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福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综述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及多种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微胶囊的应用及其新研究进展.
作者:张笑含;刘琳;张紫茜;邵兰;翟笑雨;李晓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我国城市居民的死因中,癌症占各类疾病死亡率的25%.化学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肿瘤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治疗肿瘤过程中常见和棘手的问题,导致化学治疗失败.90%以上接受化学治疗的癌症患者的死亡由耐药导致[1].自Biedler[2]等人首次发现肿瘤多药耐药现象以来,已经进行了许多探索肿瘤多药耐药现象产生的机制研究,研究人员在寻找选择性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没有有效的肿瘤多药耐药逆转剂上市,因此研究和开发活性好、毒副作用小的MDR逆转剂仍是国内外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也是医学和药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3,4].
作者:石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经济的用药,减少退药行为的发生.方法:在门诊药房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针对“优化门诊退药管理”主题,通过运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挖掘发挥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实施.结果:使门诊退药笔数大幅度下降,退药处方由活动前的80张·d-1减少到37张·d-1,改善幅度为53.8%.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退药率,保证了药品流通市场上的质量.
作者:陈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关爱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产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产后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术后母乳喂养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人性化关爱护理的观察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关爱护理能够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有效增加母乳喂养率,提高了产科的护理质量及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是积极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作者:张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在总结新修订药品GSP关于单体药店要求的主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单体药店的自身优势,提出了新规范背景下单体药店的发展策略以供共同探讨.
作者: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背侧被膜解剖技术在甲状腺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至2013年10月47例甲状腺叶切除利用精细化背侧被膜解剖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应用精细化背侧被膜解割技术切除的病例未发生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所致的误吸呛咳,声音低沉,声音嘶哑,低钙抽搐等表现,此项技术在甲状腺叶切除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王兵;杨冬林;卢明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儿的影响,总结有效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我院化疗的60例恶性淋巴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化疗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和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在躯体、心理、社会和角色功能四个方面总体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恶性淋巴瘤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本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复方杜仲胶囊中添加硝苯地平的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添加硝苯地平的复方杜仲胶囊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苯地平的含量:色谱柱C18柱,流动相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为333nm.结果:复方杜仲胶囊中添加了硝苯地平;硝苯地平在10~209μg/m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7%,RSD为(n=6).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可靠,可以作为检查复方杜仲胶囊中添加化学药品硝苯地平的参考方法.
作者:倪晓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0例导管感染患者中360例次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护理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单腔导管留置感染率为15.87%,低于双腔导管留置的41.67%.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感染率分别为61.18%、27.06%和11.76%.结论:严格中心静脉置管护理,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缩短置管时间,加强护士手卫生的管理和穿刺部位消毒,对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临床探讨分析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临床治疗中运用中西医疗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于笔者所在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48例确诊为CHF的临床病例,根据治疗方案将比例分为联合组与西医组,对照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经1个疗效治疗后,联合组病例中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心功能指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由明显改善,但是联合组治疗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医组.结论:经笔者长期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疗法在CHF疾病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心功能分级以及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志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穴位贴敷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针对所有患儿采取穴位贴敷法治疗.治疗过程中对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87.5%,对照组患者家属总满意率为72.5%.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素娟;张伏芝;吴春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5例先心病膜部瘤形室间隔缺损的患者行室间隔缺损(VSD)的保留导丝技术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次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观察封堵即刻效果,术后随访1年,行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观察疗效.结果:5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封堵伞位置良好,无房室传导阻滞、无异常分流.结论:保留导丝技术应用于膜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同时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作者:齐晓宇;李玲玲;贾惠欣;孙志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呼吸科和ICU病房收治重症肺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痰培养阳性率63.7%,对照组总有效率69.2%、痰培养阳性率41.8%,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平均住院天数(15.3士6.2)d明显少于对照组(23.9士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缓解时间、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阿米卡星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时迎俊;赵玉良;丁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脊柱外科手术的历史四十多年来,腰椎(背部)外科手术对脊柱结构是破坏性的,而同时试图纠正脊柱的疾病[1].为了能进入脊椎,排除神经压力和消除椎间盘突出,骨刺,韧带增厚和压缩神经的囊肿,肌肉被广泛地剥离椎骨.这有时广泛地造成了对筋的破裂和对肌肉的损伤和疤痕.此外,一起支持椎骨的韧带不得不被移除,削弱了脊柱.除去了椎骨的相当大的部分,包括关节部分,以获得进入脊柱.这会削弱脊柱和使疤痕组织露出神经,能导致进一步刺激和压迫神经.为了在必要时稳定脊柱,这些颠覆性的技术也被利用.
作者:陈德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以及糖蛋白抗原72-4 (CA72-4)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分别选取两组患者,分别为直肠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8例,对其血清中CEA、CA19-9、CA72-4浓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直肠癌患者的CEA、CA19-9、CA72-4浓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随着临床分期的上升其三项指标的浓度也在随之升高,P<0.05;平行试验观察SEN达到了高值为81.58%,序列试验后SPE值达到了高值为94.74%;结论:在直肠癌诊断中,运用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直肠癌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任彩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ICU多药耐药菌感染的病原学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ICU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情况,对引起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进行记录,统计常见多药耐药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ICU多药耐药菌感染率为18.06%,其中呼吸道感染率高,为12.26%;112例ICU多药耐药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多药耐药菌57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1株,占86.68%,以产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检出82株、63株和41株,占14.19%、10.90%、7.09%.三种常见病原菌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结论:ICU多药耐药菌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且常见病原菌对临床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多药耐药菌感染产生的关键.
作者:张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估复方斑蝥胶囊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我科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单纯内分泌药物治疗组(简称内分泌组)13例、内分泌药物+复方斑蝥胶囊组(简称内分泌结合组)13例弹纯化疗组(简称化疗组)22例、化疗+复方斑蝥胶囊组(简称化疗结合组)22例,分别比较单纯内分泌药物或化疗治疗组与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组的缓解率、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较单纯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明显延长(P<0.05);联合组和单纯组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延长疾病进展时间与化疗或内分泌药物共同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洁;郭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重症手足口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热毒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咽部红肿消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热毒宁注射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朱峰;李卫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 浅析2012版GSP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1.1 架构药品批发的质量管理共分十四节: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第二节组织机构与质量管理职责;第三节人员与培训;第四节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第五节设施与设备;第六节校准与验证;第七节计算机系统;第八节采购;第九节收货与验收;第十节储存与养护;第十一节销售;第十二节出库;第十三节运输与配送;第十四节售后管理.
作者:王炜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我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现状,为合理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0~2013年市三级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和系统分析,了解今年来市大型公立医院总额预付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结果:近年来全市医保覆盖率不断攀升,而每年总额预付额度上涨幅度不明显,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严重,预付额度核算方式欠科学.结论:在更好满足医保患者就诊质量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核算方式,加强医保管理,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
作者:胡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