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红;沈伟
本文主要研究了硫辛酸注射液的性状、鉴别、可见异物、溶液的颜色、pH、无菌、热源、装量、6,8-上硫辛烷酸、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并与已上市销售的药品进性了全面测试对比,同时进行了含量检测方法学验证.
作者:杜洪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药理毒理研究现场核查的关键环节,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从几个重点方面对核查要点和常见问题进行相关介绍.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验证脑蛋白水解物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是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查.方法: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按常规检查法,控制菌按常规检查法.结果: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试验组的菌回收率大于70%;阴性对照组未检出阴性对照菌,试验组检出阳性试验菌.结论:可以用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脑蛋白水解物片的检查.
作者:杨海英;康艳红;韩淑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讨论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汽化减压术(PLDD)与经皮穿刺椎间孔镜技术(PTED)两种微创治疗,对比其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从18-62岁,平均年龄35岁.随机分为PLDD组和PTED组,各30例,以上所有病例进行腰椎间盘穿刺时,均行“C”臂X线机透视定位.手术疗效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来评价.结果:60例患者术中顺利,无转为开放手术病例.PLDD和PTED组病例分别按照改良的MacNab法评定,其优良率分别为90%、9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LDD和PTED组术后VAS与术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选择好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两种手术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具有术后康复快,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前者的创伤小,后者创伤稍大,时手术者的操作要求高,但是应用范围广.
作者:刘其飞;徐兆万;钟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凋亡有密切关系,线粒体除了作为细胞内能量生成的重要细胞器,还与细胞的凋亡有关.通过修正线粒体功能的紊乱及诱导线粒体膜通透化反应,成为了以线粒体为靶点研究抗肿瘤药物的新思路.本文将针对抗肿瘤线粒体靶向药的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宋辉;陈宁;徐昶儒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率及收得率测定为评价指标,对影响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因素进行研究,寻找出佳制备工艺,并用TLC、红外光谱扫描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佳的制备工艺为薄荷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β-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1∶7;B环糊精与水的比例:1∶7;搅拌时间75分钟;包合温度40℃,为薄荷油包合物佳制备条件.结论:优选出来的工艺简便、稳定,包合物产率较高,为薄荷油包合物制备工艺提供了佳制备条件.
作者:孙淑萍;刘侠;吴少云;包淑云;李胜利;饶思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西药房实施退药干预前、后的退药人次的差异,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干预前退药原因,并依此制定我院实施退药干预措施,统计分析退药干预前后退药人次的变化,探讨退药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干预前1年共开具处方589156张,退药处方1355张,约占0.23%,干预后1年共开具处方600055张,退药处方762张,约占0.127%,干预前后占退药总数比例比较,干预后不良反应、禁忌症占退药总数比例明显降低,经济因素、医保原因、医嘱修改或停药占退药总数比例明显升高,干预前后占当年总处方数比例比较,不良反应、不依从、计价或缺药、禁忌症、不合理用药、总退药比例均明显降低,但经济因素导致的退药占当年总处方数比例有所升高.结论:西药房退药干预前后整改的重点有所不同,干预后因不良反应、不依从、计价或缺药、禁忌症、不合理用药导致退药现象明显抑制,总退药比例明显减小,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药品退药干预值得临床进一步贯彻执行.
作者:王海宾;沈永利;黄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前校后厂”是高职院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形式,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保障这一模式的实施,对其进行精心设计、功能定位、合理运行、规范管理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系09、10级学生为试点,对“前校后厂”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秀梅;韩瑞亭;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中性条件下,胆红素氧化酶可以由适宜的介体介导,催化氧气还原成水,同时伴随大量生物电催化电流的产生,具体反应为bilirubin+1/2O2→biliverdin+H2O,即胆红素氧化酶催化胆红素生成胆绿素,后者进一步氧化生成性质不明的无色物质.大部分胆红素氧化酶可将未转变成过氧化氢的氧气还原,因此胆红素氧化酶适于构建燃料电池的生物阴极.
作者:车畅;赵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实验研究了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发酵上清液、菌体破碎物和活菌体对小鼠的润肠通便的功效.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鼠体重、小肠推进率、排便时间、排便粒教和排便重量等指标,研究了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各受试物对小鼠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歧杆菌BB12菌株的四种受试物均具有一定的润肠通便功效,其中发酵上清液组和菌体破碎物组功效显著(P<0.05).由此可见,双歧杆菌BB12发酵乳在防治和治疗机体便秘方面将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作者:孙建华;刘晓放;于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确定复方百部滴丸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硬度,外观,黏连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滴丸成型工艺的较优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工艺为:药物(复方百部提取物)与基质(PEG4000与PEG6000的比例为1∶1)以1∶3比例混合均匀,90℃保温下倒入滴丸机中,以滴距5 cm滴入液体石蜡冷凝剂中,冷却,固化成丸.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的成型工艺合理,所制滴丸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作者:田凤;谢欣;安娜;张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对水鬼蕉中生物碱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作者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水鬼蕉中18种生物碱的理化常数、化学结构、提取分离方法以及开发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同时对植物水鬼蕉自然和人工栽培过程中生物碱的含量比较、季节与生物碱含量的关系进行探讨.为水鬼蕉的人工栽培、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韩日;陈宁;季宇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综述了五味子甲素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更有效地为五味子甲素的现代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于丽萍;李晓梅;孔令超;陈忠新;范卓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酸片中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lient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2mol · L-1磷酸二氢钾(pH6.8)-乙睛(90∶10);流速为1.0mL· min-1,柱温为28℃,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61 nm.结果:烟酸在5.004~ 100.0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306.9X-0.9327(r =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 =0.9(n =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烟酸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欣愉;王萌萌;马迪;杨敏;孙伟;王超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长期卧床患者由仰卧位转为90°侧卧位时,骶骨及大转子下的皮肤部位氧分压下降为零,因此侧卧位时好倾斜30..应用三角支具可以协助患者侧卧位时向后方倾斜30.,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临床上对50例长期卧床,活动受限的患者应用三角支具,效果良好,保证了患者侧卧位时的安全与舒适.三角支具制作简单,经济实用,取材方便,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孙秀琪;王秋红;张巍;暴淑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治疗的46例性溃疡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两组患者均4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优质护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操作简单,方便价廉,无明显副作用,有利于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顾金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利用外观鉴别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筛查和鉴别三九感冒灵颗粒的方法.方法:首先研究建立三九感冒灵颗粒的包装鉴别点和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然后对可疑样品予以检测,综合判定.结果: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方法可以准确筛查并鉴别出5批假冒三九感冒灵颗粒.结论:所建立的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方法可以无损、快速、准确鉴别三九感冒灵颗粒,避免传统化学鉴别带来的不便,达到绿色快筛的要求.
作者:李小峰;王小亮;房华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1 速效救心丸的概述速效救心丸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必备良药,由川芎、冰片等名贵中药组方,是由中国著名药学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常务委员章臣桂教授历经多年组方筛选、开发研制成功的.从问世之初就以显著、独特的疗效,及其剂量小、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安全高效等特点,特别是服用后无明显不适感和毒副作用,无耐药性的优势而驰名中外,在近二十年的临床应用中深得广大医患双方的信赖.
作者:石方园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诊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手术的护理与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ICU30例危重患者行气管切开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配合和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气管切开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为10-25 min,平均15.6±2.5 min.1例术中出血稍多,1例有局部血肿,1例术后创口有少量渗血,未出现大出血、心跳骤停、术后肺不张、气管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非计划性脱管1例,及时按气管切开体位固定患者,立即将套管置入.30例中,治愈28例;因原发病抢救无效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为93.33%.结论:对气管切开急诊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明显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迟琳丽;赵清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XB2、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及与肺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24例,另选同期在我院查体中心体检者24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XB2、6-keto-PGF1α水平,并记录当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肺损伤评分.结果:急性肺损伤(ALI)组血浆中TxB2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6-keto-PGF1α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ALI组BALF中TXB2、6-keto-PGF1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TXB2差异更为显著(P <0.01);ALI患者BALF中TXB2与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r=0.77 r2=0.59 P<0.01).结论: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浆和BALF中TXB2水平均升高,BALF中6-keto-PGF1α的表达也增加,BALF中TXB2变化更为显著,通过检测BALF中TXB1更有助于急性肺损伤的早期诊断,并对急性肺损伤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郑雅楠;李来传;史有奎;陈京霞;王敏;李炳淑;荣凯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