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就业为导向强化高职制药专业学生技能培养

白玲玲;郭秀梅;姜辉

关键词:制药, 就业, 职业教育
摘要:结合高职制药专业学生的特点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依据制药职业岗位对实用型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本文剖析高职制药专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强化高职药学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来实现学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促进校企的共同发展.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通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通颗粒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两组均在使用口服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予以西药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双通颗粒,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肌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作者:侯凤艳;张晓昀;王涛;王旭玲;李艺君;赵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Actfivlties of Daily Living,ADL).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中患者48例,进行相应综合康复治疗6个月.结果:康复干预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能明显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史为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新医改政策下建立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公立医院如何适应新形势,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做好医院绩效管理制度改革,既要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又能有效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科学发展,是当前医院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通过建立医院绩效管理体系,来努力解决当前公立医院面临的效率与公平怎样平衡发展的难题,终实现新医改政策强调的公立医院公益性和医务人员积极性相结合的目标.

    作者:佟子林;孙瑞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血脂胶囊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血脂胶囊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检测各组动物血脂水平及内皮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辛伐他汀组、血脂胶囊组均能改善高血脂大鼠的血脂水平及内皮功能的相关指标.结论:血脂胶囊能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李晓冰;侯庆山;张洪昌;郭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高校二级教学单位教学档案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本文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二级教学单位管理的实际工作出发,阐述了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总结和分析了二级教学单位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作者:张秀华;刘立业;于晓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建设制药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校企合作是现代社会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本文就我院制药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分析了较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双方共赢的目的.

    作者:赵亚丽;宫莉萍;王玲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黄芩对实验性帕金森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黄芩对鱼藤酮所致帕金森(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葵花油乳化液制备PD大鼠模型;阳性组及不同剂量药物组在每日注射鱼藤酮之前1小时灌胃给药.ELISA法检测大鼠脑硫氧还蛋白(Tx);荧光探针法检测纹状体活性氧(ROS);分先光度法检测纹状体谷胱甘肽(GSH)、黑质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学变化,模型组Trx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阳性组和低剂量组,药物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结论:黄芩可以提高帕金森大鼠脑内Trx的表达,对鱼藤酮所致帕金森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Trx相关.

    作者:刘南;王咏梅;刘菲;赵文杰;任艳;王艳芳;马吉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室麻醉护理探讨

    目的:介绍手术室麻醉护理经验,探讨提高麻醉护理工作质量的途径.方法:从术前、术中、术后的麻醉配合与护理探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麻醉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患者得到良好的护理,麻醉和手术顺利进行.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默契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周正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儿咽扁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小儿咽扁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小儿咽扁分散片中金银花的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含量,对处方中金银花、射干、麦冬进行了薄层鉴别[1][2].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281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7,回收率为99.68%,RSD为0.99%.金银花、射干和麦冬的薄层色谱重现性好;结论:HPLC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朱岩;曾迪;刘朋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护士长日常护理查房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探讨护士长组织日常护理查房的管理意义,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护士长组织病区护理人员开展日常护理查房,解决护理对象的日常护理问题和病房管理问题.结果:解决临床护理诊断问题52例,解决病房管理问题135个,解决危重患者护理缺陷86例,解决护理操作不规范问题45例,解决护理健康教育不规范问题247个,避免护理缺陷和差错31例,解决患者陪护问题87例,解决患者饮食问题39例.科内护士3年来开展护理科研3项,撰写护理论文19篇.结论:护士长组织日常护理查房有利于解决临床护理的难点和疑点问题,督导护理措施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培养护士科学的工作思维和方法,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有利于体现护理的专业价值,实现护理人员按职称上岗,增强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及时解决患者的需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内容的依从性.

    作者:高爱煜;苏冰玉;王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诊治分析

    目的:讨论颅脑外伤术后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1例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5例,女16例)的病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病情随着系统治疗明显好转.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应强调早期治疗,应注意到脱永药物和止血药若使用不当或为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主要原因.

    作者:夏玲洋;金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从《中国药典》2010年版对中药饮片的新定义看中药饮片的发展策略

    本文通过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关于中药饮片新定义的解读与分析,结合目前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使用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药饮片应从传统意义的药材加工品提升到药品的高度,修订与之相适应的药品法规,规范其生产、销售及使用,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从而确保中药饮片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李秋萍;黄达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百花定喘片中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百花定喘片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3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8.26%,RSD为0.8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秦香芹;任敬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并发症分析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分析,从而预防或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存活率.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9例,男42例,女47例,就其透析常见并发症加以分析.结果: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等.结论: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因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其存活率,但只要积极地预防,去除病因,充分进行透析,并发症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李晓勤;刘祥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NSE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 EPO)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清NSE及炎症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 -CPR)、白介素-10(IL- 10)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均按急性脑梗塞临床路径的规范给予治疗.治疗组在正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u - EPO6000U/次,每2天一次,共3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14天清晨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SIA)检测NSE、hs-CPR、IL-10水平.结果:(1)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S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NSE水平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的预后要优于对照组.(2)两组患者入院时的hs-CPR、IL- 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14天hs - CPR、IL- 10的水平均下降,而治疗组hs-CPR、IL - 10水平降低更明显(两组间比较均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改善患者的颈后.其神经保护机制是通过抑制脑梗塞炎症反应及免疫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而起到神经保护、改善预后的作用.

    作者:杨云龙;周伟宏;柳荫;吴永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职院校制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类专业项岗实习为例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成为该校在发展过程中大力提倡的办学模式,而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制药类专业近几年的学生顶岗实习为例,论述了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作者:赵立斐;郭秀梅;于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超声雾化吸入佐治急性支气管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超声雾化吸入对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临床急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80例).并与同期单纯使用阿奇霉素0.5加5%生理盐水静滴治疗(对照组)80例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80例,显效78例(97.5%),有效2例(2.5%);对照组80例,显效18例(22.5%),有效62例(77.5%),2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89,P(0.01);观察组显效时间为(3.2±1.4)d,对照组显效时间为(8.5±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8,P< 0.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治疗价值.

    作者:沙洪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黄芪合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况Ⅱ——治疗肝肾等疾病

    黄芪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健脾利湿之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镇静、保护肝脏的作用,二者联合使用除了体现在治疗心脑疾病、儿科疾病的临床上、在肝肾等疾病的治疗上也有应用,现对此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朱艳华;吕秀莲;徐岩;李冰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氨肽苷注射液中次黄嘌呤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氨肽苷注射液中次黄嘌呤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磷酸二氢钾(0.01mol/L) -甲醇(10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0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56%,RSD=1.5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李明兰;秦香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肌梗塞溶栓前后的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当今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该病起病3~6h内,静脉溶栓治疗是大多数医院采用的主要干预手段,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塞面积,改善预后.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护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2011年对69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