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观察

汪莉;李铁;杜红旭

关键词:康艾注射液, 化疗, 晚期结肠癌
摘要:目的:探索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晚期结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艾注射液,康艾注射液5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其中血小板减少,脱发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神经毒性(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的结肠癌血患者进行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的化疗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和肝素辅因子II的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III AT-III)和肝素辅因子II(Heparin cofactor II) HC II的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观察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浆AT-III和HCII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SLE患者血浆AT-III和HC II水平与对照组AT-III和HC II水平比较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组血浆AT-III和HC II水平与对照组AT-III和HC II水平比较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和RA患者可能存在着凝血-抗凝血系统异常,AT-III和HC II水平可能是影响抗凝血作用的主要因素。

    作者:戴冰冰;金香花;雷蕾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后外侧入路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分析后外侧入路对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本院收治的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后外侧入路治疗与后内侧入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85.00%)、踝关节功能评分(91.73±25.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55.00%)、踝关节功能评分(79.14±20.12)分;治疗6、12周后,观察组的骨折断端骨痂生长评分(2.80±0.77)分、(3.70±1.00)分高于对照组的骨折断端骨痂生长评分(2.20±0.70)分、(3.20±0.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中后踝骨折的治疗中,后外侧入路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断端骨痂生长,提高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谭志锋;黄浩波;李国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慢性鼻窦炎临床诊断与药物和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探讨。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患者通过X线鼻窦摄片、鼻窦CT扫描和鼻窦MRI检查,确定病因。结果: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的治疗后果。

    作者:梅波;陈卫华;张齐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对COPD病人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改善COPD患者自我护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延续护理,记录并评估两组自我护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后自我护理行为状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自我护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一般护理,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艺;钟小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喹硫平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痴呆伴随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痴呆症伴随睡眠障碍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确诊并医治的老年痴呆症伴随睡眠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喹硫平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咪达唑仑进行医治,并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PSQI、BEHAVE-AD评分状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2%(P<0.05);观察两组患者PSQI得分情况,治疗后试验组各因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EHAVE-AD状况评分中节律紊乱、行为紊乱和恐惧焦虑等因素方面试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痴呆症伴随睡眠障碍,能够打破老年痴呆症中行为精神、睡眠障碍之间的循环规律,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雷;杨景;吴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体会

    目的:针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手术时间、术后情况、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为81.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手术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的发生,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将其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高丹;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放射治疗前后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放射治疗前后宫颈癌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40例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行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进行临床分期,31例患者放疗后行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复查。利用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肿瘤大小、形态及信号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低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宫颈癌T2WI信号均匀,或呈软组织肿块不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相等或较低。放疗后肿瘤组织纤维化,T2WI呈低信号。结论:低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宫颈癌分期可靠性较高,能够准确、清楚地显示宫颈癌,在放疗效果、预后情况中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沈娟;丁怀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物治疗联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药物治疗联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对患者进行了脱水治疗、改善患者的脑功能、低分子肝素及活血化瘀的中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运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6.32%,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愈率为57.89%,总有效率84.2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价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明显好转,治疗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功能训练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作者:张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于我科住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治疗组(42例),对照组仅实施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实施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的护理措施,随后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概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的早晚、住院时间、患者自我感觉康复状况及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治疗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的早晚、住院时间、患者自我感觉康复状况及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P均<0.05),两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措施,效果十分显著,明显提高患者康复进度和医务工作者工作效率。

    作者:万杰;丁晖;刘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多种维生素药物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中多种维生素的含量。方法:利用迪马C18色谱柱(250mm*4.6mm),以乙腈-甲醇-水(16:4:80)为流动相测定软胶囊药物中多种维生素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玉花;王俊峰;常洋;刁大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2例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究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与对应处理方法。方法:特选取自2013年5月起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202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临床资料,并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与对应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202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因宫缩乏力出血112例,占55.45%;因软产道裂伤出血18例,占8.91%;因胎盘因素出血49例,占24.26%;因凝血功能障碍出血5例,占2.48%;因子宫切口感染16例,占7.91%;因羊水栓塞2例,占0.99%。有流产或引产史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流产史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随产次的增加而增高,差异相比,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患者全部止血成功,198例行保守治疗,4例行子宫次全切手术进行治疗。结论:宫缩乏力是导致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围产期的预防与保健,掌握产后出血的好发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作者:罗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黑龙江医药》杂志稿约(2016)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泡液氧化应激指标对PCOS患者IVF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泡液中活性氧(ROS)及总抗氧化能力(TAC)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82名纳入者均采用IVF-ET助孕,研究组PCOS患者42例,同期单纯输卵管因素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两组患者卵泡液中ROS、TAC的浓度与IVF-ET结局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卵泡液中ROS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TAC含量稍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COS组成熟卵率与受精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卵泡液中ROS水平与成熟卵率、受精率呈负相关趋势;而TAC水平与成熟卵率、受精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呈正相关趋势。结论:PCOS患者卵泡微环境中存在氧化应激状态,可能影响卵子质量,从而影响IVF-ET结局。

    作者:孙林;王海燕;邵小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新政之下我国医药零售企业竞争状况分析与营销策略探讨--以波特“五力模型”为分析框架

    在新政之下,我国医药零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诸如“多小散乱差”的局面仍然存在、医药行业市场化不够充分、准入条件不高、医药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我国医药零售企业的发展。为此,文中对医药零售企业进行了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作者:杨万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58例盆腔炎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用药治疗盆腔炎的方式方法,观察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116例妇科盆腔炎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人数各58例。根据分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进行联合用药治疗。结果:经分组临床治疗与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82%)显著高于对照组(82.75%),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中还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89%)显著低于对照组(20.68%),对比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左心衰竭的患者88例进行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9%,显效率为45.5%;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1.2%显效率为25%;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68,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治疗结合个性化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情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周立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后早期子宫切口缺陷的超声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经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缺陷的早期变化,并分析其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09月~2015年0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且产后6周、3个月、6个月在我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18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切口愈合良好组(142例)及切口缺陷组(39例),观察切口缺陷组产后不同时期的切口变化,并分析其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6个月剖宫产切口缺陷长度较产后6周缩短(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剖宫产次数增多、术者低年资、术后发生感染、子宫后位、切口接近宫颈内口是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产后时间延长,剖宫产切口缺陷长度缩短;多次剖宫产、产褥期感染、后位子宫、切口位置低及术者经验不足是形成子宫切口缺陷的危险因素,使子宫瘢痕愈合不良的风险增加。

    作者:王岩;刘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左卡尼汀联合透析在治疗尿毒症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尿毒症治疗的患者54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7)和对照组(n=27),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等血清学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尿毒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改善患者治疗后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等血清学营养指标,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孙德胤;孙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显微外科治疗的疗效及处理策略

    目的:分析和探讨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经蝶显微外科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并对相应的处理策略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50例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临床资料以及在经蝶手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病例中,全切29例(58%),次全切13例(26%),大部分切除8例(16%),死亡1例(2%)。术后视力和视野得到改善的患者有48例(96%),1例无明显变化;脑脊液漏7例(14%),15例(30%)患者出现一过性尿崩,2例(4%)患者有永久性尿崩;16例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的患者中,激素水平恢复至正常的有11例,明显下降的有5例。术后共有19名患者接受了放射治疗。术后随访的49例患者中,MRI无肿瘤复发的患者人数为21例(42%),残留肿瘤无明显进展10例(20%)。结论:经蝶显微手术是治疗大型和巨大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因部分肿瘤呈侵袭性生长,肿瘤难以全切,在术后随访中,残余的肿瘤出现明显的再次生长和复发,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再次手术或是进行放射治疗。

    作者:李创华;黄红星;邹叔骋;罗宗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肿瘤血管密度及其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标本组织60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MVD和VEGF的表达水平,并与组织标本的肿瘤直径、包膜、肝硬化、分化程度以及门脉(血管?)癌栓等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术后两年内出现肝癌转移复发的患者MVD表达水平和VEGF阳性率均高于术后两年内未出现肝癌转移复发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肿瘤分化程度越高,MVD表达水平与VEGF的阳性率越低;存在门脉癌栓的患者MVD表达水平与VEGF的阳性率高于无门脉癌栓的患者(P<0.05)。结论:MVD与VEGF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肝癌患者预后的有效评价指标。

    作者:杨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