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氩氦刀冷冻与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蔡进中;窦永充;陈旭东;张彦舫;孔健;吴宇旋

关键词:氩氦刀冷冻, 射频消融治疗, 肝脏恶性肿瘤
摘要: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与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CT导向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ALT、AST均升高,但对照组改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照组患者ALP明显升高.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比射频消融治疗巨大肝癌所产生的并发症明显严重,因此射频消融治疗更适合临床选用.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三联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择6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加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000 mg,2次/d),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3周.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加克拉霉素(500 mg,2次/d)加甲硝唑(400 mg,2次/d),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检查,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94%和90.6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0%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3.94%和71.8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三联药物合用,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能有效控制消化性溃疡,促进其愈合,缓解其临床症状,安全且耐受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朋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低温蒸气甲醛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消毒灭菌效果,以了解佳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3种消毒方法即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低温蒸气甲醛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每次消毒前及消毒后采样,进行细菌计数和鉴定,并比较其特点.结果 3种方法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消毒效果好.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具有灭菌效果好、低温、无毒、安全环保、灭菌周期短等优点.

    作者:陈雪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功抢救一例行肺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肺癌患者护理体会

    术中因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是严重的麻醉并发症之一.笔者遇到一例肺癌患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因处理及时准确,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其处理过程与护理体会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陈鲁;李长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农村社区医院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医院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本社区医院2011~2012年间收治的345例腹泻患者,男214例,女131例;年龄15~74岁,平均34.5岁.其中病毒和细菌毒素引起的腹泻287例,菌痢58例.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护理配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结论适当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助于农村地区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和预防.

    作者:陈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议护士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

    患者在医院里接触多、密切的是护士,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疾病疗效.护患关系处理得好,病人心情好,能更好地发挥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的效果,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则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治疗效果.那么,护士怎样才能从自身角度搞好护患关系呢?笔者已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从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护士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张佑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治疗分析

    目的 应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探索降低患儿病死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儿常规检查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检查及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并密切监测患儿心电变化,测量电解质和血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心力衰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酚妥拉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于预防心力衰竭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胎儿期心脏彩超检查是早期发现先心病,减少先心病患儿出生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与普及.对先心病患儿的护理需要更加有耐心,争取患儿的配合,对于患儿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火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12~2011-04间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以ST段显著移位为特点,面对损伤区的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向曲线;背向损伤区的导联,则呈相反的变化,病后数小时出现大Q波及T波倒置.结论 紧密结合临床,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对筛选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竞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12~2011-07间收治的10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论激励手段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是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许多公立医院激励机制中还存在诸如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重形式方面的激励而轻实质内容的激励等问题.以目标激励法在现实中的运用为例,详细论述了不同激励手段的内容和特点,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徐利民;赵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70°鼻内镜在下咽部异物取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寻咽喉部异物佳检查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以来采用70°鼻内镜进行下咽部异物检查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查发现1300余例咽喉部异物,均在70°鼻内镜下确诊和取出.结论采用70°鼻内镜是下咽部异物佳检查治疗方法,设备简单、价廉、实用,值得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何志刚;张云高;黄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南京双塘社区成年女性2010~2011年血酯分析

    目的 分析南京市秦淮区双塘社区成年女性2010~2011年的血脂变化情况.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10~2011年双塘社区成年女性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两年间血脂检测总体异常人数变化不大,统计学分析χ2=0.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比率均大于20%,超过全国水平.结论 通过对双塘社区成年女性两年血脂检测、分析,双塘社区成年女性居民的血脂异常情况有待重视与改善.

    作者:许根友;许进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引导下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行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应用CT引导下微创钻颅引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以后,两组脑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考虑方案.

    作者:李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胰岛素皮下注射腹部新部位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腹部新部位注射胰岛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由专职糖尿病健康教育护士示范操作指导后进行注射,治疗组采用新部位注射,对照组按常规部位注射,监测2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 采用腹部新部位注射组的FBG由(14.12±3.36)mmol/L降至(5.69±0.64)mmol/L;2hPBG由(23.06±2.4)mmol/L降至(7.63±1.05)mmol/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皮肤无瘀血、无硬结.2组FBG和2hPBG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这个新部位的拓展,使病人腹部注射面积扩大,腹部注射重复的几率下降,提高了胰岛素的利用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甄丽华;马玉梅;刘秀兰;于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治疗早产儿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微量喂养联合肠外营养对早产儿的效果.方法 12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早期微量喂养;对照组单纯静脉营养,生后72 h开始喂养.结果 治疗组患儿能尽快适应肠道喂养,静脉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早期微量喂养可激活肠道酶系统,提高肠道防御机制,减少胃肠不耐受,增进营养,促进机体康复,缩短肠外营养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吴来燕;朱彩霞;黄水燕;莫彩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市580名公立医院员工满意度现况调查

    目的 开展员工满意度现况调查,为医院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及访谈等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医院整体规划、医院管理和制度、科室部门管理、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医院工作环境、医院教育培训工作、个人发展前景、医院领导班子9个方面,座谈及访谈内容主要为如何做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参考相关文献进行编制.结果 共调查医院员工580人,医护人员占80%,行政后勤占20%,另抽取不同层次员工代表46人召开3次座谈会.调查显示员工总体满意度为86%,9所医院中有4所满意度在90%以上,4所满意度在60%~90%,1所满意度低于60%.满意度居前3位的是科室部门管理、医院整体规划、医院管理和制度,居后3位的是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和个人发展前景;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员工中,二级医院、医生及本科学历者满意度较低.结论 需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关注城市二级医院发展,尤其是员工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和个人发展前景.

    作者:王守桂;芮景;柯先明;戴力翔;邢贺;李泽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研究

    目的 总结研究骨科手术护理风险管理的经验措施.方法 对321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潜在的手术风险进行归纳综述,针对当前手术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 320例手术患者除l例死于DIC,其他320例均治愈出院,伤口感染3例,其余317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和差错事故发生.结论 手术护理风险管理能防范隐患,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人员在骨科手术中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顾晞;胡宁;王颖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的效果.方法 将400例初产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用常规护理外,还进行护理干预,包括预测性健康教育,教会产妇循序渐进的下床方法和用便盆床边排尿等,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产后排尿性晕厥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降低初产妇产后晕厥的发生率,保证产妇安全.

    作者:罗芬;禤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时血清胆碱酯酶的诊断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对慢性肝炎导致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5例健康成人及1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包括乙肝、丙肝)及病理学上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人的血清胆碱酯酶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白蛋白等其他血清学指标.结果 正常健康成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为8120±2620 u/L,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Ⅰ)为7234±2108 u/L,肝纤维化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Ⅱ)为3526±1174 u/L,肝硬化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Ⅲ)为2291±1053 u/L.结论 在所检测的血清酶中,胆碱酯酶是唯一一个在肝纤维化时活性明显改变的酶.胆碱酯酶活性高低与病理分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胆碱酯酶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及肝组织损伤程度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马洪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0例骨髓增生性疾病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30例MPD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抽取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结果 30例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为68.4%,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为79.2%(19/2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50.0%(3/6).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BCR/ABL阴性的MPD的诊断,使MPD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防或减少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那立军;马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