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中风患者的影响

蒋甦

关键词:社区, 中风,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中风患者的影响井进行评估.方法:对南京南苑社区有中风病史的居民采取随机抽样,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调查问卷.结果:经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对中风疾病的知识知晓率明显上升,且行为危险因素明显下降.结论:在社区对中风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居民对中风病知识的认知水平,是社区中风病防治的有效措施.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脂多糖的研究进展

    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成分,可对动物的肝脏和肺脏等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综述了脂多糖对动物机体的一些影响和一些药物对这些影响的防治作用.

    作者:王璇;杜蕊;韩悦;杨帆;汪春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法测清眩降压胶囊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清眩降压胶囊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方法:ODS色谱柱(5μm 4 6mm×150m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钾(10∶9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26nm,0.094 μg ~0.564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8),加样回收率为97.8%.结论:此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作者:杜晓雪;张金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干纱垫擦拭宫腔对减少术后阴道流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用干纱垫擦拭宫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3 -2011.3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中随机选择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及是否有高危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为在剖宫产术中胎盘娩出后用干纱垫擦拭宫腔四壁两遍,对照组为在剖宫产术中胎盘娩出后用生理盐水纱布擦拭宫腔四壁两遍.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剖宫产术中干纱垫擦拭宫腔能明显减少术后阴道流血.

    作者:袁金兰;齐建南;付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塞的整体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是冠心病中严重的一种,由于其来势急,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常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护理工作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常重要.

    作者:管玉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互为内标法测定奈替米星和链霉素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硫酸奈替米星和硫酸链霉素的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Krom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0:90,pH2.5,含10 mmol/L庚烷基硫酸钠),流速0.8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05 nm.奈替米星和链霉素互为内标.结果:本法奈替米星和链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 mg·L-1~20mg·L-1(r=0.9995,n=6)及1 mg·L-1~60mg·L-1(r=0.9992,n=6).回收率分别为100.9%及99.8%,奈替米星的日内日间RSD分别为3.95%、5.10%;链霉素的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22%、5.09%.结论:本法灵敏度较高,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适合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盐测.

    作者:李明艳;吴洪文;周淑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硫酸镁用于分娩时宫颈水肿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出现宫颈水肿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在宫颈水肿处注射硫酸镁后用手指按住片刻并轻轻按摩.结果:注射后宫颈水肿消退明显,水肿宫颈扩张较快,90%的产妇能经阴道分娩,减少了因宫颈因素所致的难产.结论:硫酸镁能使宫颈水肿消退,加快产程进展,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减少了剖宫产,值得临床助产人员参考.

    作者:卞长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红花黄色素的研究进展

    目的:对红花黄色素的开发与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红花黄色素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及生物学功能.结果与结论::红花黄色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余如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房颤致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房颤致脑梗死的防治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来我科收治的房颤致脑梗死患者28例,及早明确诊断,积极正确治疗与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本组28例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6例,进步9例,无效2例,2例死于继发脑出血.总有效率为85.7%.结论:早期对房颤致脑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发生.

    作者:周晓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莽草酸研究进展

    莽草酸[3R- (3α,4α,5β)]-(3,4,5-三羟基-1-环己烯-1-羧酸)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抗禽流感药物奥司它韦合成的主要原料.本文概述了莽草酸的天然存在,对莽草酸的提取分离、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庞雪龙;张戎睿;杨磊;杨逢建;祖元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外孕术前及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52例确诊为宫外孕施行腹腔镜治疗的患者,针对性的采取各项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一般情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术后3-6天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确切,加强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的关键.

    作者:黄张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结合心血管内科疾病以及老年患者的特点,对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提出了心血管疾病护理的重点及干预办法,其意义在于提高护理质量,使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良好护理,提高治愈率.结论: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对其康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宗旨在于有效地辅助治疗心血管疾病,减少急、危、重症的发生.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作为调查工具,对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抑郁症状调查.根据8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有无合并抑郁症状分为两组,观察两组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缺血性ST-T改变情况.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比率很高;冠心病合并抑郁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缺血性ST -T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容易伴发抑郁症状,并且合并抑郁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及缺血性ST-T改变,及时发现其抑郁焦虑情绪的存在,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古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蝮蛇咬伤致重型心肌损害的治疗与护理

    目的:探讨蝮蛇咬伤致重型心肌损害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法.方法:对近两年我院收治的42例蝮蛇咬伤致重型心肌损害患者积极治疗,护士配合医生,认真做好护理工作.结果:42例蝮蛇咬伤致重型心肌损害患者均好转,治愈率90.5%.结论:早期对蝮蛇咬伤致重型心肌损害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疗效确切、安全,精心的护理对治疗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展望

    1 新制剂品种的开发除片剂和胶囊等常用剂型外,从多种剂型、多种用药新途径和新方法考虑开发制剂以提高药效,减低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是开发新制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将雌二醇、黄体酮、甲地孕酮等开发成软胶囊,将硫酸沙丁胺醇等药物开发成鼻腔给药制剂、雾化吸人剂等,将阿昔洛韦和环孢素分别制备成缓释制剂和微乳制剂等.

    作者:房启麟;孙彬;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防护措施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损伤的原因,探讨手术室护士预防锐器损伤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学历等56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论:调查结果表明,致手术室护士锐气损伤的原因包括:缺乏防锐器损伤的规范程序、缺少有关内容岗前培训、工作不熟练、工作忙、锐器用后处理不当等.建议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预防污染锐器损伤的发生,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作者:董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阶段的恶性肿瘤患者心理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调查不同阶段癌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效果.资料与方法:120例不同阶段癌症患者心理评估并给子护理干预.结果:10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恐惧、愤怒、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甚至于有绝望、自杀倾向.经过充分心理分析、心理护理后87例患者心理压力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癌症患者大多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69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2011年收治的69例确诊为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常见药物是中草药、抗结核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等.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多,许多临床常见的药物可引起肝脏损害,应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及药物性肝炎的防治.

    作者:杨洪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螺旋霉素的体外抗菌、抗炎活性研究

    目的:考察螺旋霉素的体外抗菌及抗炎活性.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供试菌种研究抗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MBC值;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RAW264.7细胞毒性作用;采用LPS(lipopolysaccharides)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株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采用Greiss reaction法测定药物对细胞上清液中NO含量的影响.结果:药物在0- 3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对NO的分泌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螺旋霉素对NO的抑制率略优于乙酰螺旋霉素.结论:螺旋霉素不仅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分泌NO介导信号传递通路而发挥其抗炎作用,确定了其体外抗炎效应.

    作者:王松;罗猛;李楠;祖元刚;王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对强迫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强迫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方法:选住院行无抽搐治疗的强迫症患者60例.分为30例对照组和30例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术前一天对患者及家属告之无抽搐电休克的常规注意事项.实验组除了常规注意事项外予以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使治疗顺利进行,提高了治疗成功率,对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高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失败的教训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在消化内科极其常见,它包括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该病来势凶猛,若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其病死率极高.我从2010 -1 ~2011 -5搜集了我院3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失败病例,现报道如下:1 对象我院从2010 -1~2011 -5搜集了3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失败病例,其中男性患者2例,女性患者1例,年龄58 -72岁,3例患者均因呕血、便血3-5小时人院,呕血、便血量共计均在1000ml以上,3例患者均伴有大汗、心悸、无力及四肢冰凉,生命体征出现脉速> 120次/分,出现休克血压80 -89/50 -59mmHg,呼吸急促20 - 30次/分,人院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在39 - 80g/L,凝血功能均正常.且3例患者既往均无心脏疾及肝硬化病史.

    作者:陈洪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