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丽萍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能成瘾癖的药物,是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定的特殊管理药品.该类药品具有两重性,即强效的镇痛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后易产生依赖性,危害人身的健康.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我国先后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条例与法规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疼痛作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特殊疾病,不仅引发患者身体不适,还能导致患者的心理障碍.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摆脱疼痛是每位疼痛患者的权利,疼痛治疗则是体现这种权利的一种方式.依据卫生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版)》的治疗原则,要求应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同时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我院过去一年门、急诊药房麻醉药品处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
作者:徐慧;顾平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因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需治疗患者24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利尿+扩血管+抗心衰),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比索洛尔,每组12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效果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ADD、LVEF和6min行走距离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超声心动图指标恢复好,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红周;刘霄霄;张万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盆腔炎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头孢硫脒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寒湿凝滞型盆腔炎患者进行对照实验,一共98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49例,对照组:给于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硫脒联合红花黄色素进行联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1)与对照组(71.43%)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96%)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20.41%)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硫脒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盆腔炎具有显著的疗效,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蔡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MS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40例踝关节隐匿性骨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行MSCT低剂量扫描与常规扫描,并进行MPR与VR处理,对比两组的诊断符合率与辐射剂量.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两种方式的图像质量与诊断符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结论: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MSCT低剂量扫描技术诊断符合高,且降低了辐射剂量,可取代常规剂量扫描.
作者:谭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对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0例胃癌患者,对其进行盲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其进行满意度、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比对研究.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满意度、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等方面明显偏高.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心理状况,缓解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韩美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共3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透析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生命征、心功能.结果:经治疗后,透析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3.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透析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组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张恒远;周凌辉;张燕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两组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组41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神经功能(NIHSS评分)改善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Hs-CRP、D-D、Fib水平降低,VEGF则升高,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NIHSS评分较前逐渐降低,但各监测点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加速疾病康复,缩短病程,抑制炎症反应,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念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对12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采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常规吸痰管吸痰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采用常规吸痰管吸痰结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8.33%)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56.67%),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5.00%)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1.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对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很好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片对感染后咳嗽、咳嗽敏感性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确诊为感染后咳嗽的86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42例则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咳嗽敏感性阈值(C5)及生活质量(LCQ)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均呈现不同程度好转,咳嗽次数、程度、咯痰、咽痒等症状积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患者咳嗽敏感性阈值、LCQ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改善均更显著,差异显著,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显效例数更多,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片对感染后咳嗽疗效更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咳嗽敏感性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姚勇华;汪桂萍;唐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术联合框架眼镜矫正青少年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4年在我院进行视力矫正的高度近视的青少年,以矫正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角膜塑形术联合框架眼镜矫正,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的框架眼镜矫正.对比分析,矫正前,矫正后1年,矫正后2年,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眼压.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裸眼视力逐年提高矫正前VS矫正后1年VS矫正后2年(0.11±0.03)VS(0.25±0.04)VS(0.33±0.06),F=25.912,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屈光度逐年降低矫正前VS矫正后1年VS矫正后2年分别为(6.33±0.91)DVS(5.12±0.72)D、VS(4.27±0.82)D,F=12.415,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眼压和眼轴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F=2.73,1.32,P=0.12,0.56,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在矫正前、矫正后1年、矫正后2年裸眼视力,三年相比,裸眼视力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屈光度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F=1.297,P=0.61,.此外患者的眼压和眼轴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F=1.08,2.06,P=0.67,0.22,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视力和屈光度经t检验,t=12.496,8.23,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眼轴长度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的患者应用角膜塑形术联合框架眼镜进行矫正,这种矫正方法安全有效,且有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
作者:吴东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和分析中国知网、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期刊数据库中2005~2015年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原发疾病及不良反应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45篇文献,54例.其中70~79岁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用药剂量多为20 mg·d-1;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以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为主.结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唐巧云;黄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胃炎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3月-2016年03月收治的胃炎患者10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胃炎患者于临床接受护理方法的不同实施分组.C1组50例观察组胃炎患者于临床主要接受循证护理;C2组50例对照组胃炎患者于临床主要接受基础性护理.结果:在满意度评分以及胃炎疾病知识临床评分方面,C1组优于C2组胃炎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胃炎患者,临床展开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将医护人员整体知识水平显著提高,将患者痛苦感有效降低,将出现医院感染的概率有效降低.
作者:刘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肺解毒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8例,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预防感染、早期肠胃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清肺解毒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血清PCT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73.53%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4.12%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hs-CR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应用清肺解毒汤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白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择取本院妇产科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抽签法,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各2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措施,对治疗组患者行针对性防治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00%,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5.00%,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具有显著性,即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时间、换药次数以及痊愈时间方面的数据值也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对其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防治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切口愈合,降低其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可能性,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化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手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要求行手术治疗的81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治疗组41例则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改善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Harris评分均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总发生率22.50%,治疗组总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FNA微创内固定术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可更好地改善髋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梅鸥;陈萍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83例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两组均予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加用消心痛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脂联素APN、丙二醛(MDA)等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MDA水平降低,APN则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P<0.05;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且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士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在肿瘤患者化疗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94例,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精细化管理组,对比两组患者中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精细化管理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管理中,能够减少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92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46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机率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相比较,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给予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对术后宫腔粘连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还能使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减少,将阴道出血及月经复潮的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志敏;冯志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麻醉/意识监测仪Narcotrend(NT)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昏迷程度的评估及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患者78例,格拉斯哥评分(GCS)均<8分.入院后即记录Narcotrend指数(NI)和GCS评分,随访6个月后行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分析NI值与GCS评分及NI值、GCS评分与GO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I值与GCS评分、GO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1),r分别为0.823、0.687;预后良好组NI值及GCS评分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结论:NT监测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昏迷程度的评估及预后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黄四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微钙化显示技术在辨别乳腺疾病中的重要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00例乳腺病变患者,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乳腺病变微钙化特征与乳腺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超声结果示微钙化型247例,且多见于恶性肿块,粗钙化型和弧形钙化型多见于良性肿块,良、恶性钙化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直径≤2cm的肿块共检出166例,钙化发生率为4.01%,直径>2cm的肿块共检出134例,钙化发生率为38.1%,组间比较,P>0.05,说明钙化与肿块大小无关;超声结果示微钙化型247例,诊断符合率为82.3%(247/300);超声定性分组中良性111例,恶性189例,灵敏度为83.0%(171/206),特异度为80.9%(76/94).结论:乳腺病变内微钙化灶是辨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瑞繁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