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护士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

张佑清

关键词:医患关系, 护患关系, 护士
摘要:患者在医院里接触多、密切的是护士,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疾病疗效.护患关系处理得好,病人心情好,能更好地发挥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的效果,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则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治疗效果.那么,护士怎样才能从自身角度搞好护患关系呢?笔者已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从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护士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T引导下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行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应用CT引导下微创钻颅引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以后,两组脑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考虑方案.

    作者:李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12~2011-04间收治的82例股骨粗隆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治疗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究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低温蒸气甲醛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消毒灭菌效果,以了解佳的消毒方法.方法 采用3种消毒方法即环氧乙烷低温灭菌、低温蒸气甲醛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每次消毒前及消毒后采样,进行细菌计数和鉴定,并比较其特点.结果 3种方法消毒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消毒效果好.结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具有灭菌效果好、低温、无毒、安全环保、灭菌周期短等优点.

    作者:陈雪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功抢救一例行肺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肺癌患者护理体会

    术中因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是严重的麻醉并发症之一.笔者遇到一例肺癌患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严重迷走反射致心跳骤停,因处理及时准确,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其处理过程与护理体会如下,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者:陈鲁;李长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方法分析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管理基层医院检验仪器设备的方法.结果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操作使用不规范、仪器故障率较高、仪器维护保养不到位、购买仪器无科学论证、管理仪器不完善的规章制度等问题.结论 增强管理意识,加强培训,提高检验科人员技术水平,完善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保障仪器设备环境条件,对仪器定期进行计量鉴定检测校准是保证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的科学管理措施.

    作者:段磊;刘秀玲;王佳频;蓝凌朋;张志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某市580名公立医院员工满意度现况调查

    目的 开展员工满意度现况调查,为医院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座谈及访谈等方法;调查内容涉及医院整体规划、医院管理和制度、科室部门管理、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医院工作环境、医院教育培训工作、个人发展前景、医院领导班子9个方面,座谈及访谈内容主要为如何做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分标准参考相关文献进行编制.结果 共调查医院员工580人,医护人员占80%,行政后勤占20%,另抽取不同层次员工代表46人召开3次座谈会.调查显示员工总体满意度为86%,9所医院中有4所满意度在90%以上,4所满意度在60%~90%,1所满意度低于60%.满意度居前3位的是科室部门管理、医院整体规划、医院管理和制度,居后3位的是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和个人发展前景;在不同级别医院、不同岗位、不同学历员工中,二级医院、医生及本科学历者满意度较低.结论 需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关注城市二级医院发展,尤其是员工个人薪酬及福利待遇、医院奖金分配制度和个人发展前景.

    作者:王守桂;芮景;柯先明;戴力翔;邢贺;李泽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分型及与胃肿瘤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的各型毒力因子与胃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以生物芯片技术,PCR技术及Southern杂交和Western免疫印迹法等对Hp的各型毒力因子的基因进行分型,根据不同基因型毒力因子在胃肿瘤中的生物学作用,分析它们与肿瘤的发展可能的相关性.结果 世界各地开展了大量关于Hp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研究,然而尚未有哪个毒力基因或其亚型作为明确的胃癌危险因素被证实,且不同的研究报道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许多问题仍存在争议,对这些致癌基因的作用机制及其与胃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过程,Hp作为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其致癌机理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参与的过程,除了考虑为地区人种遗传基因的变异及环境因素的不同外,还应考虑不同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及基因亚型分布的差异为可能因素.结论 有关Hp毒力基因及其致恶变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特别是对可塑区的研究技术上的突破,将大大推动临床根除Hp及Hp相关性胃腺癌和胃MALT淋巴瘤的预防及治疗.

    作者:张亚琼;章月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01~2012-12间收治的1050例妇产科手术术后疼痛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525例、护理干预组(观察组)525例,护理前及护理后第1 d、第3 d、第5 d及第7 d对两组患者采用VAS评分表进行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第3 d 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第5 d 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但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提高产妇满意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陈巧玉;高奕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保守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保守疗法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10~2011-12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瘀止血汤.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27/2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6%(22/28),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均变薄,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化瘀止血汤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还可以改善患者的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的厚度,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30例骨髓增生性疾病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 30例MPD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抽取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结果 30例MPD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的阳性率为68.4%,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为79.2%(19/24),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为50.0%(3/6).结论 JAK2V617F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BCR/ABL阴性的MPD的诊断,使MPD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防或减少血栓形成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那立军;马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与规范化管理方案进行护理,如建立并完善手术室各种规范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各种业务知识的培训,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水平等.对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护理质量也明显得到改善,患者满意度也迅速提升.结论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文仙;孙小晶;苏文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70°鼻内镜在下咽部异物取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寻咽喉部异物佳检查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5月以来采用70°鼻内镜进行下咽部异物检查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查发现1300余例咽喉部异物,均在70°鼻内镜下确诊和取出.结论采用70°鼻内镜是下咽部异物佳检查治疗方法,设备简单、价廉、实用,值得医疗机构推广.

    作者:何志刚;张云高;黄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84例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10~2012-10间我院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每次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沙丁胺醇2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中超声雾化吸入,2次/d,每次10 min,7 d一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用药莫西沙星注射液400 mg,1次/d,疗程7~10 d.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欣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三联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选择6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加左氧氟沙星(200 mg,2次/d)加阿莫西林(1000 mg,2次/d),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3周.对照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加克拉霉素(500 mg,2次/d)加甲硝唑(400 mg,2次/d),治疗7 d后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 mg,1次/d,3周.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和Hp检查,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94%和90.6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0.90%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93.94%和71.8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新三联药物合用,Hp根除率优于对照组,能有效控制消化性溃疡,促进其愈合,缓解其临床症状,安全且耐受性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高朋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希望为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工作改革带来借鉴.

    作者:张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实施集中免疫接种的实践与思考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创新免疫接种模式,由分散式接种模式改为集中式接种模式,取消了126个村级接种点,建设了13个乙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这一举措提高了预防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实现了预防接种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作者:于文艺;孙吉峰;陈福才;孙学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议护士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

    患者在医院里接触多、密切的是护士,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疾病疗效.护患关系处理得好,病人心情好,能更好地发挥药物及其他治疗措施的效果,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反之,则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治疗效果.那么,护士怎样才能从自身角度搞好护患关系呢?笔者已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从这些年的工作实践中笔者认为护士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张佑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发作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9-10~2012-10间我院收治的23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及护理,预防控制癫痫发作,保证急救的有效性.结果 23例脑外伤性癫痫患者发作均得到很好控制,经门诊随访1年均未再发生癫痫发作.结论 加强对脑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是预防控制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脑外伤后癫痫发作的控制.

    作者:赖利春;李情华;吴思粤;文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后路经伤椎植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植钉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且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伤椎椎体高度术前压缩40%~75%,术后恢复到87%~96%;Cobb角术前为12°~33°,术后为0°~6°;椎管正中矢状径术前为78%~90%,术后恢复到88%~96%.结论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东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时血清胆碱酯酶的诊断及意义

    目的 评价血清胆碱酯酶的检测对慢性肝炎导致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5例健康成人及13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包括乙肝、丙肝)及病理学上有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病人的血清胆碱酯酶进行测定,同时测定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白蛋白等其他血清学指标.结果 正常健康成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为8120±2620 u/L,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Ⅰ)为7234±2108 u/L,肝纤维化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Ⅱ)为3526±1174 u/L,肝硬化病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Ⅲ)为2291±1053 u/L.结论 在所检测的血清酶中,胆碱酯酶是唯一一个在肝纤维化时活性明显改变的酶.胆碱酯酶活性高低与病理分级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因此,胆碱酯酶是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及肝组织损伤程度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马洪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