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冰华
目的:探讨冠脉CT检查过程中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双源CT行冠脉造影检查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针对性心理指导,护理示范,健康教育,检查中的监测,检查后观察等一系列护理措施,2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注射造影剂70-85ml均成功显示冠脉各支及各分支.冠脉造影阳性169例.右冠优势128例,左冠优势41例,显影质量良好,图像质量达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双源冠脉CT检查冠脉造影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叶智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药房是医院窗口之一,在医疗服务竞争激烈的今天,它不是单纯的药品销售,而是担负着药品的供应、保管、储存养护、调配、临床用药指导、药学服务等任务.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基层医院的中药房,只有转变观念,加快步伐,提高整体素质,才能适应新形势.以下谈谈加强医院中药房的科学管理.
作者:孙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治经验.方法:对57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其中28例明确诊断,19例系钡灌肠检查显示“鸟嘴征”而作出诊断,7例通过结肠镜检查获得诊断,3例经剖腹探查证实本病;4例误诊或漏诊.非手术疗法7例,6例成功,5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乙状结肠单纯复位15例,乙状结肠复位后固定6例,一期切除吻合术19例,10例行一期坏死肠袢切除结肠造口、二期降结肠直肠吻合术.治愈51例,死亡4例,复发2例.结论:老年腹痛、腹胀和便秘应考虑本病的可能.X线为首选检查.对于无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有明显优点,对于有肠坏死及腹膜炎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一期肠切除吻合术宜慎用.
作者:宋长河;韩升;刘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DR(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胸部体检1132例,均用DR进行胸部撮片,分析其中阳性病例,寻找DR检查的优势.结果:1132例体检者中发现阳性患者134例,其中肺结核38例(占体检人数的3.35%),慢支肺气肿23例(2.03%),肺癌1例(0.08%),肺结节37例(3.26%),不同程度心影增大35例(3.09%).结论:DR在胸部体检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景国华;施付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上较为多见,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1],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对肠梗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常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而延误诊断、拖延手术时机是造成肠梗阻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肠梗阻的严重的判断以及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对肠梗阻病人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我院2005年至2009年进行收治粘连性肠梗阻再手术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启利;宋爱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围手术期的系统化全面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45例患者未发生移植排斥反应,术眼视力明显得到提高.结论:通过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术前术后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自制调查表对50例小儿科患儿家庭护理进行调查后,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包括家庭护理能力,家庭护理技能,正确的用药,患儿生活质量等4方面,针对不同家庭给予健康指导.通过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后,患儿康复的比例明显升高.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家庭访视护理,可以帮助患儿家庭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从而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彭静;杨雪;赵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茵黄合剂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的疗效比较.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给予茵黄合剂治疗,一组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和分娩结局.结果:在疗效上,茵黄合剂组能降低血甘胆酸值,消除瘙痒,总有效率(显效+有效)达89%,高于熊去氧胆酸组(59%).在分娩结局上,两组在早产和产后出血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在排除其他因素后因胎窘或ICP为第一指征所做的剖宫产率相比上茵黄合剂组优于熊去氧胆酸组.结论:茵黄合剂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疗效优于熊去氧胆酸.
作者:张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高粘滞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而血液粘度是高粘滞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十年来我院通过血液稀释疗法降低红细胞压积,从而降低全血粘度,治疗高粘滞综合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
作者:张洪军;崔玉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检查碱式碳酸铋的制酸力.方法:酸碱中和滴定法,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与碱式碳酸铋反应后剩余的盐酸标准溶液,计算出碱式碳酸铋的制酸力.结果:测得碱式碳酸铋的制酸力为每1g消耗盐酸滴定液(0.1mol/L)不少于38ml(按干燥品计算).结论:建立的制酸力的检查方法可有效控制本品质量,本品按干燥品计算,每1g消耗盐酸滴定液(0.1mol/L)不得少于38ml.
作者:杨杨;刘天扬;于新颖;白政忠;田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可分为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若短时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休克时间过长可引起脑垂体功能减退——希恩综合征.应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常见,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1 临床资料
作者:徐锦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来新技术、新仪器、新理论的不断出现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鼻内镜技术、激光、等离子、聚焦超声、电子显微镜、64排CT及影像导航系统的应用,使本学科不断地向周边学科延伸,成为当今医学领域发展快的学科.
作者:王景丽;魏红娟;李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蝉花是一种传统的虫生性药用真菌,其有多种药理功效.本文对其降糖、改善肾功能、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做相关综述,为指导糖尿病肾病的药物筛选提供一个指导性方向.
作者:何亚红;何晓青;杨渊;马牧之;楼凯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家庭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7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采用家庭治疗与护理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76例患者58例治愈,15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实施家庭治疗与护理,方法简单,疗效明显.经济实用.
作者:吴美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检测DNA氧化损伤标记物8-羟基脱氧鸟苷酸在中风后抑郁患者、中风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缺血性中风患者37例、中风后抑郁患者36例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患者3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8-OHdG表达水平,并分析8-OHdG表达水平与抑郁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中风后抑郁组的血清8-OHdG水平明显高于中风组和健康对照组,且中风组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8-OHdG水平的增高与中风及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8-OHdG水平的检测可能有助于中风后抑郁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定.
作者:张楠;郁晓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DN)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6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常规降糖,优质蛋白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mg,每晚一次;厄贝沙坦150 mg,每日一次.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AER、BUN、Scr、TC、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UAER、TC、LDL-C明显下降(p<0.01),两组BUN、Scr在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降低血脂,延缓DN的进展.
作者:浦祥玲;沈和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蝎龙接骨散新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处方中的血竭、红花和当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进行含量测定.用Inertsil C8-3柱,乙腈-0.2%磷酸-四氢呋喃(23∶75∶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TLC特征斑点明显、专属性强.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阿魏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13~ 111.35μg/mL和3.42 ~34.2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5%和99.43% (n=6).结论:所建的新标准可用于蝎龙接骨散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亚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人特发性巨结肠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及其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2005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成人特发性巨结肠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男8例,女7例,年龄19-68岁.合并乙状结肠扭转3例.1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和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4例有恶心、呕吐.结论:成人特发性巨结肠是以高度腹胀为主的肠梗阻表现,术中行全结肠灌洗,行巨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
作者:陈先达;杨日玲;肖吓鹏;陈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枸杞多糖作为枸杞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因此如何提高其得率至关重要.文中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传统水提法,超声波、微波、生物酶、发酵法辅助提取技术,旨在为枸杞多糖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国立东;王丽群;刘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高千伏DR对尘肺病诊断的价值,以及其在大规模尘肺病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①分别对DR诊断出的29例“观察对象”和确诊为尘肺病复查患者给予传统高千伏胸片对比;②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DR在大规模筛查时的便利.结果:①DR系统高千伏摄片与传统高千伏摄片优片率分别为83%、57%;对肺部细微结构显示率分别为90%和68%;②大规模筛查速度快,优片率高、图像清晰.结论:数字化高千伏胸部摄影可满足大规模尘肺病的诊断、筛查工作.
作者:陈来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