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陈雪玉

关键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 消毒灭菌, 消毒方法, 低温灭菌
摘要:目的 探究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低温蒸气甲醛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消毒灭菌效果,以了解佳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3种消毒方法即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低温蒸气甲醛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每次消毒前及消毒后采样,进行细菌计数和鉴定,并比较其特点.结果 3种方法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消毒效果好.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具有灭菌效果好、低温、无毒、安全环保、灭菌周期短等优点.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目的 对乳腺癌切除术病人以心理护理为重点,促进其心理康复,可以加快其生理康复,更有利于其社会生活的康复.方法 针对患者在手术恢复期、康复期等各期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心理康复护理,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心理上的压力,提高她们的生活信心,提高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的生存质量.结论 乳腺癌患者的心理负担重,在护理乳腺癌患者时以心理护理为重点,促进其心理健康,加快疾病康复.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4例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10~2012-10间我院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每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沙丁胺醇2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超声雾化吸入,2次/d,每次10 min,7 d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用药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1次/d,疗程7~10 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欣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初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还进行护理干预,包括预测性健康教育,教会产妇循序渐进的下床方法和用便盆床边排尿等,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初产妇产后晕厥的发生率,保证产妇安全.

    作者:罗芬;禤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12~2011-04间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市580名公立医院员工满意度现况调查

    目的 开展员工满意度现况调查,为医院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及访谈等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医院整体规划、医院管理和制度、科室部门管理、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医院工作环境、医院教育培训工作、个人发展前景、医院领导班子9个方面,座谈及访谈内容主要为如何做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参考相关文献进行编制.结果 共调查医院员工580人,医护人员占80%,行政后勤占20%,另抽取不同层次员工代表46人召开3次座谈会.调查显示员工总体满意度为86%,9所医院中有4所满意度在90%以上,4所满意度在60%~90%,1所满意度低于60%.满意度居前3位的是科室部门管理、医院整体规划、医院管理和制度,居后3位的是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和个人发展前景;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员工中,二级医院、医生及本科学历者满意度较低.结论 需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关注城市二级医院发展,尤其是员工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和个人发展前景.

    作者:王守桂;芮景;柯先明;戴力翔;邢贺;李泽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南京双塘社区成年女性2010~2011年血酯分析

    目的 分析南京市秦淮区双塘社区成年女性2010~2011年的血脂变化情况.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10~2011年双塘社区成年女性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两年间血脂检测总体异常人数变化不大,统计学分析χ2=0.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比率均大于20%,超过全国水平.结论 通过对双塘社区成年女性两年血脂检测、分析,双塘社区成年女性居民的血脂异常情况有待重视与改善.

    作者:许根友;许进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安全护理、对证护理、药物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患者护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各因子明显改善,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分明显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艳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46例成人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结果 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伴顽固阵发性咳嗽,本组病例经阿奇霉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针对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应用阿奇霉素效果良好.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本文收集近几年有关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文献报道和临床资料,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及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ARB)的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钙增敏剂的应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农村社区医院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医院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本社区医院2011~2012年间收治的345例腹泻患者,男214例,女131例;年龄15~74岁,平均34.5岁.其中病毒和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287例,菌痢58例.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配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结论适当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助于农村地区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方法分析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管理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的方法.结果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操作使用不规范、仪器故障率较高、仪器维护保养不到位、购买仪器无科学论证、管理仪器不完善的规章制度等问题.结论 增强管理意识,加强培训,提高检验科人员技术水平,完善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保障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对仪器定期进行计量鉴定检测校准是保证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的科学管理措施.

    作者:段磊;刘秀玲;王佳频;蓝凌朋;张志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FIB和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 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8例老年人下肢骨折患者(研究组)术前及术后第3 d进行血清FIB和D-D检测,并根据彩超结果分为DVT组10例和非DVT组7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FIB和D-D水平.结果 研究组中的FIB和D-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VT组术后第3 d FIB和D-D均高于术前(P<0.05),非DVT组术前和术后第3 d对比FIB和D-D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DVT组与非DVT组对比FIB和D-D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3 d DVT组FIB和D-D均明显高于非DVT组(P<0.05);DVT组FIB和D-D水平呈正相关,r=0.834,t=14.020,P<0.01.结论 FIB和D-D检测对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少胜;林耿丰;黄邦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时血清胆碱酯酶的诊断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对慢性肝炎导致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5例健康成人及1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包括乙肝、丙肝)及病理学上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人的血清胆碱酯酶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白蛋白等其他血清学指标.结果 正常健康成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为8120±2620 u/L,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Ⅰ)为7234±2108 u/L,肝纤维化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Ⅱ)为3526±1174 u/L,肝硬化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Ⅲ)为2291±1053 u/L.结论 在所检测的血清酶中,胆碱酯酶是唯一一个在肝纤维化时活性明显改变的酶.胆碱酯酶活性高低与病理分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胆碱酯酶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及肝组织损伤程度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马洪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观察其对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56例老年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纯化疗组(对照组)28例采用多西他赛75 mg/m2第1 d,顺铂60 mg/m2第1~3 d;联合化疗组(观察组)28例采用化疗方案及剂量同对照组,化疗开始即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连续7 d,21 d为1周期,至少治疗3周期.结果 实验组白细胞介素-2(IL-2)、淋巴细胞转化率、总T淋巴细胞(CD3+)、辅助T淋巴细胞(CD4+)和自然杀伤细胞(NK)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中晚期 NSCLC 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作者:马晨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硝苯地平基础上加服倍他乐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血压下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参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知满意度分析--基于对漳州市芗城区农民的调研

    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满意度决定着农民的参合意愿,进而影响此项制度的运行.此次调研选取漳州市芗城区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走村入户、深入访谈的形式,随机抽取芗城区5021户农村居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当地新农合实施情况以及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满意度,并对影响新农合认知满意度的原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农村合作医疗提供实证依据.

    作者:高莹;郑振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以ST段显著移位为特点,面对损伤区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背向损伤区的导联,则呈相反的变化,病后数小时出现大Q波及T波倒置.结论 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竞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功抢救一例行肺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肺癌患者护理体会

    术中因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是严重的麻醉并发症之一.笔者遇到一例肺癌患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因处理及时准确,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其处理过程与护理体会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陈鲁;李长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氩氦刀冷冻与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与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ALT、AST均升高,但对照组改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照组患者ALP明显升高.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比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所产生的并发症明显严重,因此射频消融治疗更适合临床选用.

    作者:蔡进中;窦永充;陈旭东;张彦舫;孔健;吴宇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0例骨髓增生性疾病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30例MPD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抽取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结果 30例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为68.4%,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为79.2%(19/2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50.0%(3/6).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BCR/ABL阴性的MPD的诊断,使MPD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防或减少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那立军;马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