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松
胎盘床滋养细胞肿瘤(PSTT)少见.该肿瘤1895年首次命名为恶性蜕膜瘤,此后曾改称为不典型绒毛膜上皮瘤,1910年后改称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虽一度被广泛应用,因其非属炎症,1976又改称为滋养细胞假瘤,至此之前,此瘤一直被认为是良性的肿瘤.
作者:廉开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大泡性角膜病变是眼科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的眼病.我们采用角膜板层分离术治疗本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辉;赵晓川;杨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微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1991-01~2002-03我院收治的12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病人的临床资料.12例病人均采用国产钨质微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恢复良好1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无1例出现栓塞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微弹簧圈通过血管内技术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安全、可靠、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邓全军;吕晓东;关志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找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易感因素,选择预防性抗菌治疗对象.方法将307例肝硬化腹水病人按有无胃镜检查、嗜酒、消化道出血、SBP病史,以及Child-Pugh分级等因素5次分组,各组比较SBP发生率.结果有消化道出血者SBP发生率27.5%,无消化道出血者发生率7.9%;有SBP病史者发生率66.7%,无SBP病史者为10.9%;Child-Pugh C级SBP发生率为24.0%,Child-PughB级为12.4%;嗜酒者SBP发生率25.0%,非嗜酒者发生率14.6%,其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有或无胃镜检查,其SBP发生率的差别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上4个因素作为SBP易感因素可以预测SBP的发生,采用选择性肠道去污染等办法可以降低SBP的发生率,节约医疗开支,改善预后.
作者:刘瑞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用非胰岛依赖性糖尿病(IDDM)模型,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NO含量、一氧化氮合成酶(NO synthase,NOS)活力、肌酐(Creatinine,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的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的含量.结果IDDM各组大鼠血清TNF-α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DM 4周组NO、Cr和BUN含量、NOS活力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P<0.01);NO和TNF-α与Cr和BUN均呈高度正相关(P<0.05).结论NO和TNF-α是导致IDDM大鼠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苗乃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情感特点、内涵及情感表现,对医院护理工作质量与水准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探讨护士情感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
作者:马荣敏;杨学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病例资料蒋某,女,57岁.因绝经10年,阴道流血23 d人院.查体:一般状况:体温37.7℃、脉搏9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10.6kPa ( 130/80mmHg).皮肤黏膜无苍白及黄染,被迫体位、脊椎后突成角约90°.
作者:陈清;姚伟光;葛蕴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近几年来,医院与病人之间的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
作者:崔玉波;李颖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成骨细胞瘤少见,约占原发性骨肿瘤的1%[1],良性骨肿瘤中的3.41%[2].国内迄今文献上已报告300余例.笔者报告的1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作者:许晓明;叶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精神分裂症的易发季节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报道,其结论大同小异,均为春季发病较多,并认为与当地气候特点及温度变化有关.为验证这一观点,笔者查阅了2001年于我院出院的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病历,记录其发病季节及相关项目,进行分析.
作者:王怀政;杨晓丽;孙仲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硅胶囊埋入股骨与股四头肌之间治疗股四头肌粘连致膝关节僵硬.方法在股四头肌彻底松解术后,应用硅胶囊埋在股骨与股四头肌之间,注水后股四头肌隆起,既造成一个互不接触的空间,又能使粘连的股四头肌缓慢地延长,同时是在几乎无痛苦的情况下练习膝关节功能.结果4~6周在股四头肌的背面(与股骨接触面)产生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膜,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结论该疗法给股四头肌粘连导致膝关节僵硬的病人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冯伟;付振德;王玉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于1999-08~2002-08,用血液磁极化疗法(以下简称血磁疗法)对5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东明;施婺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手术比例也不断增高.鉴于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及特点与青壮年病人的手术方法有所不同,在麻醉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我院近3年来收集老年病人麻醉150例,其体会如下.
作者:刘国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发生与患者肢端缺血、神经病变及感染有关.我院1998-06~2002-06共收治14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沙菲;邹鸿雁;刘小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胫骨平台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常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疼痛,并有功能障碍.其早期处理极其重要.我院1990-07~2002-12共收治5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吴秋利;滑金龙;任义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非洲淋巴细胞瘤病毒(EB)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选择30例EB感染患者,对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除临床表现心肌受损的症状外,心肌酶和肝酶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结论EB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佳.
作者:关玖红;杨玉梅;姚志娟;苗丽辉;薛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护理改革的宗旨,通过几年整体护理的开展,我们对新的护理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结合我院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胆囊切除术的方法,临床应用价值及适应证.方法分析微创胆囊切除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除2例延长切口外,余4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切口疼痛轻、无痛,肠蠕动功能恢复早.结论微创胆囊直视下切除是可行的,安全适用.
作者:董军;刘世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了解2种不同剂量纳洛酮方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情况和安全性.方法将2001-06~2002-06收治的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纳洛酮首剂为0.05~0.1mg/kg,静脉注射,随后改为0.03~0.05mg/(kg.h)静脉泵入,持续6h,连用3d;对照组给予纳洛酮0.4mg/次静滴,1h内进入,连用3d.于用药后不同时间内测定血压、心率、血糖;并记录呼吸暂停、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次数.结果对照组于用药后30、60、120min所测的血压、心率和血糖均明显高于治疗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2组相比总的呼吸暂停次数和用药4h后呼吸暂停次数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有1例出现明显的心律不齐,1例出现交界性早博,停用纳洛酮后消失;治疗组无心律失常发生.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效率无明显差异(2=0.089,P>0.05),但显著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4.52,P<0.05).结论实验组的用药方法更加安全有效.
作者:刘艳云;郭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云南白药联合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平均年龄56岁.应用法莫替丁粉针剂2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q12h静脉点滴,用药至出血停止后3d;同时,将云南白药0.5g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溶解,自留置的胃管注入(每4h给药1次),注入时转动病人体位,使药液与出血创面充分接触,少用药4次,多用药5d.对照组3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平均年龄58岁,应用西咪替丁注射液40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q12h静脉点滴,用药至出血停止后3d.结果治疗组48、72h内止血者,分别为34例、14例,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1.8%、25.5%、87.3%;超过72h仍未止血者7例为无效,无效率为12.7%.对照组48、72h内止血者,分别为14例、8例,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1.2%、23.5%、64.7%;超过72h仍未止血者12例为无效,无效率为35.3%.结论法莫替丁静滴、云南白药鼻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有较显著的疗效.
作者:孙玉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