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张道英;廖梅香;糜志远
耳鸣是没有外界刺激条件下患者闻及异常声音(如嗡嗡声、潮水声、汽笛声、蝉鸣声等)的主观感觉.持续性耳鸣常使患者休息不好、失眠烦躁、甚至头晕、精神不能集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作者:易清萍;李莉华;刘树清;胡建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对各类人群进行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与态度调查及监测发现,在高危人群中,外来务工人员均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万德芝;杨冰;许乐为;张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儿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30名正常儿童、50名单纯ASD患儿的右心室Tei指数,并将ASD分成左向右分流、双向分流两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左向右分流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ASD双向分流组右室Tei指数较正常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ASD患者Tei指数与ASD缺损直径及右心大小呈正相关.结论:ASD患儿右心室Tei指数确有异常,Tei指数对ASD患儿右室的整体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凌月蓉;曾祥运;葛贻珑;肖文胜;刘跃梅;罗琼;任苓;陈卫华;陈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PLDD(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治疗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年龄分成两组,Ⅰ组患者年龄为25~30岁,Ⅱ组年龄为40~45岁,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激光治疗参数(包括波长,功率,总能量),采用VAS评定术前及术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术后疼痛均较前明显缓解(P<0.05),随着时间推移疼痛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组Ⅰ患者疗效较组Ⅱ显著(P<0.01).结论:PLD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明确疗效,尤其对年龄较轻的患者疗效更为明显.
作者:郑虎山;罗怡辉;熊东林;肖礼祖;蒋劲;张德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监护指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例心肌梗死患者按规范进行溶栓治疗,在治疗前、中、后密切观察心电图、注意心律失常、出血倾向、低血压等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结果:在溶栓过程中15例患者心律失常得到及时纠正,其中3例室颤病人及时采取措施转危为安;20例患者梗死血管再通,无护理并发症.结论:规范溶栓治疗措施和监护指标,能显著提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成功率.
作者:谢来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以第一肋前斜角肌结节为标志确定行锁骨上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0例需行深静脉穿刺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定位后行穿刺术,观察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5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二次成功,总有效率100%.结论:该定位法具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谢崴;鲁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国有7 000万糖尿病人,对他们积极有效的防治是降低糖尿病导致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1],但糖尿病教育对患者的自控水平,糖、脂代谢和精神症状究竟有什么作用,强化的糖尿病教育比一般教育的效果怎样,目前国内尚未见较完整的报道.
作者:曾忠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4标准型(sCD44std)可否作为有效的肿瘤标志物,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后监测提供可靠、灵敏的指标.方法: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1例卵巢癌病人术前术后的sCD44std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卵巢癌病人血清的sCD44std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病人和正常人.且术后卵巢癌病人血清sCD44std明显下降;sCD44std的水平与卵巢癌FIGO的分期有关,与其病理分期无关.结论:血清sCD44std可作为卵巢癌早期诊断及术后评估病情转归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姚赛君;李琪;陈明换;林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Ⅰ期固定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例7~11岁前牙反<牙合>患者,下颌可后退至切牙相对,采用上颌固定矫治器解除反<牙合>.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失访,余成功率为100%,平均疗程为3.5~4.5个月,与活动矫治器相比疗效显著.结论:Ⅰ期固定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解除下颌骨对上颌骨向前发展阻力,降低恒牙期综合矫治难度.
作者:钟瑾;林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操作经验及体会.方法:对81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OlympusGIF-XQ230电子胃镜及辅助器械进行直视下取出、内镜推挤处理异物.结果:78例成功取出异物,成功率96.2%,未出现大出血、穿孔、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例未能取出,转外科治疗.结论: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少,创伤小等优点.
作者:廖跃光;谢志军;付曲波;江萌;黄才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体受限特征的疾病状态,气体受限不完全可逆,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脏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胡珍;江兴玉;李洪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特制穿刺针腹腔镜下一孔法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2例,其中右侧25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术前诊断单侧斜疝中有9例存在对侧隐性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15 min,双侧疝25 min.术后平均2天出院.皮肤小戳口用皮肤胶粘合.16例有阴囊积气、腹膜外小血肿,1例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一孔法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内环口高位缝扎术安全可靠、创伤小、美观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世龙;李君久;黎东伟;陈展辉;张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常见的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由于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迅速,成功率高易于观察和固定,局部感染少,病人痛苦小,又可长期保留等优点,是理想的选择.现将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古超;谢春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作用.方法:对5 028例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常规检查,并随诊观察.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14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根据图像特征作出各类畸形的诊断.经分娩后超声诊断,手术或引产的尸体确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使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在产前即可作出诊断.通过彩超清晰分辨肾脏实质和肾脏集合系统及对肾动脉的追踪显示和定位有助泌尿系统畸形的鉴别诊断.较早地筛查出畸形胎儿,为临床及早采取措施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作者:彭燕;彭红玲;王晓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大剂量组37例,首剂40 mg奥美拉唑(OME)静脉注射,然后以8 mg/h的滴速持续滴注;常规剂量组32例,1次/12 h静脉滴注OME40 mg.观察两组病例的止血所需时间、再出血情况及输血量.结果:大剂量组显效30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1.89%;常规剂量组显效17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平均每例输血489 mL,常规剂量组平均每例输血626 mL.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明显,能减少临床用血量.
作者:刘远锦;刘佛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4例经胃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32例,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67%,对照组HP根除率为83.33%,两组治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是一种安全、疗效高、耐受性好,也是当前根除幽门螺杆菌首选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廖肇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为临床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甲醛防腐固定的30具成人尸体,对腹股沟区逐层解剖并用三角板、游标卡尺、量角器对其进行测量和肉眼观察.结果:腹股沟韧带长(11.6±0.9)cm,宽(0.6±0.2)cm;腹股沟管长(4.6±0.6)cm;腹股沟镰长(2.1±0.8)cm.腹股沟管后壁可分为两层紧贴的筋膜层,并形成一个卵圆形的区域,其纵径长(2.8±0.8)cm,横径长(1.3±0.39)cm.结论:观测值可为临床修补术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用数据.腹横筋膜深层较浅层薄弱,加强和重建腹股沟管后壁是腹股沟疝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刘欣;李启华;陈学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与单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经阿立哌唑治疗2周后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伴有抑郁症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单用组)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组(合用组),疗程8周.结果:经治疗后,合用组在治疗第1、2、4、8周末HAMD评分比单用组为低.结论: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疗效好.
作者:刘少华;聂宇波;钟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分析上颌埋伏多生牙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来分析、判断埋伏多生牙的位置和生长方向,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来拔除埋伏多生牙.结果:139例手术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埋伏多生牙的准确定位,是顺利拔除埋伏多生牙的关键.
作者:吴坚;曾昭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重症瓣膜病手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探讨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生存率的措施.方法:对53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施行瓣膜置换术,占同期瓣膜置换手术31.5%.男21例,女32例;年龄18~69岁,平均47±11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47例.二尖瓣病变者49例(合并主动脉病变23例).其中48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3例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术,11例合并左房血栓.术前心功能Ⅲ级者13例,Ⅳ级者40例,术前X线胸片心胸比例>0.70者48例,心电图示:51例合并心房颤动.心脏彩超多普勒示左室舒张末径>65mm者21例,EF<0.40者45例.MVR 22例,AVR 14例,DVR 17例,合并三尖瓣病变、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本组术后并发低心输出量综合症15例,严重心律失常6例,肺功能不全4例,肾功能衰竭2例,无死亡率.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例,充分的术前心功能调整、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及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术后严密监护、注意围术期各环节正确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洪;谢亨清;郭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