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涛
作者:小曲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如果把有关人体的知识都写成书,足以装满一个图书馆.世界上大的医学图书馆--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就存放有300万条人体医学信息.其实,人体IQ(智商)的奥秘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作者:王致诚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王启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王凤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阿永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奇怪的是几乎在任何糖尿病患者聚集的医院里,不情愿甚至不到生命危急关头绝不接受胰岛素治疗的事屡见不鲜.是什么原因让众多病人远离胰岛素,以致使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感到束手无策?
作者:李光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潘东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患了糖尿病,除了及时就诊、规范治疗、科学饮食外,更要注意心理保健,要摆脱在患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烦恼、沮丧等不良情绪而加重病情.有益的兴趣与爱好可消除不良情绪,使人愉快、乐观、豁达;遇事心平气和,有利于心身健康.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听听京剧,欣赏音乐,练练书法,或养鸟,或种花种草,或散步,或打太极拳等,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才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为了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糖尿病患者在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作者:蔡树涛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涂晨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第一步棋:知为什么有些人在不如意事面前总会出现愁、烦、怒、恐、悲等各种表现?为什么有些人患病时,就来了思想压力,甚至失去生的希望?为什么有些人退休后,意志消沉,活力衰败?……因为不知道情绪过度对人之害,不知道与疾病作斗争就会走向康复,不知道消极的心态是健康大敌.
作者:李文祥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曾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崔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张清国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发现患了糖尿病也许是遗传因素的作用,母亲晚年患了糖尿病.我在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时也患了糖尿病.
作者:陈树棠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人生就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行,在历尽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之后,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拥有安详,就拥有安度晚年的精神财富,它能使人清醒、升华、完善,使你老而生辉,从而获得心灵充实、丰富、自由、纯净……
作者:贾洪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国斌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杨堤林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作者:李以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2000年的夏季,喜悦与死神握了一回手.然而,她不愿意接受死亡的邀请,毅然抽出身来,返回到爱人索保林的身边,此时,正是夜半,窗外的夜色被一缕灯光擦亮.
作者:初雪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