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芹;李善爽;刘英坤
整体护理是继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佳护理,是现代护理工作的先进护理模式,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必然阶段.本文就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房,谈点体会.
作者:谢鑫;王辉;董红;吕凤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术前准备及护理1.1 手术前准备准备好病人所需的药品,如抗生素、激素、止血剂等;同时备血、采集各种血尿标本,留术后做对比依据.
作者:石孟莹;侯玉芝;李春莲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妊高征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孕期并发症,而重度妊高征经常影响母儿预后,为降低母儿病死率,重度妊高征的分娩方式和适宜的分娩时机的选择是关键步骤.为此,本文对我院近5年重度妊高征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对其分娩方式和分娩时机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传利;于春红;邹立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78-01~1998-12间住院足月分娩发生肩难产,胎儿虽存活,但全部并发臂丛神经损伤,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5例均自然临产,骨盆外测量各径线均正常.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3例,年龄为23~35岁,孕龄为39~42周,平均身高167.8cm,平均体重为80.2kg.平均宫高为40.2cm,B超测双顶径2例为10cm,另3例为9.5cm、9.8cm、9.9cm.5例中3例因第二产程延长而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术,胎头顺利娩出,但娩肩受阻,采用压前臂法,助手在耻骨联合上方加压,接产者向后方拉胎头,并压迫胎颈,迫使前肩娩出.1例新生儿重4300g,出生后立即发现右臂全瘫,产后20d右臂肌肉萎缩,另2例新生儿童4200g及4400g,生后24h检查发现上臂麻痹,表现患肢松弛、下垂、不能屈肘,第4、5例发现胎肩娩出困难后,采用屈大腿法,让产妇双腿屈膝紧贴下腹,同时牵拉胎头向后助胎儿娩出,新生儿重4100g及4000g,出生24h检查发现前臂麻痹,表现腕下垂.对5例肩难产者产后查空腹血糖,发现3例为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鄂玲香;徐浩;迟微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9岁,入院前2d出现右下腹疼痛,24h后疼痛加重,漫及全腹,伴有腹胀,尿少,既往腰背部摔伤史1个月,查:KT:37.0℃,P:84次/min,BP:20/12KPa,全腹稍膨隆,全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19.0×109/L,S:70%,腹穿:抽出约2ml乳白色牛奶样液体,诊断为乳糜性腹膜炎,于次日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腹腔内积有牛奶样乳糜液约1500ml,腹膜后,肠系膜根部及胰腺被膜下广泛乳糜液浸润,胰腺肿大,被膜张力大,首先切开胰腺被膜,于腹腔内未发现乳糜液瘘口处,故于胰腺下缘切开后腹膜,寻找汇入乳糜池之肠干及左右腰支分别予以结扎,冲洗腹腔,置引流管2枚后关腹,术后静滴西米替丁,痊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作者:倪永增;王淑卿;兰圣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儿科于1996-10~1997-03对36例因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试用臣功再欣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本文70例观察对象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且无并发症,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1~3岁17例,4~7岁13例,8~10岁6例,临床表现轻症22例,重症14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1~3岁16例,4~7岁12例,8~10岁6例;临床表现轻症26例,重症8例.
作者:苏成;柳润达;苏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应用恩丹西酮预防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30例小儿唇裂整形术患儿,分为恩丹西酮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全部采用氯胺酮麻醉.氯胺酮给药10min后,经静脉缓慢注入恩丹西酮或安慰剂进行双盲法研究;结果:安慰剂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0%、53.33%;恩丹西酮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6.7%、6.67%(P<0.05);结论:恩丹西酮适用小儿氯胺酮麻醉围术期恶心呕吐的预防.
作者:孙波;李文志;姜长文;那北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的效果作出评价.我院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重视对病人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之中,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艳君;孟爱玲;蔡昕;马明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环丙沙星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种药效强、抗菌谱广的杀菌剂. 现将我院应用环丙沙星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孙照群;王天丽;王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历摘要例1:任利广,男,16岁,因患腮腺炎而引起咳嗽、发热,于1998-06-16下午来院就诊.化验室报告:白细胞计数5.8×109,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3;X光诊断:双肺下野炎变;临床诊断:腮腺炎合并肺炎,收入院治疗,5%葡萄糖250ml,穿琥宁400mg,静脉点滴(系四川宜宾制药厂,批准文号:川卫药准字(1985)第003181号,注册戎州商标,本盒批号980501).在静点过程1h后,全身自觉发热(当时测体温36.7℃)自觉瘙痒,静点完毕第2h后,面颈部及前胸皮肤微红,继而出现散在红色米粒大小丘疹,瘙痒激烈,给予口服扑尔敏8mg,于次日全身密集红色丘疹,痒甚,逐用5%葡萄糖250ml,维生素C2.5g,强力宁60mg静脉点滴,3d全身药诊全部消失.
作者:曲延兴;李玉霞;马立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左旋咪唑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I)48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免疫指标随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临床诊断RRI94例、男49例、女45例.年龄13个月~6岁.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李王景;王玉荣;王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骨髓中,晚幼红细胞胞浆中含有利用铁的颗粒,在酸性溶液内可与低铁氰化物起普鲁士兰反应,呈现兰色颗粒.其颗粒有无及多少,可反应体内铁的利用情况,对缺铁性贫血非缺铁性因的诊断与鉴别有重要意义.我科对124例贫血病人进行了观察并以18例健康人铁粒幼红细胞正常作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素宁;曲长青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道完全梗阻和化脓感染所致,临床上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常合并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高胆红素血症,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上死亡率很高.而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足,给麻醉及围麻醉期管理带来了困难.我院1997-10~1999-10对32例重症型胆管炎病人实施了急诊手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印喜英;马立峰;于立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肌瘤是育龄妇女高发的盆腔良性肿瘤.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常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手术切除子宫即使育龄妇女失去了生育能力,同时亦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近年来子宫肌瘤的介入治疗获得成功,且不断完善,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铁梅;石春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医学技术的发展,为老年骨折病人提供了实施手术治疗的更多机会和安全成功率.本文就如何加强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本组共65例,均为男性.年龄65~89岁;80岁以上17例.股骨颈骨折37例,粗隆间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16例,胫腓骨双折4例.其中,采取Bateman人工股骨头置换29例,三翼钉内固定4例,多根克氏针固定4例,鹅头钉内固定18例,钢板或髓针内固定10例.伤前并存病57例(占87.7%).并存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消化道溃疡、肺部疾病、前列腺增生等.6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2例发生并发症,包括肺炎、电解质紊乱、褥疮、泌尿系统感染等.本组有2例因肺感染、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3%.
作者:林华;李舒;刘惠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历介绍患者34岁,于1998-03-24以孕41+3周,孕4产2右枕前位入院,入院常规检查:胎心140次/min,BP16.0/12.0kPa,肛诊检查宫口开大1指、先露5-2.患者无宫缩,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催产素引产5%葡萄糖500ml加入催产素2.5u静点,8滴/min,5min后患者出现不规律宫缩,2h后(13h)出现规律宫缩,肛诊查宫口开大3cm,患者进入待产室待产,产程进展顺利于17h宫口开全,进入分娩室生产,常规消毒后,17h10min当胎头拨露3~4cm时,助产士右手托住会阴,使胎头继续俯屈待胎头着冠,枕骨在耻骨弓下方露出,胎头顺利娩出、娩肩时困难,由于分娩前考虑此患者为经产妇,产道条件好,阴道松驰,所以未行侧切术.助产士左手将胎儿颈部向下牵引,但前肩并未从耻骨弓下娩出,前肩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助产士用常规助产手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胎胸受压,使胎儿不能呼吸,情况危急,助产士在惊慌失措中使用暴力牵拉胎头,约5min后娩出1男婴,1min阿氏评分5分,新生儿皮肤颜色苍白,肌张力松驰,呼吸少于100次,给予复苏抢救,5min阿氏评分6分,请儿科医生护士协助抢救30min后转入儿科,新生儿于次日上午死亡.
作者:逯琨;张显冬;吴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 病历介绍例1:李某,女,43岁,干部.左眼患疱疹性角膜炎5年,每年均由于疲劳,感冒等诱因复发少2次,每次一般治疗需一个半月,症状可暂时缓解,但维持时间不长,1995-08再次复发来诊,可见左眼刺激症状(+),眼球睫状出血,角膜中央可见5~6个一簇深达实质层之小至针尖,大到0.5mm灰白色疱状隆起,疱间不溶合,角膜污秽无光泽,荧光素钠染色(+).
作者:王桂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我院自1992~1999年应用B超技术共诊断宫外孕69例,这些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计桂兰;聂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于1996-06~1998-05对在门诊治疗的脂溢性皮炎病人,用酮康唑洗剂和复方硫磺软膏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门诊选择有典型的脂溢性皮炎病人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Ⅰ组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治疗Ⅱ组32例,男18例,女14例.两组病人的年龄在17~48岁.
作者:徐国斌;于丽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北方地区高发性传染病,是一种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变化快、危害性大、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如何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综合性预后的治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体会,就该病的护理重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艳萍;冯代英;冯代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