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铭;赵建农;黄显龙
1.上呼吸道感染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本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本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临床表现有:(1)急性起病.(2)早期有咽部不适、干燥或咽痛,继之出现喷嚏、流涕、鼻塞、咳嗽.(3)可伴有头痛、发热、声音嘶哑、乏力、肢体酸痛、食欲减退.(4)鼻、咽、喉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
作者:刘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由于社会价值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对人们传统观念的冲击、医院的一些僵化的行政体制以及医院的政工人员工作方法的问题,使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问题.面对问题和成因,如何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进行一些需要探索和研究.
作者:刘利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臭氧治疗念珠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240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6例应用臭氧冲洗阴道,并局部用药,对照组104例常规用药.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7%和90.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臭氧联合局部用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吴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综述了以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为基础的多种特殊靶向载体系统的研究现状.方法:以国内外近年有代表性的文献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由于壳聚糖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生物特性,并且通过修饰后增加了壳聚糖的一些性质,使其成为优良的药物载体,从而实现药物的靶向性.这一载体材料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作者:范玉玲;冷爽;马丽华;范兵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硝桂散外敷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4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与对照组24例,对照组予地塞米松、泼尼松、弥可宝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桂散外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面神经炎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硝桂散外敷和良好的护理,对病情的恢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环磷腺苷葡胺注射剂是由环磷腺苷与葡甲胺按摩尔比1∶1加适量辅料制成,现行标准中均规定测定环磷腺苷葡胺的含量,认为环磷腺苷与葡甲胺结合为单一化合物.对现行标准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考察,研究含量测定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方法:对现行标准中的液相色谱法进行验证,考察环磷腺苷和葡甲胺在现行检验标准的色谱条件下的色谱行为.结果:现行标准采用的10种流动相体系中,环磷腺苷和葡甲胺为两个单独的色谱峰,并无单独的环磷腺苷葡胺峰.目前所有的含量测定方法中以环磷腺苷为对照品,计算环磷腺苷葡胺含量都是不合理的,环磷腺苷和葡甲胺应分别计算.
作者:刘永成;张丽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免疫指标IL-1、IL-8、TNF-α检测对滴虫性尿路感染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对75例滴虫性尿路感染患者应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初次治愈前后均采外周血进行血清IL-1、IL-8、TNF-α测定,将复发病例的血清IL-1、IL-8、TNF-α与未复发病例治疗前后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复发组患者血清IL-1、IL-8、TNF-α水平与未复发组无明显差异性(P>0.05),初次治疗达治愈标准后,复发组患者血清IL-1、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免疫指标IL-1、IL-8、TNF-α检测对滴虫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过早停药造成的复发.
作者:杜晓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2004年版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方法测定并判读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D一试验测定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表型.结果:红霉素和克林霉索同时耐药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型葡萄球菌(MSSA)中分别占51.65%和34.57%,对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MSSA中,D一试验阳性即对克林霉素具有诱导耐药性者分别为69.72%和30.58%.D-试验阳性占所测葡萄球菌的24.48%,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的“30.58%.结论:医院微生物室开展药敏试验中加上D-试验,检测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类抗菌药物.
作者:夏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艾迪莎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并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男54例、女53例,年龄16-69岁.病程3个月-22年,平均4-7年.纳入标准:诊断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诊断指南》诊断标准[1].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属轻,中度远端活动期的UC患者.①慢性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发热、轻度贫血、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体力下降、营养不良);②大便培养3次以上未发现病原体;③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主要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粘膜粗糙呈粗颗粒状,并有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覆盖黄色或血性渗出物,触之易出血.
作者:王玉梅;聂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选择40例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只应用纠正甲状腺功能紊乱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步曲安奈德20mg甲状腺局部注射qw,共8次.结果: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后,治疗组FT3和FT4治疗前后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TSH均明显下降,治疗组TSH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TgAb和TPOAb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局部注射曲安奈德配合应用纠正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药物治疗HT,可减轻淋巴细胞浸润,改善病人甲状腺组织间质纤维化程度.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精心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中配合和细致的术后观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钱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焦虑及心理干预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诊疗的患者桡动脉痉挛的影响.方法 将两年来在我院行冠脉造影及冠脉治疗的患者51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常规护理组,各255例,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心理评估.心理干预组的患者若有焦虑表现,则进行心理干预,常规护理组的患者更重视诊治和护理操作,不过分注重心理护理.结果 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焦虑的患者(P<0.05).且焦虑评分高的患者桡动脉痉挛发生率高于低评分者(P<0.05),有焦虑的患者经心理干预后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焦虑情绪是桡动脉痉挛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心理干预可降低焦虑患者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
作者:贺伶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单侧肺叶切除手术的特点和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肺叶切除术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手术前心理护理、术前积极准备、术前评估、手术中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熟练配合、单肺通气和低氧血症的防治及术中监测、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呼吸道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肺呼吸康复训练等一系列综合护理措施,所有患者麻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1例第5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2例并发呼吸道-肺部感染,经积极处理后7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掌握单侧肺叶切除术的特点,加强围术期护理对保证单侧肺叶切除术的成功起重要作用,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
作者:朱艳;宁修芹;李秀侠;李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门诊输液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提升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 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准备工作做起,在患者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均提供优质舒适的护理,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获得舒适感、安全感、满足感.结果 通过细致的准备工作、护士热情得体的服务、输液环境的改善、输液中积极主动的巡视等,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本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农村社区康复护理干预的模式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综合性医院住院治疗2-3周后回家康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康复教育和各种护理措施、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言语功能障碍的康复、摄食和吞咽功能障碍的康复、并发症的康复和护理等.结果:康复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的患者ADLMBI评分和运动平衡功能均有改善,但前者改善更加明显,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康复干预组康复知识的知晓率增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以在农村社区、乡镇卫生院脑卒中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鼻窦疾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一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96例老年鼻窦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配合有序、紧凑,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等情况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术中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配合,术后加强监测和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才能保证手术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对于有效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及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海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急诊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急诊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本组死亡4例,植物生存3例,余69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4例死亡病例主要因严重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并发脑疝,继发脑干损伤,导致手术后中枢性衰竭死亡.抢救成功率94.7%.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及时清除血肿减压、止血,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升高造成脑疝是治疗颅内出血的关键步骤之一,及时积极正确的急救处理和外科手术治疗和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大大降低了致残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阳;郭继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对比两阶段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结果.结果 围手术期防范系列措施采取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下降.结论 胸内吻合口漏死亡率高,重在预防,
作者:施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2012年安徽省六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基本药物抽验质量;方法:从基本药物抽验概况,基本药物抽样情况,基本药物检验情况,总体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基本药物质量良好,抽验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
作者:张新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冬瓜子配方颗粒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试验,以出膏率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选.结果:冬瓜子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煎煮3次,每次煎煮0.5h.结论:冬瓜子佳提取工艺稳定,且适于工业化大生产,可作为冬瓜子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作者:杨静伟;杨晶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重度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常见原因和探讨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该组28例病人受伤原因、伤情类型、临床表现,术中引起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结果 恢复良好12例,残疾但可生活自理7例,重残生活不能自理4例,植物存活2例,死亡3例.结论 迟发颅内血肿和急性脑肿胀是急性脑膨出常见原因.针对引起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快速采取应对措施,可以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后遗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林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