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粘接技术在断牙再接修复中的应用

王丽;苗强;孙文敏

关键词:口腔医学, 修复, 再接, 粘接技术, 断牙
摘要:粘接技术在口腔科应用比较广泛,我们通过十几年临床实践,采用粘接技术修复牙体缺损,收到较好的效果.其修复原则与人造冠修复相同,但由于修复的固位方式不同,即采用粘接时修复体主要靠粘接力固定于患牙上,因而可做到不磨牙或少磨牙.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暴发型急性会厌炎的治疗体会(附3例报告)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喉科急症,临床多见.我院从1997-04~2003-04先后诊治19例暴发型急性会厌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婷;王丽妍;李玉茹;袁慧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微晶磨削加药物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许多爱美人士都希望拥有一张健康、自然、和谐、富有弹性面容.

    作者:于宏;张淼波;王家欣;王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致全脊髓麻醉1例

    1病例资料 男,52岁.因右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拟在臂丛麻醉下行切开取髂骨(局麻)植骨术.病人一般状态尚可,心电图及各项化验室检查均正常,血压16.23/10.24kPa(122/77mmHg),心率81次/min.

    作者:张丹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骨科疾病的预防

    为了宣传普及医学保健科技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现代健康的新理念是以预防为主,目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普及的比较好,而骨科疾病的预防知识相对较差,不得不提醒我们医护工作者有责任将骨科疾病的预防问题提出,加以重视.减少骨折和骨科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学会预防骨科疾病的发生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作者:赵云霞;刘芬;张芳;孙朝辉;王淼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电视宫腔镜检查妇科疾病1 11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0-10~2003-04间对1 114例因子宫异常出血、不孕症、宫内异常等,行宫腔镜检查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正常宫腔183例,镜下发现不同疾病共931例,阳性检出率是83.6%.其中,698例在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进行了治疗,占62.1%.1 114例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电视宫腔镜能在直视下检查宫腔内病变,对异常子宫出血、宫腔粘连、宫腔占位,以及处女检查等是一种较好的诊疗手段,而且能同时予以不同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金玲;马利国;陈递林;杨菊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共同性斜视与AC/A比率的关系

    目的研究共同性斜视与调节性集合比值(AC/A)比率的关系.方法用同视机法测量186例共同性斜视的AC/A比率.结果外斜视患者的AC/A比率与看远斜视度相关,内斜视患者的AC/A比率与看远、看近斜视度和远视度数相关.结论在内斜视中AC/A比率与调节和辐凑关系密切,在外斜视中AC/A比率与调节辐凑关系不密切.

    作者:单飞雪;张雪菲;李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3种不同促排卵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3种不同促排卵方法的临床疗效,筛选出佳治疗方案.方法对56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28例,为中药排卵汤联合克罗米酚(CC)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组20例三苯氧胺(TMX)联合克罗米酚(CC);3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采用B超监测排卵.结果1组周期排卵率84.52%,妊娠率64.3%;2组周期排卵率86.67%,妊娠率35.0%;3组周期排卵率83.33%,妊娠率37.5%,各组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妊娠率有显著性.1组妊娠率明显高于2、3组(P<0.05),各组均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采用中药排卵汤联合CC、HCG的促排卵方案治疗优于TMX联合CC和HMG联合HCG的促排卵方案的治疗.

    作者:茅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53 903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分析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为儿科较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已将PKU筛查列入新生儿法定检查项目.

    作者:孙永春;李卓影;孙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氩离子激光治疗小儿毛细血管瘤

    目的采用美国产氩离子(Ar+)激光器治疗小儿鲜红斑痣型毛细血管瘤.方法依据患儿年龄、血管瘤的部位、大小、颜色,选用不同的激光输出功率,进行单次或分次治疗.结果经过1~8次治疗,疗效Ⅰ级6例、Ⅱ级4例、Ⅳ级1例、Ⅵ级1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Ar+激光治疗小儿鲜红斑痣型毛细血管瘤安全、有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管声扬;蒋志涛;陈永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包皮环切术86例治疗体会

    1999-01~2003-01,我队行包皮环切术86例.由于在传统的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免除了患者术后拆线的痛苦和水肿的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光;王红兵;李晶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结肠冗长症的X线诊断体会

    结肠冗长症是指结肠某段特别冗长而引起患者顽固性便秘及因便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临床排除由于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会阴下降综合征、盆底痉挛综合征等功能性出口便秘疾病及先天性直肠、乙状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1],X线结肠双重造影是确诊此病的重要手段.临床自1998~2000年间共疑似此病32例,我科确诊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高压氧救治急性脑缺血缺氧30例疗效观察

    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CPR)中脑功能是否恢复,是衡量复苏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目前,开展降温、脱水、大剂量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但无一项治疗措施可以作为脑复苏长期有效的常规治疗手段.

    作者:郑艳杰;张亚会;李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骨盆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研究骨盆牵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275例患者施以骨盆牵引为主的治疗,治疗过程中首先确定牵引角度,并细心观察、调整牵引悬重,注意牵引时间及疗程,对效果不理想者辅以抗炎镇痛药物及硬膜外封闭等.结果治疗总优良率可达90%.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除绝对手术适应证者外,可采用以骨盆牵引为主,或并辅以抗炎镇痛药物及硬膜外封闭等保守方法治疗.

    作者:薛卫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5 495名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监测和评价分析

    儿童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儿童基础免疫的组成部分,我国已于1982年将卡介苗接种纳入了儿童计划免疫.对儿童卡介苗接种的监测与评价的目的是:①卡介苗接种规划完成情况;②卡介苗接种免疫效果;③分析卡介苗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作者:李秀玲;孙丽艳;王丽翡;张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佝偻病的防治

    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一种全身性慢性营养缺乏病.多见于婴幼儿.它以钙磷代谢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为特征,严重时产生骨骼畸形.主要原因为接触日光少、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相对缺乏,及某些影响维生素D吸收和代谢的疾病引起.

    作者:王伟华;李雅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50例临床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而难以治愈的顽固性疾病之一.除有局部症状、体征外,病情重、病程长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常规药物治疗不易彻底治愈且复发率高.

    作者:田迎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24例分析

    胎儿营养通过脐带直接由胎盘供给,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任何原因导致脐带血运受阻,均可引起严重的胎儿危害.近几年,我院确诊脐带绕颈3周以上足月孕产妇共24例,现将其对胎婴儿影响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田立粮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不稳定性心绞痛与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揭示其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9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或P<0.05);②随着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Braunwald分级的增加,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有增加趋势,逐级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在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可能成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判定的一个良好指标.

    作者:周强;裴瑞泽;袁国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CT HRCT诊断

    目的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系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本文旨在讨论其临床表现,CT、HRCT表现及分型,分析其病理特点.方法本文36例BAC均经常规CT、HRCT扫描,20例行增强扫描,14例经痰及胸水癌细胞病理证实,10例进行CT导引下病灶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BAC为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腺癌,有其典型的临床症状及CT、HRCT表现.影像诊断分为3型:孤立结节型(10例)、实变型(19例)、多中心型(7例).各型有其不同的CT、HRCT表现,尚需综合分析而确诊.结论CT、HRCT是诊断BAC的可靠方法.

    作者:陈文军;苏保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小型皮瓣在急诊手外伤中的应用

    手部创伤有时比较复杂,对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较多的手外伤或完全离断伤,如果按一般常规处理就比较困难.有些断指也因此被某些临床医生放弃再植的机会.

    作者:杨扬;孙闯;李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