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单眼突出为主症的鼻窦黏液囊肿25例临床分析

王丽妍;周彬;李婷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学, 鼻窦黏液囊肿, 单眼突出症
摘要:以单眼突出为主要症状的鼻窦黏液囊肿临床上容易误认为眼部疾病而延误诊治,重者可导致失明.我院1991~2002年收治以单眼突出为主要症状的鼻窦黏液囊肿25例,现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补中益气汤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常存在着解剖及功能上的原因,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困难.单纯西药治疗疗效不理想,并易复发.为此我们从1999-05~2002-05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应用西药的同时,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子祥;张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易感因素分析

    目的找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易感因素,选择预防性抗菌治疗对象.方法将307例肝硬化腹水病人按有无胃镜检查、嗜酒、消化道出血、SBP病史,以及Child-Pugh分级等因素5次分组,各组比较SBP发生率.结果有消化道出血者SBP发生率27.5%,无消化道出血者发生率7.9%;有SBP病史者发生率66.7%,无SBP病史者为10.9%;Child-Pugh C级SBP发生率为24.0%,Child-PughB级为12.4%;嗜酒者SBP发生率25.0%,非嗜酒者发生率14.6%,其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有或无胃镜检查,其SBP发生率的差别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上4个因素作为SBP易感因素可以预测SBP的发生,采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等办法可以降低SBP的发生率,节约医疗开支,改善预后.

    作者:刘瑞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卷曲霉素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64例临床分析

    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是全球结核病控制的难题.目前,全球有5 000万人受到耐药结核菌的感染,我国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较为严重,全国结核病、胸部疾病科研协作组对1965~1991年22个省、市73个结核病院(防治所)9 365例调查结果显示,初治耐药率为45.9%,其中耐链霉素50%.

    作者:宋年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0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以来临床在用药和给药方法上做了许多探索.2001-03~2002-03,我科采用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商品名为依苏)治疗2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浙冰;郑春霞;赵雅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应用

    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成长的过程,就是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转归、监控过程等方面的一个发展历程.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肿瘤、遗传疾病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辛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检测40例晕厥患者临床分析

    晕厥是一种症候群,多种原因均可引起.现将我院2000-05~2002-05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的40例晕厥者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杜淑琴;李萍;刘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纳米烧伤敷料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纳米烧伤敷料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抗感染效果,以及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病人分为浅Ⅱ度试验组,浅Ⅱ度对照组,深Ⅱ度试验组,深Ⅱ度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试验组应用纳米烧伤敷料,对照组应用1%SD-Ag冷霜.对每组病例进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感染情况和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创面细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纳米烧伤敷料能抑制创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可以间接的促进创面愈合.

    作者:曲滨;李宗瑜;邵铁滨;王成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预防护理差错加强法制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近几年来,医院与病人之间的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

    作者:崔玉波;李颖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角膜板层分离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13例体会

    大泡性角膜病变是眼科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的眼病.我们采用角膜板层分离术治疗本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辉;赵晓川;杨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法莫替丁云南白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平均年龄56岁.应用法莫替丁粉针剂2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q12h静脉点滴,用药至出血停止后3d;同时,将云南白药0.5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溶解,自留置的胃管注入(每4h给药1次),注入时转动病人体位,使药液与出血创面充分接触,少用药4次,多用药5d.对照组3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平均年龄58岁,应用西咪替丁注射液40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q12h静脉点滴,用药至出血停止后3d.结果治疗组48、72h内止血者,分别为34例、14例,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8%、25.5%、87.3%;超过72h仍未止血者7例为无效,无效率为12.7%.对照组48、72h内止血者,分别为14例、8例,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2%、23.5%、64.7%;超过72h仍未止血者12例为无效,无效率为35.3%.结论法莫替丁静滴、云南白药鼻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有较显著的疗效.

    作者:孙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20例新式剖宫产术临床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999-12~2001-06对我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术120例进行观察,并与同期实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20例进行对照,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桂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手术上肢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

    手术上肢固定带,是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固定病人上肢的一种固定带. 在以往工作中,固定手术病人上肢多采用敷料包裹,用绷带系于手板上.

    作者:贺敬春;常颖;王秀梅;靖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涤浊汤治疗痰湿瘀浊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涤浊汤治疗痰湿淤浊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观察,共纳入涤浊组26例,对照组24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浆INS、血脂、血尿酸等指标.结果涤浊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涤浊汤治疗痰湿淤浊型糖尿病疗效肯定.

    作者:曹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密闭式膀胱冲洗的应用体会

    膀胱冲洗是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等手术病人的必备护理程序.它的清洁度直接关系到术后病人是否顺利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袁丽荣;李艳敏;李丽;尚志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手术的消毒处理

    我院手术室2002年手术量为3 789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手术病人占38例,为了防止乙肝病毒扩散引起交叉感染,我们对乙型肝炎病毒污染手术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没有发生过手术室内交叉感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段淑红;闫敏霞;李玉杰;段旭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4例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诊治体会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发生与患者肢端缺血、神经病变及感染有关.我院1998-06~2002-06共收治1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沙菲;邹鸿雁;刘小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5种实验室诊断指标测定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及比较

    目的探讨5种实验室诊断指标--血淀粉酶(S-Amy)、胰腺淀粉酶(P-Amy)、胰脂肪酶(LPS)、尿淀粉酶(U-Amy)的检测,以及尿胰蛋白酶原-2(UATN-2)的快速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及比较.方法对126例急性腹痛病例的S-Amy、P-Amy、LPS、U-Amy以及UATN-2进行检测,并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配合腹部CT和超声检查,以确诊或排除急性胰腺炎.结果UATN-2快速测定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2%;血清LPS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3%;P-Amy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96%;而S-Amy(断点值为300U/L)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85%;U-Amy(断点值为1 500U/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和78%;血清的LPS,P-Amy测定及UATN-2快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显著高于S-Amy,U-Amy的检测(P<0.05).结论血清的脂肪酶、胰腺淀粉酶测定及尿胰蛋白酶原-2快速检测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它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血、尿淀粉酶检测,而其中尿胰蛋白酶原-2金标快速检测卡以其快速、方便、准确的特点,在早期急性胰腺炎诊断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血清的脂肪酶、胰腺淀粉酶测定,可以代替血淀粉酶的测定,而尿淀粉酶的测定可作为延期诊断及监测病情的指标.

    作者:程云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开颅手术引流应用的体会

    目的讨论外科引流的应用价值.方法神经外科手术学中提出,标准开颅手术应该放置引流.根据临床实践,本文观察54例幕上手术硬膜外未放引流的病例.结果开颅手术有些情况下可以不放引流,这对于病人的恢复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是有益的.开颅手术的切口属于清洁切口,术后放置引流主要是用来预防可能发生的血肿或为了使皮瓣更好的贴附.作者的观点是:开颅手术缝合硬膜后,一般情况下不必放置引流;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术后残腔放置封闭型的引流是必要的.结论开颅手术不放引流,可减少与引流有关的并发症,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缩短病人的治疗周期.

    作者:李国忠;王启弘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电极法与酶法测定血清尿素氮葡萄糖结果比较

    目的对不同原理2种方法测定尿素氮(BUN)、葡萄糖(GLU)的结果进行对比、校准和质控,总结差异,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方法用同1种新鲜混合血清分别用2种方法对BUN和GLU进行测定,分别计算精密度,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取未知浓度血清分别测其浓度和加入标准品后浓度,计算准确度.观察同一质控血清2种方法间基值效应.结果2种方法测定GLU和BUN的精密度较好(CV:0.81%~3.16%).不同仪器不同方法的GLU和BUN测定,无显著差异(r>0.972,P>0.05).观察同一质控血清用2种方法的基质效应较小.结论同一实验室不同方法可以通过定期的对比、校准后,用同一质控血清、同一靶值,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2种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均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李晓光;于永光;王丽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坚固内固定术中压力对下颌骨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观察

    目的实验观察坚固内固定术中不同压力对下颌骨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成年家兔25只,5只作正常对照,将20只单侧下颌骨体部横行截骨后,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10只,A组在下颌骨颊侧中点用1个钛钣作内固定,B组在颊侧近牙槽嵴处和近下颌骨下缘用2个钛钣行坚固内固定术,使2组内固定对下颌骨骨折断端产生不同的轴向压力.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骨折愈合区的下颌骨行骨密度扫描,后切片作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不同压力下骨折区骨密度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的骨折早期愈合情况优于A组.结论适当的压力有利于下颌骨骨折愈合.

    作者:高振涛;王丽娟;胡振梅;徐旭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