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血脂西药与中药研究现状与展望

郭东杰;袁肖寒;蔡曼;顾成波;祖元刚

关键词:中药, 西药, 降血脂, 展望
摘要:目的: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对人类健康危害显著。因而开发有效的降血脂药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中外数据库检索,总结了近年来降血脂西药和中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降血脂药物的发展前景,以期为降血脂药物的开发与高脂血症治疗提供借鉴。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五官超短波联合中频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60例分析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又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运动障碍、关节区弹响等综合征,其治疗较为困难,且易复发。

    作者:邢攸军;余德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128例重度颅脑损伤的护理

    颅脑损伤是危及生命、死亡率很高的疾病。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提高,颅脑损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我科自2010年10月-2012年1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28例,均实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波辅助提取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的工艺优化

    目的:探讨利用微波提取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的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微波辅助法提取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猴腿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结果: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得出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采用水提法,料液比为1:20(m/v),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温度70-75℃,提取时间为25 min,微波提取功率为500 W,佳工艺条件下,猴腿蹄盖蕨总氨基酸的平均提取率为19.063 mg/g。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适用于猴腿蹄盖蕨中总氨基酸的提取,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

    作者:李蕊;任晓诗;王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热原检查用兔细菌内毒素敏感性研究

    目的:研究热原检查用兔对细菌内毒素的灵敏度,为提高热原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方法:对我单位热原检查用家兔,使用国家颁布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按照热原检查法进行灵敏度检查,记录各组家兔体温变化并按中国药典热原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进行判断。结果:细菌内毒素静脉注射5 EU·kg?1,各组均判定为不合格。结论:热原检查使用20次的家兔对细菌内毒素的灵敏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剂量5 EU·kg?1可成为检查的限度剂量。

    作者:唐先明;何志一;刘建辉;刚宏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中药治疗与护理体会(附36例报告)

    2005年以来用内服“红藤饮”和外敷“大黄泥”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36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9-63岁,以20-30岁居多。本组病例具有以下特征:①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②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或伴腹肌紧张。③右下腹扪及包块(经B超探查证实,大者12cm×11cm,小者5cm×6cm)。④血白细胞升高至(13.1-25.8)×109/L,中性粒细胞0.85-0.96。⑤舌质红或暗红,苔黄腻或燥,脉象滑落。

    作者:高利红;况晓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神经电生理特征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肌电图仪检测65例糖尿病患者肢体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肌电图可发现早期无症状的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周围神经损伤性改变。结论:糖尿病人肌电图可作常规检查,肌电图检测是发现无症状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良好检测手段。

    作者:丰化微;惠凯;张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刺玫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

    目的:刺玫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含有大量的对人体有利的活性物质,对人体有益无害,其药理作用很广。本文对刺玫果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刺玫果提供依据,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韩竞;金哲雄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市售红花增重问题研究

    目的:检测市售红花增重手段。方法:随机抽查样品,采用化学检验和物理检测相结合。结果:红花盐类掺伪增重比例较高,以钠盐、硫酸盐和钾盐为主,沙石增重较为常见。结论:管控好红花生产流通环节,提高检验人员素质。

    作者:赵宇;孙睿婷;崔晓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体会

    我国病毒性肝炎中慢性丙型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我国的丙肝感染者约3800多万人,区别于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后,高达80%的患者转为慢性感染,如不进行及时和正确的抗病毒治疗,相当比例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2α)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目前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良好的病毒学应答可使慢性丙型肝炎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给广大丙型肝炎带来福音。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复杂而多样,是临床减少使用剂量及停药的主要原因。针对病人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重视并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活护理及健康指导工作,使患者能顺利完成整个疗程结束,以期获得满意的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目的:ACE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改变的相关研究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研究报道得很多,但结果不一。本文就ACE基因结构多态性,ACE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功能,并总结了ACE基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康彩霞(综述);董昌武(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强胃消食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了强胃消食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鉴别木香、甘草、泽泻、槟榔、茯苓、白术、山楂、莱菔子、水半夏、厚朴;采用TLC法对方中当归中熊果酸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专属性强;TLC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强胃消食丸的质量标准。

    作者:冯振来;任丽莉;王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攀援耳草总三萜酸含量

    目的: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用超声辅助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攀援耳草总三萜酸含量。结果表明:攀援耳草中总三萜酸的相对百分含量为2.827%,精密度实验RSD为2.05%;齐墩果酸对照品在0~100g/mL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13x-0.0177,相关系数R2=0.9991。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能为攀援耳草药用价值的开发及扩大资源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何可群;李相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世界通过渗透系统控制药物释放的开发应用新进展

    控释药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已被传统的用于扩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例如,通过将现有的需要每日多次给药的药物产品改进到每日一次的配方,保持超过通用名药的竞争优势[1][2]。虽然这一理论今天依然如此,而配制成控释系统的化合物的数量正在增加,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公认的诸如改进的系统生物利用度的优点,更有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例如,在所需范围内维持药物浓度,不暴露患者潜在的有毒或亚治疗水平),减少副作用和更好的患者依从性等[3][4][5]。从战略角度看,控释药物释放的商业和工业优势,除了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还包括专利的延伸,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差异化。

    作者:刘天宇;王博妍;王博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注射用磷霉素钠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建立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注射用磷霉素钠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注射用磷霉素钠含量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大小进行分析评定。结果:量化了各分量的不确定度,并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取k=2(置信概率95%)得到本次含量测定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使测定结果受控,并可通过分析各分量不确定度的大小来优化实验,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于佳;张鑫;刘云飞;杨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葛根素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葛根素是中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提纯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聚酰胺柱层析吸附法、大孔树脂吸附法和络合萃取技术等方法。葛根素的药理作用范围广,由于其具有药物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小和疗效明确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对近几年葛根素的提纯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获得纯度较高的葛根素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静;江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植物多糖对糖尿病肾病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及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

    目的: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引起的危害性大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表现之一,晚期会导致严重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病理机制复杂,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1],迄今尚无疗效确切的西药能延缓其进程。近20年来中医领域有关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减少西药的应用剂量和不良反应在降糖的同时具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3]。本文就植物多糖对糖尿病肾病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及基因表达的影响和多糖类成分对于糖尿病肾病防治的作用做相关综述,为今后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筛选提供一个指导性的方向。

    作者:陈萍;郑颖龄;邓旭;曾豪;欧晓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野西瓜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目的:野西瓜是山柑科的一种,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生物碱、萜类、黄酮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糖和苷类等,在我国及许多国家被广泛用作的驱虫药、利尿剂、通便剂、止痛剂和滋补剂,具有清热去湿、抗炎止痛、止咳利尿、免疫调节、抗病毒、清除自由基、降血糖、驱虫等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还表明野西瓜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有较高的药用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该植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诉,以便于今后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

    作者:赵吉宇;东方;于淼;董承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机制浅析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制及病理过程至今仍未得到确切彻底的解释。本文旨在对该病现有病理生理方面之研究成果进行再分析再归纳,结合临床,整合现有科研成果,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包括病因、疼痛、肿胀、晨僵、类风湿结节、关节软骨破坏、贫血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在现有知识下,尽可能全面探讨和总结该病的病理机制,并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于天一;孔庆喜;陈丽姝;刘博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产前检查对于判断胎儿畸形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随机本地区选取500名妊娠16周后的孕妇,当孕妇可以检测到成形胎儿时开始定时为孕妇做超声产前诊断,检测胎儿的肢体畸形情况,了解胎位以及生长状况,并与产后的判断比较,得出超声产前诊断的优势。结果所有产妇均顺利产下婴儿,与超声产前诊断的对比,超声可以清晰的在产前诊断出胎儿肢体畸形情况,漏诊率仅1.67%(3),超声诊断的畸形可有足内翻、肢体缺失或增多、四肢短小等,超声诊断时仅在上述三种畸形中分别有一例为漏诊。结论产前超声检查可在妊娠早期发现畸形胎儿,诊断率高,特异性高,减少畸形胎儿的出生,应成为产妇产前检查的常规检查。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葛根素缓控释制剂进展

    目的:总结近年来已有报道的葛根素缓控释制剂,概述其新剂型研究工艺,对提高葛根素的生物利用度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于曼;王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