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医院化学药物中毒病人特征与ICD-10编码分析

陆标明;夏换兰;吴学斌;梁芳

关键词:化学药物中毒, 病人特征, ICD-10编码
摘要:目的:对我院近年来化学药物中毒案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解其病人特征和ICD-10编码情况.方法:以近期在我院行化学药物中毒治疗的31例病例为研究对象,统计相关数据,描述其病人特征,与ICD-10编码情况相对应.结果: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主导词进行检索,再选择适合的编码,将案例细分为7大类,17小类,每一类均有不同的主导词,31例实例按照原因码归为13种,按照诊断编码归为16种,这种统计方式明显有一定的归纳性和科学性;分析患者药物中毒原因,主要包括自服、工作接触、意外、误服和治疗服用,自服占比多.结论:化学药物中毒病人特征与ICD-10编码分析,可以系统的了解化学药物中毒案例和ICD-10编码优势,通过主导词分析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不仅可促进编码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还可以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化学药物中毒情况,控制药物中毒影响.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的疗效及对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临床疗效及对患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1月 ~2018年3月收治的儿童肺炎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喘息时间、哮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外周血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喘息时间、哮鸣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1.61%、96.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26%、83.87%(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外周血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P<0.01).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肺炎疗效确切,起效快速,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儿外周血CRP水平.

    作者:邵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以96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服用胰岛素治疗时间的不同分组,孕周在32周及以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为研究甲组,孕周在32周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为研究乙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8例.比较不同用药方法对患者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剖宫产、早产以及顺产比较组间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甲组患者产后出血、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出生后巨大儿和发生窒息的新生儿例数均少于研究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初期就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能够降低患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晓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监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五科确诊的180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内在福建省立医院重症医学五科收治的180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血清PA、CRP水平及白细胞(WBC)计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及WBC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及WBC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而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培养结果为标准分析,PA检测敏感性为95.88%,特异性为85.54%;CRP检测敏感性为91.75%,特异性为95.18%.血清CRP水平与PA水平呈负相关(r=-0.891,P<0.05),与WBC计数无显著相关性(r=0.110,P>0.05);PA水平与WBC计数无显著相关性(r=-0.095,P>0.05).结论:血清PA和CRP可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利于观察患儿疾病演变及判定治疗效果,极具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谢钦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术(TUVP)、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SPP)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TURP组、TUVP组、SPP组各30例.比较各组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评分表(IPSS)评分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术后3个月勃起功能障碍(ED)和逆行射精(RE)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各组IP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术后各组IIEF-5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SPP降幅大,该组手术前后的IIEF-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VP组、SPP组手术前后E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RP组术后RE发生率低于TUVP组、SPP组(P<0.05).结论:TURP、TUVP、SPP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性功能均有影响,主要表现为勃起功能障碍和RE,TURP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相对较轻.

    作者:马仲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对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干预用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300例,按照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的视作全面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视作常规组,均有患者150例,对照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全面组护理后每周头晕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全面组护理满意度为94.6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7.33%(x2=5.8244,P=0.0106).结论:全面护理干预用于脑供血不足型头晕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头晕发作情况,使患者对护理有更高的满意度,可广泛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雅文;田莉萍;孟春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级诊疗中应用医院-社区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分级诊疗中应用医院-社区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 ~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糖尿病常规管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医院-社区护理模式予以延续护理,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结果:随访1年发现,研究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控制评分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2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近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2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诊疗中应用医院-社区护理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血糖指标,同时还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该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替罗非班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替罗非班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发病时间在4.5h之内的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在阿替普酶溶栓后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统计学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ADL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非症状性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其他部位出血以及死亡发生率之间比较,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可以取得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和产后出血率,并统计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7.18%、7.69%、97.44%,与对照组71.79%、20.51%、8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给予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效果显著,具有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率低的优点,且还可以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侯静静;李六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析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11月-2018年3月选取我院体检科接收的行甲状腺超声检查15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基本资料.结果:在本研究1562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40.91%,阴性检出率为59.09%.在行手术治疗的1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共有结节42个,其中10个恶性结节,32个良性结节.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的边缘和纵横比、数目和边界、内部回声水平和微小钙化及内部结构情况比较(P<0.05).结论:将甲状腺癌用于健康体检中,可有助于甲状腺结节检出率的提升,而且依据检出结节对恶性超声征象特点的提示,对恶性结节检出率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苏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对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14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2小时后血糖(2h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以及患者低血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PG、2hPG、HbA1c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飞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血尿酸与靶器官研究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血尿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经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55例,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血尿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值等均明显优于干预前;低血尿酸组中eGFR、LVMI、E/A、cIMT值等均明显优于高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继而减轻对靶器官的损害.

    作者:周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时段护理对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分时段护理对纯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产科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分时段护理,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应用后对喂养依从性以及喂养情况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率、分娩后第1周、第16周、第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过程中采用分时段护理干预,可提高喂养依从性,而且有利于保证母婴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冯婷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仅通过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并对两组患者采用躁狂症状量表(BRME)以及韦氏记忆量表(WMS)来分别评价患者的狂躁症状及认知能力;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通过常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BRME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研究组患者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M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患者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病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使病人病情好转,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与腹腔镜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与腹腔镜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10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进行分组,其中Ⅰ型有54例,Ⅱ型33例,Ⅲ型13例.Ⅰ型采用腹腔镜清宫术治疗,Ⅱ型采用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手术联合清宫术,Ⅲ型采用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手术联合妊娠病灶切除和子宫修补.比较三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和出血、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子宫切除率.结果:Ⅰ型组和Ⅱ型组、Ⅲ型组手术成功率相似,P>0.05;Ⅰ型组和IⅡ组手术时间和出血少于Ⅲ型组,P<0.05;干预前三组生存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Ⅰ型组和Ⅱ型组生存质量优于Ⅲ型组,P<0.05.三组均未出现子宫切除病例.结论: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型有Ⅰ型、Ⅱ型、Ⅲ型,其中,Ⅲ型情况为复杂和严重,虽然三种分型均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得到有效治疗,避免子宫切除,但相对来说,Ⅲ型手术创伤大,时间长.

    作者:赵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胸水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临床以胸水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诊断的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10月 ~2017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68例胸腔积液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非结核性胸膜炎组(22例)、结核性胸膜炎组(46例),对所有观察对象取外周血、采集胸水行IGRA检测,同时行胸水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测定,以临床诊断为标准,观察临床3种不同检查手段,用于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结果:胸水IGRA临床诊断价值高于外周血IGRA、胸水ADA,P<0.05.结论:外周血IGRA、胸水IGRA、胸水ADA3种检测方式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其中以胸水IGRA检测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

    作者:黄泽标;陈漫霞;刘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程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2的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IL-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1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四组的一般资料差异、肺功能、外周血IL-17、TGF-β2水平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FEV1%pred、IL-17、TGF-β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哮喘轻度、中度、重度组FEV1%pred水平显著降低,IL-17、TGF-β2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哮喘病情加重,FEV1%pred水平越低,IL-17、TGF-β2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IL-17、TGF-β2水平与哮喘患者FEV1%pred均呈负相关(r=-0.687、-0.471,P<0.01);与患者年龄、BMI无相关性(P>0.05);外周血IL-17与TGF-β2水平呈正相关(r=0.434,P<0.01).结论:外周血TGF-β2、IL-17水平与哮喘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且病情越重,TGF-β2、IL-17水平越高.

    作者:李宝亮;佟平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66例有意识障碍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有意识障碍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有意识障碍的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66例.对照组在24小时之后实施气管切开治疗;治疗组在24小时之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90%,高于对照组的69.70%;术后并发症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脑神经功能复常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脑氧代谢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脑氧代谢功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颅脑外伤疾病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黄昌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创伤性脾破裂的保守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适应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6年我院收治经确诊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胃肠减压、禁食禁、抗炎补液支持等保守治疗方案.结果:2例经保守治疗48小时内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经对症治疗,复查血常规及腹部CT正常后均康复出院,出院随诊半年,未发生迟发性脾破裂.结论:严格把握创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适应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创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赵勇;尚超;胡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在分娩室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在分娩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80例分娩室产妇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全程陪产组应用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优质接产率;不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水平、分娩护理满意水平;干预前后产妇心理健康指标;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全程陪产组优质接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全程陪产组不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水平、分娩护理满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心理健康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全程陪产组心理健康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全程陪产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产整体护理在分娩室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产妇不良心理,提高优质接产率,有效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升产妇满意度.

    作者:戴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中心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多中心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方法:运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合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以单中心健康教育模式宣教,常规每个月复诊1次.试验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以多中心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宣教.常规每个月1次的医院复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1次的病友会,街道合作团队每季度1次的上门指导.两组均干预随访1年.观察患者终发生糖尿病足的人数,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级、踝肱指数.结果:终一共纳入合格患者174例,试验组115例,对照组59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随访,两组均无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并发症.根据Gavin'评分方法,对照组干预前低危足27例,中危足9例,高危足1例.经干预1年后随访,一共有11例等级下降(18.64%).试验组干预前低危足55例,中危足10例,高危足20例.一共有29例等级下降(25.22%),两组下降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右足背动脉、右胫后动脉、左足背动脉、左胫后动脉的踝肱指数均较对照组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医院为中心的单中心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的多中心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危险分级,并对双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踝肱指数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黄少容;郭丽贞;高风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