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暴发性胰腺炎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黄明福;刘建强;朱建光

关键词:暴发性急性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血液滤过
摘要:目的 : 探讨暴发性急性胰腺炎(FAP)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FAP25例试用非手术和早期手术疗法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单纯非手术治疗3例无存活;非手术疗法结合血液滤过3例存活1例;非手术治疗无效作早期手术9例存活8例;血滤后手术治疗10例存活7例.总体生存率为64%(16/25).结论:FAP早期手术治疗能防止MODS继续发展,采用血滤等综合治疗能为手术和手术后恢复创造条件.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外周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开放性研究的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1例,治疗组应用马铃薯切片外敷;对照组1应用热敷;对照组2应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马铃薯切片外敷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外周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利友琼;张小燕;王学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恙虫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11例分析

    目的:分析恙虫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原因,探讨减少恙虫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方法和诊治策略. 方法:通过对11例恙虫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例的原因和表现进行分析,提出恙虫病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原因和治疗方法 .结果:11例患者中大部分是因为误诊未及时治疗而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1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7例治愈,4例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和有效的病原学治疗是防治恙虫病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的重要手段,当患者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是及时针对各脏器功能损害进行支持治疗可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朱宏泉;王钇力;许庆林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对策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的经验,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的方法.方法:1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断流术.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3.9%,包括术后感染12例(10.2%),腹腔内出血6例(5.1%),上消化道再出血4例(3.4%),大量腹水13例(11.0%),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2.5%),多脏器功能不全1例(0.9%),胃漏1例(0.9%),住院期间死亡5例(死亡率4.2%).主要死亡原因:腹腔内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2例),肝功能衰竭(2例),胃漏致腹腔重度感染(1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症主要取决于:(1)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的把握;(2)食管、胃底周围静脉断流的彻底性;(3)重视围手术期的各种措施.

    作者:李小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Z钢板-ATL前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临床体会

    目的:介绍Z钢板-ATL前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方法:1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Z钢板-ATL前路系统治疗实行脊柱手术.结果:19例患者(94.7%)中出现融合,CT测量的椎管闭塞百分比从术前47%降低到术后的2%,95%的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估至少提高1级,随访时间6月~3年零7月,平均随访时间2年零1个月.结论:该系统手术对组织损伤小,手术视野好,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胸腰段爆裂骨折病变的手术治疗.

    作者:陈吉生;姚连根;陆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单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33例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单次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 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Ⅰ组予静滴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Ⅱ组予单剂量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Ⅱ组的疗效优于Ⅰ组(P<0.05),两组的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采用单剂静滴丙种球蛋白1g/kg是一种更为有效、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案.

    作者:廖英;李湘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改良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腹腔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硬化腹水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对8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其左右下腹行腹腔穿刺,连接透析器和血路管,形成临时循环通路,浓缩后的腹水缓慢输入腹腔.结果:患者体重减轻腹围缩小,肾功能改善,尿量明显增多,血浆总蛋白和白蛋均有上升(P<0.05).结论:改良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硬化腹水简便、安全、有效、经济、不良反应少,总有效率88.6%,便于基层单位推广.

    作者:方黎明;刘勇;郭永青;谢秀英;徐国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鼻咽窝处端侧吻合建立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鼻烟窝处以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并作为其血管通路.结果:透析血流量达到200ml/min以上,终成功率为100%.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通畅率均达100%.结论: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初次建立动静脉内应尽量选择鼻烟窝动静脉内瘘,而端侧吻合的手术方式也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黄其鹏;邹茜萍;陈江林;刘筱兰;刘润秀;钟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患因素及对策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易患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我院近2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20.1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60岁患者,长期住院(≥30 d),晚期肿瘤患者,白细胞下降,各种侵袭性操作,化疗、放疗、抗生素应用是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必须积极采取防护措施,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詹笑春;曹岩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宫颈妊娠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宫颈妊娠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入院诊断为宫颈妊娠,经治疗后连续测定血β - HCG呈倍数下降,在备血及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条件下行宫颈钳夹及搔刮术;4例入院诊断为先兆流产,入院后行人流术,其中2例因刮宫后阴道大出血休克急诊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宫颈妊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B超、血清β - HCG水平测定,使早期宫颈妊娠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治疗和刮宫等保守治疗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

    作者:刘瑞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泡性中鼻甲并黏液囊肿1例报告

    患者,男,16岁.因反复双侧鼻塞、流脓涕伴头痛四年余,于2007年7月2日收入我科.查体: 生命体征稳定,心肺听诊无异常.双侧下鼻甲无肿大,左侧中鼻道可见少量粘脓性分泌物, 右侧中鼻甲呈球状肥大,表面光滑,粘膜充血,触之较硬,不易出血,麻黄素收缩效果差,其内侧紧压鼻中隔,鼻中隔受压向左偏,嗅裂及中鼻道难以窥及.

    作者:熊义豪;刘琳;刘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维思通治疗60例精神分裂症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治疗适宜剂量、起效时间与疗程.方法: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维思通治疗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维思通有效率88%,有轻度的头晕困倦、口干等不良反应.结论: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刘庆华;肖昌湖;刘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能量图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乳腺肿块患者(良性52个,恶性27个)的彩色和能量多普勒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DE和CDFI在乳腺肿块血流显示率分别为45.6%(36/79)和77.2%(61/79),CDE对肿块的血流信号显示率比CDFI高31.6%;恶性肿块的血管血流显示率,无论是CDFI或CDE检测结果均高于良性肿块的血管显示,恶性肿块的血流较良性肿块血流丰富.结论:CDE技术提高了乳腺肿块血流的显示率,在二维超声基础上与CDFI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性.

    作者:林晓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自拟丁香柿蒂承气汤治疗顽固性呃逆

    笔者自拟丁香柿蒂承气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经临床多年应用验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云;黄居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腹膜外翻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膜外翻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对90例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随机分别采用腹膜外翻保护切口污染和常规阑尾切除术后应用抗生素冲洗、切口放置胶片引流、不缝合等措施预防切口感染.结果:采用腹膜外翻手术组无1例切口感染,常规手术组有5例不同程度切口感染.结论:应用腹膜外翻保护切口预防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运添;王全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椎间盘镜与开放式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开放式手术(O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适应证. 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MED,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OLD,并随访6~18个月. 结果:按Nakai分级,MED组:优52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5.00%;OLD组:优42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88.33% .经χ2检验,两组优良率及腿痛相差不显著(P>0.05);但术后两组腰痛相差非常显著(P<0.01),腰部前屈程度相差显著(P<0.05),恢复工作时间(<12周)相差显著(P<0.05). 结论:MED可显著减少术后腰痛及腰部僵硬,较早恢复工作,效果满意,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并不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采用MED,某些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仍需采用开放式手术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钟小兵;李文锐;李义强;邓志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滴注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对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滴注麻醉对60例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两组比较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滴注麻醉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结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作者:王楚平;张雄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四次甲基二砜四胺与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四次甲基二砜四胺(TETS)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进而探讨TETS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自编临床调查表,对28例TETS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研究组)和2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 结果:两组间出现幻听、幻视、感知综合障碍、被害妄想、夸大妄想、情感迟钝、阵发性兴奋和冲动、睡眠障碍、自知力缺乏、脑电图异常等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在抽搐减少或抽搐停止后出现精神症状;研究组以急性起病为主,对照组以慢性起病为主,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恐惧12例和顺行性遗忘13例仅出现在研究组及思维松弛11例仅出现在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误诊5例. 结论:两组病例的主要精神症状表现相同,但在起病形式及部分精神症状表现具有各自的特点;TETS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生机制与γ-氨基丁酸(GABA)有关.

    作者:蓝光心;左小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应激性溃疡大出血的处理

    门静脉高压症施行断流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大出血虽较少见,但往往因病情复杂而不易被控制.我科采用胃肠减压、抑酸、加强护肝,使用中药白芨等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国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脾脏肿瘤的CT诊断

    脾脏肿瘤临床较少见,其鉴别诊断较困难,而脾脏肿瘤的正确诊断,对其 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本文搜集1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脾脏肿瘤的CT扫描资料,探讨其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李宗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131Ⅰ治疗甲亢后早发甲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131Ⅰ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36例131Ⅰ治疗后早发甲低患者疗效进行观察、总结,对早发甲低患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01例暂发性甲低患者均未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98例1年内恢复正常,3例在6月后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结论:131Ⅰ治疗后早发甲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早发甲减的患者以观察为主.

    作者:李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