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月蓉;曾祥运;葛贻珑;肖文胜;刘跃梅;罗琼;任苓;陈卫华;陈燕玲
目的:探讨采用技巧动脉采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压延法和倾斜法共100例ICU患者,共穿刺636次,自设表格,统一记录,将获得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压延法62例,出现肿痛2例,占3%;倾斜法38例,出现肿痛1例,占3%.结论:根据患者不同体型选用不同规格的针头,合理运用压延法和倾斜法动脉采血作血气分析,两种方法并不影响血气结果,均操作方便,成功率高.
作者:肖萍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沐舒坦在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70岁以上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使用沐舒坦,对照组28例未使用沐舒坦.结果:治疗组食管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应用沐舒坦可有效降低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
作者:罗志方;江美兰;施华球;李章红;江柏青;熊健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儿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检测30名正常儿童、50名单纯ASD患儿的右心室Tei指数,并将ASD分成左向右分流、双向分流两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左向右分流组右室Tei指数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ASD双向分流组右室Tei指数较正常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ASD患者Tei指数与ASD缺损直径及右心大小呈正相关.结论:ASD患儿右心室Tei指数确有异常,Tei指数对ASD患儿右室的整体功能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凌月蓉;曾祥运;葛贻珑;肖文胜;刘跃梅;罗琼;任苓;陈卫华;陈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特制穿刺针腹腔镜下一孔法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2例,其中右侧25例,左侧15例,双侧12例.术前诊断单侧斜疝中有9例存在对侧隐性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15 min,双侧疝25 min.术后平均2天出院.皮肤小戳口用皮肤胶粘合.16例有阴囊积气、腹膜外小血肿,1例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一孔法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内环口高位缝扎术安全可靠、创伤小、美观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世龙;李君久;黎东伟;陈展辉;张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与单用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经阿立哌唑治疗2周后好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伴有抑郁症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单用组)与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组(合用组),疗程8周.结果:经治疗后,合用组在治疗第1、2、4、8周末HAMD评分比单用组为低.结论:抗精神病药合用文拉法辛对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疗效好.
作者:刘少华;聂宇波;钟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并且是加重病情及终导致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证明,糖尿病病人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较非糖尿病人常见并且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早,病变广泛,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张秀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隐球菌荚膜体外形成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简便、安全、成本低、效果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试管培养法,用麦芽糖代替葡萄糖配制培养基并加入不同浓度的兔血清和(或)维生素B1,观察新生隐球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荚膜的形成情况.结果:新生隐球菌在含1.4mL 6%麦芽糖+0.4mL兔血清+0.2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培养4天荚膜形成佳.结论:在1.4 mL 6%麦芽糖+0.4 mL兔血清+0.2 mL维生素B1的培养基中新生隐球菌可形成典型荚膜.
作者:钟有添;王小丽;刘文君;谢琼君;马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临床中早产儿采用鸟巢护理使用广泛,一般用绒布及高级弹力棉特制成椭圆形固定的鸟巢.我科NICU病房采用长方形棉质治疗巾制作改良鸟巢,用于早产儿体位固定,取材容易,按需塑形,患儿舒适、温暖,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丁明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测定中草药天花粉中Fe、Cu、Zn、Mn、Ca的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Fe、Cu、Zn、Mn、Ca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回收率为97.87%~103.94%,RSD为0.3175%~1.2226%.结论:天花粉中Ca含量较高,Mn含量极低.
作者:夏侯国论;刘丽华;李银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特定波谱治疗仪(TDP)与肝素钠乳膏合用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28例病人随机分治疗组(特定波谱治疗仪与肝素钠乳膏合用)和对照组(使用传统凡士林纱块敷盖方法),观察压疮病灶的治疗起效时间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特定波谱治疗仪(TDP)与肝素钠乳膏合用能提高压疮的治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黄清云;刘其文;谢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6例.死亡2例,13例痊愈.结论:非手术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至关重要,运用综合治疗能够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死亡率.
作者:黄道玉;朱圣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被证明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及胃癌等密切相关,根除Hp在上述疾病中具有积极作用.尽管目前应用的一线治疗方案及欧洲Maastricht-2、Maastricht-3共识报告新近推荐的二线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作者:王晓景;万同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胸外科中的应用范围及方法.方法:行胸腔镜微创手术53例.通过胸腔镜辅助和全腔镜下两种方法完成肺叶或全肺切除术16例,肺大泡切除术11例,脓胸清苔术8例,肺叶楔形切除术5例,食管癌切除术4例,胸壁肿瘤切除术2例,胸腺瘤切除术2例,血胸清除术1例,胸膜粘连术1例,肺漏气修补术1例,胸膜转移癌活检术1例,膈肌肉瘤切除术1例.结果:中转开胸1例,1例术中出血,止血成功,余51例均手术顺利.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90%的胸外科疾病可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完成,术后痛疼明显减轻,创伤明显减小,术后病人恢复快.
作者:许朝阳;王向;谢亨清;陈天明;田承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由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组成.全方具有补气血,通阳行痹,调合营卫之功.笔者应用本方加减治疗一些病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敬东;刘宗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常见的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由于股静脉在股三角区,位于股鞘内,具有操作简便、安全迅速,成功率高易于观察和固定,局部感染少,病人痛苦小,又可长期保留等优点,是理想的选择.现将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古超;谢春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1例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精索静脉曲张可引起双侧睾丸体积变小、回声减弱,部分并伴有睾丸微石症.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男性不育症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游宇光;葛贻珑;陈卫华;任苓;肖文胜;叶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妇科常见病,异位的内膜具有从盆腔向远处脏器浸润扩散、种植的特性.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在育龄期女性的发病率约为10%.
作者:丰靖卿;李兆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以第一肋前斜角肌结节为标志确定行锁骨上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0例需行深静脉穿刺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定位后行穿刺术,观察穿刺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45例一次穿刺成功,5例二次成功,总有效率100%.结论:该定位法具有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谢崴;鲁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心电图及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改变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疗效确切.
作者:王小萍;高木英;邓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评价CT三维成像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多发结石、鹿角状结石患者行KUB、IVU和CT检查,并应用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处理.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皮肾穿刺取石,结石清除率达96.8%,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发生.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CT三维成像处理获得的三维图像较KUB、IVU和普通CT图像对复杂性肾结石的定位与穿刺更具优越性,简便易行,安全性高.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的清晰图像,并可准确发现结石,判断结石的立体形状及其与肾盂肾盏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经皮肾穿刺部位.
作者:华余强;夏维木;叶永峰;徐玉生;张中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