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有关物质

沈丽萍;高丽;蒋海松;李永吉

关键词:布洛芬缓释胶囊, 有关物质, 2-(4-丁基苯基)丙酸, 4-异丁基苯乙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的有关物质2-(4-丁基苯基)丙酸和4-异丁基苯乙酮.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乙腈-水(0.5:340:600,待平衡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2.0mL/min.结果:布洛芬缓释胶囊中有关物质2-(4-丁基苯基)丙酸在3.00~9.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82%.检测限为0.1307μg/mL.4-异丁基苯乙酮在1.19~7.1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00%,检测限为0.1428μ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能较好的进行布洛芬缓释胶囊中有关物质2-(4-丁基苯基)丙酸和4-异丁基苯乙酮的测定.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当前新农合存在的药学相关问题及建议

    我国新农合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实际问题,已影响到了新农合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就目前农合基本药物目录和当前医药费用过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使新农合政策在保障基层群众卫生医疗等方面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基础性作用.

    作者:吴晨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内科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状况

    目的:探讨内科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状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时来自内科住院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对致病菌用MIC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培养出63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并对其进行了13种药物的敏感试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泉居沙雷氏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普通变形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等是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的主要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些细菌时头孢哌酮舒巴坦,美若培南等敏感率高,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的敏感率低.

    作者:孙黎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姜黄提取物PLA-PEG-PLA微球的制备

    目的:优选姜黄提取物PLA-PEG-PLA微球的佳制备工艺.方法:以PLA-PEG-PLA为材料,将姜黄素提取物微球化,通过单因素考察法,优选出佳处方备工艺.结果:微囊的佳处方工艺为:乳化剂含量为0.5%.转速为1000 rmp,丙酮与二氯甲烷的比例为2:1,药物和聚合物的佳配比为1:3.结论:根据佳工艺制出的微球其包封率差别很小,重现性好,包封率高.

    作者:周礼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屈大腿法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不断上升,其中相对性头盆不称占相当大比例,通过充分有效的阴道试产,部分产妇可正常分娩,如何提高顺产率,降低滞产、难产率,保证母婴安全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我院产妇应用屈大腿法在头位阴道试产第二产程超过1小时的初产妇,并加强产时相关护理,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芳;张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家庭护理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脑血管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卒中发病率较高,现患病例约有500~700万,年发病率150/10万,病死率为120/10万,每年有195万新发病例,约有156万人死于卒中[1].患病后很多老年人虽经治疗,仍旧不能恢复全部生活自理能力.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家庭成员的家庭护理.

    作者:董亚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95例LC获得成功,中转开腹3例,迟发性胆总管损伤1例,经鼻胆管引流后治愈,胆漏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无死亡,术后恢复均顺利.结论:老年人急性胆囊炎无手术禁忌症时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和术中操作,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珠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超引导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尿毒症患者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彩超定位组(A组)和体表标志定位组(B组),记录两纽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及操作时间,随访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彩超定位组首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且不影响血透质量.结论:彩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黄华星;沈良兰;张芬;王琛;邱志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四黄散洗剂治疗夏季皮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的四黄散洗剂对夏季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四黄散洗剂治疗夏季皮炎120例,并同时设西药组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四黄散洗剂疗效显著,用药方便,无明显副作用,是治疗夏季皮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沈永权;王明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人的饮食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消耗健康资源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老年糖尿病患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作者:龚霏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天然药物学》实验课教学法比较研究

    通过相同专业的两个班级<天然药物学>实验课教学,观察两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等各方面的影响.

    作者:张杨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18例分析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是一种以耳内涨满感、呼吸或吞咽时听到耳内有异样的吹气样声音自听增强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疾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咽鼓管经常处于完全开放状态所造成.现对我科2007年-2010年诊治的18例病人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梁凤英;王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穿膜肽-抗体-微球偶联物的制备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制备穿膜肽-抗体-微球新型药物传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二硫)-丙酸酯(SPDP)交联法将穿膜肽-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CPPs-EGFP)、牛血清白蛋白微球(BSA-NS)、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分别采用一次偶联法和二次偶联法两种交联方案进行共价交联,采用还原和非还原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荧光法评价穿膜肽、抗体、微球间的交联.结果:两种交联方案制备的穿膜肽-抗体-微球偶联物,SDS-PAGE还原电泳均可见在低分子量端形成三条蛋白条带,非还原电泳均未见条带;在不同激发波长的荧光显微镜下,均可见微球表面分别发出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结论:应用SP-DP交联剂,无论是一次偶联法还是二次偶联法均能够将穿膜肤、抗体、微球有效地进行偶联,为进一步研究穿膜肤-抗体-微球新型药物传送系统的特性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启辉;刘金华;周洁;冷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口腔溃疡用药概述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口腔粘膜疾病.本文从中西医的角度分析了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和致病因素,并从西药、中药、中西药结合三方面概迷了口腔溃疡的用药治疗方法:西药以抗菌、消炎为主;中药则以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为主;中西药结合疗法更理性、更合理.

    作者:陈志斌;丁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的有关物质2-(4-丁基苯基)丙酸和4-异丁基苯乙酮.方法: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乙腈-水(0.5:340:600,待平衡后加水稀释至1000mL),检测波长214nm,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2.0mL/min.结果:布洛芬缓释胶囊中有关物质2-(4-丁基苯基)丙酸在3.00~9.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82%.检测限为0.1307μg/mL.4-异丁基苯乙酮在1.19~7.14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00%,检测限为0.1428μg/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能较好的进行布洛芬缓释胶囊中有关物质2-(4-丁基苯基)丙酸和4-异丁基苯乙酮的测定.

    作者:沈丽萍;高丽;蒋海松;李永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湖南粉葛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湖南粉葛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mm×20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5:65),检测波长250m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葛根素在0.2~1.2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RSD为0.41%(n=5).湖南粉葛中葛根素含量为0.63%.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湖南粉葛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邹翔;曲中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8例Ⅱ~Ⅳ级(NYHA)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6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观察12个月.结果:治疗组52例,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有效率96.15%:对照组46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有效率71.73%.经过疗效对比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远期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李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腺醇用于瘢痕子宫人流术的56例分析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腺醇应用于瘢痕子宫人流术的效果.方法:56例瘢痕子宫受术者在行人工流产术前3小时明道纳入米索前列腺醇片,观察宫颈扩张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及人流综合症发生率的效果.结论:米索前列腺醇用于瘢痕子宫人流术能软化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人流综合症的发生,有利于手术进行.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真菌性脑膜炎误诊病例分析

    随着大剂量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真菌感染有增多的趋势.我病房近两年收治了三例婴儿真菌性脑膜炎误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史例一患儿女,3个月.主因发热6小时,2小时内抽搐4次住院.患儿住院前6小时出现发热,体温38.6℃,住院前2小时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屈曲抖动,牙关紧闭.抽后精神反应差.患儿为34周早产儿,生后因肺炎在产院住院治疗半个月.生后一个月诊断右膝关节炎,右侧股骨远端骨髓炎住院治疗16天,好转出院.本次因发热抽搐再次住院.

    作者:许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下肢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与预防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本科收治的202例下肢骨折患者中5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总结预防该并发症的方法.结果:202例下肢骨折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2.47%),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均得以好转,下肢肿胀明显消退,无1例肺栓塞或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肢骨折患者存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早期预防和积极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曹萍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760例回顾性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无痛人流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60例患者采用用丙泊酚加芬太尼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给予相应的护理,并对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0例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对手术过程不能记忆,手术顺利完成.结论:对无痛人流术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大限度地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作者:侯召颖;霍德勇;项聿华;孙高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