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7例体会

杜军;李远军;刘玉英

关键词: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现报道如下, 静脉注射, 尿激酶, 患者
摘要:我院近3年用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L)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2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乳腺癌15例报告

    男性乳腺癌(MBC)是1种少见且类型特殊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我市1996~1999年共收治MBC15例,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1.4%,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成;李静波;王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12例体会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至今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病变和病毒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我院近年来应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1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杰;马海静;兰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7例体会

    我院近3年用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L)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27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军;李远军;刘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疱病45例

    2001-09~12,我科用菊蒿汤浸泡法治疗掌跖脓疱病患者15例,均获得痊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海山;韩李敏;宋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RT对于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随着城市人口的老龄化,人类寿命的延长.许多妇女将有1/4~1/3的生命时期在绝经后渡过,其结果是她们必须面临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骨骼系统的一系列变化.绝经是1种自然现象,但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骨转换增强,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更为显著,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其结果导致骨质疏松.妇女一生中丢失皮质骨约30%,小梁骨约50%,而人工绝经比自然绝经妇女的骨丢失更加速.自然绝经妇女早期松质骨丢失率每年约5%,而手术绝经骨丢失率高达9%.另外,妇女50岁以后的骨量仅是男性的2/3.这2种因素--即初的低骨量及加速的骨量丢失综合起来,使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和易于骨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绝经后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观察其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点参考.

    作者: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胆系感染胆石症的治疗体会

    胆系感染、胆石症是常见疾病.目前公认的主要病因是胆汁淤滞、细菌感染和胆汁化学成份的改变等三个方面,而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玉兰;姜晓光;贺耀庭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培养中学生口腔卫生行为的作用

    2000~03~08,我们在哈尔滨市第53中学开展了一次口腔卫生专题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了中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和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善,现将做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严景琪;王春艳;吴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重型有机磷农药中毒预后与阿托品化用量的体会

    1 病例摘要患者庄英,女,18岁.急诊于2000-03-02 1∶30,服敌敌畏液约100ml,于11∶30送来门诊救治,检查,神志不清,面色青紫,口吐粉红色泡沫,并闻及浓烈嗅气味,呼吸困难,36次/min颜面肌肉呈小肌群震颤,头部及周身潮冷,末梢发冷,抽搐四肢强直,体温35.4℃.血压10.0/6.6kPa,压眶反射消失,双侧瞳孔等大缩小针尖样改变,心音微弱无力,心率120次/min,律规则,两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及广泛性痰鸣音.

    作者:石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仿艾灸聚焦热光源辐射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应用现代医学工程技术结合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治疗乳房性增生病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仿艾电子补泻治疗仪随机察乳房囊性增生患者29例,应用传统艾灸手法随机观察乳房囊性增生病患者25例,并对2组病人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总有效率相近.结论仿艾电子补泻治疗仪比艾灸手法操作安全、精准、省力、无污染、疗效确切.

    作者:付铁胜;周桂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蒙药治疗鼻炎鼻窦炎30例临床观察

    应用蒙药胡日查-6、查格得日、巴特日-7为主方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30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4%,并与西药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英;李红;金春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住院患者真菌易感性分析

    在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的今天,随着耐药菌的产生及抗生素不断升级换代,一些广谱及超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为真菌感染创造了更大机会.我们调查了我院12个科宝从2000-01~2001-06住院的14 573人中,找出各科合并真菌感染的病例,系统分析,情况如下.

    作者:魏娟;张立波;柳曦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泌尿系创伤85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泌尿系创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对我院85例泌尿系创伤病人的诊治作回顾性总结.结果 79例痊愈,非手术治愈46例,手术治愈33例;6例死亡,2例死于肾动脉损伤,1例死于双输尿管损伤后的急性肾衰,另3例死于其他器官的严重复合伤.结论泌尿系创伤具有隐蔽性,常伴随其他复合伤:其发病机率与致伤因素,受伤机制有关,与主要受伤部位的关系不显著,泌尿系创伤以肾损伤和后尿道损伤多见.对于较重的和一般的肾损伤,应尽量采用专科非手术治疗方案,建议采用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

    作者:张东博;孙成福;彭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内留置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断肢(指)再植术

    我院自1994-07~2000-09,对30例断肢指再植术病人施行内留置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白树明;徐灵;李景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高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发生机制及冠状动脉内的病理改变不同.目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1次性给予大剂量溶栓药物的效果差.关于在充分抗凝基础上小剂量溶栓药疗效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仍有争议,为此本组通过对高危险组UA病人分别单纯给予抗凝剂和在抗凝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尿激酶的治疗,以下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UA的疗效.

    作者:刘畅;肖煜东;王玫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川崎病早期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川崎病(KD)小儿的早期心电图改变及其在提示合并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方法以76例川崎病小儿为研究对象,在发病早期(7d内)做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在亚急性期(病程10~20d)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把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共33例;把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共43例.将2组患儿早期心电图改变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76例KD患儿,在发病早期(7d内)超声心动图未见有冠状动脉损害,而心电图已发生明显异常,其异常率为96%(73/76),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常见,而以ST-T段改变为严重,其发生率为51%(39/76),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较少见.在亚急性期,伴有心电图异常的患儿中有45%(33/73)的病人相继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另外,本组76例患儿中心电图发生ST-T段改变的有39例,占心电图异常率的53%(39/73),在这39例中有29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占74%(29/39).观察组中,心电图异常率为100%(33/33), ST-T段改变发生率高达88%(29/33).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也达到70%(30/43),但是ST-T段改变发生率仅为23%(10/43).2组比较,无论是心电图异常率还是ST-T段改变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应用心电图可以监测KD患儿心肌损害,同时ST-T段改变对提示冠状动脉损害有重要作用.

    作者:严颖煦;王铁良;李隐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血液流变学中影响血粘稠度因素的探讨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血液流动和变形的科学.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粘度愈高流动性愈小,反之愈大.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血浆粘度等内在因素决定.

    作者:马滨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脑血管意外的心理护理

    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式,它具有发病急、病程长、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特点.我们通过3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由于其心里素质、性格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敏感性和耐受性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预后的不同,我们做护理工作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

    作者:朱冬梅;张孟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思凯通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4例

    我院2000-11~2001-04采用思凯通(重组链激酶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安闽玲;刘彤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煤气中毒继发迟发性脑病的治疗体会

    煤气中毒是1种复合性有害气体中毒,临床表现复杂,多以神经系统为主的脑、心、肺肝等多脏器损害,现将我科收治的急性煤气中毒多脏器损害并继发迟发性脑病的抢救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春;张光辉;樊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双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并左髋关节后脱位的治疗

    1 病例摘要患者男,28岁.因车祸致双髋部肿痛活动受限3h入院.检查:左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左臀部可触及脱位的股骨头,左髋关节弹性固定.右髋肿胀无畸形,大转子区叩痛,右髋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左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粉碎性骨折、骨块分离移位.

    作者:郭福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