康教育护士示范操作指导后进行注射,治疗组采用新部位注射,对照组按常规部位注射,监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 采用腹部新部位注射组的FBG由(14.12±3.36)mmol/L降至(5.69±0.64)mmol/L;2hPBG由(23.06±2.4)mmol/L降至(7.63±1.05)mmol/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无瘀血、无硬结.2组FBG和2hPBG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这个新部位的拓展,使病人腹部注射面积扩大,腹部注射重复的几率下降,提高了胰岛素的利用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甄丽华;马玉梅;刘秀兰;于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FIB和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 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研究组)术前及术后第3 d进行血清FIB和D-D检测,并根据彩超结果分为DVT组10例和非DVT组7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FIB和D-D水平.结果 研究组中的FIB和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VT组术后第3 d FIB和D-D均高于术前(P<0.05),非DVT组术前和术后第3 d对比FIB和D-D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DVT组与非DVT组对比FIB和D-D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 d DVT组FIB和D-D均明显高于非DVT组(P<0.05);DVT组FIB和D-D水平呈正相关,r=0.834,t=14.020,P<0.01.结论 FIB和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少胜;林耿丰;黄邦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