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儿童急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杨庆军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 急性中耳炎, 儿童, 临床分布特点, 药敏试验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中耳炎肺炎链球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点以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11例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急性中耳炎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临床分布情况,以及探讨药物敏感性.结果:111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中从耳脓性分泌物中共分离出革兰阳性菌株92株(74.8%),其中肺炎链球菌53株(57.6%);年龄<3岁患儿肺炎链球菌分离40株,年龄>3岁患儿肺炎链球菌分离13株,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噻肟、阿莫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克林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0%、3.8%、18.9%、22.6%、17.0%、83.0%、92.5%、92.5%、96.2%和86.8%.结论:年龄<3岁的急性中耳炎患儿其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其对克拉霉素、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郄莹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舒适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实验的86例胫骨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3例.对研究组及参照组患者分别行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操作.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同时其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方法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达到预期临床效果.

    作者:赵惠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改进流程管理在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应用改进流程管理方式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的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报告808份,共清洗997次,每一次清洗均应用改进流程管理模式,分析其具体清洗效果,对其清洗合格及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97次清洗中,清洗合格次数为988次(99.10%),不合格清洗次数为9次(0.9%),清洗不合格率较低,清洗效果较好.结论:将改进流程管理应用于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操作中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消毒合格率,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翟卫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冻干凝血酶无菌检查方法学研究

    目的:建立冻干凝血酶无菌检查方法学.方法:本实验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三部无菌检查法[1]进行实验.结果:采用验证试验进行冻干凝血酶的无菌检查,供试品无菌生长,而阳性对照生长良好.结论:采用验证过的方法进行冻干凝血酶的无菌检查可行.

    作者:武凤梅;何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结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研究对象,经OGTT检测进行餐后2h、空腹血糖检验,并检测其血压水平,对比不同血压分级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其糖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①本组正常血糖所占比率是62.00%,糖尿病者所占比率是5.00%,糖代谢异常者所占比率是38.00%;②伴随患者血压等级的上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不同等级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并与血压分级呈正相关关系,其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餐后2h的血糖水平上升.

    作者:钱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整形外科在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整形外科在小面积深度烧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研讨对象为我院收治的40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修复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整形外科修复技术,比较两种不同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ADL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以及躯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面积深度烧伤时采用整形外科修复技术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瘢痕发生率,值得广泛推广到临床.

    作者:张强强;李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失效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失效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行内固定治疗失败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均完善相关检查后于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其内固定治疗失效的主要原因,并观察记录所有患者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其髋关节功能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内固定治疗失效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予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其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比较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数据中临床总有效44例(91.67%),其术后并发症发生6例(12.50%).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内固定失效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刘儒;邓光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清胆红素检测在黄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胆红素检测在黄疸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组128例黄疸患者,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素和尿胆原,并进行分析,为推断黄疸病因/诊断提供参考.结果:本组128例,实验室初步判断:肝细胞性黄疸46例,阻塞性黄疸82例(不全阻塞性黄疸50例,完全阻塞性黄疸32例).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肝细胞性黄疸44例,阻塞性黄疸84例(不全阻塞性黄疸51例,完全阻塞性黄疸33例).误差2例,占1.56%(2/128),诊断符合率98.44%.结论:对于黄疸等肝病患者,选择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及尿胆素、尿胆原检测,可以有效判断黄疸原因,提高临床诊断率,同时可以加强病情检测及评估.

    作者:云绍丽;张爱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肿块临床检查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肿块临床检查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自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乳腺肿块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20例,所有患者分别使用二维超声进行影像检查和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影像检查,通过手术病例检查两组患者的良、恶性肿块状况,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是96.0%、敏感度是97.7%、准确度是68.4%;二维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是70.0%、敏感度是63.6%、准确度是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肿块临床检查诊断效果良好,诊断价值高.

    作者:杜慕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150例脑梗死患者并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物理疗法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率、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结果:物理疗法组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常规组,P<0.05.其中,常规组完全缓解有40例,部分缓解有23例,未缓解有12例,总缓解率84.00%;物理疗法组完全缓解有47例,部分缓解有26例,未缓解有2例,总缓解率97.33%.物理疗法组神经功能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物理疗法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以及卒中量表评分(8.51±0.69分)和(9.15±0.25)分别优于常规组(13.92±0.32)分和(14.24±0.51)分,P<0.05.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减轻抑郁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林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采用中医适宜技术促进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中后期功能康复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中医适宜技术对促进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中后期功能康复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中心接收的58例肘关节附近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针炙、中药熏蒸(洗)、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的中后期功能康复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炙、中药熏蒸(洗)、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对促进肘关节骨折病人中后期功能恢复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既缩短功能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又节省了医疗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继松;林巧红;王顺香;赵宇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应用于医院战略管理分析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战略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其中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采用常规管理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开展PDCA循环管理,比较常规管理期间和PDCA循环管理期间的门诊量、出院病人数量、完成手术台数、医院固定资产及医院总收入等指标.结果:常规管理期与PDCA循环管理期不同时间段门诊量、医院固定资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期出院病人数量、完成手术台数及医院总收入,显著高于常规管理期(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方法相比,医院战略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检查在妊娠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检查在妊娠早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215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这些孕妇在妊娠早期均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与同期收治的未在妊娠早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的206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妇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发生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被检查出有各种甲状腺疾病的有605例,占总数的28.14%.观察组不良事件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检查能够及时的查找出孕妇所存在的甲状腺疾病,采取对应的措施加以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各类不良事件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炳雄;苏玲崧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58例,采用计算机表法将58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实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等指标都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中可以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童翠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索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2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的房颤发作次数比对照组少,房颤发作持续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秋华;周银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额镜下给药与棉签涂药两种给药方式)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效果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溶合有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棉球额镜下填充于患者外耳道内贴敷于鼓膜外表面,5分钟后取出)和对照组(带药回家自行使用棉签涂药),每组45例.对比两组疗效及药物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7.78%vs84.44%,Z=8.177,P=0.017),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额镜下给药治疗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能够有效改善外耳道真菌病伴湿疹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为此,在临床上,只要条件允许,可优先考虑额镜下给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石东恒;李海峰;赵福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监测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对医院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2015年12月入院48小时之内危重运转换患儿的肛拭子标本、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快速显色培养基进行ESBL(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主动筛查,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鼻咽拭子标本MRSA筛查的阳性率为6.5%,低于送检肛拭子标本ESBLs杆菌筛查阳性率的43.3%;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的多重耐药菌定植率要高0.9倍与1.8倍;进行侵入性操作婴幼儿的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为无侵入性操作患儿的2倍与2.4倍;2个月-6个月月龄患儿的MRSA主动筛查阳性率高,年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与男性患儿在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时间、早产儿、侵袭性操作、年龄等因素会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影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作者:赖卫明;穆小萍;唐玲玲;郭军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之研究及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60例非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血常规检验以及肺炎支原体检测,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肺炎支原体关系,并将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的咳嗽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A组(38例)和B组(38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76例,对照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2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B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研究A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具有重要相关性,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产生重要影响,临床上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以便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镜业;张凤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微课在供应室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微课在供应室教学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接收88位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微课培训,对比两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及教学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两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11,P<0.05).结论:将微课应用于供应室教学培训中可提高护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施玉华;梁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光动力治疗联合干扰素凝膏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

    目的:研究分析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凝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实验选取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共86例,均为皮肤病房及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均n=43).两组患者均接受干扰素凝膏治疗,在其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电离子、研究组患者应用光动力治疗.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痊愈率更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后三个月病症复发率均更低(P<0.05),该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结论: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应用光动力联合干扰素凝膏治疗,临床效果更好,实现临床治疗痊愈,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及病症复发情况,具有一定安全性,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东兴;杨阁;刘诗;姚明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