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菌物学报杂志

菌物学报杂志

(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菌物学会
  • 国际刊号:1672-6472
  • 国内刊号:11-5180/Q
  • 影响因子:0.947
  • 创刊:198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499
  • 全年订价:143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菌物学会
出版地方: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672-6472
国内刊号:11-5180/Q
邮发代号:2-499
创刊时间:1982
发行周期:

菌物学报杂志简介

               本刊(原名《真菌学报》),1982年创刊,是我国目前真菌学领域唯一的学报级专业学术期刊;在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和交换。本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造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主要栏目:菌物系统分类学及菌物多样性、菌物资源开发利用(食用药用真菌;工业真菌)、真菌生态及生物防治(是生真菌等);4、菌物共生作用(内生真菌、菌根、地衣等)、真菌毒素、致病真菌(人、动物、植物)、菌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                

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综述、刊物公告、特约综述、院士专栏、新品种快报、简报、序言、专栏论文、封面故事、专栏综述等

杂志收录/荣誉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菌物学报杂志投稿要求

菌物学报杂志社征稿要求

  1. 征稿范围:

  主要刊登菌物系统学、分子生物学、生理与代谢、细胞生物学、区系地理学、菌物多样性及资源开发利用、动植物病原菌物学、医学真菌学、食用和药用真菌学等方面的综述、研究论文和简报。

  2. 关于版权:

  作者需对研究成果享有自主知识产权,未一稿多投,相关数据、图表等结果未曾以各种文字、语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章如在《菌物学报》发表,将不再以任何语种向国内外其他刊物重复投稿。在本刊发表的文章,所有形式的(即各种文字、各种介质的)版权均属本刊编辑部所有,作者如有异议,敬请在投稿前声明。本刊编辑部有权对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加工,如涉及内容的大量改动,将征得作者同意,本刊文责自负,作者必须保证文章的真实性,因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引发的一切后果,由作者自负。一旦发现有学术不端问题出现,本刊进行公开退稿或撤稿处理,并且不再接收该作者的稿件。

  3. 投稿要求:

  本刊接受中、英文投稿,投稿内容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反映国际国内研究热点,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

  1) 远程投稿:本刊采用网上投稿。请投稿作者先登录进入《菌物学报》主页,在线注册用户名和密码,注册成功后可立即进行投稿。

  2) 格式要求:中英文题目应力求简练;文章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层次清晰,名词术语规范;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拉丁学名、基因符号斜体表示;基金项目、图表内容中英文双语表示。中、英文摘要字数不得少400–500字;关键词3–7个,且不得与题目重复。英文文章投稿请附中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投稿需按照本刊近期发表文章的格式撰写。

  3) 图表要求:照片要清晰,线图要精绘(显微照片需要提供比例尺),避免图、表、文内容重复。图片需标明图题、图注;表格为标准三线表格。图表随文排版。

  4) 遵守命名法规:发表新分类单位要符合《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法规》的各项规定,标本引证应写寄主或基物、省名、县(山)名、采集人、采集号或标本号(模式标本可加采集或分离时间、生境)。模式标本或培养物应注明存放地点。学名定名人缩写应符合国际标准,例 赵继鼎 应写 J.D. Zhao 而不是J. Zhao。文章署名应为 ZHAO Ji-Ding。拉丁学名一律使用斜体,每个学名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须有定名人,题目和中英文摘要中不出现定名人。

  5) 参考文献:文中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在论文中标注的格式:例:2位作者以下表示为戴芳澜(1979)或(戴芳澜 1979),(Arthur & Cummins 1936),(庄剑云和魏淑霞 1994);3位作者以上表示为(戴玉成等 2010)或(Smith et al. 1981)。文末参考文献按照姓氏字母升序排列,作者必须全部列出;西文刊名需写出全称并正体。

  4. 关于测序类文章:凡涉及DNA、RNA或蛋白质序列测定的论文,投稿前请先通过计算机网络进入国际基因库EMBL(欧洲)、GenBank(美国)或DDBJ(日本),申请得到国际基因库接受号(Accession No.)后再进行投稿。

  5. 新种与新记录发表要求:原则上不再发表单个新种及1-3个新记录种的文章,鼓励作者在发表关于属或属以上单元系统学、菌物区系的文章内发表新种和新记录。

  1) 新种模式:所有发表新种的模式标本、菌种以及注释模式标本及菌种必须保藏在国际认可的标本馆或菌种库。

  2) 新种注册:新种在投稿前请先申请Fungal Name Number,申请网址为http://www.fungalinfo.net,并请将获得的Fungal NameNumber在新种名称下面列出。

  3) DNA序列:新种、新记录种的发表,除个别难以提取DNA的菌物材料等特殊情况外,作者在投稿“新种和新记录种”时,除了形态学描述外,原则上还须提供凭证标本的1–3个基因片段序列(其中须包含ITS序列)的GenBank号。

  6. ORCID号:本刊要求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申请 ORCID号(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ORCID,即科研人员国际唯一学术标识符,由一套免费的、全球唯一的16位身份识别码构成),以供论文出版时标记,请将序号在首页脚注中列出。详见http://orcid.org网址。

  7. 审稿流程:

  本刊采用“编委送审制”,每篇稿件审理周期1–2个月。编辑部收到投稿后进行严格初审,对于学术水平和写作格式均达到投稿要求的文章提交送审流程。

  8. 优先发表:

  通过审稿的录用文章在“中国知网”进行优先网络出版,综述文章以及具有创新性、竞争性的研究成果优先纸版发表。

  9. 发表费和稿费:

  本刊免收审理费,根据版面收取一定的发表费(编辑部在文章发表前1–2个月内通知作者缴费)。每篇文章给作者寄送2本样刊,并酌付稿酬。

  10.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菌物学报》编辑部

  邮编:100101

  稿件咨询电邮:jwxt@im.ac.cn 稿件咨询电话:+86-10-64807521

  发行电邮:bjb@im.ac.cn 广告电邮:gg@im.ac.cn 发行/广告电话:+86-10-64806142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菌物学报杂志影响因子
菌物学报杂志发文量
菌物学报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菌物学报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菌物学报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小鲸** 的反馈:

菌物学报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菌物学报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菌物学报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