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5岁以上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胡海权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处理,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对41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75岁以上老年患者,在手术前后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41例均获得随诊,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无深部感染,无关节脱位及假体周围骨折等.1例患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能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提高疗效.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Anesthetic-Induced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

    1 IntroductionMillions of newborn and infants receive anesthetic,sedative and analgesic drugs for surgery and painful procedures on a daily basis.Recent laboratory reports clearly demonstrate that anesthetic and sedative drugs induced both neuroapoptosis and neurocognitive deficits in laboratory models.This issue is of paramount interest to pediatric anesthesiologists and intensivists because it questions the safety of anesthetics used for fetal and neonatal anesthesia[1-2].In an attempt to summarize the rapidly expanding laboratorybased literature on anesthetic-induced developmental neurotoxicity (AIDN),this review will examine published report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mechanisms and allevi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作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炎康栓联合抗宫炎软胶囊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疗效观察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原始鳞一柱状交接部的内侧覆盖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菲薄,其下间质透出呈红色,由于肉眼观似糜烂,过去称为宫颈糜烂,实际上并非真性糜烂[1],单纯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无需处理,只有当合并宫颈炎的症状时,才需治疗.我中心用宫颈炎康栓联合抗宫炎软胶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分别选用L型髁钢板、加压钢板+骨栓、安达氏针+骨栓、动力压缩髁钉(DCS)、髁部解剖钢板5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方法,术后石膏托固定4~6周,并配合CPM机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半年,L型髁钢板优良率为75%,加压钢板+骨栓优良率为60%,安达氏针+骨栓优良率为50%,动力压缩髁钉(DCS)优良率为81.3%,髁部解剖钢板优良率为93.3%.结论:切开复位髁部解剖钢板内固定是股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选择.

    作者:连育才;李悫;邱祖财;孙海东;陈公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改良超滤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研究改良超滤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20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超滤组(100例),对照组在体外循环手术时不使用超滤,超滤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使用改良超滤,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心包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全部患儿无死亡,两组患儿在手术时间、主动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无明显差异;超滤组术后心包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体外循环术中运用改良超滤技术能改善患者内环境稳定,减少术后引流量,减少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更好地保护各器官功能,减少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资料.

    作者:罗列;吉灵;蔡隆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天然产物Murracarpin的全合成研究

    以7-羟基香豆素为原料,经乙酰化反应、Duff反应、醚化反应、Darzens缩合反应、wittig反应及开环反应等合成了Murracarpin,总收率为1.98%,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

    作者:吴龙火;张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逐层浸润麻醉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探讨逐层浸润麻醉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入选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B超诊断为甲状腺良性肿瘤600例,其中男37例,女563例,年龄20~76(57.67±9.81)岁,采用普鲁卡因逐步浸润麻醉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或腺叶切除术.结果:600例患者全部成功行病灶切除或腺叶切除术,无术中更改麻醉方式,平均手术时间60 min,平均术中失血50 mL,术后发音、吞咽正常.结论:逐步浸润麻醉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安全可靠,操作简便,麻醉效果好,费用少,在基层医院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钟飞;赖北平;郭震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韩式治疗仪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辅助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用于胆囊切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常规的连续硬膜外麻醉(T8~T9向上置管),一组辅用HANS,另一组则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辅助药的使用率,镇静评分,牵拉反射,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等.结果:对照组90%病人均要使用辅助药物,由于辅助药物的使用,术中镇静评分较高,总平均达6.7分,特别在用药后病人呼之不醒,1/3的病人出现明显的舌根后坠;HANS组辅助药物使用率仅为10%,术中各项生理指标相对平稳,差异显著;两组氧饱和度差别不明显.结论:HANS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可显著减少牵拉反应和辅助药的使用.

    作者:谢海玉;刘伟莲;叶军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own's综合征罕见核型分析

    目的:探讨Down's综合征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方法:采用具有典型Down's综合征临床特征的疑似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片、G显带处理、核型分析.结果:321例疑似患者均确诊为Down's综合征患者,其中299例为三体型,占93.14%,其中有2例同时伴结构畸变;易位型为11例,占3.43%;嵌合型为11例,占3.43%.结论:染色体检查对Down综合征的诊断是决定性的,并且可以快速准确确诊Down's综合征的遗传学类型.在Down's综合征患者中,游离型占90%以上,而易位型和嵌合型仅占很少的比例,对高危人群应采用STR多态位点结合DNA定量分析进行基因诊断.

    作者:李凡;郑胤强;温庆荣;宋涛;陈俊坤;谢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病人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以及伤口美观的优点.我院自2001年来应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术1 780例,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1年12月至2011年6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1 780例.其中男1 182例,女598例;年龄小16岁,大87岁,平均55.1岁;其中胆囊炎316例(男210例,女106例),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 464例(男972例,女492例).

    作者:江雯;万卫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屈光不正手术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屈光手术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出现了一大批切实可行的手术技术和更多正在研发之中的手术方法,是现代眼科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方向之一,近年来继续呈现令人目不暇接的诸多进展.现就综述如下.1屈光手术概念的进展从初只为摘掉眼镜,到增进视力的希望,直到改善总体视觉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的终极目标,人们的追求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希望获得良好的全程视力,即远、中、近距离的清晰视力;并希望获得在全天候下的良好视力,即在各种亮度、对比度环境下良好的视觉质量;还希望获得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具有适用的视觉质量.因此有人开始提出从技术上讲,屈光手术可以10年做一次,以适合个年龄段的视觉需求.

    作者:周建平;黄雅媛;胡长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体会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缺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5000,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为4∶1,其发生是由于外胚层神经嵴细胞迁移发育过程停顿,使远端肠道(直肠、乙状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如,导致肠管持续痉挛,造成功能性肠梗阻,其近端结肠继发扩大.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对诊断尚不肯定或虽已肯定但暂不行手术或行术前准备者,需接受非手术治疗[1].回流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通过反复的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患儿排出粪便和气体,达到治疗的目的.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2月期间,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9例,均行回流灌肠,取得较好的治疗及术前准备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辉;吴莲香;叶新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症促排卵助孕的临床疗效观察

    克罗米芬(CC)是第一个用于诱导排卵的药物,经口给药、安全、价格低廉等特点使CC明显优于其他需注射给药、价格昂贵的促排卵药物.克罗米酚(CC)利用其抗雌激素作用已成为治疗PCOS及无排卵性不孕的首选药.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3月采用CC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其中有妊娠需求者116例.本文就CC对PCOS患者促排卵助孕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萍;杨晶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及体会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传统的方法,但存在创伤大,切口多,痛苦大,住院时间长等弊端,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的治疗原理是利用激光发出的高热能使病变的静脉内壁灼伤,内膜粘连,后闭塞病变的静脉干,消除静脉内血液返流.与传统的手术比较其主要优点:①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出现出血,血肿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②术后不影响病人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③患肢切口少,美观,病人易于接受.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开展腔内激光闭合术共48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晨;钟志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ICC置管穿刺局部止血效果的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PICC置管穿刺点渗血止血措施,减少渗血量,减轻肢体肿胀,减轻病人不适,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对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穿刺点选择和穿刺方法均相同,观察组用压紧的棉球压在穿刺点上方,对照组用传统的纱块压在穿刺点上然后用相同方法盖上贴膜再胶布缠绕加压止血.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渗血明显减少,肢体肿胀发生率减少,无须在穿刺后数小时内频繁更换敷料,只须按常规行导管维护即可,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ICC置管患者局部渗血量与不同的穿刺方法和穿刺点的位置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在此基础上采用压紧的棉球垂直压迫穿刺点上方再紧密盖上透明贴膜不仅能有效止血,还能避免肢体肿胀,减轻不适,方便又经济实用.

    作者:邓伍秀;夏晓红;李爱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磁共振检查引起幽闭恐惧症的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磁共振(MR)检查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MR检查是一种高科技,无痛苦、无辐射诊断率很高的检查.有些患者因患有幽闭恐惧症而造成MR检查时间延长,成像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法完成检查,延误对病情的诊断.通过对幽闭恐惧症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症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克服恐惧,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赵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5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双切口下复位并予双钢板植骨内固定术,术后配合自制药口服并积极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4~ 55个月(平均26个月),根据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达到84.5%.结论:采用双切口双钢板法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结合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作者:周忠华;何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的态度和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的态度和实施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因素.方法:参照北大六院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和实施现状调查问卷,选择适当因子制定我院护理人员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的态度和实施现状调查问卷,共168位在岗护理人员参与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有效,并将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2.62%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对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表示支持,尤其是全程健康宣教实施率达98.21%,在诊断告知、护理技术操作、参与护理程度三个方面评分,态度低于实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参与护理支持程度较高,但实施力度不足,需要加强理念培训,加大实施力度,给患者更大的自主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促进康复.

    作者:李青芸;黎文云;黄定萍;万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1例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提上睑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的手术时机、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1例上睑下垂27眼病例,其中男15例,女6例,9例为14岁以下儿童;提上睑肌肌力3~9 mm,平均(4.2±2.1) mm,重度上睑下垂18例,占85.7%.所有病例新斯的明试验阴性,排除重症肌无力等全身疾病.Bell现象均阳性.其中1眼曾经行重睑术,2眼曾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完成,采取提上睑肌缩短术,其中1例采取皮肤-结膜入路.结果:按病人满意度评估,满意16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2例.随访2~11个月,平均3.8个月.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几乎适宜所有14岁以上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适宜6~14岁的提上睑肌肌力3mm以上的绝大部分患者.

    作者:唐鹏钧;刘其生;何林霞;刘莉莉;赵榕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土豆外敷联合神灯照射治疗药物外渗所致硬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土豆外敷联合神灯照射治疗药物外渗所致硬结的疗效.方法:将40例药物外渗所致硬结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组采用土豆外敷联合神灯(TDP治疗仪)照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土豆外敷联合神灯(TDP)照射治疗液体外渗致硬结者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是一种使用方法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红;王忠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外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在腹腔镜技术开展早期,急腹症中感染性、出血性疾病被列为腹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症甚至绝对禁忌症,但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改进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经过临床外科医生的实践,一些相对禁忌症已变成适应证,绝对禁忌症已变成相对禁忌症,推动了腹腔镜在临床治疗中的更广泛应用.现就我院在急腹症处理的腹腔镜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廖国亮;叶文;廖彦守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